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1508U -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 Google Patents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1508U
CN221061508U CN202321874970.5U CN202321874970U CN221061508U CN 221061508 U CN221061508 U CN 221061508U CN 202321874970 U CN202321874970 U CN 202321874970U CN 221061508 U CN221061508 U CN 221061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mos tube
bridge arm
electric st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49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雄
任海川
吕彦鹏
石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749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1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1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1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包括H桥功率放大电路、第一恒流源电路和第二恒流源电路,H桥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第一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Ⅰ和MOS管电路Ⅰ,第二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Ⅱ和MOS管电路Ⅱ;第一恒流源电路包括运放电路Ⅰ以及与所述第一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Ⅰ,第二恒流源电路包括运放电路Ⅱ以及与所述第二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Ⅱ。所述便携式腕带包括上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设置在腕带壳体内,腕带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连接的扁平马达振动器,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和扁平马达振动器分别与电极片相连。

Description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 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针灸刺激穴位产生“酸、麻、胀、热”等针感后,便可达到调解脏腑经络之气,治疗疾病的目的;利用针灸穴位治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治疗意识障碍,临床各医学专家均采用过针刺相特定穴位促醒治疗的方法。
众所周知,心率是人体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正常范围是60~100次,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会导致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参见主题名称为《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的期刊文章;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针刺内关穴可以使较快的心率恢复正常范围,故对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患者有治疗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电刺激是传统针灸疗法与电疗法相结合的产物,通常用电极片代替针灸贴在腧穴位置,然后给电极片通以微量电流波,通过控制微量电流波的频率幅度等参数,以代替手法运针的人工机械震荡,使机体处于较持续的刺激状态,从而提高疗效。如主题名称为《穴位电刺激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的期刊文章,或者申请号为CN201610018507.9 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佩戴式多功能触觉电刺激腕带。
电刺激的本质是通过电路装置发送一定电荷到目标神经组织产生动作电位,诱发恰当的神经或肌肉响应。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称做电流,所以不管是电压形式还是电流形式电刺激,归根结底都是电流形式的电刺激。在用于穴位刺激的电刺激仪中,通常使用双极性刺激电路;
如,主题名称为《电刺激器的双极性输出及保护电路设计》的期刊文章,其公开了一种双极性功率输出电路,但是该电路实质上是采用双极性电压源刺激方式,在刺激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电阻是发生变化(人体电阻不是恒定的,会由于组织变化或者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该电路输出的电流不稳定,进而影响电刺激效果。
或者,申请号为201220150412.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极性恒流源电路,该双极性恒流源电路与上述双极性功率输出电路均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加减运算产生双极性电流或双极性电压,输出双极性电流或双极性电压需要依赖正负电源的供应。
另外,现有电刺激腕带通常仅利用电刺激穴位,功能单一,这并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刺激电流保持稳定,且实现极性转换时不依赖正负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包括:H桥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Ⅰ和MOS管电路Ⅰ,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Ⅱ和MOS管电路Ⅱ;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V-)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V+)连接;
第一恒流源电路,其包括运放电路Ⅰ,以及与所述第一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Ⅰ,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V+)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Ⅰ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以及第二恒流源电路,其包括运放电路Ⅱ,以及与所述第二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Ⅱ,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V-)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Ⅱ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作为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包括上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设置在腕带壳体内,所述腕带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的扁平马达振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腕带壳体上的电极片,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和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分别与所述电极片相连;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包括开关管控制电路、续流保护电路和扁平马达,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续流保护电路的两个端口与所述扁平马达的两端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采用双极性电流刺激方式,即使在电刺激过程中人体电阻变化,依旧可以保持电刺激的电流幅值不变;
2)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基于H桥结构实现极性转换,不依赖正负电源;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腕带,通过在腕带上中配置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扁平马达振动器,在理疗或者急救时对内关穴区域施加振动刺激和/或电刺激,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管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控制信号及双极性脉冲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中:1.腕带壳体;2.GPRS无线通讯模块;3.按键;4.凸点电极片;5.扁平马达振动器;6.心率传感器;7.电源模块;8.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包括H桥功率放大电路、第一恒流源电路和第二恒流源电路;
H桥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Ⅰ和MOS管电路Ⅰ,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Ⅱ和MOS管电路Ⅱ;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V-)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V+)连接;
