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3114U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3114U
CN221033114U CN202322862414.2U CN202322862414U CN221033114U CN 221033114 U CN221033114 U CN 221033114U CN 202322862414 U CN202322862414 U CN 202322862414U CN 221033114 U CN221033114 U CN 221033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ylinder
cavity
crankshaft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624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钊
童为政
吴多更
罗剑营
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624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3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3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3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压缩机包括泵体和第一增焓组件,泵体组件的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通过中间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一增焓组件和第一气缸连接。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为L1,第一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2,L1和L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因此,将a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避免结构出现干涉,同时能够增加补气量,使得压缩机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压缩机在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时的效果,压缩机的泵体组件通常采用二级压缩或者多级压缩的方式来压缩冷媒,以使冷媒具备更高的压力,同时为了提高排气量,压缩机还可以设计增焓组件用于补充冷媒,使得压缩机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但是,增焓组件和泵体组件的连接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补气量不足,难以起到增焓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通过合理设计增焓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提高补气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曲轴,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通过中间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第一增焓组件,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缩腔输送冷媒;其中,所述第一气缸设有第一滑片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为L1,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2,以所述L1为起点并沿所述曲轴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所述L1和所述L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泵体组件的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通过中间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因此第一压缩腔压缩后的冷媒通过中间腔输送至第二压缩腔,或者是第二压缩腔压缩后的冷媒通过中间腔输送至第一压缩腔。第一增焓组件和第一气缸连接,且L1和L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当a小于10°时,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和第一气缸的排气口太近,结构上容易产生干涉。而第一气缸的第一压缩腔内被分隔为吸气区和压缩区,如果a大于180°,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位于吸气区内,为了保证能够进气,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压力会大于吸气区内的压力,因此会导致一部分的冷媒会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排出,减少补气量。因此,合理设计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和第一压缩腔的相对位置,能够避免结构出现干涉,同时能够增加补气量,使得压缩机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增焓组件,所述第二增焓组件连接至所述中间腔并用于向所述中间腔输送冷媒;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压力;所述第二气缸设有第二滑片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中心线为L7,所述第二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6,以所述L7为起点并沿所述曲轴的转动方向旋转,所述L7和所述L6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20°≤b≤3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2,以及所述第二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6之间的夹角为c,满足:10°≤c≤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腔包括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通过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被配置为向其中一个腔体排气或分别向多个所述腔体排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的隔板件,所述隔板件内形成其中一个所述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并设有位于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有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面的下轴承和下消音器,所述下轴承设有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设有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所述下消音器和所述下轴承围合形成另一所述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均连通所述中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压缩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均连通所述中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压缩机通过设置泵体组件的第一气缸设有第一压缩腔,第二气缸设有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通过中间腔和第二压缩腔连通,因此第一压缩腔压缩后的冷媒通过中间腔输送至第二压缩腔,或者是第二压缩腔压缩后的冷媒通过中间腔输送至第一压缩腔。第一增焓组件和第一气缸连接,且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与第一增焓组件轴向的中心线和曲轴的轴线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当a小于10°时,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和第一气缸的排气口太近,结构上容易产生干涉。而第一气缸的第一压缩腔内被分隔为吸气区和压缩区,如果a大于180°,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位于吸气区内,为了保证能够进气,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压力会大于吸气区内的压力,因此会导致一部分的冷媒会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排出,减少补气量。因此,合理设计第一增焓组件的排气口和第一压缩腔的相对位置,能够避免结构出现干涉,同时能够增加补气量,使得压缩机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气缸的简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隔板件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号:
