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5643U -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5643U
CN220645643U CN202322232687.9U CN202322232687U CN220645643U CN 220645643 U CN220645643 U CN 220645643U CN 202322232687 U CN202322232687 U CN 202322232687U CN 220645643 U CN220645643 U CN 220645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window frame
overhanging
window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26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玥
李龙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ita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ita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ita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ita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26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5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5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y Windows, Entrances,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s Related Theret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新型飘窗结构包括洞口单元、悬挑单元、第一窗框单元、第二窗框单元和防护单元;洞口单元设置于建筑外墙;悬挑单元设置于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且凸出于洞口单元;第一窗框单元设置于洞口单元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洞口单元位于同一竖直面;第二窗框单元沿悬挑单元的外边缘设置;防护单元分别设置于第一窗框单元、第二窗框单元的内侧。其优点在于,通过在洞口单元的一侧设置第一窗框单元以安装可开启的第一窗结构,洞口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悬挑单元及第二窗框单元安装第二窗结构,为住户提供更多的可使用室内空间(飘窗台)的同时为住户开窗提供便利,解决了飘窗可开启扇不方便开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背景技术
飘窗作为一种可有效扩大室内使用空间的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住宅建筑设计中。
为了满足通风等需求,飘窗也需设置可开启的窗扇。现有的飘窗的可开启窗扇部分均随飘窗的位置设置,即位于飘窗窗台板的外沿。由于可开启窗扇距离室内地面较远,住户需要站在飘窗台上才能开启窗户,对于老年人或身高较低的住户来说使用不便,同时站在飘窗台上开窗有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飘窗可开启扇不方便开启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飘窗可开启扇不方便开启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包括:
洞口单元,所述洞口单元设置于建筑外墙;
悬挑单元,所述悬挑单元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与建筑外墙连接;
第一窗框单元,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所述洞口单元位于同一竖直面,用于开启通风;
第二窗框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单元沿所述悬挑单元的外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顶部、底部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边缘连接,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第一侧与所述洞口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连接;
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洞口单元包括:
洞口元件,所述洞口元件设置于建筑外墙,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悬挑单元,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二侧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窗框单元,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一侧的侧部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挑单元包括:
第一悬挑元件,所述第一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顶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分别与建筑外墙、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顶部连接;
第二悬挑元件,所述第二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底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分别与建筑外墙、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悬挑元件的上部设置有所述防护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窗框单元包括:
第一窗框元件,所述第一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所述洞口单元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第一窗框元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窗框元件的第二侧与建筑外墙连接,用于开启通风。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窗框单元包括:
第二窗框元件,所述第二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第二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连接;
第三窗框元件,所述第三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元件连接;
第四窗框元件,所述第四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第一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四窗框元件、建筑外墙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单元包括:
第一防护元件,所述第一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内侧,并与建筑外墙连接;
第二防护元件,所述第二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装饰单元,所述装饰单元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单元包括:
第一装饰元件,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上部外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第一百叶元件,所述第一百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连接;
第二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下部外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第二百叶元件,所述第二百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的下部,并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外侧,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和所述第二窗框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单元包括:
第一防水元件,所述第一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下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
第二防水元件,所述第二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上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所述第二窗框单元。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包括:
若干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
若干第一窗结构,若干所述第一窗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新型飘窗结构的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内部,且可开启,用于开启通风;
若干第二窗结构,若干所述第二窗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新型飘窗结构的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通过在洞口单元的一侧设置第一窗框单元以安装可开启的第一窗结构,洞口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悬挑单元及第二窗框单元安装第二窗结构,为住户提供更多的可使用室内空间(飘窗台)的同时为住户开窗提供便利,解决了飘窗可开启扇不方便开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飘窗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洞口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挑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窗框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窗框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飘窗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新型飘窗结构;
