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5631U - 一种微创抓持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抓持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5631U
CN220655631U CN202321173144.8U CN202321173144U CN220655631U CN 220655631 U CN220655631 U CN 220655631U CN 202321173144 U CN202321173144 U CN 202321173144U CN 220655631 U CN220655631 U CN 220655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lamping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31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玄清
***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b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b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b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b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31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5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5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5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抓持钳,设有手柄体、操作柄、外针管、刺针、夹针、控制件、锁定件和回弹件;推动控制件向锁定件移动,直至穿刺端露于外针管外、夹紧端位于刺针内,通过穿刺端进行穿刺,穿刺完成后,控制件在回弹件的弹力驱使下复位,穿刺端进入外针管内、夹紧端露于外针管外,然后让第二连接部转离第二支撑部,夹紧端的夹紧空间变小,实现对目标部位的夹紧和牵拉,手术完成后,控制第二连接部转向第二支撑部,夹紧空间变大,解除对目标部位的夹紧和牵拉,再次推动控制件向锁定件移动,直至穿刺端露于外针管外、夹紧端位于刺针内,将微创抓持钳从体内拔出。微创抓持钳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小,不易形成瘢痕。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抓持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抓持钳。
背景技术
随着彩超、CT、分子病理等诊断手段的进步,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升高,据全国数据统计,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城市地区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4,并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会在患者颈前留下明显的手术瘢痕,对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心理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颈部无瘢痕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满足了患者对美容方面的特殊需求。随着腔镜甲状腺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逐渐提高,适应症进一步推广,但如何在疾病切除、功能保护和减少创伤中取得平衡,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热点和难点。
传统的甲状腺手术通过助手的暴露可以在直视下在入喉处,通过牵拉形成张力保护喉返神经,也可以通过助手的牵拉将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从甲状腺上游离出来,达到功能保护的目的,而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颈部缺乏“第三只手”对甲状腺组织牵拉,在暴露喉返神经入喉处缺少张力,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和患者手术的风险,但若在颈部辅助置入一把操作钳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切口,因此一个能够更好暴露术野和更小创伤的手术器械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发的。
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型微创抓钳—MiniLap,虽可对甲状腺组织进行牵拉,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风险的效果,但MiniLap最初是为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低的腹腔手术(如胆囊切除、胃切除、妇科手术等)而设计的,其直径为2.3mm,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大,容易形成瘢痕,所以不适合用于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甲状腺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创抓持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型微创抓钳的直径较大,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大,容易形成瘢痕,不适用于对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的甲状腺手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创抓持钳,包括:
手柄体、操作柄、外针管、刺针、夹针、控制件、锁定件和回弹件该手柄体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通孔;