第一恒流源电路包括运放电路Ⅰ,以及与所述第一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Ⅰ,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V+)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Ⅰ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第二恒流源电路包括运放电路Ⅱ,以及与所述第二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Ⅱ,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V-)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Ⅱ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作为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如附图2所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包括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MOS管电路Ⅰ包括MOS管Q5,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3与接地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通过电阻R16与接地端连接。
如附图2所示,所述运放电路Ⅰ包括比较运算放大器U1,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1和电容C10组成的RC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反馈端,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23和电阻R3组成的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将脉冲控制信号输入运算放大器U1同相输入端INN后,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经限流电阻R11和分压保护电阻R13与MOS管Q5的栅极连接,MOS管Q5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16连接后,将采样电阻R16上的反馈电压通过电阻R21反馈至运算放大器U1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处于深度负反馈状态,通过反馈动态调整输出电压控制MOS管Q5的导通与截止,使得MOS管Q5与采样电阻R16支路上电流恒定,进而使得负极性脉冲输出电流恒定。
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和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二桥臂(包含三极管Q2、三极管Q4、MOS管Q5等)与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3、MOS管Q6等)的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Q5、R16等)和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Q6、R17等)的电路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双路交替的PWM波,控制H桥电路的两个桥臂交替工作,同时桥臂对应的恒流源电路也同步受到PWM控制,如附图8所示;具体过程为:
当第一路PWM波信号(INN)为高电平而第二路PWM波信号(INP)为低电平时,则H桥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一个桥臂导通(三极管Q2、三极管Q4、MOS管Q5均打开)且第一恒流源电路会产生恒定电流,而H桥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二个桥臂关断(三极管Q1、三极管Q3、MOS管Q6均关闭),第二恒流源电路不会产生恒定电流;此时,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产生负极性电刺激脉冲,电流为负电流,回路为:电源VDC—>Q2—>(V-)—>电极片—>(V+)—>Q5—>R16—>GND;
当第二路PWM波信号(INP)为高电平而第一路PWM波信号(INN)为低电平时,则H桥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二个桥臂导通(三极管Q1、三极管Q3、MOS管Q6均打开),第二恒流源电路会产生恒定电流,而H桥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一个桥臂关断(三极管Q2、三极管Q4、MOS管Q5均关闭),第一恒流源电路不会产生恒定电流;此时,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产生正极性电刺激脉冲,电流为正电流,回路为:电源VDC—>Q1—>(V+)—>电极贴—>(V-)—>Q6—>R17—>GND。
两路PWM交替工作,使得H桥功率放大电路的两个桥臂交替导通,第一桥臂及对应的第一恒流源同步工作,第二桥臂及对应的第二恒流源同步工作,进而产生双极性恒流电刺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采用双极性电流刺激方式,即使在电刺激过程中电阻变化,由于恒流源***提供恒定电流,电刺激的电流也不会变化,可以保持稳定的刺激效果;在极性转换方面,本实施例采用H桥切换,H桥是一种电路结构,不需要采用正负电源供电,只需要单方向电源供电,通过对电流方向切换,就可以在输出端产生正负极性的电流。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包括实施例1中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设置在腕带壳体1内,所述腕带壳体1内还设置有主控板8以及与所述主控板8连接的扁平马达振动器5,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也与所述主控板8连接,如附图3所示;
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腕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腕带壳体1上的电极片,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和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5分别与所述电极片相连;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包括开关管控制电路、续流保护电路和扁平马达,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续流保护电路的两个端口与所述扁平马达的两端分别连接。
如附图4所示,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MOS管Q7、电阻R33、电阻R32和电阻R34,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32和所述电阻R33的共同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漏极与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MOS管Q7的源极通过电阻R34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续流保护电路包括续流二极管D1和续流电阻R31,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扁平马达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的共同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续流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续流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扁平马达与电源端的共同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如附图5至7中的凸点电极片4;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 V+和V-作为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凸点电极片4的两极相连接;所述凸点电极片4接收电刺激电流并输入到相应穴位,并利用其凸点给穴位施加仿针灸刺激;
具体的,所述扁平马达可以为0830微型扁平马达、0827纽扣扁平振动马达或者其他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振动器;在组装时,通常采用物理固定方式将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5与凸点电极片4相连,用于带动凸点电极片4在进行电刺激的同时,产生机械震动使之可以更深层次刺激内关穴,达到模仿人工针灸时震动穴位的效果;物理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魔术贴固定、卡扣固定、螺纹式固定等固定方式,便于更换凸点电极片4。
可以理解,所述主控板8用于输出两路PWM波信号(INN和INP),所述主控板8通常可以是可产生PMW信号的单片机(如ARM系列的单片机、STM32F103RCT6,STM32F407VGT6等),电极片上的双极性恒脉冲电流幅值I=VCC/R,其中VCC为主控板产生的PWM高电平电压值,R为采样电阻阻值,如图2中的R16或者R17,改变R16或者R17阻值大小可控制输出电流幅值大小,R16或者R17可以是数字电位器(如MCP41010),阻值大小改变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结合恒流源电刺激技术,产生多种脉冲波形,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和疏密波等;所述脉冲波形的幅度、频率、占空比及刺激时间,可根据功能进行调控。
具体的,所述腕带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7,所述电源模块7包括纽扣电池以及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纽扣电池电压转换到主控板8、扁平马达振动器5和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等所需要的电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腕带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8连接的心率传感器6,所述心率传感器6设置在腕带壳体1内,用于实时测量寸关尺部位的脉搏,以获取心率数据,为检测使用者心率是否在正常心率范围之内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的,所述心率传感器6可以为MAX3010传感器,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候,第一时间对关键穴位—内关穴仿针灸急救,促使患者意识清醒,为后续急救争取更多时间。除此之外,平时携带也可以对特定穴位进行理疗,达到既治疗疾病又可以急救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刺激腕带的腕带壳体1上还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主控板8连接,用于展示穴位图,帮助用户确定穴位位置,正确佩戴腕带。
另外,触摸显示屏还用于展示心率数据,以提高处理突发情况的效率和以及腕带使用的便利性;当心率正常时候,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输入指令,实现电刺激理疗时间、强度、频率可调。
