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8017U -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8017U
CN221068017U CN202322873179.9U CN202322873179U CN221068017U CN 221068017 U CN221068017 U CN 221068017U CN 202322873179 U CN202322873179 U CN 202322873179U CN 221068017 U CN221068017 U CN 221068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ust
robot
air
vehicle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731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波
刘音
王震
宋广江
栾和宇
邹磊
张洪群
李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Veic Rai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Veic Rai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Veic Rai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Veic Rai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731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8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8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8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涉及轨道列车的吹扫除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车底吹扫方式存在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本申请所述除尘***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在列车轨道桥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的吹扫端朝向列车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本申请主要用于对列车底部的灰尘进行吹扫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的吹扫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背景技术
传统轨道列车吹扫方式采用人工操作,利用压缩空气吹枪直接对列车的吹扫部件进行吹扫作业。这种方式吹扫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吹扫作业溅起的灰尘不仅对车间内的其它设备造成影响,且对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传统方式吹扫方式已逐步被淘汰。因此,研发一种同时满足于吹扫和除尘两种功能的列车底部清理***时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车底吹扫方式存在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所述除尘***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在列车轨道桥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的吹扫端朝向列车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吹扫机器人包括车底空气压缩机、车底行走部件、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智能识别***和车底机械臂,所述车底行走部件设置在列车轨道桥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通过车底行走部件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底空气压缩机和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均安装在车底行走部件的顶部,智能识别***安装在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的顶部,车底机械臂安装在车底空气压缩机的顶部,且车底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与车底机械臂的夹持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底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排气端安装在车底机械臂的夹持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包括车侧空气压缩机、车侧行走部件、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车侧机械臂、挡尘罩、两个除尘单元和两个风幕单元,所述车侧行走部件设置在列车轨道桥的一侧,且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通过车侧行走部件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的顶部,车侧空气压缩机设置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的后方,且车侧空气压缩机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的顶部,车侧机械臂安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的顶部,且车侧机械臂的夹持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安装在车侧机械臂的夹持端上,两个除尘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侧空气压缩机的两端,且每个除尘单元的底部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上,挡尘罩设置在两个除尘单元的前侧,且挡尘罩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的一侧,且每个除尘单元的吸尘端穿过挡尘罩并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每个风幕单元对应安装在一个除尘单元上,且每个风幕单元对应设置在挡尘罩一端的外侧,每个除尘单元的排气端通过一个风幕单元与外部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行走部件和车侧行走部件均为AGV行走小车;
进一步地,所述挡尘罩包括主框架和两个挡尘板,主框架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的一侧,且主框架中与每个除尘单元排气端的对应处加工有通风孔,两个挡尘板分别设置在主框架的两端,且每个挡尘板的一侧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挡尘板靠近列车的一侧加工有与列车车轮部配合的轮廓面;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单元包括除尘风机、进风管、排风管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的顶部,除尘风机设置在外壳中,进风管设置在除尘风机的进风端上,且进风管的一端穿过外壳与除尘风机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的另一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排风管设置在除尘风机的排气端上,且排风管的一端与除尘风机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通过一个风幕单元与外部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为喇叭状风管,进风管中的小孔径端与除尘风机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中的大孔径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幕单元包括矩形安装架和多个可拆卸过滤网,所述矩形安装架安装在除尘单元中外壳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的一侧上,且矩形安装架设置在挡尘罩一端的外侧,矩形安装架与除尘单元中的排风管对应设置,矩形安装架中沿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出风区,相邻两个通风区之间通过水平隔板隔开,每个出风区中设有一个可拆卸过滤网,且每个可拆卸过滤网与所在出风区的框体拆卸连接;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具备自动识别轨道列车底部需吹扫部件的位置,通过电气综合控制***,结合AGV、机械臂和空气压缩机,实现自动对轨道列车底部需吹扫部件进行自动吹扫作业的功能。同时通过除尘***、风幕***、挡尘罩等部件对吹扫工作区域内的含尘气体进行除尘过滤作业,并阻止灰尘外溢;通过除尘***对出风口管路的改变,将本应排放到大气中的过滤后的空气形成风幕对灰尘进行隔离,利用了除尘器自身出风的动能达到了回收利用的效果,提高了除尘效率,取代了风幕***的能耗,相对现有人工吹扫模式,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轨道列车吹扫作业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运营维护的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车底吹扫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后视);
图4为本申请中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前视);