该外针管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一通孔;
该操作柄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一支撑部铰接;
该控制件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一锁紧部,该第一锁紧部设于该第二通孔的外壁;
该刺针穿设于该外针管内,并设有连接端和穿刺端,该连接端固定于该第二通孔;
该夹针穿设于该刺针和该第二通孔内,并设有夹紧端和铰接端,该铰接端与该第二连接部铰接,该夹紧端的夹紧空间的大小与该夹紧端的外露长度成正比;
该锁定件固定于该第二支撑部,并设有第三通孔和第二锁紧部,该第二锁紧部设于该第三通孔的内壁;
该第一锁紧部通过转动与该第二锁紧部锁紧或分离;
该外针管、该刺针、该夹针、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和该第三通孔的轴心均位于第一方向上;
该第二通孔的外壁与该第三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当该第一锁紧部滑动与该第二锁紧部锁紧,该刺针被锁定,该穿刺端露于该外针管外,该夹紧端位于该刺针内,当该第一锁紧部与该第二锁紧部由锁紧转为分离,该回弹件驱使该控制件滑向该铰接端,使该穿刺端进入该外针管内,该夹紧端露于该外针管外;
当该第二连接部转离该第二支撑部,该夹紧端的外露长度变短,当该第二连接部转向该第二支撑部,该夹紧端的外露长度变长。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锁定件为圆筒结构,该圆筒结构的内壁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动槽;
该第二锁紧部为开设在该圆筒结构的内壁的周向延伸的限位槽;
该限位槽位于该滑动槽靠近该第一通孔的末端,并与该滑动槽连通;
该第一锁紧部为卡块,该卡块沿径向凸起;
该卡块的径向截面与该滑动槽的径向截面相同,该卡块的轴向截面与该限位槽的轴向截面相同。
结合第一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圆筒结构包括直筒和阶梯筒,该阶梯筒的第一端的外径比第二端的外径小,该第二端靠近该第一通孔;
该直筒的内径等于该第一端的外径,外径等于该第二端的外径;
该限位槽为沿径向贯穿阶梯筒的开口,该开口位于该第一端靠近该第二端的末端;
该阶梯筒远离该第一通孔的端面设有用于卡紧该直筒的卡扣,该直筒设有与该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结合第二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
该控制件的主体为阶梯轴结构,该阶梯轴结构包括沿该铰接端至该夹紧端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
各个轴段的直径的大小关系为:该第一轴段>该第三轴段>该第二轴段>该第四轴段;
该第三轴段的直径等于该圆筒结构的内径;
该第二通孔沿轴心贯穿该阶梯轴结构;
该回弹件为设于该第二端内的弹簧,该弹簧套设于该刺针外,并固定于该第一通孔的端面;
该弹簧的外径小于该第四轴段的直径;
该第一锁紧部设于该第三轴段。
结合第三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第一轴段设有沿径向凸起的转动凸起,该转动凸起用于转动该控制件。
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夹紧端包括关于该第一方向中心对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该第一夹臂和该第二夹臂的一端为折向该第一方向的弯钩,另一端与该夹针的本体固定连接;
当该夹紧端外露,该第一夹臂和该第二夹臂的间距由该夹针的本体至该弯钩逐渐增大。
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铰接端为开设有第四通孔的连接块,该第四通孔的轴心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该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该连接块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与该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
该第四通孔和该第五通孔穿设有柳钉。
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手柄体远离该操作柄的一侧还设有第六通孔、第一凹位和第二凹位,该第六通孔的轴心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该第六通孔用于供中指穿过,该第一凹位用于支撑食指,该第二凹位用于支撑无名指;
该操作柄远离该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供拇指穿过的第七通孔,该第七通孔的轴心平行于该第六通孔的轴心;
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七通孔和该第二连接部之间。
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第一连接部为圆环体,该圆环体的轴心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该第一支撑部为凹槽,该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八通孔,该第八通孔与该圆环体的圆孔对应;
该第八通孔和该圆孔设有柳钉;
该操作柄还设有用于限制该圆环体的转动角度的限位凸起。
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微创抓持钳中,该锁定件与该第二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抓持钳设有手柄体、操作柄、外针管、刺针、夹针、控制件、锁定件和回弹件;通过推动控制件沿第一方向向锁定件移动,直至刺针的穿刺端露于外针管外、夹针的夹紧端位于刺针内,转动控制件,让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互锁紧,刺针被锁定,然后通过穿刺端进行穿刺,穿刺完成后,转动控制件让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互分离,控制件在回弹件的弹力驱使下,沿第一方向向铰接端移动,直至穿刺端进入外针管内、夹紧端露于外针管外停止移动,然后通过控制操作柄绕第一支撑部转动,使第二连接部转离第二支撑部,将夹紧端逐渐拉进刺针内,夹紧端的外露长度缩短,夹紧空间变小,实现对目标部位的夹紧和牵拉,当手术完成后,控制第二连接部转向第二支撑部,逐渐放松对夹紧端的牵拉,夹紧端的外露长度逐渐变长,夹紧空间逐渐变大,直至解除对目标部位的夹紧和牵拉,再次推动控制件沿第一方向向锁定件移动,直至刺针的穿刺端露于外针管外、夹针的夹紧端位于刺针内,转动控制件,让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互锁紧,刺针被锁定,将微创抓持钳从体内拔出。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作为操作柄的转动支点,以支撑第二连接部转离或转向锁定件,实现对夹针的牵拉,达成对夹紧端的控制,传动结构简单,且不占用外针管内的空间,让外针管具备更小的直径,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小,不易形成瘢痕,适用于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的甲状腺手术。
