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3835U -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3835U
CN220643835U CN202322230222.XU CN202322230222U CN220643835U CN 220643835 U CN220643835 U CN 220643835U CN 202322230222 U CN202322230222 U CN 202322230222U CN 220643835 U CN220643835 U CN 220643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od group
cylinder barrel
push rod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02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江
程震
李东超
王波
张汉卫
陶金峰
谢世达
尹康
金朝
赵智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3222302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3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3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3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缸筒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充满阻尼介质;活塞杆穿过第一缸筒,两端均设有限位部,活塞杆上设有阻尼活塞,可带动阻尼活塞在第一容纳腔中移动,剪切阻尼介质,活塞杆一端与待减震结构连接;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设置在第一缸筒的两端,且一端伸出第一缸筒外,伸出第一缸筒一端承受限位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移动。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移动时增大了第一缸筒内的压力,当对第一顶推杆组或第二顶推杆组的力小于第一缸筒内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或第二顶推杆组复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小跨度桥梁中,大部分为简支梁桥梁,在地震灾害中,由于桥梁的上部结构位移超过极限位移之后,相邻梁段之间发生碰撞、落梁,造成整体的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传统的防落梁装置通常是在桥墩的墩顶或者在盖梁的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块进行限位,但是混凝土挡块在地震作用下,同一时刻只能单侧发挥作用,且混凝土挡块与梁体的碰撞为刚性碰撞,易造成刚性较弱的构件发生破坏性损伤。一旦发生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将无法在余震中继续发挥作用。
自复位阻尼器具有一定的限位力,可以保证桥梁的极限位移,且在地震结束后,能够恢复桥梁结构至原设计位置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自复位阻尼器采用弹簧结构提供缓冲作用和限位力,多次使用可能导致弹簧结构损坏,存在降低装置耐用性,难以应对多次余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复位阻尼器采用弹簧结构提供缓冲作用和限位力,多次使用可能导致弹簧结构损坏,存在降低装置耐用性,难以应对多次余震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包括:
第一缸筒,其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所述第一缸筒固定设置;
活塞杆,其穿过所述第一缸筒,且两端均设有限位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阻尼活塞,所述活塞杆可带动所述阻尼活塞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以剪切所述阻尼介质,所述活塞杆其中一端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
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所述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缸筒的两端,且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筒外,所述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伸出所述第一缸筒外的一端在承受所述限位部的压力时,所述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向所述第一缸筒内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推杆组包括多个沿所述活塞杆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推杆,所述第二顶推杆组包括多个沿所述活塞杆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推杆。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均包括杆体和限位头,所述杆体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筒外,所述限位头设置在所述杆体的另一端。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缸筒包括:
筒体,其内壁直径等于所述阻尼活塞的直径;
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活塞杆运动方向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阻尼活塞轴线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当所述阻尼活塞位于所述第一缸筒中部时,所述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部间隔设定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外侧设有第二缸筒,并与所述第一缸筒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缸筒远离所述第一缸筒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固定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活塞杆用于与所述待减震结构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耳板。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防落梁阻尼装置,其包括多个上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使用该自复位阻尼器时,固定设置的第一缸筒内的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将活塞杆穿过第一缸筒,并将活塞杆其中一端与待减震结构连接,活塞杆上的阻尼活塞可剪切阻尼介质以提供阻尼效果,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分别设置在第一缸筒的两端,且一端伸出第一缸筒外,使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伸出第一缸筒外的一端在承受活塞杆上限位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移动,以挤压阻尼介质。