CN221069214U - 盒体 - Google Patents

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9214U
CN221069214U CN202420954906.6U CN202420954906U CN221069214U CN 221069214 U CN221069214 U CN 221069214U CN 202420954906 U CN202420954906 U CN 202420954906U CN 221069214 U CN221069214 U CN 221069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 state
arc
arc surface
stat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9549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Yache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Yach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Yache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Yach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9549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9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9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9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盒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圆弧面,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弧心分别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由于第一配合部绕第一轴线可转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从而使第一圆弧面相对第二圆弧面转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打开状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盒体,通过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的转动配合,可实现仿磁性扣合效果,使得具有使用空间增大、结构简单和成本低。

Description

盒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盒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盒体。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包装盒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包装盒的盖子与盒体配合通常采用卡扣结构或者磁吸结构,且该两种结构早已成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由此,在使用卡扣或者磁吸结构中,存在需要包装盒避让出一部分空间供卡扣或者磁吸结构的安装,由此带来了包装盒容纳腔容积变小的问题。
同时,在盖子与盒体配合采用磁吸的结构中,由于市场磁铁价格的变动和需要安装工人对包装盒相应位置安装磁铁,从而使的采购成本增加和工序复杂,导致整体产品在生产成本明显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盒体,该盒体具有使用空间增大、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盒体,包括: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具有第一起始边缘和第一终止边缘;及
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绕第一轴线可转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具有第二起始边缘和第二终止边缘;
其中,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弧线,所述第二圆弧面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圆弧线;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弧心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弧心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
所述盒体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彼此接触,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所述打开状态包括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产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盒体能够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和所述第四打开状态四者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四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彼此抵接;
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二起始边缘相抵接;在所述第三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一终止边缘的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二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二终止边缘的连接部分相抵接;在所述第四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止边缘与所述第二终止边缘相抵接;
在所述盒体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盒体依次处于所述第四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和所述第一打开状态;
在所述盒体从所述打开状态切换所述关闭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盒体依次处于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和所述第四打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
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可转动配合,所述凹陷部用于提供避让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空间;及
凸出部,设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圆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凸出部;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凹陷部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壁;
