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2971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2971U
CN221012971U CN202322982497.9U CN202322982497U CN221012971U CN 221012971 U CN221012971 U CN 221012971U CN 202322982497 U CN202322982497 U CN 202322982497U CN 221012971 U CN221012971 U CN 221012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ir fryer
cooking
viewing window
vi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824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泉
杜祖静
张马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824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2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2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2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装置主体、第一盛装容器、第二盛装容器,装置主体具有烹饪腔,且具有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第一盛装容器设在烹饪腔内,其中,第一可视窗用于观察第一盛装容器内的空间;第二盛装容器设在第一盛装容器内,其中,第二可视窗用于观察第二盛装容器内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盛装容器和第二盛装容器提高了空气炸锅的烹饪腔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食材的烹饪效率。通过空气炸锅具备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能增加烹饪腔的可视范围,有利于观测更大视角范围的食材烹饪情况,进而及时掌握食材烹饪状态。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炸锅一般具备烹饪食材的烹饪腔,但在使用空气炸锅时有时只能使用到烹饪腔的小部分空间,无法有效利用烹饪腔烹饪食材,导致空气炸锅的烹饪腔利用率很低,且因可视角度小而无法便捷看到食物烹饪全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炸锅,可以提高空气炸锅的盛装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并能观测更大视角范围的食材烹饪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装置主体、第一盛装容器、第二盛装容器,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烹饪腔,且具有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所述第一盛装容器设在所述烹饪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内的空间;所述第二盛装容器设在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内,其中,所述第二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第二盛装容器内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通过设置第一盛装容器和第二盛装容器使食材能够同时在第一盛装容器和第二盛装容器内进行烹饪,提高了空气炸锅的烹饪腔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食材的烹饪效率,使空气炸锅能够同时烹饪更多的食材,进而减少了烹饪时间。通过空气炸锅具备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能增加烹饪腔的可视范围,有利于观测更大视角范围的食材烹饪情况,进而及时掌握食材烹饪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视窗和所述第二可视窗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相同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具有观察通道,所述观察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烹饪腔并形成第二敞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并形成第三敞口,所述第二可视窗盖设于所述第三敞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底壁形成有夹角α,其中,40度≤α≤5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通道具有远离所述烹饪腔的上壁面,所述上壁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面靠近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底壁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壳体和电气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和所述观察通道设在所述壳体的上侧,所述烹饪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电气部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作垂直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壁的参考面,在所述参考面上,所述第一可视窗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正投影的下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视窗和所述第二可视窗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不同侧,作垂直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壁的参考面,在所述参考面上,所述第二可视窗的投影和所述第一可视窗的投影的部分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视窗为连通所述烹饪腔的第一敞口,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