110、洞口单元; 111、洞口元件;
120、悬挑单元; 121、第一悬挑元件; 122、第二悬挑元件;
130、第一窗框单元; 131、第一窗框元件;
140、第二窗框单元;141、第二窗框元件;142、第三窗框元件;143、第四窗框元件;
150、防护单元;151、第一防护元件;152、第二防护元件;
160、装饰单元;161、第一装饰元件;162、第一百叶元件;163、第二装饰元件;164、第二百叶元件;
170、防水单元;171、第一防水元件;172、第二防水元件;
200、第一窗结构;
300、第二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飘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飘窗结构100,包括洞口单元110、悬挑单元120、第一窗框单元130、第二窗框单元140和防护单元150。其中,洞口单元110设置于建筑外墙;悬挑单元120设置于洞口单元110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且凸出于洞口单元110,并与建筑外墙连接;第一窗框单元130设置于洞口单元110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洞口单元110位于同一竖直面,用于开启通风;第二窗框单元140沿悬挑单元120的外边缘设置,第二窗框单元140的顶部、底部与悬挑单元120的外边缘连接,第二窗框单元140的第一侧与洞口单元110连接,第二窗框单元140的第二侧与第一窗框单元130连接;防护单元150分别设置于第一窗框单元130、第二窗框单元140的内侧,并分别与悬挑单元120、建筑外墙连接。
如图2所示,洞口单元110包括洞口元件111。其中,洞口元件111设置于建筑外墙,洞口元件111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设置有悬挑单元120,洞口元件111的第二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窗框单元130,洞口元件111的第一侧的侧部与第二窗框单元140连接。
一般地,洞口元件111的底部距离建筑楼面的距离为0.6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洞口元件111的宽度为2.9m,高度为1.8m。
如图3所示,悬挑单元120包括第一悬挑元件121和第二悬挑元件122。其中,第一悬挑元件121设置于洞口单元110的第一侧的顶部,且凸出于洞口单元110,并分别与建筑外墙、第二窗框单元140的顶部连接;第二悬挑元件122设置于洞口单元110的第一侧的底部,且凸出于洞口单元110,并分别与建筑外墙、第二窗框单元140的底部连接,第二悬挑元件122的上部设置有防护单元150。
具体地,第一悬挑元件121设置于洞口元件111的第一侧的顶部,且凸出于洞口元件111;第二悬挑元件122设置于洞口元件111第一侧的底部,且凸出于洞口元件111。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挑元件121与建筑外墙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浇、预制拼接。
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底面与洞口元件111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第一悬挑元件121呈板状。
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悬挑元件121的长度小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挑元件121的长度为2.1m,宽度为0.6m,厚度为0.1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挑元件121包括但不限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挑元件122与建筑外墙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浇、预制拼接。
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顶面与洞口元件11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长度小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
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尺寸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长度等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长度,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宽度等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宽度,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厚度等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长度为2.1m,宽度为0.6m,厚度为0.1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挑元件122包括但不限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如图4所示,第一窗框单元130包括第一窗框元件131。其中,第一窗框元件131设置于洞口单元110的内部,与洞口单元110位于同一竖直面,第一窗框元件131的侧部分别与建筑外墙、第二窗框单元140连接,用于开启通风。
具体地,第一窗框元件131设置于洞口元件111的内部的第二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窗框元件131与建筑外墙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宽度小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第一窗框元件131的高度等于洞口元件111的高度。
具体地,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宽度等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长度的差值。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宽度为0.8m,高度为1.8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窗框元件131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窗框等。
如图5所示,第二窗框单元140包括第二窗框元件141、第三窗框元件142和第四窗框元件143。其中,第二窗框元件141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第二侧,并分别与悬挑单元120、第一窗框单元130连接;第三窗框元件142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外侧,并分别与悬挑单元120、第二窗框元件141连接;第四窗框元件143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第一侧,并分别与悬挑单元120、第四窗框元件143、建筑外墙连接。
具体地,第二窗框元件141设置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第二侧,并分别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第一窗框元件131连接;第三窗框元件142设置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外侧,并分别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连接;第四窗框元件143设置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第一侧,并分别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建筑外墙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框元件141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建筑外墙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框元件141与第一窗框元件131一体成型或通过结构胶连接。
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窗框元件141的高度不小于洞口元件111的高度。
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尺寸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宽度不大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宽度。
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尺寸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窗框元件141的高度等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平面呈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框元件141的高度为1.8m,宽度为0.6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框元件141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窗框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窗框元件142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窗框元件142与第二窗框元件141一体成型。
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宽度小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高度不小于洞口元件111的高度。
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尺寸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宽度不大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长度。
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尺寸与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高度等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高度为1.8m,宽度为2.1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窗框元件142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窗框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窗框元件143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第二悬挑元件122、建筑外墙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窗框元件143与第三窗框元件142一体成型。
