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4018U - 下肢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下肢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4018U
CN220834018U CN202322473477.9U CN202322473477U CN220834018U CN 220834018 U CN220834018 U CN 220834018U CN 202322473477 U CN202322473477 U CN 202322473477U CN 220834018 U CN220834018 U CN 220834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upport
ring
coaming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34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34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4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4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4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训练器,该下肢训练器包括支撑架、足部固定组件以及弹力带,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并支撑主支架,后支架设有后固定环,前支架设有前固定环;足部固定组件用以固定人体的足部;弹力带连接足部固定组件和支撑架,并形成有第一训练状态和第二训练状态,当处于第一训练状态时,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后固定环;当处于第二状态时,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前固定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下肢训练器能够进行主动对抗性训练,而且可以更换不同训练姿势,防止产生姿势疲倦。

Description

下肢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训练器。
背景技术
下肢训练器可以针对人体下肢的腿部及腿部的关节进行康复训练,这对于一些腿部肌肉受损的患者或者一些膝关节受伤的患者而言,通过对受伤部位进行辅助训练,能够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快速康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膝关节训练器,尤其是针对腿部的训练,大多数是采用电驱动的推杆作为动力源带动腿部运动,这样患者只能被动的接受腿部的牵拉或者屈伸运动,无法进行主动的对抗性训练运动,而且这类的腿部训练器,在训练过程中,只能固定单一的采用坐姿或者趴下姿势进行训练,从而容易由于长时间固定的训练姿势产生疲倦,难以坚持,影响训练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主动对抗性训练,且可以更换不同训练姿势,防止产生姿势疲倦的下肢训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肢训练器,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连接并支撑所述主支架,所述后支架设有后固定环,所述前支架设有前固定环;
足部固定组件,所述足部固定组件用以固定人体的足部;以及
弹力带,所述弹力带连接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和所述支撑架,并形成有第一训练状态和第二训练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时,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固定环;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固定环。
可选地,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围板、扣板和足底固定带,所述扣板连接所述固定围板,并设于所述固定围板的前方,所述扣板与所述固定围板之间形成有供人体足踝固定的空间,所述足底固定带设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下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所述弹力带连接于所述固定围板背对所述扣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足部固定组件还包括连接带,所述固定围板开设有穿带孔,所述扣板设有接带扣,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带孔和所述接带扣,并与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相连,以将所述扣板与所述固定围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所述足底固定带具有两端和位于两端之间的带体,所述足底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吊环,所述足底固定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带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吊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吊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吊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与所述固定围板一侧的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吊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与所述固定围板另一侧的连接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围板背对所述扣板的一侧设有挂钩座,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连接于所述挂钩座。
可选地,所述弹力带远离所述第一挂钩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后固定环或者所述前固定环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或者所述第二训练状态。
可选地,所述后固定环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且/或所述前固定环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架,当处于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主支架平齐设置,当处于所述第二训练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主支架成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主支架的侧向边缘处还设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下肢训练器,在第一训练状态时,使用者可以选择坐姿坐在主支架上,而后利用足部固定组件对足部进行固定,将弹力带的一端与足部固定组件相连后,另一端连接在后支架的后固定环上,训练时,被固定的腿部通过屈伸运动进行前后摆动,从而可以拉扯弹力带以对抗弹力带的弹性拉力,实现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在第二训练状态时,使用者可以趴在主支架上,同样利用足部固定组件对足部进行固定,将弹力带的一端与足部固定组件相连后,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架的前固定环上,训练时,被固定的腿部通过屈伸运动进行上下摆动,从而也可以拉扯弹力带以对抗弹力带的弹性拉力,实现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该结构中,使用者无需被动的接受腿部的牵拉、屈伸运动,而通过对抗弹性带的弹力实现了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而且还可以选择更换不同的姿势进行训练,有效防止了训练时的姿势疲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一实施例中使非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足部固定组件与弹力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一训练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另一训练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又一训练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训练器再一训练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肢训练器100。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下肢训练器100包括支撑架10、足部固定组件20以及弹力带30,支撑架10包括主支架11、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连接并支撑主支架11,后支架13设有后固定环131,前支架12设有前固定环121;足部固定组件20用以固定人体的足部;弹力带30连接足部固定组件20和支撑架10,并形成有第一训练状态和第二训练状态,当处于第一训练状态时,弹力带30的一端连接于足部固定组件20,另一端连接于后固定环131;当处于第二状态时,弹力带30的一端连接于足部固定组件20,另一端连接于前固定环121。