具有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封闭于所述第一敞口,所述第一壁部设有可视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设在所述第一壁部的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外的一侧,其中,所述握持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盛装容器锁止或解锁的第一锁定结构,所述握持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锁止或解锁的第二锁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主体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省去装置主体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握持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盛装容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空气炸锅;
1、装置主体;1a、容纳腔;1b、第一可视窗;1c、第二可视窗;1d、观察通道;1e、烹饪腔;1g、第二敞口;1f、第三敞口;1h、上壁面;
11、壳体;12、电气部件;
2、第一盛装容器;21、第一壁部;21a、凹部;21b、第一卡孔;21c、可视部;
3、第二盛装容器;31、连接部;31a、第二卡孔;31b、第四敞口;
4、握持件;41、握持部;41b、过孔;42、安装部;42a、空腔;421、转动柱;
43、第一锁定结构;
431、卡接部;431a、转动孔;431b、通孔;
4311、第一部分;4312、第二部分;4312a、凸起部;
432、第一按压部;4321、安装柱;
433、第一弹性部;
44、第二锁定结构;
441、第二按压部;4411、卡凸;4412、主体部;
442、第二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100,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盛装容器2、第二盛装容器3。
装置主体1具有烹饪腔1e,且具有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第一盛装容器2设在烹饪腔1e内,第一可视窗1b用于观察第一盛装容器2内的空间。第二盛装容器3设在第一盛装容器2内,其中,第二可视窗1c用于观察第二盛装容器3内的空间。
当使用空气炸锅100进行烹饪时,一部分食材可以放置在第一盛装容器2内,另一部分食材可以放置在第二盛装容器3。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100能将食材分别放置在两个盛装容器(即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内进行烹饪,从而能提高烹饪腔1e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增加空气炸锅100每次烹饪的食材量。其次,由于食材放在两个盛装容器内,因此可以降低食材在烹饪腔1e中堆积程度,有利于两部分食材受热均匀,提升食材烹饪效果。另外,空气炸锅100由于设有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因此能同时烹饪两种不同食材,两种食材在烹饪时可以互不干扰,从而满足更多食材的烹饪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盛装容器3可拆卸地设在第一盛装容器2内,当烹饪少量食材时,可以将第二盛装容器3从第一盛装容器2内拆卸,仅使用第一盛装容器2进行烹饪,以满足多样化的烹饪需求。
通过在装置主体1上设置第二可视窗1c,使用户在使用空气炸锅100时能够通过第二可视窗1c能够实时观察到第二盛装容器3内食物的烹饪状态,当然,在空气炸锅100只使用第一盛装容器2进行烹饪时,第二可视窗1c也能够实时观察到第一盛装容器2内食物的烹饪状态,进而实时控制食物的烹饪过程。而通过装置主体1设置第一可视窗1b,可以增加第一盛装容器2的可观测视野,用户能通过第一可视窗1b实时观察到第一盛装容器2内食物的烹饪状态,进而能够实时控制食物的烹饪过程,避免将食材烹饪过度造成食材浪费。
空气炸锅100可以为但不限于翻盖式和抽拉式等等。示例性的,在翻盖式的空气炸锅100中,第二可视窗1c可以设置于翻盖,第一可视窗1b可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侧壁。在抽拉式的空气炸锅100中,第二可视窗1c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顶壁,第一可视窗1b可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100,通过设置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使食材能够同时在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内进行烹饪,提高了空气炸锅100的烹饪腔1e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食材的烹饪效率,使空气炸锅100能够同时烹饪更多的食材,进而减少了烹饪时间。通过空气炸锅100具备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能增加烹饪腔1e的可视范围,有利于观测更大视角范围的食材烹饪情况,进而及时掌握食材烹饪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位于装置主体1的相同侧。也就是说,用户能在空气炸锅100的同一位置同时通过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对烹饪腔进行观察,从而有利于同时掌握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内食材的烹饪情况,便于用户对空气炸锅100的控制。
示例性的,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可以位于装置主体1的前侧。第一可视窗1b和第二可视窗1c可以为但不限于透明玻璃件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1具有观察通道1d,观察通道1d的一端连通烹饪腔1e并形成第二敞口1g,另一端连通装置主体1的外侧并形成第三敞口1f,第二可视窗1c盖设于第三敞口1f。观察通道1d作为独立的通道,可以配合第二可视窗1c观察第二盛装容器3内的食材情况,同时观察通道1d能避免通过第二可视窗1c观察到装置主体1内的其他部件,有利于用户将视线集中在第二盛装容器3内,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观察通道1d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形成有夹角α,其中,40度≤α≤50度。
