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3880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3880U
CN220873880U CN202322672922.4U CN202322672922U CN220873880U CN 220873880 U CN220873880 U CN 220873880U CN 202322672922 U CN202322672922 U CN 202322672922U CN 220873880 U CN220873880 U CN 220873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limiting
cavity
plugging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29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坚波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29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3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3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3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以及若干折弯端子,在绝缘主体上沿插接方向形成有插接腔体,各折弯端子均具有插接部以及折弯部,各折弯端子分别通过一弯折结构使折弯部远离插接部的一安装端均沿第一方向朝向同一侧延伸对齐且在插接方向上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在绝缘主体上设置固定墙,并配合限位部,能够给各折弯端子提供支撑和防护,保证各折弯端子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导致折弯端子变形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独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连接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或与电束端子配套配合以构成板对线连接;亦可独立用于板与板连接。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如汽车、电动车等机动车领域,又如各种电子设备领域等以用于连接各个电器元件。
市面上常见的电连接器在折弯端子布置时往往是在某一折弯端子的后面增加折弯端子,这种电连接器不适合需要折弯端子很多的要求,因此会导致电连接器太长;各折弯端子呈细长结构,尤其在具有多折弯端子的电连接器中,折弯端子很容易因磕碰、挤压或在连接电路板时因任意折弯端子的弯曲变形而影响折弯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折弯端子裸露易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并具体包括绝缘主体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主体上的若干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主体上沿插接方向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墙,若干所述折弯端子均具有插接于所述绝缘主体内的插接部以及延伸出所述第一表面外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具有被限位于所述固定墙处的限位段、连接于所述限位段与所述插接部之间的连接段以及由所述限位段向与所述插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安装端,各所述折弯部支承于所述绝缘主体上以增加各折弯部的稳定性,从而对折弯端子进行防护。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折弯端子呈矩形阵列式分布于所述绝缘主体上,从而形成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列折弯端子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排折弯端子;所述绝缘主体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有对应的若干列插接腔体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排插接腔体,以使折弯端子和插接腔体相对应;所述固定墙设置于任相邻两列插接腔体之间,所述固定墙上对应于每一排插接腔体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供每一排折弯端子的每一个限位段均限位于其中,所述每一排折弯端子的安装端均沿第一方向正向越过所述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墙具有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第一侧面和背对的第二侧面;若干列所述插接腔体和折弯端子中,具有位于所述固定墙的第一侧面外的至少一列第一插接腔体和对应的第一折弯端子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墙的第二侧外的至少一列第二插接腔体和对应的第二折弯端子;所述限位部包括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限位腔以及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限位槽,从而用于限制住第一折弯端子和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折弯部限位于所述限位腔中且安装端沿第一方向正向穿过所述限位腔,所述至少一列第一折弯端子的限位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安装端向第一方向正向水平延伸,以用于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限位段沿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限位腔中;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连接段具有由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反向延伸而成的第一平直区段以及自所述第一平直区段折弯后沿插接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第一竖直区段;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