本申请中,前支架12、后支架13与主支架11连接可形成板凳结构,前支架12、后支架13可分别利用铰接轴与主支架11铰接以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能对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进行折叠。为了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在主支架11上还设置有软垫。前固定环121可以与前支架12为一体结构,后固定环131则可以与后支架13形成一体结构,这样确保在拉扯弹力带30时,前固定环121和后固定环131均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
足部固定组件20可以固定在人体的足踝处,这样可以在训练时对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较为有利。实际情况中,如图2所示,在下肢训练器100不使用时,足部固定组件20还可以利用绑扎带40捆绑固定在后支架13上,由此也能够对足部固定组件20形成较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下肢训练器100,在第一训练状态时,结合参照图5和图6,使用者可以选择坐姿坐在主支架11上,而后利用足部固定组件20对足部进行固定,将弹力带30的一端与足部固定组件20相连后,另一端连接在后支架13的后固定环131上,训练时,被固定的腿部通过屈伸运动进行前后摆动,从而可以拉扯弹力带30以对抗弹力带30的弹性拉力,实现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在第二训练状态时,结合参照图7和图8,使用者可以趴在主支架11上,同样利用足部固定组件20对足部进行固定,将弹力带30的一端与足部固定组件20相连后,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架12的前固定环121上,训练时,被固定的腿部通过屈伸运动进行上下摆动,从而也可以拉扯弹力带30以对抗弹力带30的弹性拉力,实现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该结构中,使用者无需被动的接受腿部的牵拉、屈伸运动,而通过对抗弹力带30的弹力实现了腿部的主动对抗性训练,而且还可以选择更换不同的姿势进行训练,有效防止了训练时的姿势疲倦。
结合参照图3,进一步地,足部固定组件20包括固定围板21、扣板22和足底固定带23,扣板22连接固定围板21,并设于固定围板21的前方,扣板22与固定围板21之间形成有供人体足踝固定的空间,足底固定带23设于固定围板21的下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围板21的两侧,弹力带30连接于固定围板21背对扣板22的一侧。
在实际应用中,对足部进行固定时,可以使足踝部固定在固定围板21与扣板22之间的空间内,而后使足底固定带23绕过足底后足底固定带23的两端再收紧固定在固定围板21的两侧,如此使得整个足部得到固定。具体地,固定围板21和扣板22均可以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以在穿戴固定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并且固定围板21和扣板22均为带有一定弧度的弧形板,由此在固定时能够适配人体足踝部的弧度,使得穿戴固定更加舒适和稳定。可以理解地,足底固定带23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带宽的柔性带,这样使得足底部在与足底固定带23接触时不会产生硌脚感。
结合参照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足部固定组件20还包括连接带24,固定围板21开设有穿带孔212,扣板22设有接带扣221,连接带24的一端依次穿过穿带孔212和接带扣221,并与连接带24的另一端相连,以将扣板22与固定围板21连接。具体地,连接带24的两端可以设置魔术贴的粘接面,能够方便的粘接与分离,这样在固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适应性调整连接带24两端的连接位置来进行收紧或者放松。当然,连接带24的两端也可以通过卡扣与扣孔的配合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地,穿带孔212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穿带孔212间隔设置,如此连接带24可以依次穿过多个穿带孔212和接带扣221,两端再相连,这样使得固定足部更稳定。本实施例中,穿带孔212的数量为两个,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穿带孔212也可以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
继续参照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固定围板2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吊环25a和第二吊环25b,足底固定带23具有两端和位于两端之间的带体,足底固定带2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吊环25a,所述足底固定带23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吊环25b与带体相连。同理,足底固定带23的端部与带体连接的结构可以是相配合的魔术贴粘接面,或者是卡扣与扣孔的配合方式,该结构中,通过第一吊环25a和第二吊环25b的设计,能够灵活调整足底固定带23的固定长度,适用性广。
为了使第一吊环25a和第二吊环25b与固定围板21稳固连接,参照图4,固定围板21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连接柱213,第一吊环25a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6a,第二吊环25b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6b,第一吊环25a通过第一连接板26a对应与固定围板21一侧的连接柱213连接,第二吊环25b通过第二连接板26b对应与固定围板21另一侧的连接柱213连接。具体地,连接柱213内设置有连接孔,第一连接板26a和第二连接板26b可以通过连接钉27,如螺钉或者销钉,穿过后插接固定于连接孔,这样使得第一连接板26a、第二连接板26b分别与固定围板21两侧的连接柱213稳固固定。
结合参照图3、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固定围板21背对所述扣板22的一侧设有挂钩座211,弹力带30的一端设有第一挂钩31,第一挂钩31连接于挂钩座211。可以理解地,这样使得弹力带30可以灵活的与固定围板21连接或者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弹力带30远离第一挂钩31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挂钩32,第二挂钩32与后固定环131或者前固定环121可拆卸连接,以形成第一训练状态或者第二训练状态。如此设置,使用者在调整不同的训练姿势时,能够快速对弹力带30的连接位置进行切换,而且弹力带30连接的稳定性好。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后固定环131设于后支架13的底部,且/或前固定环121设于前支架12的底部。通过将后固定环131设置在后支架13的底部,或者前固定环121设置在前支架12的底部,或者两者分别对应设置后支架13和前支架12的底部,使得在训练拉扯弹力带30时具有更佳的训练幅度,有利于提升训练的效果。