同时,在穿刺完成后,穿刺端可完全收进外针管内,从而避免了穿刺端刺伤组织引起出血,降低了术中出血的风险,适用于血管神经更密集、要求更精细的手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手柄体 11、第一支撑部 12、第二支撑部
13、第一通孔 14、第六通孔 15、第八通孔
16、第一凹位 17、第二凹位 18、插槽
2、操作柄 21、第一连接部 22、第二连接部
23、第五通孔 24、第七通孔 25、限位凸起
3、外针管 4、刺针 41、穿刺端
5、夹针 51、夹紧端 52、铰接端
53、第一夹臂 54、第二夹臂 55、弯钩
56、第四通孔 6、控制件 61、第二通孔
62、第一锁紧部 63、第一轴段 64、第二轴段
65、第三轴段 66、第四轴段 67、转动凸起
7、锁定件 71、第三通孔 72、直筒
73、阶梯筒 731、第一端 732、第二端
74、滑动槽 75、限位槽 76、卡扣
77、卡槽 78、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创抓持钳,用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型微创抓钳的直径较大,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大,容易形成瘢痕,不适用于对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的甲状腺手术。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型微创抓钳—MiniLap,虽可对甲状腺组织进行牵拉,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风险的效果,但MiniLap最初是为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低的腹腔手术(如胆囊切除、胃切除、妇科手术等)而设计的,其直径为2.3mm,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大,容易形成瘢痕,所以不适合用于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甲状腺手术。
请参阅图1-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包括:
手柄体1、操作柄2、外针管3、刺针4、夹针42、控制件6、锁定件7和回弹件;手柄体1设有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一通孔13;外针管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13,操作柄2设有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支撑部11铰接;控制件6设有第二通孔61和第一锁紧部62,第一锁紧部62设于第二通孔61的外壁;刺针4穿设于外针管3内,并设有连接端和穿刺端41,连接端固定于第二通孔61;夹针42穿设于刺针4和第二通孔61内,并设有夹紧端51和铰接端52,铰接端52与第二连接部22铰接,夹紧端51的夹紧空间的大小与夹紧端51的外露长度成正比;锁定件7固定于第二支撑部12,并设有第三通孔71和第二锁紧部,第二锁紧部设于第三通孔71的内壁;第一锁紧部62通过转动与第二锁紧部锁紧或分离;外针管3、刺针4、夹针4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61和第三通孔71的轴心均位于第一方向上;第二通孔61的外壁与第三通孔71的内壁滑动连接,当第一锁紧部62滑动与第二锁紧部锁紧,刺针4被锁定,穿刺端41露于外针管3外,夹紧端51位于刺针4内,当第一锁紧部62与第二锁紧部由锁紧转为分离,回弹件驱使控制件6滑向铰接端52,使穿刺端41进入外针管3内,夹紧端51露于外针管3外;当第二连接部22转离第二支撑部12,夹紧端51的外露长度变短,当第二连接部22转向第二支撑部12,夹紧端51的外露长度变长。
需要说明的是:
手柄体1通过第一支撑部11和操作柄2的第一连接部21铰接后形成的整体主要用于为手的握持提供支撑和控制夹针42的伸缩,两者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确保可单手握持的同时,还可控制操作柄2绕第一连接部21进行转动即可。
夹紧端51的夹紧空间即夹针42上用于容纳夹紧对象的空间;夹紧端51的外露长度,即夹紧端51露于外针管3和刺针4之外的长度;夹紧空间与外露长度成正比,即外露长度越长,夹紧空间越大,外露长度越短,夹紧空间越小,从而可通过控制外露长度,控制夹紧端51进行夹紧或放松,同时随着外露长度的变长和变短,实现对夹紧对象的牵拉。
锁定件7用于对控制件6进行锁紧,以在夹紧端51位于刺针4内、穿刺端41位于外针管3外时,将刺针4锁定,从而可通过穿刺端41进行穿刺;其上的第三通孔71用于供控制件6穿入和限制控制件6移动方向;其上的第二锁紧部用于与控制件6的第一锁紧部62配合连接,以限制控制件6的移动自动度。
回弹件用于在第一锁紧部62和第二锁紧部由相互锁紧状态转为相互分离状态时,驱使控制件6沿第一方向向夹针42的铰接端52移动,从而带动与控制件6连接的刺针4的穿刺端41缩回外针管3内;回弹件可以为弹簧、弹性塑料或两块相斥的磁铁,其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确保控制件6被锁定时,会形成作用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复位弹力或相斥力即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①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11作为操作柄2的转动支点,以支撑第二连接部22转离或转向锁定件7,实现对夹针42的牵拉,达成对夹紧端51的控制,传动结构简单,且不占用外针管3内的空间,让外针管3具备更小的直径,所造成的手术孔径较小,不易形成瘢痕,适用于对手术创伤和无瘢痕遗留需求较高的甲状腺手术。
②在穿刺完成后,穿刺端41可完全收进外针管3内,从而避免了穿刺端41刺伤组织引起出血,降低了术中出血的风险,适用于血管神经更密集、要求更精细的手术。