压缩机1000;
泵体组件100;第一气缸110;低压压缩腔111;吸气区112;压缩区113;第一进气口114;第一排气口115;第一滑片槽116;下轴承120;下消音器130;第一腔体131;连通通道140;上轴承150;第二气缸160;高压压缩腔161;第二滑片槽162;上消音器170;第三腔体171;隔板件190;第二腔体191;上隔板192;下隔板193;中间腔194;第二进气口195;第二排气口196;
壳体200;内腔210;出气管220;
储液器300;排气管310;
电机组件400;定子410;转子420;曲轴430;第一活塞431;第二活塞432;
第一增焓组件500;第一外壳510;
第二增焓组件600;第二外壳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压缩机可以用于制冷设备或者制热设备,例如用在冰箱、空调等设备上,压缩机能够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为制冷***的循环提供动力。在低温环境制热或者高温环境中制冷时,由于室外的换热器的温度和周围环境温度的温差变小,导致压缩机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时,制冷或者制热的能力会大幅下降。为此,压缩机可以采用多级压缩的方式来压缩冷媒,多级压缩可以使得压缩机具备更高的容积效率,提高泵体组件排出的冷媒压力,使得压缩机在低温制热,高温制冷的场合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举例来说,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包括壳体200、泵体组件100、电机组件400和储液器300,壳体200具有内腔210,壳体200的上端设有用于出气的出气管220。泵体组件100安装在内腔210,储液器300位于壳体200的外侧且通过排气管310和泵体组件100连接。电机组件400包括定子410和转子420,定子410固定连接于壳体200的内壁,转子420位于定子410之间。
参照图2所示,泵体组件100包括下轴承120、第一气缸110、隔板件190、第二气缸160、上轴承150和曲轴430。电机组件400能够驱动曲轴430转动,沿曲轴430的轴向,曲轴43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第一偏心部套设有第一活塞431,第二偏心部套设有第二活塞432。下轴承120连接于第一气缸110的下端面,第一气缸110形成有第一压缩腔,第一活塞431转动设于第一压缩腔内,储液器300和第一气缸110连接。隔板件190设置在第一气缸110背离下轴承120的一侧,且第二气缸160连接于隔板件190背离第一气缸110的一侧,隔板件190具有分隔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60的作用。第二气缸160形成有第二压缩腔,第二活塞432转动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泵体组件100设有中间腔194,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通过中间腔194和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上轴承150连接于第二气缸160的上端面,曲轴430穿设于上轴承150和下轴承120,以减少曲轴430转动时的摩擦力,保证曲轴430的稳定运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腔为低压压缩腔111,第二压缩腔为高压压缩腔161。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压缩腔为高压压缩腔161,第二压缩腔为低压压缩腔111,为了方便解释,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后续的所有实施例中,均以第一压缩腔为低压压缩腔111,第二压缩腔为高压压缩腔161为例进行说明。
因此,压缩机1000工作时,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到储液器300中。储液器300能够减少液态冷媒进入泵体组件100的内部,以免造成液击。气态冷媒通过储液器300的排气管310进入低压压缩腔111内。曲轴430转动时,带动第一活塞431在低压压缩腔111内转动,进而将低温低压的冷媒进行一级压缩,然后通过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排出到中间腔194,冷媒再通过中间腔194进入到高压压缩腔161中进行二级压缩,最后进入壳体200的内腔210,经过定子410和转子420进一步加热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最后从壳体200的出气管220排出。通过采用两级压缩的方式,能够提高冷媒的压力,一级压缩后冷媒的初始压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二级压缩时所需的工作量减小,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1000的能效,使得压缩机1000在低温制热,高温制冷的场合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压缩机1000的排量,以提升压缩机1000在高温环境的制冷或者低温环境的制热能力,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缩机1000还包括第一增焓组件500,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一气缸110连接。第一增焓组件500起到补气的作用,能够向低压压缩腔111内输送冷媒,以提高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量。其中,第一气缸110设有第一滑片槽116,沿曲轴430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以第一滑片槽116的中心线为L1,L1可以沿壳体20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例如和滑片的滑动方向平行,或者和曲轴430的轴线L3垂直。第一增焓组件500的中心和曲轴430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2,第一增焓组件500的中心位于第一增焓组件500轴向的中心线L4上,曲轴430的旋转中心位于曲轴430的轴线L3上。以L1为起点,并沿曲轴430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旋转,L1和L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例如a=20°、a=50°、a=100°、a=150°。其中,第一增焓组件500的轴向可以理解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第一增焓组件500的中心线L4为第一增焓组件500的第一外壳510的中心线,L4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为方便解释说明,参照图5所示,图5为压缩机1000的简化示意图,图5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滑片槽116上设有通过弹簧连接的滑片,滑片能够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保持和第一活塞431抵接,因此第一活塞431和滑片将低压压缩腔111分隔为吸气区112和压缩区113,在第一活塞431的转动过程中,吸气区112和压缩区113的大小会逐渐变化。以第一滑片槽116的中心线L1为0°线,沿和曲轴430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0°至10°的区间为低压压缩腔111的第一排气口115,因此当a小于10°时,第一增焓组件500的排气口和低压压缩腔111的第一排气口115的距离太近,结构上容易产生干涉。而0°至180°的区间主要为压缩区113,180°至360°的区间为吸气区112,当a大于180°时,第一增焓组件500的排气口位于吸气区112内,为了保证能够进气,第一增焓组件500的排气压力会大于吸气区112内的压力,因此会导致一部分的冷媒从第一气缸110的第一进气口114排出,减少补气量。因此,合理设计第一增焓组件500的排气口和低压压缩腔111的相对位置,能够避免结构出现干涉,同时增加补气量,使得压缩机1000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压缩腔为高压压缩腔161时,即第一增焓组件500用于向高压压缩腔161内补充冷媒。第一增焓组件500和高压压缩腔161的相对位置同样在a限制的范围内,效果和第一压缩腔为低压压缩腔111的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机1000的排量,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缩机1000还包括第二增焓组件600,第二增焓组件600和中间腔194连接,第二增焓组件600用于向中间腔194内输送冷媒,且低压压缩腔111内的压力小于高压压缩腔161内的压力。因此,低压压缩腔111内压缩后的冷媒排出到中间腔194,第二增焓组件600向中间腔194内补充冷媒,和原本的冷媒混合,能够提高高压压缩腔161的进气量,同时还能对原本的冷媒进行降温,以降低高压压缩腔161压缩冷媒时所需的入力,进而提高压缩机1000的能效。