自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如此便能够对第二折弯端子进行限制、支撑和防护,并用于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限位段沿插接方向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连接段具有由所述限位段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的第二平直区段以及自所述第二平直区段折弯后沿插接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第二竖直区段;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安装端自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以使每列折弯端子的安装端沿插接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并互不妨碍,而弯折结构在保证电路能够通过各折弯端子连通的同时,根据需要在不减短折弯端子的前提下缩短各折弯端子在插接方向上的长度,使各折弯端子有序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端子和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在插接方向上相互错位,如此便能够使第二折弯端子自然避开第一折弯端子而便于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墙的第二侧面外具有两列第二插接腔体和第二折弯端子;所述限位腔包括用于供更加靠近固定墙的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一限位腔以及用于供远离所述固定墙的第二折弯端子中的安装端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更加靠近所述绝缘主体,第二限位腔更加远离所述绝缘主体,且所述第一限位腔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腔的宽度,以使两列第二折弯端子之间相互错位而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具有连接于折弯部的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弹性部,所述连接部和弹性部均穿设于插接腔体内,且在连接部和弹性部插接于所述插接腔体内时,连接部的两侧与对应的插接腔体紧配合,从而实现折弯端子与绝缘主体之间的连接,且操作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相背向的两侧上朝向插接腔体的内壁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插接腔体的两侧内壁紧密配合的呈波浪状的抵接部,以使连接部在插装于插接腔体内时抵紧插接腔体的内壁,保证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相向倾斜布置,以使插接部能够快速穿设于插接腔体内,实现导向功能,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之间具有让位空间,以便于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发生形变时具有形变发生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主体上设置固定墙,并配合限位部,能够给各折弯端子提供支撑和防护,保证各折弯端子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导致折弯端子变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后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排折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5所示B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主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绝缘主体-1;插接腔体-11;第一插接腔体-11a;第二插接腔体-11b;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限位结构-113;插接口-114;卡槽-115;第一预留腔-12;第二预留腔-13;第三预留腔-14;固定墙-2;限位部-21;限位槽-211;限位腔-212;限位壁-213;第一限位腔-2121;第二限位腔-2122;间隔部-22;定位柱-23;支撑部-3;折弯端子-4;第一折弯端子-4a;第二折弯端子4b;插接部-41;连接部-411;弹性部-412;第一弹性臂-412a;第二弹性臂-412b;让位空间-412c;抵接部-413;折弯部-42;第一平直区段-421b;第一竖直区段-42b;第二平直区段-423a;第二竖直区段-424a;限位段-42a、42b;安装端-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1以及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若干折弯端子4,在绝缘主体1上对应于各折弯端子4的位置处均沿一插接方向开设有插接腔体11,折弯端子4通过插装于插接腔体11实现与绝缘主体1之间的连接,且插装连接的方式简单方便。绝缘主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主体1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分布,绝缘主体1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分布,绝缘主体1的高度或厚度方向沿插接方向分布。在绝缘主体1上具有一插接方向,插接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对应X轴,第二方向对应Y轴,插接方向对应Z轴呈三轴分布。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在横向方向上、即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所述折弯端子4设置为至少两列,每列折弯端子4均设置有相等数量的折弯端子4,每列折弯端子4均具有至少两排折弯端子4,且各折弯端子4呈矩形阵列分布,每列折弯端子4沿第二方向排列,每排折弯端子4沿第一方向排列。
绝缘主体1在插接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绝缘主体1的第一表面上对应于各折弯端子4的位置处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列插接腔体11,各插接腔体11均沿插接方向开设形成,插接腔体11对应于折弯端子4同样设置为多排多列且数量和位置同折弯端子4的数量和位置一致,每列插接腔体11设置为至少两列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如本实施例中插接腔体11可设置为三排,每排插接腔体11具有十六列。