具体来说,夹角可以设为40°、42°、45°、48°、50°,其中,当夹角设为45°时,从第二可视窗1c能够完整地观察到位于烹饪腔1e内的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即,第二可视窗1c能够完整地观察到位于第二盛装容器3内的食材的烹饪状态,夹角还可以设为40°到50°内的任意角度,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观察通道1d具有远离烹饪腔1e的上壁面1h,上壁面1h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面靠近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中心。
参考图1,可以理解为,上壁面1h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面可以过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中心,或者紧挨着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中心的左侧,又或者紧挨着第二盛装容器3的底壁中心的右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可视窗1c通过观察通道1d能观看到第二盛装容器3中心区域的食材情况,得到更好的视野,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气部件12,壳体11内设有容纳腔1a,容纳腔1a和观察通道1d设在壳体11的上侧,烹饪腔1e形成在壳体11的下侧,电气部件12设在容纳腔1a内。
可以理解的是,电气部件12可以是指空气炸锅100的电控元器件,容纳腔1a和观察通道1d位于烹饪腔1e的上侧,通过这种方式能使空气炸锅100内部结构比较紧凑,有利于节省空间,减小空气炸锅100的体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作垂直于装置主体1的底壁的参考面,在参考面上,第一可视窗1c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盛装容器3的正投影的下侧。
参考面可以是指竖直面,在参考面上,第一可视窗1c的正投影可以全部位于第二盛装容器3的正投影的下侧,此时第一可视窗1c可以只用于观察第一盛装容器2内食材情况。或者,第一可视窗1c的正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二盛装容器3的正投影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一可视窗1c不仅能用于观察第一盛装容器2内食材情况,还可以从第二盛装容器3的侧面观察第二盛装容器3内食材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视窗1c和第二可视窗1b位于装置主体1的不同侧,作垂直于装置主体1的底壁的参考面,在参考面上,第二可视窗1b的投影和第一可视窗1c的投影的部分重合。
例如,第一可视窗1c可以位于装置主体1的前侧,第二可视窗1b可以位于装置主体1的左侧、右侧或后侧中的一侧。通过在参考面上,第二可视窗1b的投影和第一可视窗1c的投影的部分重合,第一可视窗1c和第二可视窗1b可以形成较大的观察视野,有利于减少视野死角,提升观察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视窗1b为连通烹饪腔1e的第一敞口,第一盛装容器2具有第一壁部21,第一壁部21封闭于第一敞口,第一壁部21设有可视部21c。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100可以为抽拉式,第一盛装容器2可以***或抽出第一敞口。具体地,第二盛装容器3先安装到第一盛装容器2内,然后将第一盛装容器2***到第一敞口内,并通过第一壁部21密封第一敞口,避免烹饪时造成热量从第一敞口流失。可以理解为,可视部21c可以为但不限于透明玻璃件等等,可视部21c和第一可视窗1b相互配合能更直观且更方便的观察第一盛装容器2内食材的情况,第二可视窗1c可直观的观察第二盛装容器3内食材的情况。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还包括握持件4,握持件4设在第一壁部21的位于装置主体1外的一侧,其中,握持件4上设有可与第一盛装容器2锁止或解锁的第一锁定结构43,握持件4上设有可与第二盛装容器3锁止或解锁的第二锁定结构44。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握持件4连接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使用户能够通过握持件4可以将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移出或移入烹饪腔,避免用户直接与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接触造成烫伤,提高了空气炸锅100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盛装容器2通过第一锁定结构43与握持件4可拆卸连接,第二盛装容器3通过第二锁定结构44与握持件4可拆卸连接,即,握持件4可以单独连接第一盛装容器2,实现用户对第一盛装容器2的握持移动;握持件4还可以单独连接第二盛装容器3,实现用户对第二盛装容器3的握持移动;握持件4还可以同时连接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实现用户对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同时握持移动。
例如,在通过空气炸锅100进行烹饪时,握持件4连接在第二盛装容器3上,当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内放置需烹饪的食材后,将握持件4与第一盛装容器2连接,此时与握持件4连接的第二盛装容器3设在第一盛装容器2内,用户把持握持件4将第一盛装容器2通过第一敞口插接在烹饪腔内进行烹饪;当食材烹饪完成后,通过把持握持件4将第一盛装容器2从烹饪腔中移出,进一步地,将第一盛装容器2与握持件4分离,此时与握持件4连接的第二盛装容器3与第一盛装容器2分离,即可对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的食材进行装盘。
再例如,在通过空气炸锅100进行烹饪使,握持件4连接在第一盛装容器2上,当第一盛装容器2内放置需烹饪的食材后,把持握持件4将第一盛装容器2通过第一敞口移入烹饪腔内进行烹饪;当食材烹饪完成后,通过把持握持件4将第一盛装容器2从烹饪腔移出,即可对烹饪完成的食材进行装盘。
也就是说,通过握持件4上设置第一锁定结构43与第一盛装容器2锁止或解锁,以及设置第二锁定结构44与第二盛装容器3锁止或解锁,方便握持件4与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固定或分离,有利于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的取用。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部21位于装置主体1外侧的端部上设有凹部21a,握持件4包括安装部42和握持部41,安装部42配合在凹部21a内,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设在安装部42上。