锁定件7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定件7为圆筒结构,圆筒结构的内壁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动槽74;第二锁紧部为开设在圆筒结构的内壁的周向延伸的限位槽75;限位槽75位于滑动槽74靠近第一通孔13的末端,并与滑动槽74连通;第一锁紧部62为卡块,卡块沿径向凸起;卡块的径向截面与滑动槽74的径向截面相同,卡块的轴向截面与限位槽75的轴向截面相同。如此,往锁定件7推动控制件6时,控制件6在滑动槽74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当卡块移动至限位槽75时,转动控制件6,卡块进入限位槽75被限位,控制件6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被限制,从而将与控制件6连接的刺针4锁定。应当说明的是,将第二锁紧部设计成槽,将二锁紧部设计成凸起也是可以实现的。
进一步优化的:锁定件7与第二支撑部12可拆卸连接。通过将锁定件7设计成与手柄体1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在锁定件7和手柄体1分别成型后再进行组装,降低成型难度,同时,可实现对锁定件7的单独更换。
示例性的:圆筒结构包括直筒72和阶梯筒73,阶梯筒73的第一端731的外径比第二端732的外径小,第二端732靠近第一通孔13,可理解为在圆筒结构上切割出一个内径更大的、轴长更短的、共轴的小号圆筒,即直筒72,圆筒结构切除小号圆筒后的剩余部分即阶梯筒73;直筒72的内径等于阶梯筒73的第一端731的外径,外径等于阶梯筒73的第二端732的外径;限位槽75为沿径向贯穿阶梯筒73的开口,开口位于阶梯筒73的第一端731靠近第二端732的末端;阶梯筒73设有两条滑动槽74和两个限位槽75;阶梯筒73远离第一通孔13的端面设有用于卡紧直筒72的卡扣76,直筒72设有与卡扣76相适配的卡槽77;另外,为了实现圆筒结构与手柄体1的可拆卸连接,锁定件7还设有与圆筒结构连接的连接座78,连接座78设有与圆筒结构相适配的半圆形凹槽,与半圆形凹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T形凸条,T形凸条可看成由一个T形面沿平行于圆筒结构的轴心的方向拉伸一端而得,相应的,手柄体1的第二支撑部12开设有与T形凸条相适配的插槽18,通过将T形凸条***插槽18即可实现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阶梯筒73与手柄体1为一体化结构,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注塑一次成型
控制件6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件6的主体为圆形的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结构包括沿铰接端52至夹紧端51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轴段63、第二轴段64、第三轴段65和第四轴段66;各个轴段的直径的大小关系为:第一轴段63>第三轴段65>第二轴段64>第四轴段66;第三轴段65的直径等于圆筒结构的内径;第三轴段65与第二轴段64的连接处为倒角,第三轴段65与第四轴段66连接处为倒圆角;第二通孔61沿轴心贯穿阶梯轴结构;回弹件为设于阶梯筒73的第二端732内的弹簧,弹簧套设于刺针4外,并固定于第一通孔13的端面;弹簧的外径小于第四轴段66的直径,弹簧的轴长小于或等于阶梯筒73的第二端732的轴长,如此,当第四轴段66进入阶梯筒73的第二端732时,就会对弹簧产生压缩;第一锁紧部62设于第三轴段65,第三轴段6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关于轴心中心对称的矩形凸起。
进一步优化的:第一轴段63设有沿径向凸起的转动凸起67,转动凸起67用于转动控制件6,以让第一锁紧部62和第二锁紧部相互锁紧或分离。
夹针42的夹紧端5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夹紧端51包括关于第一方向中心对称的第一夹臂53和第二夹臂54;第一夹臂53和第二夹臂54的一端为折向第一方向的弯钩55,另一端与夹针42的本体固定连接;当夹紧端51外露,第一夹臂53和第二夹臂54的间距由夹针42的本体至弯钩55逐渐增大。
夹针42的铰接端5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铰接端52为开设有第四通孔56的连接块,第四通孔56的轴心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连接部22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块的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与第四通孔56对应的第五通孔23;第四通孔56和第五通孔23穿设有柳钉。
示例性的:夹针42的本体为由不锈钢材料SUS316L制成的、长度为169mm的、外径为1.0mm的、内径为0.8mm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两端均为平头设计;第一夹臂53和第二夹臂54均为由不锈钢材料SUS316L制成的、直径为0.4mm的、长度为30mm的钢丝,钢丝的一端弯折成一个直角,另一端***夹针42本体内10mm后通过激光点焊与夹针42的本体融为一体,点焊时,需确保两钢丝的直角均弯向第一方向,且关于第一方向中心对称;铰接端52为由不锈钢材料SUS316L制成的环形不锈钢零件,环形不锈钢零件上开设有一个直径为2mm(公差±0.02)的圆形通孔和一个深度为2mm的、直径为1mm的圆孔;通过将夹针42的本体远离钢丝的一端***圆孔,然后激光点焊将两者固定连接,圆形通孔即第四通孔56,第四通孔56用于***柳钉与操作柄2连接。
刺针4的示例:刺针4为由不锈钢材料SUS316L制成的、长度为180mm的、外径为1.5mm的、内径为1.3mm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为尖头设计,即穿刺端41,另一端为平头设计,即连接端,其中,穿刺端41的斜口长度为3mm;另外为了避免连接端注塑入控制件6时,因注塑不牢固发生脱落,在连接端外套接一个轴长约为5mm的、由SUS303不锈钢制成的圆形弹簧,并通过激光焊接将圆形弹簧固定于连接端。
外针管3的示例:外针管3为由不锈钢材料SUS316L制成的、长度为138mm的、外径为1.8mm的、内径为1.6mm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两端均为平头设计;另外为了避免注塑入控制件6时,因注塑不牢固发生脱落,在外针管3设于第一通孔13的一端外套一个轴长约为5mm的、由SUS303不锈钢制成的圆形弹簧,并通过激光焊接将圆形弹簧固定于外针管3。
