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8448U -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 Google Patents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8448U
CN220628448U CN202322174575.2U CN202322174575U CN220628448U CN 220628448 U CN220628448 U CN 220628448U CN 202322174575 U CN202322174575 U CN 202322174575U CN 220628448 U CN220628448 U CN 220628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rimping
cross
profile
s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45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斯滕·施米茨
安德列亚斯·克莱因
塞巴斯蒂安·艾希
拉尔斯·瓦滕伯格
达特-治·郑
斯特芬·诺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8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8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装置(1),用于将压接套管(2)压接到电导体(3)上,其中该压接装置(1)包括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使得该压接装置(1)被构造用于单轴的挤压,其中,第一模具(4)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并且第二模具(5)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和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一起形成压接轮廓(8)。提供一种既机械构造简单、又确保有利挤压的压接装置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9),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9),其中,所述压接轮廓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9)。

Description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电导体上的压接装置,该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使得该压接装置被构造用于单轴挤压,其中第一模具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并且其中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一起形成压接轮廓。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意义上,压接轮廓是这样一种横截面轮廓,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时,该横截面轮廓由第一横截面模轮廓和第二横截面模轮廓得出。横截面模具轮廓是穿过压接装置的横截面的朝向压接套管的一侧,该侧在挤压期间与压接套管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可以是手操作的压接钳或肘杆压力机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是电驱动的自动压接机的一部分,其中,电驱动的自动压接机不仅可以是半自动机而且可以是全自动化机。
压接套管通过压接装置被固定或压接至的电导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线。具有多个细线的导体也被称为绞合线,而具有仅一个线的导体也被称为实心导体。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电导体既可以是绞合线也可以是实心导体。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压接套管。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公知多种压接连接,通过该压接连接,电导体在端侧与电连接器挤压,以便制造固定的单元。尤其已知不同的压接几何形状,例如四棘几何形状、B压接几何形状、六边形压接几何形状或WM压接几何形状。
在所述压接几何结构中经常存在的缺点是,压接套管的在端侧朝导体方向布置在压接区域旁边的区域由于不均匀的挤压而同样具有“不圆滑性”。这可能是不利的,因为由此通常在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都需要更多的空间。此外,在后续使用该复合件时相应的变形可能是不利的。
尤其涉及多轴挤压的压接接触部和压接几何形状由文献WO
2022/073743A1、DE 10 2018 199 440 A1、EP 2 685 573 A2和EP 3
984 702A1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所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装置,该压接装置不仅机械构造简单,而且确保有利的压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教导,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电导体上的压接装置实现,该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使得该压接装置被构造用于单轴的挤压,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一起形成压接轮廓,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Dorn),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其中,压接轮廓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横截面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认识到,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优选至少四个棘状凸起的压接轮廓可以借助两个模具实现,从而沿着一个轴线进行挤压。因此压接装置可以特别简单地构成。此外,机械上简单的构造可以与导体的对于连接有利的变形相结合,从而总体上得到特别有利的连接。
尤其是压接套管可以构造得比通常更短,其中,可以保证可靠的压接连接。在多个部位上的挤压即使在导体横截面较大时也不是必要的,由此对于使用者得到较短的过程时间。因为不需要多次压接,所以也得到更高的工艺可靠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特别适合于将压接套管压接到具有大的导体横截面的电导体上。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件是一个批量产品,所以压接套管的较短的设计方案通过材料节省确保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从而使得压接轮廓具有至少四个棘状凸起。这种轮廓确保了电导体的充分变形,从而能够确保导体和压接套管之间的可靠接触。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压接轮廓的四个棘状凸起分别以相对于挤压方向大约45°的角度布置。
根据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压接轮廓关于分离轴线对称地设计,当第二模具放置在第一模具上时,该分离轴线设计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部上。压接轮廓的对称的构造决定了偶数个棘状凸起,即例如四个棘状凸起或六个棘状凸起。同时,第一模具上的棘状凸起数量对应于第二模具上的棘状凸起数量。
