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6303U - 一种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6303U
CN220646303U CN202322387383.XU CN202322387383U CN220646303U CN 220646303 U CN220646303 U CN 220646303U CN 202322387383 U CN202322387383 U CN 202322387383U CN 220646303 U CN220646303 U CN 220646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ump
flow channel
bear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73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言琛
曾祥友
韦立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73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6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6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6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包括:泵壳,泵壳内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驱动设备,固定在第二腔;第一轴承组件,设于驱动设备的第一端,用于分隔第一腔和第二腔;驱动设备包括转轴,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轴承组件连接,且转轴的第一端部分设于第一腔内;转轴内形成有流体流道,驱动设备与泵壳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流道;第一散热流道的入口与第一腔连通,第一散热流道的出口与流体流道的入口连通,流体流道的出口与第一腔连通;叶轮,设于第一腔内,且固定在转轴上;叶轮的入口背离驱动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大散热流体循环流速,提高散热量,可适用于大功率泵。

Description

一种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泵。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旋转机械,泵利用叶轮在圆周安装角度上与涡壳边界限定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将工作液体加压和输送。然而,泵自身也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散热冷却。
现有的泵散热***,一般是壳体上打通孔,使壳体内部的转子、定子、轴承与吸水腔连通,在吸水腔内放置叶轮,水流从低压区往高压区流动,达到散热效果。这种散热方案可以使得泵体积更小,但是在高功率情况下,由于水流从低压区往高压区流动,会导致散热截面积减小,可能会导致散热不足,从而降低泵寿命。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何有效地改善泵在高功率情况下,散热截面积减小导致的散热不足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在高功率情况下,散热截面积减小导致的散热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驱动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腔;
第一轴承组件,设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用于分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
所述驱动设备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连接,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内;
所述转轴内形成有流体流道,所述驱动设备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流道;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流体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流体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叶轮,设于所述第一腔内,且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轮的入口背离所述驱动设备。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主体、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密封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流道,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流体流道的入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座设置有连通所述流体流道和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及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第一过水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的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轴封和第二轴承,所述轴封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轴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及所述第二散热流道和所述流体流道的第二过水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封连接,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第三过水口,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第四过水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设置为筒状,所述主体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散热流道,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轴承座安装座,所述第三过水口靠近所述轴承座安装座,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设有轴封安装座,所述第四过水口靠近所述轴封安装座。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封包括第一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密封凸台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过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轴套;所述轴封安装座包括第二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轴孔和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供导线通过的排线口,所述第一轴套套入所述第一轴孔且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所述密封凸台与所述第一密封槽适配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三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三盖板第一侧的第二轴套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第三盖板,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并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所述轴承座安装座包括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二密封槽适配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盖板第二侧的还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与所述泵壳适配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