手柄体1和操作柄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手柄体1远离操作柄2的一侧还设有第六通孔14、第一凹位16和第二凹位17,第六通孔14的轴心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第一方向;第六通孔14用于供中指穿过,第一凹位16用于支撑食指,第二凹位17用于支撑无名指,其中第一凹位16靠近第二支撑部12;操作柄2远离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供拇指穿过的第七通孔24,第七通孔24的轴心平行于第六通孔14的轴心;第一连接部21位于第七通孔24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如此,第一支撑部11作为杠杆支点,通过拇指向第七通孔24施力,即可驱使第二连接部22远离或靠近控制件6,控制夹紧端51的伸缩,从而控制外露长度,实现夹紧和牵拉,采用杠杆原理操控夹针42,更省力。需要说明的是,第六通孔14、第一凹位16、第二凹位17和第七通孔24的形状和排布符合人体工学,以确保可在轻松状态下长时间保持同样动作操控不会疲倦。
示例性的:操作柄2和手柄体1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第一连接部21为圆环体,圆环体的轴心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支撑部11为凹槽,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八通孔15,第八通孔15与圆环体的圆孔对应;第八通孔15和圆孔设有柳钉;操作柄2还设有用于限制圆环体的转动角度的限位凸起2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创抓持钳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体、操作柄、外针管、刺针、夹针、控制件、锁定件和回弹件;
所述手柄体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通孔;
所述外针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操作柄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部铰接;
所述控制件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壁;
所述刺针穿设于所述外针管内,并设有连接端和穿刺端,所述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夹针穿设于所述刺针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并设有夹紧端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夹紧端的夹紧空间的大小与所述夹紧端的外露长度成正比;
所述锁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并设有第三通孔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
所述第一锁紧部通过转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锁紧或分离;
所述外针管、所述刺针、所述夹针、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心均位于第一方向上;
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锁紧部滑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锁紧,所述刺针被锁定,所述穿刺端露于所述外针管外,所述夹紧端位于所述刺针内,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由锁紧转为分离,所述回弹件驱使所述控制件滑向所述铰接端,使所述穿刺端进入所述外针管内,所述夹紧端露于所述外针管外;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转离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夹紧端的外露长度变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夹紧端的外露长度变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为圆筒结构,所述圆筒结构的内壁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动槽;
所述第二锁紧部为开设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内壁的周向延伸的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末端,并与所述滑动槽连通;
所述第一锁紧部为卡块,所述卡块沿径向凸起;
所述卡块的径向截面与所述滑动槽的径向截面相同,所述卡块的轴向截面与所述限位槽的轴向截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结构包括直筒和阶梯筒,所述阶梯筒的第一端的外径比第二端的外径小,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直筒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径;
所述限位槽为沿径向贯穿阶梯筒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末端;
所述阶梯筒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面设有用于卡紧所述直筒的卡扣,所述直筒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件的主体为阶梯轴结构,所述阶梯轴结构包括沿所述铰接端至所述夹紧端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
各个轴段的直径的大小关系为: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三轴段>所述第二轴段>所述第四轴段;
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等于所述圆筒结构的内径;
所述第二通孔沿轴心贯穿所述阶梯轴结构;
所述回弹件为设于所述第二端内的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刺针外,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面;
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第四轴段的直径;