同样可以考虑,压接轮廓设计为关于分离轴线不对称,当第二模具放在第一模具上时,该分离轴线形成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部上。根据该实施方式,第一模具上的棘状凸起的数量与第二模具上的棘状凸起的数量不相同。尤其是存在的所有棘状凸起的数量是奇数。
根据压接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具有纵轴线,其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形状和/或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形状在纵轴线的走向中改变。至少一个模具在此在端侧具有横截面模具轮廓,其在挤压期间对压接套管施加的力比模具中间的横截面模具轮廓施加的更小,优选不引起压接套管的挤压。
特别优选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朝向电导体的端部上具有横截面模具轮廓,该横截面模具轮廓在挤压期间比在中间设置在模具中的横截面模具轮廓对压接套管施加更小的力,优选不引起压接套管的挤压。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在压接装置的端侧已经存在一个区域,该区域仅对压接套管施加很小的力或者不施加力,并且因此保持压接套管的圆形形状。特别优选地,在端侧的压接轮廓相应于压接套管的外形。
当压接套管布置在第一模具中时,纵轴线的取向对应于压接套管的纵轴线的取向。
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压接装置具有压接区域,在该压接区域中压接套管与电导体挤压,并且具有出口区,在该出口区中减小了压接套管上的力,或者在该出口区中即使在模具闭合时也没有力作用到压接套管上。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在至少一个模具中,压接套管的压接区域到端侧的横截面模具轮廓的过渡部连续地、即不是阶梯状地构成。该设计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即电导体的线的应力连续地增大并且不存在梯级或棱边,从而至少明显减小各个线被剪断或以其他方式被损坏的风险。
根据压接装置的另一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具有纵轴线,其中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在纵轴线的方向上并且至少向电导体的方向具有带有起始斜面的出口区。由于存在出口区,压接轮廓的横截面向电导体的方向增大。特别优选地,在端侧布置的压接轮廓基本上相应于压接套管的外部形状。
特别优选的是,出口区占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3或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4或模具沿纵向方向的长度的最多1/5。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只有第一模具的所述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和/或第二模具的所述至少一个棘状凸起具有起始斜面。根据该实施例,相应端侧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半径或端侧压接轮廓的半径可以小于外部压接套管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在端侧也还有一个力作用到压接套管上。
替代地,相应的端侧横截面模具轮廓的半径或端侧压接轮廓的半径可对应于外部压接套管的半径。
同样有利的是,在压接区域中通过完整的压接轮廓、即不仅仅通过棘状凸起进行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设置棘状凸起的部位上的压接轮廓的半径小于外部的压接套管的半径。根据该设计方案,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和/或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可以具有起始斜面,该起始斜面完全在相应横截面模具轮廓上延伸。
特别有利的是,压接轮廓在朝向电导体的一侧上基本上圆形地构造。这种设计确保了,压接套管的朝向导体的区域(该区域也包围导体)设计为圆形并且就此而言未变形。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具有两个出口区,其中,两个出口区分别在端侧向电导体的方向和向电连接元件的方向设置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连续地实现电导体向压接区域中的过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朝向电连接元件的端部上形成毛刺。此外,在两个端部区域中确保了压接套管在压接区域旁边还保持其圆形形状,这特别是在其他应用中,例如与其他构件的连接中也是有利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教导,开头所述的目的通过开头所述的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这样来实现,即压接套管利用上述压接装置与电导体的端部挤压。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电连接器构造为电缆接线座或插接连接器或构造为接线套筒。
此外有利的是,电导体具有多根线,其中线在压接区域内与压接套管挤压,并且其中在挤压区域和未被挤压的区域之间至少在一侧存在倾斜的过渡区域。复合件的这种设计确保了,一方面导体的线的负荷仅连续地增加并且不存在可能损坏线的阶梯或棱边。另一方面,在未被挤压的区域内,压接套管的形状也可以得以保持,从而可以避免套管在压接区域之外的不均匀变形。压接套管在未被挤压的区域中的圆度例如在确保特定的保护等级(IP保护等级)方面具有优点。
关于复合件的各个设计方案尤其可以参考对压接装置的不同设计方案的说明。
附图说明
存在多种设计和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和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件的可能性。对此参考从属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权利要求以及结合附图的以下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打开的压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示出了闭合的压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3以纵剖面示出了压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图4示出了带有内置的压接套管的压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5以纵剖图示出图4的实施例,
图6示出第一和第二模具的一个实施例,
图7示出了压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示出了沿着图7中的剖切面C-C剖切的压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9示出了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10示出了用于制造压接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前视图示出用于将压接套管2压接到电导体3上的压接装置1的实施例,该压接装置具有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两个模具4、5在所示实施例中是敞开的。