图5为本申请中风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车底吹扫机器人、11车底空气压缩机、12车底行走部件、13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4智能识别***、15车底机械臂、2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1车侧空气压缩机、22车侧行走部件、23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4车侧机械臂、25挡尘罩、26除尘单元、261除尘风机、262进风管、263排风管、27风幕单元、3列车和4列车轨道桥。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所述除尘***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吹扫端朝向列车3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将含尘气体吸入机体内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经由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边缘处的出风区以正压力排出,形成风幕墙阻止工作空间内灰尘外溢。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一台车底吹扫机器人1,两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车底吹扫机器人1布置于列车底部轨道桥内侧,两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布置于列车底部轨道桥外侧,均由各自的滑触线供电,依托各自的AGV行走***沿轨道方向同步行走,通过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上的挡尘罩25和风幕单元27形成一个可移动的相对封闭的作业空间。可实现对列车底部进行自动吹扫、除尘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车底吹扫机器人1包括车底空气压缩机11、车底行走部件12、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智能识别***14和车底机械臂15,所述车底行走部件1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通过车底行走部件1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底空气压缩机11和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均安装在车底行走部件12的顶部,智能识别***14安装在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的顶部,车底机械臂15安装在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顶部,且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与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排气端安装在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上。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车底吹扫机器人1主要对列车3的底部进行清扫,其中智能识别***14用于对列车吹扫部件位置信息的识别,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控制车底机械臂15通过路径规划将车底空气压缩机11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道排气端的喷嘴对轨道列车底部需要的吹扫部件进行吹扫作业,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车底空气压缩机11为阿特拉斯公司生产的G7FF型空压机,车底行走部件12为杭州国辰机器人公司生产的三代AGV小车,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箱,智能识别***14为海康威视公司生产的MV-CD060型工业摄像头,车底机械臂15为遨博公司生产的AGV+型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在于,所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包括车侧空气压缩机21、车侧行走部件22、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车侧机械臂24、挡尘罩25、两个除尘单元26和两个风幕单元27,所述车侧行走部件2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一侧,且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通过车侧行走部件2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空气压缩机21设置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后方,且车侧空气压缩机21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机械臂24安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顶部,且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安装在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上,两个除尘单元26分别设置在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两端,且每个除尘单元26的底部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上,挡尘罩25设置在两个除尘单元26的前侧,且挡尘罩25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且每个除尘单元26的吸尘端穿过挡尘罩25并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风幕单元27对应安装在一个除尘单元26上,且每个风幕单元27对应设置在挡尘罩25一端的外侧,每个除尘单元26的排气端通过一个风幕单元27与外部大气连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具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吹扫,此功能实现模式与车底吹扫机器人1工作模式相同,另一个功能是除尘,车底吹扫机器人1与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通过挡尘罩25和风幕单元27形成一个可移动的相对封闭的工作区域,通过除尘器中的风机旋转将工作区域内的含尘气体通过吸风口吸入除尘器腔体内进行过滤处理。利用除尘器自身的排气特性,经过过滤的空气从挡尘罩25外侧出风口以一定的正压力排出形成风幕墙,阻隔工作区域内溢出的含尘气体,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车侧空气压缩机21为阿特拉斯公司生产的G7FF型空压机,车侧行走部件22为杭州国辰机器人公司生产的三代AGV小车,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箱,车侧机械臂24为遨博公司生产的AGV+型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点在于,所述车底行走部件12和车侧行走部件22均为AGV行走小车。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点在于,所述挡尘罩25包括主框架和两个挡尘板,主框架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且主框架中与每个除尘单元26排气端的对应处加工有通风孔,两个挡尘板分别设置在主框架的两端,且每个挡尘板的一侧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挡尘板靠近列车3的一侧加工有与列车车轮部配合的轮廓面。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点在于,所述除尘单元26包括除尘风机261、进风管262、排风管263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除尘风机261设置在外壳中,进风管262设置在除尘风机261的进风端上,且进风管262的一端穿过外壳与除尘风机261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262的另一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排风管263设置在除尘风机261的排气端上,且排风管263的一端与除尘风机26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通过一个风幕单元27与外部大气连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除尘风机261为江苏全风环保公司生产的LC-MCJC类型的工业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所述进风管262为喇叭状风管,进风管262中的小孔径端与除尘风机261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262中的大孔径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如此设置,有利于扩大除尘风机261进风端的口径,便于将挡尘罩25包围形成隔离区域内的灰尘有效的吸入到除尘风机中。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点在于,所述风幕单元27包括矩形安装架和多个可拆卸过滤网,所述矩形安装架安装在除尘单元26中外壳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上,且矩形安装架设置在挡尘罩25一端的外侧,矩形安装架与除尘单元26中的排风管263对应设置,矩形安装架中沿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出风区,相邻两个通风区之间通过水平隔板隔开,每个出风区中设有一个可拆卸过滤网,且每个可拆卸过滤网与所在出风区的框体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风幕单元27上设置有4个出风区,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中的挡尘罩27形成风幕隔离的空间,有效的阻止了灰尘的溢出,提高了除尘设备对有尘空气的捕获效率。
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工作原理