泵,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泵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有导线;所述控制箱与泵壳一体成型,或所述控制箱通过套管与所述泵壳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驱动设备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流道,由于驱动设备为主热源,驱动设备与第一散热流道充分接触,第一散热流道可以有效带走驱动设备的热量;同时,由于叶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叶轮的入口背离所述驱动设备,如此,使得第一散热流道的入口靠近所述叶轮的出口的高压侧,且流体流道的出口靠近叶轮的入口的吸侧低压区,流体从高压区往低压区流动,从而对驱动设备进行散热;并且,由于流体流道是设置在转轴,而叶轮是固定在转轴上通过转轴带动而转动,因此,流体流道的出口靠近叶轮吸侧的叶轮中心区,利用叶轮吸侧的叶轮中心区相对于叶轮的叶片区具有压力更低的特点,使得第一散热流道的入口与流体流道的出口之间形成的压差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泵在高功率情况下,散热截面积不会减少,且可以加大散热流体循环流速,提高散热量,可适用于大功率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主体的其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主体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轴封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轴承座的其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轴承座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叶轮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C-C向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泵壳,101-第一腔,102-流体进口,103-流体出口,104-第二腔;
200-驱动设备,201-转轴,202-流体流道,203-第一散热流道,204-第二散热流道,205-主体,206-定子组件,207-转子组件,208-轴承座,2081-第三盖板,2082-第二轴套,2083-第二轴孔,2084-第三密封槽,209-第一轴承,210-轴封,2101-第一盖板,2102-第一轴套,2103-密封凸台,211-第二轴承,212-第一过水口,213-第二过水口,214-轴封安装座,2141-第二盖板,2142-第一轴孔,2143-第一密封槽,215-排线口,216-轴承座安装座,2161-第二密封槽,217-第一密封胶条,218-第二密封胶条,219-第三过水口,220-第四过水口;
300-叶轮,301-过水通道,302-第一板体,303-第二板体,304-连接板,305-第一通孔,306-第二通孔,307-第一凸台;
400-控制箱,401-电路控制板,40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包括泵壳100、驱动设备200、第一轴承组件以及叶轮300,其中:
泵壳100内形成有第一腔101和第二腔104,第一腔101设置有流体进口102和流体出口103,第一腔101沉浸于液态介质内,液态介质自流体进口102进入第一腔101,泵将此液态介质加压然后自流体出口103输送。
驱动设备200固定在第二腔104内,驱动设备200用于给泵作业提供驱动力,第一轴承组件设于驱动设备200的第一端,用于分隔第一腔101和第二腔104。
驱动设备200包括转轴201,转轴201的第一端与第一轴承组件连接,转轴201的第一端部分设于第一腔101内。
叶轮300设于第一腔101内,且固定在转轴201上,叶轮300的轴线和转轴201的轴线相重合,叶轮300与转轴201保持同步转动,泵工作时,驱动装置的转轴201转动,驱动叶轮300工作,带动第一腔101内的液态介质进入第一散热流道203充当冷媒,接着进入转轴201的流体流道202后流回第一腔101,形成外循环液冷散热流路,其中,所述叶轮300的入口背离所述驱动设备200,即叶轮300的入口是设置在靠近流体流道202的出口,叶轮的300的出口则在靠近第一散热流道203的入口;叶轮300的入口即为叶轮的吸侧,为低压区,叶轮300的出口为高压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驱动设备200与所述泵壳100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流道203,由于驱动设备200为主热源,驱动设备200与第一散热流道203充分接触,第一散热流道203可以有效带走驱动设备200的热量;同时,将第一散热流道203的入口靠近所述叶轮300的出口的高压侧,且流体流道202的出口靠近叶轮300的入口的吸侧低压区,流体从高压区往低压区流动,从而对驱动设备200进行散热;并且,由于流体流道202是设置在转轴201,而叶轮300是固定在转轴201上通过转轴201带动而转动,因此,流体流道202的出口靠近叶轮300吸侧的叶轮300中心区,利用叶轮300吸侧的叶轮300中心区相对于叶轮300的叶片区具有压力更低的特点,使得第一散热流道203的入口与流体流道202的出口之间形成的压差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泵在高功率情况下,散热截面积不会减少,且可以加大散热流体循环流速,提高散热量,可适用于大功率泵。此外,该泵只需要一个流体进口102,无需设置更多开口供流体进入,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密封泄漏风险。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驱动设备200包括主体205、定子组件206和转子组件207,其中:
定子组件206密封在主体205上,定子组件206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的既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定子组件206包括定子主结构以及水电隔套,水电隔套固定于主体205的内周面,定子主结构设置于水电隔套内,若干驱动线圈环绕形成定子主结构。
转子组件207固定在转轴201上,转子组件207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的既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选择若干永磁体作为转子组件207。
对定子组件206通电,在定子组件206中产生洛仑兹力,由于定子组件206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作用于转子组件207,该反作用力成为转子组件207的驱动力,转子组件207以转轴201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
定子组件206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转子组件207的旋转方向,使转子组件207可以进行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动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定子组件206与转子组件207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流道204,第二散热流道204的入口与第一腔101连通,第二散热流道204的出口与流体流道202的入口连通,泵工作时,驱动装置的转轴201转动,驱动叶轮300工作,带动第一腔101内的液态介质进入第二散热流道204充当冷媒,接着进入转轴201的流体流道202后流回第一腔101,形成内循环液冷散热流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复合散热泵同时进行外循环液冷散热和内循环液冷散热,通过压力差虹吸效应加速水的循环,从而加速冷媒的热传递效果,把泵内的热源(定子组件206、转子组件207以及电路控制板401等)的热量循环带走,提高了泵的散热和冷却效率,同时减少了密封漏液的风险。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208和第一轴承209,轴承座208通过第一轴承209与转轴201的第一端连接,轴承座208设置有连通第一散热流道203及第二散热流道204和流体流道202的第一过水口212,通过设置第一过水口212,使得第一腔101内的流体冷媒可以通过第一过水口212进入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内,在对驱动装置进行换热作业后,然后通过流体流道202流回到第一腔101。
参照图3所示,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设备200的第二端的第二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轴封210和第二轴承211,轴封210通过第二轴承211与转轴201的第二端连接,轴封210设置有连通流体流道202和第一散热流道203及第二散热流道204的第二过水口213,泵工作时,转轴201转动,驱动叶轮300工作,进入到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的流体冷通过第二过水口213进入到流体流道202,然后流回到第一腔101。