导体3为了压接而以去绝缘的端部引入到压接套管2中,并且压接套管2嵌置到第一模具4中。电导体3优选具有多个线,所述线在压接套管2的区域中被去绝缘。接着使第二模具5沿箭头方向朝向第一模具4运动,直至模具4、5直接彼此紧靠。
第一模具4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并且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使得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和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共同形成压接轮廓8。
在压接期间,导体3的各个线被挤压并且变形,使得绝缘表面破裂,并且因此能够建立与压接套管2的电接触。此外,压接套管2和导体3的所述多个线或实心导体的单线这样一起塑性变形,使得它们在压紧状态下形成牢固的复合体。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具有两个棘状凸起9,并且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同样具有两个棘状凸起9。因此,压接轮廓8总共具有四个棘状凸起9,这些棘状凸起使电导体3与压接套管2一起塑性变形。
所示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使用两件式模具的四棘状凸起压接轮廓可以作用在导体上。因此压接过程沿着一条轴线、即沿着一个挤压方向进行。这具有的优点是,压接装置1能够机械上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构造。此外,压接过程因此也相比于使用多于一条的轴线的情况下更简单。通过所示的几何形状,即使在导体横截面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取消在多于一个的压接区域内的挤压。
图2示出了压接装置1的另一视图,该压接装置具有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其中,模具4、5相对彼此位于闭合位置中。在这个实施例中,压接轮廓8也总共具有四个棘状凸起9。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沿限定的剖切平面A-A的纵剖面图。从该图示中可以看出,模具4、5在端侧具有出口区10,在该出口区中形成从包括四个棘状凸起9的压接轮廓到圆形的压接轮廓的连续的过渡部。这样,在实践中借助于棘状凸起9挤压的线可以缓慢且连续地卸载高负荷。此外,避免了线在-在此不存在的-棱边处损坏。
图4和5示出了压接装置1连同压接套管2,但是没有电导体,一方面以正视图(图4)并且另一方面以沿着限定的、具有压接装置1的纵轴线20的剖切平面B-B的纵剖图(图5)示出。剖切平面B-B恰好位于两个棘状凸起之间。
图5中的纵剖图示出了压接套管2的该变形较小的区域,棘状凸起9分别以从轴线B-B和压接套管2的交点偏置大约45°的方式布置在模具4和5上。在模具4、5的面对导体的端部上可以看到,模具4、5具有出口区10,通过该出口区10将压接轮廓8连续地过渡为圆形横截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区10也设置在压接轮廓8的不存在棘状凸起9的区域中。
图6示出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的分开的视图。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都具有两个棘状凸起9,这两个棘状凸起在端侧过渡到一个出口区10中。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出口区10的相应棘状凸起9的高度连续减小。除了减小棘状凸起9的高度之外,也增大了压接轮廓8的其余区域的半径,从而压接轮廓的在朝向导体的端部上的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基本上相应于压接套管2的外部形状。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在出口区中不存在棱边或阶梯,否则该棱边或阶梯可能导致线的损坏,例如线的剪断或弯折。此外,在压接装置1旁边的区域内不发生压接套管2的不均匀的变形。
图7示出了压接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其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处于闭合位置。
此外,图8示出了沿着在图7中限定的剖切面C-C的压接装置1。该图示尤其示出了出口区10,其在端侧布置在棘状凸起9的区域中。
图9示出了由电导体3和电连接器11构成的复合件19的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11包括压接套管2和插接连接器端子12。压接套管2与电导体3的线13挤压成一个单元。在压接区域14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出口区10,通过该出口区,压接轮廓8连续地过渡到圆形的横截面中,从而不存在可能损坏线13的棱边。此外,通过出口区10避免了压接套管2在压接区域14旁边的不均匀变形。在所示实施例中,出口区10既在电导体3的方向上、也在插接连接器端子12的方向上存在。此外,在该图中示出了护套15的端部,该护套在导体3的引入到压接套管2中的端部上被去除。
图10示出了用于在电导体3和电连接器11之间建立压接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电导体3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线13。电连接器11特别地包括压接套管2。如果电导体3具有护套15,则必须在进行压接过程之前在导体3或电缆的端部上移除该护套,从而仅电缆的被去绝缘的端部、即真正的导体3被引入到压接套管2中。
该方法利用图1中所示的压接装置1来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在准备步骤16中,将电导体3的端部引入到压接套管2中并且将压接套管2放置到第一压接模具4中。是否首先将导体3引入压接套管2中或者是否首先将压接套管2放置到第一模具4中,在此对于该方法而言是不重要的。
在连接步骤17中,第二模具5和第一模具4闭合或者说彼此相向运动,从而使压接套管2和导体3的被去绝缘的端部在压接区域14中彼此挤压。
在打开步骤18中,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再次打开。
所示方法的优点是,由于仅使用两个模具4、5,所以可以特别简单地实施所述方法,并且由于压接轮廓8的几何形状还可以提供电导体和电连接器的有利的连接。所示的方法尤其在导体具有大的导体横截面的情况下是有利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压接装置
2 压接套管
3 电导体
4 第一模具
5 第二模具
6 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
7 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
8 压接轮廓
9 棘状凸起
10 出口区
11 电连接器
12 插接连接器端子
13 线
14 压接区域
15 护套
16 准备步骤
17 连接步骤
18 打开步骤
19 由电导体和电连接器构成的复合件
20 纵轴线

Claims (11)

1.一种压接装置(1),用于将压接套管(2)压接到电导体(3)上,该压接装置(1)包括第一模具(4)和第二模具(5),使得该压接装置(1)被构造用于单轴的挤压,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4)具有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模具(5)具有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
其中,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和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一起形成压接轮廓(8),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9),并且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具有至少一个棘状凸起(9),