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气缸160设有第二滑片槽162,沿曲轴430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第二滑片槽162的中心线为L7,L7沿壳体20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例如和滑片的滑动方向平行,且和曲轴430的轴线L3垂直。第二增焓组件600的中心和曲轴430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6,第二增焓组件600的中心位于第二增焓组件600轴向的中心线L5上。以L7为起点并沿曲轴430的转动方向旋转,L7和L6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20°≤b≤350°,例如b=30°、b=90°、b=150°、b=210°。其中,第二增焓组件600的轴向可以理解为图3中的上下方向,第二增焓组件600的中心线L5为第二增焓组件600的第二外壳610的中心线,L5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7所示,为隔板件190的简化示意图,图7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隔板件190内设有中间腔194,中间腔194呈环状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排气口196和第二进气口195,第二进气口195和低压压缩腔111的第一排气口115连通,第二排气口196和高压压缩腔161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增焓组件600的进气口和中间腔194连通,从而对中间腔194进行补充冷媒。因此,在0°至20°的区域为第二排气口196所在的位置,是负压区域。当b小于20°时,补充的冷媒会直接从第二排气口196处排走,补气失效,难以起到降低中间腔194的冷媒温度的效果。而350°至360°的区域为第二进气口195的位置,此处和高压压缩腔161的排气口距离较近,温度较高,容易导致补充的冷媒温度升高,难以起到降低中间腔194的冷媒温度的效果。因此,合理设计第二增焓组件600的排气口和中间腔194的相对位置,能够确保第二增焓组件600排出的冷媒和中间腔194内的冷媒混合后再进入高压压缩腔161,且能够降低中间腔194冷媒的温度,减少高压压缩腔161压缩冷媒时所需要的入力。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相对于曲轴430的轴线L3,第一增焓组件500的中心和曲轴430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2,和第二增焓组件600的中心和曲轴430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6之间的夹角为c,满足:10°≤c≤180°,例如c=30°、c=90°、c=120°、c=150°。可以理解的是,假设c小于10°或者大于180°,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二增焓组件600的距离太小,两者结构上容易产生干涉,导致无法安装。因此,合理设计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二增焓组件600的位置,能够方便安装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二增焓组件600,有利于管道布置,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增焓组件500用于补气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闪蒸器提供,闪蒸器设置在制冷***或者制热***的循环回路中。以制热***为例:液态冷媒经过冷凝器放热后,流经第一节流装置,在第一节流装置的作用下从全液态冷媒变为气液混合的冷媒,气液混合的冷媒再进入闪蒸器内,气态的冷媒沿闪蒸器的出气口流向第一增焓组件500,液态冷媒从闪蒸器的出液口流出,并经过第二节流装置后进入蒸发器,最后吸热后的冷媒经过储液器300进入低压压缩腔111。而第二增焓组件600用于补气的冷媒也可以通过闪蒸器提供,即制冷***或者制热***可以设置两个闪蒸器,分别向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二增焓组件600输送气态冷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闪蒸器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替代,即第一增焓组件500和第二增焓组件600用于补气的冷媒还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提供,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中间腔194包括多个腔体,多个腔体通过连通通道140连通,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被配置为向其中一个腔体排气或者分别向多个腔体排气。例如,参照图2所示,多个腔体中的两个分别为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91。泵体组件100还包括下消音器130,下消音器130和下轴承120连接,下消音器130和下轴承120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31,第二腔体191形成于隔板件190内,第一腔体131和第一腔体131通过连通通道140连通。由于低压压缩腔111的排量通常比高压压缩腔161的排量大,因此低压压缩腔111可以同时向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91排气后再混合进入高压压缩腔161,以提高排气效率。或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低压压缩腔111可以将冷媒排出至第一腔体131,然后再通过连通通道140进入第二腔体191,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继续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隔板件190包括上隔板192和下隔板193,上隔板192固定连接于下隔板193。上隔板192还和第二气缸16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隔板193和第一气缸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隔板192朝向下隔板193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壁面和下隔板193朝向上隔板192一侧的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腔体191。下隔板193设有第一阀座,第一阀座设有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下轴承120设有第二阀座,第二阀座设有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即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设有两个,低压压缩腔111通过两个排气口将冷媒排出至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91。当然,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泵体组件100还包括上消音器170,上消音器170和上轴承150连接,且上消音器170和上轴承150之间形成有第三腔体171,高压压缩腔161可以将压缩后的冷媒排出到第三腔体171,最后再进入壳体200的内腔210。设置上消音器170能够降低冷媒排出时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低压压缩腔111设有多个,多个低压压缩腔111的排气口均和中间腔194连通。例如,多个低压压缩腔111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高压压缩腔161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高压压缩腔161的进气口均和中间腔194连通,多个高压压缩腔161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多个低压压缩腔111或者多个高压压缩腔161能够提高冷媒的压缩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制冷设备可以是中央空调、整体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风管机、窗机等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合理设计第一增焓组件500的排气口和低压压缩腔111的相对位置,能够避免结构出现干涉,同时增加补气量,使得压缩机1000能够适用于低温制热或者高温制冷的场合。