各折弯端子4均具有顺次连接的插接于对应的插接腔体11内的插接部41以及自插接部41的一侧沿插接方向延伸出绝缘主体1外的折弯部42,插接部41用于与插接腔体11插装配合以实现绝缘主体1与各折弯端子4之间的连接,而折弯部42使得折弯端子4延伸至绝缘主体1外并与电路板相连接。
插接部41包括连接于折弯部42的连接部411以及沿插接方向自连接部411朝向远离折弯部42一侧延伸的弹性部412,连接部411和弹性部412均能够穿设于插接腔体11内,弹性部412则用于在插接部41穿入插接腔体11时导向以能够快速进入到插接腔体11内,在连接部411和弹性部412插接于插接腔体11内时,连接部411的两侧与所在的插接腔体11紧配合,以使整个插接部41被卡紧于插接腔体11内。
连接部411沿第二方向所在的相背向的两侧上朝向插接腔体11对应的内壁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插接腔体11的两侧内壁紧密配合的呈波浪状的抵接部413,以使抵接部413相对于连接部411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凸部和凹部,连接部411两侧上各相对的凸部之间的最大间距中、一部分大于插接腔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一部分等于和/或小于插接腔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而连接部411两侧上各相对的凸部之间的间距则均小于插接腔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作为优选的,对于最大间距大于插接腔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所在各凸部上均沿朝向去折弯部42一侧延伸倾斜,以便于凸部进入插接腔体11,而在朝向折弯部42倾斜延伸的凸部和连接部411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当最大间距大于插接腔体11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凸部进入到插接腔体11内时,凸部手插接腔体11内壁挤压,而折弯端子4的各部分均由金属制成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此,受挤压的凸部受压变形并朝向形变空间内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整个连接部411卡紧于插接腔体11内。与所述抵接部413对应的,在第一腔体111的两侧内壁上对应于两抵接部413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限制连接部411移动的呈波浪状的卡槽115,卡槽115的形状则对应于抵接部413的结构设置,以用于在连接部411***卡槽115内后,连接部411两侧的抵接部413卡入卡槽115内以定位连接部411。
弹性部412包括自连接部411朝向远离折弯部42一侧延伸形成的两间隔并对称分布的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相向倾斜布置,且在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之间具有让位空间412c,以使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便于在插接部41插装于插接腔体11内时能够快速进入到插接腔体11内,即使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未对齐插接腔体11,倾斜的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在接触插接腔体11的内壁时也会顺着第一弹性臂412a或第二弹性臂412b的外壁滑入插接腔体11内,或者在出现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受到插接腔体11内壁挤压而变形时,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也会快速回弹以将插接部41回弹至插接腔体11内,从而保证插接部41的顺利安装。在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相向的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弧形面,以便于端子经第一弧形面卡入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之间以与第一弹性臂412a和第二弹性臂412b相接触。
各插接腔体11均具有沿插接方向贯通绝缘主体第一表面以供折弯端子4的连接部411***的***口以及贯通绝缘主体第二表面的插接口114,各插接腔体11均完全相同,***口包括用于供折弯端子4的连接部411插装于其中的第一腔体111以及与第一腔体11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呈十字交叉连通的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与折弯端子4的连接部411配合以用于限制连接部41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自由度,同时,第二腔体112用于避让连接部411,减少与绝缘主体1之间的接触以避免发生硬干涉。折弯端子4的折弯部42位于插接腔体11外,在插接腔体11远离折弯端子4折弯部42的一侧内壁上形成有用于限位连接部411向插接口114伸入的沿横向方向朝向插接腔体11内侧延伸形成的限位结构113,而在限位结构113的内侧沿插接方向朝向远离***口一侧连通形成渐宽的插接口114以连通插接腔体11,插接口114呈沿插接方向向外渐大的敞口状,从而使得插接腔体11靠近插接口114的一侧上与限位结构113之间形成台阶面,以用于限制连接部411的插装深度。另一互补连接器的端子则通过插接口114安装于插接腔体11内,从而与折弯端子4的连接部411相接触以用于导电。应当注意的是,连接部411在插接于插接腔体11时并未抵接在所述的台阶面上,以给端子的安装预留空间。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112均呈长方体状结构且长度方向均沿插接方向布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112沿横向方向呈十字交叉分布。