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壁部21上设置与安装部42配合的凹部21a,使握持件4能够通过凹部21a结合在第一盛装容器2上,进而通过凹部21a对安装部42的多个方向进行限位,提高了握持件4与第一盛装容器2结合的稳定性和紧固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安装部42的内部设有空腔42a,安装部42沿垂直于第一壁部21的第一方向与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装配,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设在空腔42a内。也就是说,通过在安装部42内构造空腔42a,使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安装在空腔42a内,使得安装部42能起到保护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的作用,避免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因裸露在外而受到损害,有利于提高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的可靠性。其次,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二锁定结构44安装在空腔42a内可以使握持部41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凑,有利于缩小了握持部41。其中,第一盛装容器2与设在空腔42a内的第一锁定结构43连接,第二盛装容器3与设在空腔42a内的第二锁定结构44连接,进而使握持件4的安装部42与第一盛装容器2和第二盛装容器3连接。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凹部21a内设有第一卡孔21b,第一锁定结构43包括卡接部431、第一按压部432和第一弹性部433,卡接部431可枢转地设在安装部42上,且一端卡接在第一卡孔21b内;第一按压部432设在安装部42上且止抵于卡接部431的另一端;第一弹性部433止抵于第一按压部432或卡接部431。
通过设置卡接部431与第一卡孔21b配合以及第一弹性部433的作用,使第一锁定结构43与第一盛装容器2进行锁定,通过设置第一按压部432使卡接部431与第一卡孔21b分离解锁。
具体地,第一弹性部433可以使卡接部431常保持卡接在第一卡孔21b内,即,第一锁定结构43在常态下保持与第一盛装容器2锁止,当需要解锁第一锁定结构43和第一盛装容器2时,只需按压第一按压部432即可推动卡接部431转动脱离第一卡孔21b,采用这种第一锁定结构43结构简单,解锁和锁止比较方便。
可选地,第一弹性部433可以为弹簧或弹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卡接部431包括第一部分4311和第二部分4312,第一部分4311为弧形板且可枢转地连接安装部42,第一部分4311与第二部分4312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二部分4312上设有凸起部4312a,凸起部4312a适于配合在第一卡孔21b内。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4311和第二部分4312之间设有转动孔431a,空腔42a内部设有转动柱421,卡接部431通过转动孔431a穿设在空腔42a内部的转动柱421上,使卡接部431能够在空腔42a内绕转动柱421转动。当安装部42卡接在凹部21a时,卡接部431的第二部分4312卡接在第一卡孔21b内,卡接部431的第一部分4311止抵在第一弹性部433的一端,使卡接部431具有转动的趋势,进而使卡接部431卡接在第一卡孔21b内更加的紧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部分4311上设有通孔431b,第一按压部432的底部设有安装柱4321,安装柱4321穿设于通孔431b并止抵于第一弹性部433,第一按压部432的底部止抵于所述第一部分4311。也就是说,当按压第一按压部432时,安装柱4321驱动第一部分4311使卡接部431发生转动,进而使卡接部431的第一部分4311与第一卡孔21b分离实现解锁,即,第一盛装容器2可以从握持件4上拆卸下来;当松开第一按压部432时,止抵在第一按压部432的底部的第一弹性部433从压缩状态恢复,驱使第一按压部432和卡接部431恢复原始状态,使得卡接部431卡接在第一卡孔21b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二盛装容器3上设有连接部31,连接部31上设有第二卡孔31a,第二锁定结构44包括第二按压部441和第二弹性部442,第二按压部441包括卡凸4411,第二弹性部442连接第二按压部441,以使卡凸4411常态下保持卡接在第二卡孔31a上。通过在第二盛装容器3上设有连接部31,使连接部31与第二锁定结构44进行锁止或解锁,进而使第二盛装容器3可拆卸地安装在握持件4上,避免了用户直接接触第二盛装容器3造成烫伤,提高了空气炸锅100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5所示,安装部42靠近沿着第一方向的端面上设有过孔41b,过孔41b与安装部42的空腔42a连通,第二盛装容器3的连接部31穿过过孔41b与空腔42a内的第二锁定结构44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连接部31沿垂直于第一壁部21的第一方向与第二锁定结构44配合,连接部31的靠近安装部42的一端设有连通第二卡孔31a的第四敞口31b,第二按压部441还包括主体部4412,卡凸4411设在主体部4412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且水平的第二方向上,主体部4412的宽度小于等于第四敞口31b的宽度,卡凸4411的宽度大于第四敞口31b的宽度。
也就是说,当按下第二按压部441时,连接部31穿过过孔41b进入到空腔42a内,同时连接部31能通过第四敞口31b相对第二按压部441的主体部4412滑动,当第二盛装容器3插接到位后,卡凸4411恰好正对第二卡孔31a,此时松开第二按压部441,第二弹性部442驱动第二按压部441向上运动,使卡凸4411穿设在第二卡孔31a内,由于卡凸4411的宽度大于第四敞口31b的宽度,避免了卡凸4411沿着第四敞口31b滑出,此时由于卡凸4411的宽度大于第四敞口31b的宽度,因此卡凸4411在第二卡孔31a中被限位,不能移出,第二盛装容器3和第二锁定结构44进行锁定。当需要解锁第二盛装容器3和第二锁定结构44时,只需要按压第二按压部441,可以使卡凸4411脱离第二卡孔31a,使连接部31通过第四敞口31b滑出第二按压部441的主体部4412,即可实现解锁。
通过采用上述这种结构的第二锁定结构44,连接部31插接到安装部42的空腔42a内,增强第二盛装容器3和安装部42的结合度,以及提高第二盛装容器3和和安装部42的连接靠性,进而提高第二锁定结构44的锁定强度。