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连接壁上,所述第一配合部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连接壁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壁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面沿第二方向纵长地延伸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圆弧面沿第二方向纵长地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相同,或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和/或,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或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体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或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圆弧面,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的弧心分别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由于第一配合部绕第一轴线可转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从而使第一圆弧面相对第二圆弧面转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打开状态,在其中的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的抵接配合会产生挤压力,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配合且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抵接配合,抵接配合过程中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由线接触到面接触,再到面接触到线接触的顺序转变,这样当挤压力在面接触到线接触的过程中即可释放挤压力,促使盒体在扣合过程中由于挤压力的变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达到一定距离后,无需施加额外力,即可自动与第二壳体闭合,闭合过程类似仿磁吸扣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拆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参考面与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三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四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壳体1、第一配合部10、第一圆弧面10a、第一起始边缘10b、第一终止边缘11b、第一圆弧线10c;
第二壳体2、容纳腔2a、第二配合部20、凹陷部21、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连接壁213、凸出部22、第二圆弧面20a、第二起始边缘20b、第二终止边缘21b、第二圆弧线20c;
放置件3、放置孔31、放置腔32;
第一轴线P、参考面M、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包装盒领域的技术中具有以下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包装盒的盖子与盒体配合通常采用卡扣结构或者磁吸结构,且该两种结构早已成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由此,在使用卡扣或者磁吸结构中,存在需要包装盒避让出一部分空间供卡扣或者磁吸结构的安装,由此带来了包装盒容纳腔容积变小的问题。
第二方面:在盖子与盒体配合采用磁吸的结构中,由于市场磁铁价格的变动和需要安装工人对包装盒相应位置安装磁铁,从而使的采购成本增加和工序复杂,导致整体产品在生产成本明显增大。
第三方面:在磁吸的结构中,由于当两块磁铁的相对应面具有不同的极性时(一个北极,一个南极),它们会相互吸引,这种吸引力可以用来固定或连接物体,基于该原理,在应用到包装盒领域中,不仅提高了实用者的趣味性,而且减少盒身与盖子的磨损和摩擦,但磁吸也有具有局限性,比如磁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磁性材料可能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其产品安装工序简洁,同时解决产品的具有使用空间增大、结构简单和成本低情况,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相关结构进行研发。
由此,申请人发现,在相关领域中,包装盒盖子设有第一圆弧面,盒身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的抵接配合会产生挤压力,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配合且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抵接配合,抵接配合过程中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由线接触到面接触,再到面接触到线接触的顺序转变,这样当挤压力在面接触到线接触的过程中即可释放挤压力,促使盒体在扣合过程中由于挤压力的变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达到一定距离后,无需施加额外力,即可由挤压力的作用自动与第二壳体闭合,闭合过程类似仿磁吸扣合效果。
基于此,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如图1-2结合所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盒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可以为盖子,第一壳体1设有第一配合部10,第一配合部10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圆弧面10a,第一圆弧面10a具有第一起始边缘10b和第一终止边缘11b,第一起始边缘10b可以为第一圆弧面10a的一端圆弧边缘,第一终止边缘11b可以为第一圆弧面10a的另一端圆弧边缘。
第二壳体2,设有与第一配合部10绕第一轴线P可转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20,第二配合部20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圆弧面20a,第二圆弧面20a具有第二起始边缘20b和第二终止边缘21b。
具体的,如图1-2结合所示,第二壳体2可以为盒身,第二壳体2设有第二配合部20,第二配合部20与第一配合部10绕第一轴线P可转动配合,可转动配合在此指可通过枢轴与孔的转动配合、铰接连接配合或旋转销与孔的转动配合等,第一轴线P可以为盒体的转动的中心轴线,第二起始边缘20b可以为第二圆弧面20a的一端圆弧边缘,第二终止边缘21b可以为第二圆弧面20a的另一端圆弧边缘,由于第二配合部20与第一配合部10设置为可转动配合,使得使用者可方便打开第二壳体2。
其中,定义垂直于第一轴线P的平面为参考面M,第一圆弧面10a在参考面M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弧线10c,第二圆弧面20a在参考面M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圆弧线20c;第一圆弧线10c的弧心与第一轴线P彼此间隔,第二圆弧线20c的弧心与第一轴线P彼此间隔。
具体的,如图1-2结合所示,垂直于第一轴线P的平面定义为参考面M,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在参考面M上的投影分别为第一圆弧线10c和第二圆弧线20c,第一圆弧线10c和第二圆弧线20c的弧心分别与第一轴线P彼此间隔,通过该设置,第一圆弧线10c和第二圆弧线20c的弧心远离第一轴线P,提供了第一配合部10与第二配合部20的转动空间,改善了因转动空间受限而无法转动;且可以通过将第一配合部10与第二配合部20设有两段相反朝向方向且间隔的两端圆弧面,这样当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转动接触过程中,会产生相对挤压力,当第二圆弧线20c保存不动,第一圆弧线10c相对第二圆弧线20c转动,即第二壳体2保存不动,第一壳体1相对第二壳体2转动,其中,随着转动的角度不同,在第二圆弧线20c产生的受力点随着第一圆弧线10c的转动接触而改变其位置(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抵接产生相对作用力),第二圆弧线20c受力点的运动轨迹方向大体为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方向,且由于第二圆弧线20c与第一圆弧线10c采用抵接接触,通过在不同转动位置具有不同抵接面积,从而使具有不同使用手感,因此使用者在产品由打开到闭合过程中,提升了使用者整体的体验感。