由于制冷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曲轴,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通过中间腔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
第一增焓组件,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缩腔输送冷媒;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设有第一滑片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滑片槽的中心线为L1,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2,以所述L1为起点并沿所述曲轴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所述L1和所述L2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10°≤a≤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增焓组件,所述第二增焓组件连接至所述中间腔并用于向所述中间腔输送冷媒;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压力;所述第二气缸设有第二滑片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二滑片槽的中心线为L7,所述第二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6,以所述L7为起点并沿所述曲轴的转动方向旋转,所述L7和所述L6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20°≤b≤3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投影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2,以及所述第二增焓组件的中心和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L6之间的夹角为c,满足:10°≤c≤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包括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通过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被配置为向其中一个腔体排气或分别向多个所述腔体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的隔板件,所述隔板件内形成其中一个所述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并设有位于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有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面的下轴承和下消音器,所述下轴承设有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设有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所述下消音器和所述下轴承围合形成另一所述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均连通所述中间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均连通所述中间腔。
10.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2322862414.2U 2023-10-24 2023-10-24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21033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2414.2U CN221033114U (zh) 2023-10-24 2023-10-24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2414.2U CN221033114U (zh) 2023-10-24 2023-10-24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3114U true CN22103311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62414.2U Active CN221033114U (zh) 2023-10-24 2023-10-24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3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4568A (zh)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3272136U (zh) 单缸多级压缩机
US20200217317A1 (en)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compressor
CN203335407U (zh)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CN219472371U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及空调***
CN221033114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5653913B (zh) 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
CN108843573B (zh)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CN117189598A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1025261Y (zh) 具有喷气增焓功能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10345075A (zh) 涡旋压缩机和热泵***
CN221033118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2889209B (zh) 压缩泵体、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221033116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33119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33120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963977A (zh)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和冷水机组
CN221033121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33115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0949124U (zh) 双两级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
CN221033113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3147986B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17189600A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9976794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补气阀及涡旋压缩机
CN117189601A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