本申请在工作时首先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八中所述的连接关系组装好,在工作时,通过车底吹扫机器人1上的智能识别***14对列车吹扫部件位置信息的识别,通过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和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分别控制3个机械臂通过路径规划将空气压缩机中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道喷嘴对轨道列车底部需要的吹扫部件进行吹扫作业,吹扫后的灰尘会滞留在由两个挡尘罩25包裹的隔离区域内,再由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中的除尘单元26对灰尘进行吸取过滤,将隔离区域内较为干净的空气排入到外界大气中,灰尘则会滞留在过滤网上,实现了吹扫除尘的工作。

Claims (8)

1.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吹扫端朝向列车(3)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将含尘气体吸入机体内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经由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边缘处的出风区以正压力排出,形成风幕墙阻止工作空间内灰尘外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吹扫机器人(1)包括车底空气压缩机(11)、车底行走部件(12)、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智能识别***(14)和车底机械臂(15),所述车底行走部件(1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通过车底行走部件(1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底空气压缩机(11)和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均安装在车底行走部件(12)的顶部,智能识别***(14)安装在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的顶部,车底机械臂(15)安装在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顶部,且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与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排气端安装在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包括车侧空气压缩机(21)、车侧行走部件(22)、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车侧机械臂(24)、挡尘罩(25)、两个除尘单元(26)和两个风幕单元(27),所述车侧行走部件(2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一侧,且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通过车侧行走部件(2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空气压缩机(21)设置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后方,且车侧空气压缩机(21)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机械臂(24)安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顶部,且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安装在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上,两个除尘单元(26)分别设置在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两端,且每个除尘单元(26)的底部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上,挡尘罩(25)设置在两个除尘单元(26)的前侧,且挡尘罩(25)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且每个除尘单元(26)的吸尘端穿过挡尘罩(25)并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风幕单元(27)对应安装在一个除尘单元(26)上,且每个风幕单元(27)对应设置在挡尘罩(25)一端的外侧,每个除尘单元(26)的排气端通过一个风幕单元(27)与外部大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行走部件(12)和车侧行走部件(22)均为AGV行走小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罩(25)包括主框架和两个挡尘板,主框架套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靠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且主框架中与每个除尘单元(26)排气端的对应处加工有通风孔,两个挡尘板分别设置在主框架的两端,且每个挡尘板的一侧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挡尘板靠近列车(3)的一侧加工有与列车车轮部配合的轮廓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单元(26)包括除尘风机(261)、进风管(262)、排风管(263)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除尘风机(261)设置在外壳中,进风管(262)设置在除尘风机(261)的进风端上,且进风管(262)的一端穿过外壳与除尘风机(261)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262)的另一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排风管(263)设置在除尘风机(261)的排气端上,且排风管(263)的一端与除尘风机(26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通过一个风幕单元(27)与外部大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62)为喇叭状风管,进风管(262)中的小孔径端与除尘风机(261)的进气端连通设置,进风管(262)中的大孔径端与主框架中的一个通风孔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单元(27)包括矩形安装架和多个可拆卸过滤网,所述矩形安装架安装在除尘单元(26)中外壳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一侧上,且矩形安装架设置在挡尘罩(25)一端的外侧,矩形安装架与除尘单元(26)中的排风管(263)对应设置,矩形安装架中沿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出风区,相邻两个通风区之间通过水平隔板隔开,每个出风区中设有一个可拆卸过滤网,且每个可拆卸过滤网与所在出风区的框体拆卸连接。
CN202322873179.9U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Active CN221068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3179.9U CN22106801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3179.9U CN22106801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8017U true CN221068017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5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73179.9U Active CN221068017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8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3333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立体全方位智能吹扫***及方法
CN109733335B (zh) 基于电磁导引具有超声清洗功能的智能吹扫***及方法
CN109747594B (zh) 基于激光导引具有超声清洗功能的智能吹扫***及方法
CN109733334B (zh) 一种基于电磁导引双侧轨道的相对式智能吹扫***及方法
CN109733336B (zh) 一种单侧轨道的对流式智能吹扫***及方法
CN209776385U (zh) 基于激光导引具有超声清洗功能的智能吹扫***
CN107150000B (zh) 歧枝式风道的静电粉末喷涂设备
CN112682085A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装饰施工粉尘浓度控制的净化除尘***
CN209650241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立体全方位智能吹扫***
CN110130255B (zh) 吸扫式扫路车的降尘装置及吸扫式扫路车
CN221068017U (zh) 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
CN210591798U (zh) 一种适用于常导磁浮车辆的车体吹扫***
CN213384196U (zh) 一种实时吸尘的城轨车底除尘装置
CN109798599B (zh) 联网置换式再循环通风集群***
CN114435307B (zh) 一种实时吸尘的城轨车底除尘装置及方法
CN209795426U (zh) 基于电磁导引具有超声清洗功能的智能吹扫***
CN209650242U (zh) 一种基于电磁导引双侧轨道的相对式智能吹扫***
CN209795429U (zh) 一种单侧轨道的对流式智能吹扫***
CN212418935U (zh) 一种机车机械间除尘装置
CN205269261U (zh) 一种打磨抛光用脉冲除尘装置
CN112590715B (zh) 一种地铁车底智能吹扫***及工艺
CN211944890U (zh) 一种穿梭车
CN204470208U (zh) 动车设备仓除尘作业机
CN207446957U (zh) 轧线除尘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轧机设备
CN109812875B (zh) 置换式再循环通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