盒体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沿第一方向F1彼此接触,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限定出容纳腔2a,第一方向F1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打开状态包括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在第一配合部10和第二配合部20产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盒体能够在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四者之间切换。
具体的,如图1-2结合所示,第一方向F1可以为垂直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关闭状态下,第一配合部10与第二配合部20彼此接触,用于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限位,提高盒体整体的密封性;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具有容纳腔2a,用于容纳物件;打开状态可以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不闭合情况下的状态,其打开状态具有四种状态,分别为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能够在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四者之间切换。
在第一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之间具有间隙;在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以及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彼此抵接,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二起始边缘20b相抵接;在第三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位于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一终止边缘11b的连接部分,与第二圆弧面20a位于第二起始边缘20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的连接部分相抵接;在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终止边缘11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相抵接,在盒体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盒体依次处于第四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在盒体从打开状态切换关闭状态的过程中,盒体依次处于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
具体的,由图1与图3结合所示,在第一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圆弧面10a置于第二圆弧面20a上方,两者为间隙配合,通过该设置,第二配合部20让位了第一配合部10的转动空间,这样使用者存放物件时,增大了第一壳体1的转动角度,减少了因第一壳体1阻挡而带来的使用不便情况发生。
如图1-6结合所示,以下对应图示:第一打开状态(图3)、第二打开状态(图4)、第三打开状态(图5)和第四打开状态(图6),在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以及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彼此抵接,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二起始边缘20b相抵接,由于第二起始边缘20b受第一起始边缘10b抵接影响,其在第二圆弧面20a受力点大体在第二起始边缘20b处,且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二起始边缘20b为线接触,如图5所示,在第三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位于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一终止边缘11b的连接部分,与第二圆弧面20a位于第二起始边缘20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的连接部分相抵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一终止边缘11b的连接部分(弧面连接部分)与第二圆弧面20a位于第二起始边缘20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的连接部分(弧面连接部分)相抵接,且抵接时存在力的作用,该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为面接触,故按压第一壳体1需要提供较大的力(在此较大的力是指相对第一打开状态下的力),这样当第一壳体1的第一起始边缘10b与第一终止边缘11b的连接部分相对第二壳体2的第二起始边缘20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的连接部分相对转动,从而使在第一壳体1的受力点大体由第一起始边缘10b沿第一圆弧面10a转移向第一终止边缘11b,定义受力点所在的力为挤压力;在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终止边缘11b与第二终止边缘21b相抵接,受力点随着转移至第一终止边缘11b或第二终止边缘21b,该种状态下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为线接触,且由于在第三打开状态下转变成第四打开状态下,从而使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的面抵接转变成线抵接,这样当使用者扣合第一壳体1时,以第一轴线P的轴心为旋转中心,在第三打开状态下,需提供较大的转向力,从而使转动时的转向力部分转移至第一圆弧线10c的受力点,当到达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的面接触转变成线接触,由于受力面积减小,挤压力得到相应释放并形成以第一轴线P的轴心为旋转中心,使得第一壳体1无需提供额外附加力即可使盒体在第四打开状态下可以快速闭合第二壳体2,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打开状态下至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壳体1相对第二壳体2闭合速度具有由快-慢-快依次顺序的三种使用状态,第一种使用状态为第一打开状态,是由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彼此间隙配合所产生,第二种使用状态包括第二打开状态和第三打开状态,是由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的线接触过渡到面接触而导致,第三种使用状态为第四打开状态,是由第一圆弧线10c与第二圆弧线20c的脱离面接触并过渡到线接触而导致,由于受力面积随转动方向改变而变动,从而第一壳体1的速度(各打开状态变化过程的速度)也快-慢-快依次顺序的三种使用状态对应小-大-小的受力状态,在最终小的受力释放相应挤压力,并无需施加额外力,即可由于挤压力的释放自动与第二壳体闭合,闭合过程类似仿磁吸扣合效果;从如图3-6所示,第一打开状态下为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打开状态下至第三打开状态下为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第四打开状态下为第三种使用状态;因此在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壳体1相对第二壳体2由于挤压力作用,第一壳体1可自动闭合第二壳体2,整体过程中类似仿磁吸扣合效果(第一壳体1按压到一定位置,可自动闭合第二壳体2的效果),具有节省了磁铁成本,减少了繁琐磁铁的安装工序,而且提高了容纳腔2a的使用空间。