折弯部42的一端连接于远离弹性部412的一侧上,且折弯部42的宽度小于连接部411的宽度、即折弯部42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连接部4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各折弯部42均具有限位段42a、42b、连接于限位段42a、42b与插接部之间的连接段以及由限位段42a、42b向与插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安装端43,折弯部42通过限位段42a、42b、连接段以及安装端43之间的配合弯折实现折弯部42两端之间的间距调整,并使得任意一列折弯端子4的安装端43均沿第一方向朝向同一侧延伸对齐,且任意一列的各折弯端子4均间隔分布,尤其是任意一列折弯端子4的安装端43在插接方向上间隔分布,从而实现多排折弯端子4的布置的同时,使得各折弯端子4之间的高度能够对应于电路板上的插装结构,以实现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同时,即使各折弯端子4的长度均一致,也能通过折弯部42调整折弯端子4两端之间的间距,相对于需要单独生产不同长度的折弯端子4而言减少了麻烦和成本。
在绝缘主体1的第一表面上沿插接方向朝向远离绝缘主体1的一侧延伸凸设有固定墙2,固定墙2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分布且靠近绝缘主体1的一侧连接于绝缘主体1。作为优选的,在绝缘主体1上对应于固定墙2的位置处沿插接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一预留腔12,固定墙2面向第一预留腔12的一侧朝向第一预留腔12内延伸并连接于第一预留腔12的内壁,由于绝缘主体1多通过注塑形成,固定墙2与绝缘主体1之间通过一体成型或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而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使得绝缘主体1变形,第一预留腔12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绝缘主体1变形的发生,并便于绝缘主体1和固定墙2之间的散热,同时,第一预留腔12和固定墙2之间始终保留有空置的第一避让空间以对固定墙2进行避让,以免产生硬干涉,提升整个绝缘主体1的使用寿命。固定墙2设置在任意相邻两列插接腔体11之间,且固定墙2具有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第一侧面和背对的第二侧面,第一方向正向指X轴的正向,第一方向反向则至X轴的负方向。
所述固定墙2设置在任意相邻两列插接腔体11和折弯端子4之间,在固定墙2上对应于每排插接腔体11的位置处均形成有限位安装端43的限位部21,以供每一排折弯端子4穿设限位于其中,且每一排折弯端子4沿第一方向正向越过限位部21,以形成所在折弯端子4的安装端43。固定墙2具有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第一侧面和背对的第二侧面,若干列插接腔体11和若干列折弯端子4中,具有位于固定墙2的第一侧外的至少一列第一插接腔体11a和第一折弯端子4a以及位于固定墙2的第二侧面外的至少一列第二插接腔体11和第二折弯端子4b,固定墙2将第一插接腔体11a和第二插接腔体11间隔开,第二折弯端子4b的折弯部42和第一折弯端子4a的限位部21均限位于限位部21中且安装端43沿第一方向正向穿过限位部21,在使得各折弯端子4之间相互间隔的同时保证各安装端43朝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
第一折弯端子4a的连接段具有由其限位段42a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的第二平直区段423a以及自第二平直区段423a折弯后沿插接方向朝向插接部延伸并与插接部连接的第二竖直区段424a,第一折弯端子4a的限位段42a包括自第二平直区段423a沿插接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竖直段425a以及自第三竖直段425a折弯后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的第三平直段426a,第二平直区段423a远离第二竖直区段424a的一端朝向第一方向反向延伸并相对于限位段42a朝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第一折弯端子4a的安装端43自限位段42a的第三平直段426a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以使第一折弯端子4a和第二折弯端子4b呈阶梯设置。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一方向上朝向第一侧面的一侧为正向、朝第二侧面的一侧为反向。
第二折弯端子4b的连接段包括由限位段42b沿第一方向反向延伸而成的第一平直区段421b以及自第一平直区段421b折弯后沿插接方向延伸并与插接部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竖直区段422b,第一平直区段421b和第一竖直区段422b之间垂直分布;限位端42b则由第一平直区段421b朝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形成,第二折弯端子4b的安装端43自限位段42b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各列的第二折弯端子4b中的每一个第二折弯端子4b的结构形状相同以整齐排列。
限位部21包括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限位腔212以及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限位槽211,限位腔212供至少一列第二插接腔体11中的第二折弯端子4b的安装端43水平穿越而过,限位槽211供至少一列第二插接腔体11中的第一竖直区段422b限位于其中,且各安装端43均向第一方向正向水平延伸,以分别用于限制各排折弯端子4中的各安装端43,将各安装端43间隔开保证各折弯端子4的正常使用。限位腔212远离绝缘主体1的一侧上沿插接方向朝向远离绝缘主体1一侧贯通布置,以使限位腔212形成三侧敞口的结构,便于折弯端子4的安装端沿插接方向或第一方向安装于限位腔212内,同时,限位部21能够缩短整根折弯端子4裸露在外的部分,并缩短安装端暴露的长度,以减少安装端43变形的可能性。