由于阻尼介质的不可压缩性,第一顶推杆组和第二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移动时增大了第一缸筒内部的压力,当活塞杆上限位部对第一顶推杆组或第二顶推杆组的力小于第一缸筒内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或第二顶推杆组向外复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复位阻尼器采用弹簧结构提供缓冲作用和限位力,多次使用可能导致弹簧结构损坏,存在降低装置耐用性,难以应对多次余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实施例中阻尼活塞向第一耳板方向耗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实施例中阻尼活塞向第二耳板方向耗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实施例中第一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实施例中第二顶推杆组向第一缸筒内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缸筒;11、筒体;12、左端盖;13、右端盖;2、阻尼介质;3、活塞杆;31、阻尼活塞;32、顶推块;4、第二缸筒;5、第一顶推杆组;6、第一耳板;7、第二顶推杆组;8、第二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包括第一缸筒1、活塞杆3、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其中,第一缸筒1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2,第一缸筒1固定设置;活塞杆3穿过第一缸筒1,且两端均设有限位部,活塞杆3上设有阻尼活塞31,活塞杆3可带动阻尼活塞31在第一容纳腔中移动,以剪切阻尼介质2,活塞杆3其中一端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设置在第一缸筒1的两端,且一端伸出第一缸筒1外,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在承受限位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
在使用该自复位阻尼器时,固定设置的第一缸筒1内的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2,将活塞杆3穿过第一缸筒1,并将活塞杆3其中一端与待减震结构连接,活塞杆3上的阻尼活塞31可剪切阻尼介质2以提供阻尼效果,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设置在第一缸筒1的两端,且一端伸出第一缸筒1外,使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在承受活塞杆3上限位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以挤压阻尼介质2。由于阻尼介质2的不可压缩性,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时增大了第一缸筒1内部的压力,当活塞杆3上限位部对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的力小于第一缸筒1内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向外复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复位阻尼器采用弹簧结构提供缓冲作用和限位力,多次使用可能导致弹簧结构损坏,存在降低装置耐用性,难以应对多次余震的问题。
在本例中,阻尼活塞31的径向方向垂直于活塞杆3的轴向方向,第一缸筒1固定设置的方式为一端与索塔连接,待减震结构为梁体。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顶推杆组5包括多个沿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推杆,第二顶推杆组7包括多个沿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推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顶推杆组5包括多个沿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推杆,第二顶推杆组7包括多个沿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推杆,多个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的受力情况更好,该自复位阻尼器的结构更稳定,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运动过程更流畅。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均包括杆体和限位头,杆体一端伸出第一缸筒1外,限位头设置在杆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均包括杆体和限位头,杆体一端伸出第一缸筒1外,另一端位于第一缸筒1内,限位头设置在杆***于第一缸筒1内的端部,以防止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脱离第一缸筒1,该自复位阻尼器的结构更稳定。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缸筒1包括:
筒体11,其内壁直径等于阻尼活塞31的直径;
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11的两端,活塞杆3穿过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第一缸筒1的结构,第一缸筒1包括筒体11、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其中,筒体11内壁直径等于阻尼活塞31的直径,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11的两端,活塞杆3穿过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11的两端可以方便安装阻尼活塞3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阻尼活塞31上设有多个沿活塞杆3运动方向的通孔,多个通孔沿阻尼活塞31轴线周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阻尼活塞31上设有多个沿活塞杆3运动方向的通孔,多个通孔沿阻尼活塞31轴线周向间隔设置,方便剪切阻尼介质2,以更好提供阻尼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阻尼活塞31位于第一缸筒1中部时,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部间隔设定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当阻尼活塞31位于第一缸筒1中部时,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部间隔设定距离,防止待减震结构向某一方向运动距离超出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的长度,使该自复位阻尼器的结构更稳定。
在本例中,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部间隔的设定距离为耗能区域,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的长度区域为缓冲限位区域。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塞杆3的另一端外侧设有第二缸筒4,并与第一缸筒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活塞杆3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缸筒4,第二缸筒4与第一缸筒1连接,以方便第一缸筒1固定设置,第一缸筒1通过第二缸筒4与索塔连接时更方便。
在本例中,第二缸筒4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活塞杆3伸入第二容纳腔一端的限位部为顶推块32,第一顶推杆组5设置在第一缸筒1靠近第二缸筒4的一端,当顶推块32对第一顶推杆组5伸出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施加作用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缸筒4远离第一缸筒1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8,第二耳板8固定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缸筒4远离第一缸筒1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8,以方便第一缸筒1固定设置,第一缸筒1通过第二缸筒4上的第二耳板8与索塔连接时更方便。
如图1-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活塞杆3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耳板6。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耳板6,通过第一耳板6方便与待减震结构连接,连接效果更好。