第四窗框元件143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窗框元件143的高度不小于洞口元件111的高度。
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尺寸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宽度不大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宽度。
第四窗框元件与143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窗框元件143的高度等于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高度为1.8m,宽度为0.6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窗框元件143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窗框等。
如图6所示,防护单元150包括第一防护元件151和第二防护元件152。其中,第一防护元件151设置于第一窗框单元130的内侧,并与建筑外墙连接;第二防护元件152设置于第二窗框单元140的内侧,并与悬挑单元120连接。
具体地,第一防护元件151设置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内侧;第二防护元件152设置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第三窗框元件142、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内侧,并与第二悬挑元件122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元件151与建筑外墙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第一防护元件151的尺寸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防护元件151的宽度等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元件151的顶面距楼面的距离不小于1.1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元件151的宽度为0.8m,高度为0.5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元件151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栏杆、玻璃栏板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元件152与第二悬挑元件122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第二防护元件152的横截面呈C形。
第二防护元件152的尺寸与第二窗框元件141、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防护元件152的宽度不大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宽度,第二防护元件152的长度不大于第三窗框元件142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元件152的顶面距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顶面的距离不小于0.9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元件152的宽度为0.5m,长度为2m,高度为0.9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元件152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栏杆、玻璃栏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洞口单元的一侧设置第一窗框单元以安装可开启的第一窗结构,洞口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悬挑单元及第二窗框单元安装第二窗结构,为住户提供更多的可使用室内空间(飘窗台)的同时为住户开窗提供便利,解决了飘窗可开启扇不方便开启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实施例。
如图7所示,新型飘窗结构100还包括装饰单元160。其中,装饰单元160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外侧、第一窗框单元130的外侧,并分别与悬挑单元120、建筑外墙连接。
如图8所示,装饰单元160包括第一装饰元件161、第一百叶元件162、第二装饰元件163和第二百叶元件164。其中,第一装饰元件161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上部外侧、第一窗框单元130的上部外侧,并与悬挑单元120、建筑外墙连接;第一百叶元件162设置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上部,并与第一装饰元件161连接;第二装饰元件163设置于悬挑单元120的下部外侧、第一窗框单元130的下部外侧,并与悬挑单元120、建筑外墙连接;第二百叶元件164设置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下部,并与第二装饰元件163连接。
具体地,第一装饰元件161设置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外侧;第二装饰元件163设置于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外侧。
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底面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元件161与第一悬挑元件121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长度大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
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尺寸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高度大于第一悬挑元件121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高度为0.2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元件161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型材、GRC装饰板等。
第一百叶元件162的尺寸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百叶元件162的长度等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长度,第一百叶元件162的高度等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底面距上一层楼面的垂直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百叶元件162的高度为0.4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百叶元件162为金属百叶。
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顶面与第二悬挑元件122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元件163与第二悬挑元件122通过金属预埋件连接。
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与洞口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长度大于洞口元件111的宽度。
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与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高度大于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厚度。
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长度等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高度为0.2m。
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与第二悬挑元件12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元件163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型材、GRC装饰板等。
第二百叶元件164的尺寸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百叶元件164的高度等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底面距楼面的垂直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百叶元件164的高度为0.4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百叶元件164为金属百叶。
进一步地,新型飘窗结构100还包括防水单元170。其中,防水单元170设置于装饰单元160的外侧,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和第二窗框单元140。
如图9所示,防水单元170包括第一防水元件171和第二防水元件172。其中,第一防水元件171设置于装饰单元160的下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第二窗框单元140;第二防水元件172设置于装饰单元160的上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
具体地,第一防水元件171设置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下部;第二防水元件172设置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下部。
更具体地,第一防水元件171设置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边缘的下部;第二防水元件172设置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边缘的下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元件171与第一装饰元件161一体成型。
第一防水元件171的尺寸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防水元件171的长度等于第一装饰元件161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元件171的纵截面呈倒三角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元件171为滴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元件172与第二装饰元件163一体成型。