固定墙2的第二侧面外具有两列第二插接腔体11和两列第二折弯端子4b,限位腔212包括用于供其中一列第二折弯端子4b的安装端43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一限位腔2121以及用于供另一列第二折弯端子4b中的安装端43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二限位腔2122,第一限位腔2121的宽度小于第二限位腔2122的宽。具体的,在第一限位腔2121的两侧壁、即第一限位腔2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内壁上相向延伸以分别形成有限位壁213,在两侧限位壁213之间形成供其中一安装端43穿设于其中的第一限位腔2121,第一限位腔212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对应安装端43的宽度、即安装端4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优选第一限位腔2121的长度等于安装端的宽度,以使安装端43穿入第一限位腔2121内,且安装端43的各侧壁均抵靠于第一限位腔2121对应的侧壁上,且第一限位腔2121靠近绝缘主体1的底壁则用于支撑安装端43,以限制安装端43在第二方向上的自由度的同时,给安装端43提供支撑点,保证安装端43的稳定性。而两限位壁213远离绝缘主体1的一侧和第一限位腔2121的两侧内壁之间形成有间距大于第一限位腔2121的两侧壁之间间距的第二限位腔2122,第二限位腔2122用于支撑另一第二折弯端子42的第一平直区段421b,由于第一平直区段421b的宽度大于安装端43的宽度,通过第一限位腔2121和第二限位腔2122便可同时用于支撑和限制两根折弯端子4,只需使得其中一根更靠近绝缘主体1的第二折弯端子4b的安装端穿入第一限位腔2121内,另一根更加远离绝缘主体1的第二折弯端子4b的折弯部42穿入第二限位腔2122内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根第二折弯端子4b位于另一折弯端子4和第一折弯端子4a之间,位于中部的第二折弯端子4b(指更加靠近绝缘主体1的第二折弯端子4b)的第一平直区段421b和所在的安装端43为同一部分。
限位槽211由限位腔212处沿插接方向朝向绝缘主体1开设,限位槽211沿插接方向朝向远离绝缘主体1一侧沿第一方向连通第一限位腔2121和第二限位腔2122,在限位槽211的两侧壁之间形成有限位壁213,限位槽211能够供限位段42a的第三竖直区段425a穿设于其中并抵靠于限位槽211的内壁,当第一折弯端子4a的第三竖直区段425a抵靠于限位槽211时,固定墙2能够给第一折弯端子4a提供支撑使第一折弯端子4a更结实稳定,同时,限位槽211将抵靠于其中的第三竖直区段425a围设在其中,以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磕碰。
作为优选的,在电路板上具有若干定位孔,在固定墙2上对应于电路板的各定位孔的位置处于形成有间隔部22,间隔部22将若干限位部21间隔开以等分成若干组。在固定墙2上的限位部21以至少两个为一组并于对应的每列插接腔体11设置分布为若干组,在本实施例中,以四个限位部21为一组以使限位部21被分为四组。固定墙2在各相邻的两组限位部21之间均形成有间隔部22。在折弯端子4需要连接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而每一个间隔部22上对应于各定位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定位柱23,间隔部22的位置和限位部21的分组均根据电路板上的定位孔确定,定位柱23便于整个绝缘主体1与电路板之间对齐定位,以防止电路板和折弯端子4之间的位置偏离。作为优选的,在绝缘主体1上对应于各间隔部22的位置处沿插接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二预留腔13,各间隔部22面向第二预留腔13的一侧朝向第二预留腔13内部延伸并连接于第二预留腔13的内壁,在第二预留腔13和各间隔部22之间均形成有第二避让空间,以避免间隔部22和绝缘主体1之间的连接导致绝缘主体1变形。
在固定墙2背向定位柱23的一侧上且位于各相邻两限位部21之间的位置处均连接有一支撑部3,各支撑部3面向绝缘主体1的一侧均连接于绝缘主体1,以支撑固定墙2和绝缘主体1,增加绝缘主体1和固定墙2之间的牢固性和结实度。支撑部3呈三角状结构,在节约用料的同时保证支撑稳定性。在绝缘主体1上对应于各支撑部3的位置处沿插接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三预留腔14,各支撑部3面向第三预留腔14的一侧朝向第三预留腔14内延伸并连接于第三预留腔14的内壁,在第三预留腔14和各支撑部3之间均形成有第三避让空间,以避免支撑部3和绝缘主体1之间的连接导致绝缘主体1变形,同时避免干涉和便于散热。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墙2和支撑部3均可与绝缘主体1一体成型设置,也可通过粘连的方式粘接于绝缘主体1。应当注意的是,每一组限位部21对应的支撑部3所在的各第三预留腔14可单独设置,也可合并为一个;而固定墙2对应于每一组限位部21所在的各第一预留腔12可单独设置,也可合并为一个或部分合并、部分单独布置。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主体上的若干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主体上沿插接方向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墙,若干所述折弯端子均具有插接于所述绝缘主体内的插接部以及延伸出所述第一表面外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具有被限位于所述固定墙处的限位段、连接于所述限位段与所述插接部之间的连接段以及由所述限位段向与所述插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安装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折弯端子呈矩形阵列式分布于所述绝缘主体上,从而形成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列折弯端子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排折弯端子;所述绝缘主体上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有对应的若干列插接腔体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排插接腔体;
所述固定墙设置于任相邻两列插接腔体之间,所述固定墙上对应于每一排插接腔体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供每一排折弯端子的每一个限位段限位于其中,所述每一排折弯端子的安装端均沿第一方向正向越过所述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墙具有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第一侧面和背对的第二侧面;若干列所述插接腔体和折弯端子中,具有位于所述固定墙的第一侧面外的至少一列第一插接腔体和对应的第一折弯端子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墙的第二侧外的至少一列第二插接腔体和对应的第二折弯端子;所述限位部包括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限位腔以及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正向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折弯部限位于所述限位腔中且安装端沿第一方向正向穿过所述限位腔,所述至少一列第一折弯端子的限位段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安装端向第一方向正向水平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