所述第一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三轴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段设有沿径向凸起的转动凸起,所述转动凸起用于转动所述控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端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方向中心对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为折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弯钩,另一端与所述夹针的本体固定连接;
当所述夹紧端外露,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间距由所述夹针的本体至所述弯钩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端为开设有第四通孔的连接块,所述第四通孔的轴心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块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穿设有柳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体远离所述操作柄的一侧还设有第六通孔、第一凹位和第二凹位,所述第六通孔的轴心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六通孔用于供中指穿过,所述第一凹位用于支撑食指,所述第二凹位用于支撑无名指;
所述操作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供拇指穿过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的轴心平行于所述第六通孔的轴心;
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的轴心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径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与所述圆环体的圆孔对应;
所述第八通孔和所述圆孔设有柳钉;
所述操作柄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圆环体的转动角度的限位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抓持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CN202321173144.8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创抓持钳 Active CN220655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3144.8U CN220655631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创抓持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3144.8U CN220655631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创抓持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5631U true CN220655631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3144.8U Active CN220655631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创抓持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5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14943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US5741299A (en) Puncture-proof suture needle assembly
US20160206337A1 (en) Handling Device for a Micro-Invasive Surgical Instrument
CN215306369U (zh) 消化内镜下缝合用的锚定针式缝合夹装置
EP2627262B1 (en) Apparatus for guiding a suture thread
JP4450873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操作補助器具
US10973510B2 (en) Needle loading unit for surgical suturing apparatus
CN107361829B (zh) 自回缩穿刺芯结构
CN110251186A (zh) 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
EP3967243B1 (en) Biopsy forceps and jaw assembly thereof
US9439648B1 (en) Suture passer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sheath
CN220655631U (zh) 一种微创抓持钳
US11497486B2 (en) Endoscopic needle carrier
CN210811306U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JP2001170063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の操作装置
CN213552048U (zh) 一种具有穿刺功能的筋膜闭合器
CN219461233U (zh) 一种肺组织穿刺取样针
CN217566242U (zh) 一种穿刺定位针及穿刺组件
JPH1085331A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CN220938096U (zh) 一种腹腔镜拉钩套件
CN214761256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型腔切割吻合器
CN213489153U (zh) 具有注射功能的圈套器
CN211155982U (zh) 一种一体式手术缝合器
CN218186857U (zh) 腹壁穿刺缝合器
CN203059842U (zh) 手术缝合镊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