如图1-6结合所示,在盒体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盒体依次处于第四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在盒体从打开状态切换关闭状态的过程中,盒体依次处于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
第二配合部20包括凹陷部21,设于第二壳体2上并与第一配合部10可转动配合,凹陷部21用于提供避让第一配合部10的空间和凸出部22,设于凹陷部21内,凸出部22朝向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弧面20a。
具体的,如图1-8结合所示,第二配合部20包括凹陷部21和凸出部22,凹陷部21设于第二壳体2一侧并提供第一配合部10的转动空间,即第一配合部10可转动配合于凹陷部21处,通过该设置,凹陷部21提供了转动空间,第一壳体1的第一配合部10可自由的在凹陷部21转动,改善了因转动空间不够而造成的无法翻盖;凸出部22设于第二壳体2一侧,凸出部22与凹陷部21位于第二壳体2的相同的一侧,凸出部22朝向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弧面20a,可理解的是,在参考面M上的正投影上,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凸线可以朝向第一壳体1,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凸线可以朝向第二壳体2,通过该设置,第一圆弧线10c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与第二圆弧线20c相互抵接配合,从而实现盒体的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过程。
凸出部22包括沿第二方向F2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凸出部22;第二方向F2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二方向F2可以为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或第二方向F2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凸出部22包括沿第二方向F2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凸出部22,设置多个子凸出部22可供与第一配合部10转动配合,并形成多处抵接处,进而加大了盒体转动时形成的挤压力,改善了因挤压力不够而无法使第一壳体1快速闭合第二壳体2。
凹陷部21沿第一方向F1贯穿第二壳体2;凹陷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F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的连接壁213;凸出部22设于连接壁213上,第一配合部10可转动配合于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凸出部22在连接壁213的正投影位于连接壁213的范围内。
具体的,如图7-8结合所示,凹陷部21沿第一方向F1贯穿第二壳体2,通过该设置,提供了第一配合部10的可转动的角度,使得第一配合部10置于凹陷部21处,提升了产品整体美观性。
凹陷部21具有沿第二方向F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的连接壁213,凸出部22设于连接壁213上且正投影位于连接壁213的范围内,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均设有转动轴(图未示出),转动轴与第一配合部10转动孔可转动配合,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用于限位第一配合部10,提升了第一配合部10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第二壳体2设有放置件3,放置件3设有放置孔31和放置腔32,其中,放置孔31与容纳腔2a相连通,用于存放物件,放置孔31的容积大于放置腔32容积,通过该设置,放置孔31可存放比放置腔32大的物件,具有使用方便的效果。
第一圆弧面10a沿第二方向F2纵长地延伸设置;和/或,第二圆弧面20a沿第二方向F2纵长地延伸设置,第二方向F2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具体的,如图1-8结合所示,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以第二壳体2所在位置为基准,第一圆弧面10a沿第二方向F2纵长地延伸设置,第二圆弧面20a沿第二方向F2纵长地延伸设置,第二方向F2与第一轴线P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通过上述延伸设置,增加了第一圆弧面10a与第二圆弧面20a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了因抵接面积不够而带来的无法形成挤压力。
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相同,或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不同,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和/或,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
具体的,如图1-8结合所示,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可以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相同或不同,根据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0.3毫米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0.8毫米配合转动;第二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0.4毫米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0.7毫米配合转动;第三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0.5毫米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0.6毫米配合转动;第四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0.5毫米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05毫米配合转动;第五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0.7毫米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0.3毫米配合转动;第六种配合情况:第一圆弧线10c的圆弧半径与第二圆弧线20c的圆弧半径都为0.5毫米配合转动,上述配合情况均可实现仿磁吸扣合效果。
第一壳体1的材质和第二壳体2的材质相同,第一壳体1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或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和/或,第二体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或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根据实验表明,第一壳体1的材质和第二壳体2的材质相同所实现的扣合效果最好,其中,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塑料材质弯曲强度保存在60-100 MPa最佳。
本申请第一种使用方式:由开启到闭合盒体情况,按压第一壳体1端部,第一壳体1沿第一轴线P转动,并向第一壳体1方向进行扣合,在扣合过程中,第一配合部10与第二配合部20具有四种打开状态,依次由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四者之间顺序切换,直至完全闭合,在第四打开状态下,第一壳体1相对第二壳体2具有挤压力,并由第一壳体1由于挤压力自动闭合第二壳体2,整体过程中具有仿磁吸扣合效果。