限位段沿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限位腔中;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连接段具有由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反向延伸而成的第一平直区段以及自所述第一平直区段折弯后沿插接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第一竖直区段;所述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自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限位段沿插接方向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连接段具有由所述限位段向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的第二平直区段以及自所述第二平直区段折弯后沿插接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第二竖直区段;所述第一折弯端子的安装端自所述限位段沿第一方向正向延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端子和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在插接方向上相互错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墙的第二侧面外具有两列第二插接腔体和第二折弯端子;所述限位腔包括用于供更加靠近固定墙的第二折弯端子的安装端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一限位腔以及用于供远离所述固定墙的第二折弯端子中的安装端水平穿越而过的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更加靠近所述绝缘主体,第二限位腔更加远离所述绝缘主体,且所述第一限位腔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腔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具有连接于折弯部的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弹性部,所述连接部和弹性部均穿设于插接腔体内,且在连接部和弹性部插接于所述插接腔体内时,连接部的两侧与对应的插接腔体紧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相背向的两侧上朝向插接腔体的内壁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插接腔体的两侧内壁紧密配合的呈波浪状的抵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相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之间具有让位空间。
CN202322672922.4U 2023-09-28 2023-09-28 电连接器 Active CN220873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2922.4U CN220873880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2922.4U CN220873880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3880U true CN220873880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2922.4U Active CN220873880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3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2831B (zh) 背板連接器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JP3930857B2 (ja) 装置に実装された可撓性コネクタカバー組み立て体
CN109411958B (zh) 高速互连组件
US106011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apable of ensuring terminal positioning effect
EP3392984B1 (en) Press-fit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JP2005522012A (ja) 一体式電力接点を備えたマトリクスコネクタ
CN110994230A (zh) 电连接器
US11581684B2 (en)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516226B2 (en)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US10530081B1 (en) Du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oard
CN112018537B (zh) 具有薄片体的连接器***
CN116632579A (zh) 插头组件、电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制作插头组件的方法
US945553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afer sub-assemblies
CN220873880U (zh) 电连接器
KR20130047712A (ko) 회로기판 수직 접속용 커넥터 조립체
US11114803B2 (en) Connector system with wafers
CN209880871U (zh) 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模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20873892U (zh) 折弯连接器绝缘壳体
CN210517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JP4074584B2 (ja) 可撓性を有する高密度コネクタ組み立て体
CN109390807B (zh) 屏蔽件、屏蔽体组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TW202130052A (zh) 電連接器
CN110600932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0707454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