再次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靠背支架14,靠背支架14转动连接于后支架13,当处于第一训练状态时,靠背支架14可与主支架11平齐设置,当处于第二训练状态时,靠背支架14可与主支架11成夹角设置。靠背支架14的设置,使用者在采用坐姿训练时,后背可以利用靠背支架14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支撑架10整体形成为座椅状,使得训练过程更加舒适。当使用者趴下训练时,便可向后转动放倒靠背支架14,使其平齐于主支架11,从而获得训练空间。可以理解地,靠背支架14还可以设置靠背垫,以增加训练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主支架11的侧向边缘处还设有扶手111,即,在主支架11前后方向相垂直的左右方向上设置扶手111,扶手111位于主支架11的左右两侧边缘,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扶手111,可以进一步提升训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连接并支撑所述主支架,所述后支架设有后固定环,所述前支架设有前固定环;
足部固定组件,所述足部固定组件用以固定人体的足部;以及
弹力带,所述弹力带连接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和所述支撑架,并形成有第一训练状态和第二训练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时,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固定环;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固定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围板、扣板和足底固定带,所述扣板连接所述固定围板,并设于所述固定围板的前方,所述扣板与所述固定围板之间形成有供人体足踝固定的空间,所述足底固定带设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下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所述弹力带连接于所述固定围板背对所述扣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组件还包括连接带,所述固定围板开设有穿带孔,所述扣板设有接带扣,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带孔和所述接带扣,并与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相连,以将所述扣板与所述固定围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所述足底固定带具有两端和位于两端之间的带体,所述足底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吊环,所述足底固定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带体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板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吊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吊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吊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与所述固定围板一侧的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吊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与所述固定围板另一侧的连接柱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板背对所述扣板的一侧设有挂钩座,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连接于所述挂钩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远离所述第一挂钩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后固定环或者所述前固定环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或者所述第二训练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环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底部,且/或所述前固定环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支架,当处于所述第一训练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主支架平齐设置,当处于所述第二训练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与所述主支架成夹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侧向边缘处还设有扶手。
CN202322473477.9U 2023-09-12 2023-09-12 下肢训练器 Active CN220834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3477.9U CN2208340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下肢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3477.9U CN2208340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下肢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4018U true CN22083401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3477.9U Active CN2208340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下肢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4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6538B2 (en) Walking assistance device
US4869499A (en) Toe exercise device
US5941263A (en) Leg support crutch
US6117056A (en) Isotonic exercise device attachable to chair
US20070191193A1 (en) Non-weight bearing foot and leg exercising apparatus
KR20170024680A (ko) 골반 고정 기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운동 보조 장치
WO2015021886A1 (zh) 便携式人体支架***
JP2010528726A (ja) 携帯型足部及び足関節運動装置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US20160236031A1 (en) Portable hamstring stretcher/exerciser device
US7244238B2 (en) Knee extension apparatus
US7762974B2 (en) Ankle brace with mechanical advantage closure system
CN220834018U (zh) 下肢训练器
KR200460098Y1 (ko) 허리지지 벨트를 구비하는 거꾸리 운동장치
JP2007105478A (ja) 座式作業用下肢補助装置
CN215132760U (zh) 一种基于粗大运动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辅助器具
US11701288B2 (en) Pivoting lower limb therapy device
JPH10295848A (ja) 歩行補助装具
JP2004329365A (ja) 吊下げ用歩行補助具
CN219439891U (zh) 一种踝关节康复用牵拉器具
CN215459878U (zh) 康复训练器
JP2005006922A (ja) 筋力増強装置
CN221229476U (zh) 一种可旋转的足部外骨骼
CN215689346U (zh) 一种腿部固定枕
CN216535701U (zh) 小腿绑带和下肢支架
CN219481458U (zh) 一种坐式可调式拉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