在本例中,第二顶推杆组7设置在第一缸筒1靠近第一耳板6的一端,活塞杆3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的一端的限位部为第一耳板6,当第一耳板6对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施加作用力时,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
如图1-图5所示,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落梁阻尼装置,其包括多个上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
在使用该防落梁阻尼装置时,将自复位阻尼器中固定设置的第一缸筒1内的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2,将活塞杆3穿过第一缸筒1,并将活塞杆3其中一端与待减震结构连接,活塞杆3上的阻尼活塞31可剪切阻尼介质2以提供阻尼效果,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设置在第一缸筒1的两端,且一端伸出第一缸筒1外,使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在承受活塞杆3上限位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以挤压阻尼介质2。由于阻尼介质2的不可压缩性,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第一缸筒1内移动时增大了第一缸筒1内部的压力,当活塞杆3上限位部对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的力小于第一缸筒1内部的压力时,第一顶推杆组5或第二顶推杆组7向外复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复位阻尼器采用弹簧结构提供缓冲作用和限位力,多次使用可能导致弹簧结构损坏,存在降低装置耐用性,难以应对多次余震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缸筒(1),其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充满阻尼介质(2),所述第一缸筒(1)固定设置;
活塞杆(3),其穿过所述第一缸筒(1),且两端均设有限位部,所述活塞杆(3)上设有阻尼活塞(31),所述活塞杆(3)可带动所述阻尼活塞(31)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以剪切所述阻尼介质(2),所述活塞杆(3)其中一端用于与待减震结构连接;
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所述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缸筒(1)的两端,且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筒(1)外,所述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伸出所述第一缸筒(1)外的一端在承受所述限位部的压力时,所述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向所述第一缸筒(1)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杆组(5)包括多个沿所述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推杆,所述第二顶推杆组(7)包括多个沿所述活塞杆(3)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推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杆和第二顶推杆均包括杆体和限位头,所述杆体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缸筒(1)外,所述限位头设置在所述杆体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包括:
筒体(11),其内壁直径等于所述阻尼活塞(31)的直径;
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两端,所述活塞杆(3)穿过所述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活塞(31)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活塞杆(3)运动方向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阻尼活塞(31)轴线周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阻尼活塞(31)位于所述第一缸筒(1)中部时,所述第一顶推杆组(5)和第二顶推杆组(7)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部间隔设定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外侧设有第二缸筒(4),并与所述第一缸筒(1)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筒(4)远离所述第一缸筒(1)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8),所述第二耳板(8)固定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用于与所述待减震结构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耳板(6)。
10.一种防落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阻尼器。
CN202322230222.X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Active CN220643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0222.XU CN220643835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0222.XU CN220643835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3835U true CN220643835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0222.XU Active CN220643835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3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703B (zh)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其消能方法
CN205369011U (zh) 一种连续梁桥分区控制连接减震装置
CN110777645A (zh) 一种低刚度高耗能的桥墩防撞护筒
CN103255704A (zh) 钢阻尼防碰撞防落梁装置
CN220643835U (zh)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CN113653076B (zh) 一种带有阻尼颗粒的装配式智能框架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1560841A (zh) 一种内嵌缓冲耗能型桥梁防梁落装置
CN116892164A (zh)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及防落梁阻尼装置
CN108570923B (zh) 震后可快速修复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构造
CN109706829B (zh) 一种用于桥梁多维地震下的加速质量阻尼***
CN112513474B (zh) 致动器
CN114370059B (zh) 一种海上风电的可消能式靠泊防撞***
CN110629662A (zh) 一种桥梁防坠落约束阻尼器
CN111305041B (zh) 一种多级抗冲耗能桥梁限位器
CN110360264A (zh) 一种液压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KR100767344B1 (ko) 교량의 지진격리를 위한 탄성받침 배치 구조 및 이에적용하기 위한 탄성받침
CN212641173U (zh) 一种桥梁防坠落约束阻尼器
CN203500359U (zh) 缓冲型避震器组件
CN203295963U (zh) 钢阻尼防碰撞防落梁装置
CN114319975A (zh) 一种斜面变摩擦自复位阻尼器
CN108330820B (zh) 一种连续梁桥自复位摩擦减震装置
CN207620140U (zh) 一种pall摩擦耗能减震器
CN112267370A (zh) 一种高阻尼滑动耗能限位简便桥梁抗震挡块装置
CN219413378U (zh) 防尘式减震器
CN216789084U (zh) 一种具有轴向大限位力的粘滞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