本申请第二种使用方式:由闭合到开启盒体情况,与上述不同的是,在开启过程中,第一配合部10与第二配合部20具有四种状态,依次由第四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之间顺序切换,直至完全开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使用方式仅为示例性地说明,操作者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使用,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具有第一起始边缘和第一终止边缘;及
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绕第一轴线可转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具有第二起始边缘和第二终止边缘;
其中,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弧线,所述第二圆弧面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圆弧线;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弧心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弧心与所述第一轴线彼此间隔;
所述盒体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彼此接触,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所述打开状态包括第一打开状态、第二打开状态、第三打开状态和第四打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产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盒体能够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和所述第四打开状态四者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以及所述第四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彼此抵接;
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二起始边缘相抵接;在所述第三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一终止边缘的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二起始边缘与所述第二终止边缘的连接部分相抵接;在所述第四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终止边缘与所述第二终止边缘相抵接;
在所述盒体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盒体依次处于所述第四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和所述第一打开状态;
在所述盒体从所述打开状态切换所述关闭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盒体依次处于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打开状态和所述第四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
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可转动配合,所述凹陷部用于提供避让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空间;及
凸出部,设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凸出部;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凹陷部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壁;
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连接壁上,所述第一配合部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连接壁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壁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沿第二方向纵长地延伸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圆弧面沿第二方向纵长地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相同,或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和/或,所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0.3毫米至0.8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塑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CN202420954906.6U 2024-05-06 2024-05-06 盒体 Active CN221069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54906.6U CN221069214U (zh) 2024-05-06 2024-05-06 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54906.6U CN221069214U (zh) 2024-05-06 2024-05-06 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9214U true CN221069214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7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954906.6U Active CN221069214U (zh) 2024-05-06 2024-05-06 盒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9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3748B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US4448327A (en)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a concealed hinge
CN104158927A (zh) 卡托结构体以及移动终端
CN113543537B (zh) 电源适配器
CN221069214U (zh) 盒体
CN210390522U (zh) 一种磁吸式自动合盖结构
US5096091A (en) Magnetic roller paper clip dispenser
CN207705855U (zh) 便携式充电盒
JPH0715228B2 (ja) キーホルダーを兼ねるカード
EP0986075A3 (en) Electric noise absorber
US20040036442A1 (en) Battery charger for use indoors and in motor vehicle
CN212063591U (zh) 电源适配器和充电设备
CN210021132U (zh) 一种音乐魔方
CN211183783U (zh) 电源适配器及充电套件
CN217088312U (zh) 保护壳
CN212849043U (zh) Usb盖安装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CN214380157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盒盖翻转结构
CN218103438U (zh) 耳机充电盒
CN215056349U (zh) 一种小型化锁紧装置
JP2002179114A (ja) 蓋体の開閉構造
CN219718799U (zh) 一种开合装置
CN212187461U (zh) 导入仪
CN215420685U (zh) 开合盖结构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4851766U (zh) 翻盖装置及耳机充电仓
CN218041736U (zh) 翻盖结构及用于翻盖结构中的扭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