主体205的第一端与轴承座208连接,主体205的第二端与轴封210连接,主体205的第一端设有连通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的第三过水口219,主体205的第二端设有连通第二散热流道204和第一散热流道203的第四过水口220。
第三过水口219以及第四过水口220均分别连通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第一腔101内的冷媒在叶轮300的驱动下,先通过第一过水口212进入主体205内的第二散热流道204,然后通过第三过水口219进入第一散热流道203;第一散热流道203内的冷媒吸收主体205与泵壳100之间的热量后通过第四过水口220进入到主体205内,与第二散热流道204的冷媒汇合后,然后通过第二过水口213进入到流体流道202,然后流回到第一腔101。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205设置为筒状,所述主体205与所述泵壳10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散热流道203,泵壳100与主体205可为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成型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所述主体205的第一端设有轴承座安装座216,所述第三过水口219靠近所述轴承座安装座216,如图4所示,所述主体205的第二端设有轴封安装座214,所述第四过水口220靠近所述轴封安装座214,如图5所示。定子组件206于转轴201径向方向上的投影落于第三过水口219与第四过水口220之间,以提高对定子组件206的散热和冷却效果。
参照图4至图7所示,轴封210包括第一盖板2101以及设于第一盖板2101上的密封凸台2103和第一轴套2102,所述轴封安装座214包括第二盖板2141,及设于所述第二盖板2141的第一轴孔2142和第一密封槽2143;所述第一轴套2102套入所述第一轴孔2142且与所述第二轴承211固定,所述密封凸台2103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143适配固定,第一密封槽2143内设有第一密封胶条217,密封凸台2103延伸进第一密封槽2143内抵压紧第一密封胶条217,以密封第二腔104的一端第二轴承211嵌设于第一轴套2102内,若干第二过水口213环形间隔设置于第一轴套2102的外周面,第一轴套2102为环状凸台,第二轴承211和第一盖板2101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过水口212对应于此间隙的位置设置,转轴201可转动的支撑在第二轴承211上,流体通道的入口延伸进第一轴套2102内,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的冷媒可以从第二过水口213进入第一轴套2102内,再进入流体通道202,然后流回第一腔101。
通过在第一轴套2102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第二过水口213,可以提高冷媒的通过效率,第二腔104内的各处冷媒均可自第二过水口213进入第一轴套2102内后,另一方面使得冷媒的输送均匀稳定。
参照图8以及图9所示,轴承座208包括第三盖板2081以及设于第三盖板2081第一侧的第二轴套2082和第二轴孔2083,所述第二轴套2082设于所述第二轴孔2083,并与所述第一轴承209固定;所述轴承座安装座216包括第二密封槽2161,所述第三盖板2081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161适配固定,第三盖板2081用于密封第二腔104的另一端,第一轴承209嵌设于第二轴套2082内,若干第一过水口212环形间隔设置于第三盖板2081的端面,通过在第三盖板2081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第一过水口212,可以提高冷媒的通过效率,第一腔101内的各处冷媒均可自第一过水口212进入第一散热流道203和第二散热流道204充当冷媒。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以及图9所所示,所述第三盖板2081第二侧的还设置有第三密封槽2084,所述第三密封槽2084与所述泵壳100适配固定,第三密封槽2084内设有第二密封胶条218,泵壳100内设有凸环,凸环延伸进第三密封槽2084内抵压紧第二密封胶条218,以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209和第二轴承211相对设置,转轴20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支撑于第一轴承209和第二轴承211内,同时转轴201的轴线、定子组件206的轴线以及转子组件207的轴线相重合,定子组件206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均匀通过转子组件207,使得转子组件207的转动更加稳定,有效地降低了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以及磨损等问题的发生。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叶轮300包括第一板体302、第二板体303以及连接板304,第一板体302与第二板体303沿转轴20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板体302较第二板体303更靠近驱动装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302和第二板体303的结构相同,均为圆盘状板体,其中:
第一板体30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5,转轴201的端部穿设过第一通孔305后与第一板体302形成固定配合,转轴201与第一板体302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等多种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板体30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6,第二通孔306为圆形孔,第二通孔306的内壁面朝向背离第一板体302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凸台307,第一凸台307的外轮廓面与第二通孔306的内轮廓面相匹配,第一凸台307延伸进流体进口102内,第一凸台307的外周面与流体进口102的内周面相贴合。
参照图12以及图13所示,连接板30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板体302和第二板体303,第一板体302和第二板体303之间的间隙形成过水通道301,过水通道301的进水口位于第一凸台307的开口处,过水通道301的出水口位于两个相邻的连接板304之间,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板304为曲面板,连接板304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板304以转轴201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间隔设置。
泵工作时,液态介质自流体进口102进入第一凸台307内,接着被旋转的叶轮300带动,受到离心力作用,从流体出口103泵出,第一凸台307内为低压侧,叶轮300的外周向为高压侧,叶轮300的靠近泵的一侧为高压湍流区,由此,部分液态介质从高压湍流区进入第二散热流道204内,一部分冷媒从第三过水口219进入第一散热流道203内,流经第一散热流道203后再从第四过水口220与第二散热流道204汇合,然后进入转轴201的流体流道202后流回第一腔101的低压侧,形成外循环液冷散热流路,另一部分冷媒流经第二散热流道204后进入转轴201的流体流道202再流回第一腔101的低压侧,形成内循环液冷散热流路。
无论是外循环液冷散热流路还是内循环液冷散热流路,冷媒均流经过定子组件206以及转子组件207,从而提高了冷却和散热效率,散热截面积大、冷却效率高、水力损失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泵还包括控制箱400,本实施例中,控制箱400与泵可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所述控制箱400内设有电路控制板401,所述电路控制板401连接有导线402,轴封安装座214内设置有排线口215,以供导线402通过,电路控制板401通过导线402与定子组件206电连接,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四过水口220开设于泵的壁体内,电路控制板401设于控制箱400的靠近泵的壁面上,外循环液冷散热流路中的冷媒流经第四过水口220时候,可以与电路控制板401之间产生热交换,以对电路控制板401进行散热和冷却。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泵与控制箱400为分体式结构,参照图14至图16所示,泵的一端连接有控制箱400,控制箱400内设有电路控制板401,电路控制板401连接有导线402,导线402的另一端延伸进泵内与定子组件206电连接,导线402集成了可塑热缩套管以增强防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控制箱400与泵为分体组合结构,可灵活组合安装,使得泵具有较小体积,同时具有更高的IP防护等级;对于控制箱400中的电路控制板401而言,可在控制箱400中集中散热,也可单独设置控制箱400在风源处或浸没冷却等方式,既可以屏蔽电子干扰,还能快速降温。