其中,所述压接轮廓(8)具有至少三个棘状凸起(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9),并且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具有至少两个棘状凸起(9),从而所述压接轮廓(8)具有至少四个棘状凸起(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轮廓(8)关于分离轴线对称地形成,当所述第二模具(5)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4)上时,所述分离轴线形成在所述第一模具(4)与所述第二模具(5)的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4)和所述第二模具(5)具有纵轴线(20),并且所述第一横截面模具轮廓(6)的形状和/或所述第二横截面模具轮廓(7)的形状在所述纵轴线(20)的走向中改变,其中至少一个模具(4、5)在端侧具有横截面模具轮廓(6、7),所述横截面模具轮廓在挤压期间比在中间布置在所述模具(4、5)中的横截面模具轮廓施加更小的力到所述压接套管(2)上,使得不引起所述压接套管(2)的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接装置具有压接区域(14),在至少一个模具(4、5)中,从所述压接区域(14)到所述压接套管(2)的端侧的横截面模具轮廓(6、7)的过渡部构造为连续的、即不是阶梯状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4)和所述第二模具(5)具有纵轴线(20),并且所述第一模具(4)和/或所述第二模具(5)沿所述纵轴线(20)的方向至少向所述电导体(3)的方向具有至少一个具有起始斜面的出口区(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轮廓(8)在朝向所述电导体(3)的一侧上基本上圆形地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4)和/或所述第二模具(5)具有两个出口区(10),其中,所述两个出口区(10)分别在端侧向所述电导体(3)的方向和向电连接器(11)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4)和/或所述第二模具(5)上。
9.由电导体(3)和电连接器(11)组成的复合件(19),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1)包括压接套管(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套管(2)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装置(1)与所述电导体(3)的端部挤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件(1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1)构造为电缆接线座或插接连接器(12)或接线套筒。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复合件(1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体(3)具有多根线(13),其中,这些线(13)在所述压接区域(14)中与所述压接套管(2)挤压,并且其中,在挤压区域和未被挤压的区域之间至少在一侧存在倾斜的过渡区域。
CN202322174575.2U 2023-07-21 2023-08-14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Active CN22062844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3119381 2023-07-21
DE102023119381.3 2023-07-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8448U true CN220628448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4575.2U Active CN220628448U (zh) 2023-07-21 2023-08-14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8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6394B2 (en) Terminal connector with a crimping portion with recesses
CN109196720B (zh) 电气压接端子
US4828516A (en) Crimp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crimping dies therefore
US4890384A (en) Method of crimp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6538204B2 (en) Electric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CN102084547B (zh) 金属端子接头及具有端子的电线
EP0499140B1 (en) Full closure H-shaped connector
CN102362398B (zh) 用于制造具有端子的电线的方法
CN111684661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US6552271B2 (en) Electric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EP2309600A1 (en) Compression terminal, splicing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compressing structure
US3314135A (en) Crimping tools and dies
EP2110885B1 (en) Multi-port compression connector with single tap wire access port
US9088079B2 (en) Crimped terminal attached electric wire and method of crimping crimped terminal to electric wire
US9343820B2 (en) Crimp contact and cabl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US4976132A (en) Dies for crimp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6747211B2 (en) Electric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CN220628448U (zh) 压接装置及其复合件
US6486403B1 (en) Electrical compression connector
US7043833B2 (en) Method of making an angled condu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3110503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comprising a crimping section
US8813341B2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line to a connecting element
CN112042065A (zh) 十边形压缩模具
WO2023157733A1 (ja) 圧着端子
EP3989363A1 (en) Electrical crimp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