可选地,第二弹性部442可以为弹簧或弹片。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视窗1c位于第一敞口的上侧。也就是说,从第一敞口的上方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烹饪腔内的烹饪状态,有利于用户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烹饪腔,且具有第一可视窗和第二可视窗;
第一盛装容器,所述第一盛装容器设在所述烹饪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内的空间;
第二盛装容器,所述第二盛装容器设在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内,其中,所述第二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第二盛装容器内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视窗和所述第二可视窗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相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具有观察通道,所述观察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烹饪腔并形成第二敞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并形成第三敞口,所述第二可视窗盖设于所述第三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底壁形成有夹角α,其中,40度≤α≤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通道具有远离所述烹饪腔的上壁面,所述上壁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面靠近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底壁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壳体和电气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和所述观察通道设在所述壳体的上侧,所述烹饪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电气部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作垂直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壁的参考面,在所述参考面上,所述第一可视窗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的正投影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视窗和所述第二可视窗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不同侧,作垂直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壁的参考面,在所述参考面上,所述第二可视窗的投影和所述第一可视窗的投影的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视窗为连通所述烹饪腔的第一敞口,所述第一盛装容器具有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封闭于所述第一敞口,所述第一壁部设有可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设在所述第一壁部的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外的一侧,其中,
所述握持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盛装容器锁止或解锁的第一锁定结构,所述握持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二盛装容器锁止或解锁的第二锁定结构。
CN202322982497.9U 2023-11-03 2023-11-03 空气炸锅 Active CN221012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2497.9U CN221012971U (zh) 2023-11-03 2023-11-03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82497.9U CN221012971U (zh) 2023-11-03 2023-11-03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2971U true CN221012971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82497.9U Active CN221012971U (zh) 2023-11-03 2023-11-03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2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12971U (zh) 空气炸锅
CN211408560U (zh) 烹饪器具
CN110840237A (zh) 烹饪器具
CN217610542U (zh) 一种可烧水冲淋咖啡的车载杯
CN215077644U (zh) 烹饪器具
CN210169784U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锅具
CN214631608U (zh) 一种开闭结构和烹饪装置
CN213248391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720319U (zh) 一种单手操作可便携开闭的弹盖杯子
CN218074485U (zh) 烹饪器具
CN212415516U (zh) 一种锁扣装置和三明治机
CN215687002U (zh) 烹饪器具
CN211704309U (zh) 一种改进型烹饪器具用头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757735U (zh) 炒菜锅
CN212281084U (zh) 一种带有把手的煎烤机
CN213248337U (zh) 烹饪设备
CN212912755U (zh) 烹饪器具
CN212958136U (zh) 安全开门机构及烹饪电器
CN215687006U (zh) 烹饪器具
CN213551183U (zh) 烹饪器具
CN217792595U (zh) 盖体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406977U (zh) 一种门锁结构
CN219331323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1205115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空气炸锅
CN218651531U (zh) 手柄可脱卸的锅具及手柄脱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