本实施例的泵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内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驱动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腔;
第一轴承组件,设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用于分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
所述驱动设备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连接,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内;
所述转轴内形成有流体流道,所述驱动设备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流道;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流体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流体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叶轮,设于所述第一腔内,且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轮的入口背离所述驱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主体、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密封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流道,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流体流道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座设置有连通所述流体流道和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及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第一过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的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轴封和第二轴承,所述轴封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轴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及所述第二散热流道和所述流体流道的第二过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封连接,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第三过水口,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一散热流道的第四过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为筒状,所述主体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散热流道,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设有轴承座安装座,所述第三过水口靠近所述轴承座安装座,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设有轴封安装座,所述第四过水口靠近所述轴封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封包括第一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密封凸台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过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轴套;所述轴封安装座包括第二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一轴孔和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供导线通过的排线口,所述第一轴套套入所述第一轴孔且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所述密封凸台与所述第一密封槽适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三盖板、及设于所述第三盖板第一侧的第二轴套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第三盖板,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并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所述轴承座安装座包括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二密封槽适配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板第二侧的还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与所述泵壳适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有导线;所述控制箱与泵壳一体成型,或所述控制箱通过套管与所述泵壳连通。
CN202322387383.X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泵 Active CN220646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383.XU CN22064630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383.XU CN22064630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6303U true CN220646303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7383.XU Active CN22064630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6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4525B2 (ja) 一体形軸方向界磁モーター付遠心ポンプ
US5158440A (en) Integrated centrifugal pump and motor
US10415590B2 (en) Electric coolant pump
US6612815B2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coolant pump
JP4059416B2 (ja) 一体型モータポンプ
CN109681423B (zh) 一种基于外转子电机的集成式液压动力单元
CN220646303U (zh) 一种泵
JP4263297B2 (ja) シール装置
CN117006100A (zh) 一种泵
KR102558700B1 (ko) 마그네트 입형 다단원심펌프
JPS6229675Y2 (zh)
JP2546943B2 (ja) 一体形遠心ポンプとモータ
CN21571957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
CN110594162A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泵
TWI685617B (zh) 薄型泵浦
CN217206908U (zh) 一种循环式屏蔽泵
CN220210127U (zh) 一种泵用散热电动机
CN220622269U (zh) 一种泵浦
CN220505336U (zh)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
CN218235505U (zh) 用于水族或园艺的水泵
CN116792322B (zh)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
CN221442942U (zh) 一种水泵
CN221033159U (zh) 一种电机水泵一体机
CN220354120U (zh) 一种泵浦
TWI828219B (zh) 薄形化泵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