第二防水元件172的尺寸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防水元件172的长度等于第二装饰元件163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元件172的纵截面呈倒三角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元件172为滴水。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装饰单元、防水单元对悬挑单元进行遮挡和保护,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
如图10所示,一种建筑,包括若干如实施例1~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100、若干第一窗结构200和若干第二窗结构300。其中,若干第一窗结构200设置于对应的新型飘窗结构100的第一窗框单元130的内部,且可开启,用于开启通风;若干第二窗结构300设置于对应的新型飘窗结构100的第二窗框单元140的内部。
具体地,第一窗结构200设置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内部;第二窗结构300设置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第三窗框元件142、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内部。
第一窗结构200为可开启窗扇。
第一窗结构200的尺寸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窗结构200的高度等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高度,第一窗结构200的宽度等于第一窗框元件131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窗结构300为可开窗扇或固定窗扇。
第二窗结构300的尺寸与第二窗框元件141、第三窗框元件142、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窗结构300的高度等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的高度,第二窗结构300的宽度分别等于第二窗框元件141的宽度、第三窗框元件142的宽度、第四窗框元件143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洞口单元,所述洞口单元设置于建筑外墙;
悬挑单元,所述悬挑单元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与建筑外墙连接;
第一窗框单元,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所述洞口单元位于同一竖直面,用于开启通风;
第二窗框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单元沿所述悬挑单元的外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顶部、底部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边缘连接,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第一侧与所述洞口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连接;
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单元包括:
洞口元件,所述洞口元件设置于建筑外墙,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一侧的顶部、底部设置有所述悬挑单元,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二侧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窗框单元,所述洞口元件的第一侧的侧部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单元包括:
第一悬挑元件,所述第一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顶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分别与建筑外墙、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顶部连接;
第二悬挑元件,所述第二悬挑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第一侧的底部,且凸出于所述洞口单元,并分别与建筑外墙、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悬挑元件的上部设置有所述防护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包括:
第一窗框元件,所述第一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洞口单元的内部的第二侧,与所述洞口单元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第一窗框元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窗框元件的第二侧与建筑外墙连接,用于开启通风;和/或
所述第二窗框单元包括:
第二窗框元件,所述第二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第二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一窗框单元连接;
第三窗框元件,所述第三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二窗框元件连接;
第四窗框元件,所述第四窗框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第一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所述第四窗框元件、建筑外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
第一防护元件,所述第一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内侧,并与建筑外墙连接;
第二防护元件,所述第二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饰单元,所述装饰单元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单元包括:
第一装饰元件,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上部外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第一百叶元件,所述第一百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连接;
第二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悬挑单元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下部外侧,并与所述悬挑单元、建筑外墙连接;
第二百叶元件,所述第二百叶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的下部,并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外侧,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和所述第二窗框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包括:
第一防水元件,所述第一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下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建筑外墙;
第二防水元件,所述第二防水元件设置于所述装饰单元的上部,用于防止液体流向所述第二窗框单元。
10.一种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新型飘窗结构;
若干第一窗结构,若干所述第一窗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新型飘窗结构的所述第一窗框单元的内部,且可开启,用于开启通风;
若干第二窗结构,若干所述第二窗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新型飘窗结构的所述第二窗框单元的内部。
CN202322232687.9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Active CN22064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2687.9U CN22064564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2687.9U CN22064564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5643U true CN220645643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2687.9U Active CN220645643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5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410B (zh) 一种隐框幕墙安装结构
CN219281023U (zh)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EP3599332B1 (en) Modular system for panel locomotion in building facades
RU46287U1 (ru) Светопрозрачное ограждение фасада многоэтажного здания
CN220645643U (zh) 一种新型飘窗结构及建筑
CN110409681B (zh) 一种幕墙窗的建造方法
CN210858409U (zh) 单元式建筑外窗及单元式建筑外窗***
KR200417783Y1 (ko) 발코니 확장용 창호 구조물
CN212176983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节能窗组件
CN210067837U (zh) 封阳台用金钢纱一体可变换推拉窗
CN220687097U (zh) 一种防护栏杆外置的飘窗扇结构及建筑
CN218597346U (zh) 一种带窗帘盒的预制飘窗板
CN220100163U (zh) 一种带拉帘的新型阳台结构及新型阳台建筑
CN216866406U (zh) 带微通风的窗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结构
KR101267777B1 (ko) 방화유리창, 방화유리창이 설치된 발코니 난간 및 그 시공방법
JP3232267B2 (ja) 改装サッシ
CN212507197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外立面结构及装饰板
CN110306703B (zh) 一种玻璃幕墙窗
CN208456427U (zh) 一种断桥铝合金门窗安装结构
CN213510182U (zh) 一种用于幕墙的轴承式悬窗结构
CN220704940U (zh) 一种分级导水采光顶开启窗
CN208456384U (zh) 一种断桥铝合金门窗安装结构
CN219412327U (zh) 幕墙内倒式开启扇结构
CN115182494B (zh) 建筑物外墙排风洞口的隐藏方法
US11492841B2 (en) Window device with a cement board as a frame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