具体的,所述触摸显示屏可以采用深圳市淘晶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1系列触摸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腕带壳体1内还设置有GPRS无线通讯模块2,所述GPRS无线通讯模块2用于与远程监测终端通讯互联。可以理解,GPRS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腕带使用者的生理状态发送到远程监测终端(所属手机程序控制端),当心率检测模块检测到心率异常时,GPRS无线通讯模块发送报警信息给远程监测终端(所属手机程序控制端)。
具体的,所述GPRS无线通讯模块2可以采用安信可A9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腕带壳体1上还设置有按键3,包括开机键、电刺激开关键和振动开关键等;腕带使用者将凸点电极片4对准内关穴后,佩戴好腕带,按开机键启动心率实时监控模式;按电刺激开关键启动电刺激功能,按振动开关键启动振动功能,电刺激信号通过凸点电极片4输入内关穴中,同时扁平马达振动器5将震动按摩信号施加于凸点电极片4上,进而给于内关穴以实现按摩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H桥功率放大电路,其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Ⅰ和MOS管电路Ⅰ,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信号放大电路Ⅱ和MOS管电路Ⅱ;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
第一恒流源电路,其包括运放电路Ⅰ,以及与所述第一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Ⅰ,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Ⅰ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以及第二恒流源电路,其包括运放电路Ⅱ,以及与所述第二桥臂共用的MOS管电路Ⅱ,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电路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路Ⅱ的输出端与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电路Ⅱ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桥臂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作为该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包括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Ⅰ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桥臂的控制端;
所述MOS管电路Ⅰ包括MOS管Q5,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3与接地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通过电阻R16与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电路Ⅰ包括比较运算放大器U1,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电路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1和电容C10组成的RC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反馈端,所述比较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23和电阻R3组成的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的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一桥臂的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恒流源电路和所述第二恒流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5.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设置在腕带壳体内,所述腕带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的扁平马达振动器;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腕带壳体上的电极片,所述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和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分别与所述电极片相连;
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包括开关管控制电路、续流保护电路和扁平马达,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续流保护电路的两个端口与所述扁平马达的两端分别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MOS管Q7、电阻R33、电阻R32和电阻R34,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32和所述电阻R33的共同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管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漏极与所述扁平马达振动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MOS管Q7的源极通过电阻R34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续流保护电路包括续流二极管D1和续流电阻R31,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扁平马达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的共同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续流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续流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扁平马达与电源端的共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的心率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壳体上还设置有触摸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壳体内还设置有GPRS无线通讯模块,所述GPRS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远程监测终端通讯互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凸起结构。
CN202321874970.5U 2023-07-17 2023-07-17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Active CN221061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4970.5U CN221061508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4970.5U CN221061508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1508U true CN221061508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7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4970.5U Active CN221061508U (zh) 2023-07-17 2023-07-17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1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5057B (zh) 一种电针刺激智能塑身内衣***
KR101057974B1 (ko) 고주파치료 및 저주파치료 기능을 동시 적용한 전기치료기
Wu et al. A versatile multichannel direct-synthesized electrical stimulator for FES applications
WO2005092435A1 (fr) Appareil d'acupuncture pour premiers secours de reanimation cardiaque et pulmonaire
CN105999545A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装置
KR20170124888A (ko) 펄스전자기장자극 패치시스템
CN221061508U (zh) 双极性脉冲电刺激输出电路及包含其的便携式电刺激腕带
US200601117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neuromuscular stimulator
CN202637719U (zh) 主动式反馈刺激仪
CN207445347U (zh) 一种连接揿针的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
TWI296103B (zh)
KR20130010144A (ko) 비대칭 면적 전극패드를 구비한 간섭전류형 저주파 자극기
CN213667550U (zh) 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CN202505992U (zh) 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CN201227470Y (zh) 六经平衡微控中/低频治疗装置
Wang et al. An electrical muscle simulator based o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N210044699U (zh) 一种经皮神经电刺激仪
CN1471984A (zh) 心率倍频同步经络穴位治疗仪
Erfanian et al. A portable programmable transcutaneous neuroprosthesis with built-in self-test capability for training and mobility in paraplegic subjects
CN216676712U (zh) 可穿戴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器及其***
CN2684858Y (zh) 一种带粘性整合电极的多频同步输出治疗仪
CN211611315U (zh) 一种便携式脉冲理疗装置
CN101623538B (zh) 六经平衡微控中/低频治疗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7606268U (zh) 一种经络按摩仪控制电路
CN110801575A (zh) 一种便携式中频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