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8184U -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8184U
CN220618184U CN202322254166.3U CN202322254166U CN220618184U CN 220618184 U CN220618184 U CN 220618184U CN 202322254166 U CN202322254166 U CN 202322254166U CN 220618184 U CN220618184 U CN 220618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fting
crane
wheels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41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锋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Gaot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Gaot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Gaot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Gaot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41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8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8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8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移动双梁通过支撑轮与X轴支撑梁滑动连接,小行车两侧设置有车轮,车轮与移动双梁的Y轴导轨相互配合,小行车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装有吊钩,内框架与小行车下表面相连并活动设置于移动双梁之间,内框架外部活动设置有外框架,外框架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块,升降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杆,导杆与导向块一一对应并滑动配合,升降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吊耳均通过钢丝绳与吊钩相连,夹爪由两个且与升降架滑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外框架及内框架的配合,保证了升降架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夹爪工装的稳定性,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进而提高输送时货物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抱夹输送起重机属于桥式起重机的一种。
目前大多数抱夹输送起重机底部的夹爪工装一般通过钢丝绳直接悬吊在挂钩上,挂钩再通过钢丝绳与移动小车上安装的起重机构配合连接,这种结构再输送货物时,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大大降低整体输送时的稳定性,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升降机构由内框架、外框架及升降架构成,通过外框架及内框架的配合,保证了升降架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夹爪工装的稳定性,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进而提高输送时货物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包括移动双梁、小行车、Z轴升降机构、夹爪工装;
所述移动双梁两端设置有支撑轮,所述移动双梁通过支撑轮与X轴支撑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双梁上表面设置有Y轴导轨;
所述小行车两侧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与移动双梁的Y轴导轨相互配合,所述小行车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装有吊钩;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内框架、外框架及升降架,所述内框架与小行车下表面相连并活动设置于移动双梁之间,所述内框架外部活动设置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块,所述升降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杆,所述导杆与导向块一一对应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所述吊耳均通过钢丝绳与吊钩相连;
所述夹爪工装包括电动推杆、滑架、夹爪,所述电动推杆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升降架上表面,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滑架相连,所述滑架与夹爪的顶端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中,所述移动双梁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支撑轮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中,所述小行车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车轮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中,所述内框架两侧设置有Z轴导轨,所述外框架内侧于Z轴导轨滑动配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中,所述卷扬机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滚筒及线轮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端与滚筒一端相连,所述滚筒的一侧还设置有线轮架。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中,所述升降架上表面还设置有夹爪导轨,所述滑架与夹爪导轨滑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升降机构由内框架、外框架及升降架构成,通过外框架及内框架的配合,保证了升降架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夹爪工装的稳定性,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进而提高输送时货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图1中标识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小行车、Z轴升降机构及夹爪工装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小行车、Z轴升降机构及夹爪工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小行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夹爪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爪工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卷扬机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吊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移动双梁1、小行车2、支撑轮3、X轴支撑梁4、Y轴导轨5、车轮6、卷扬机7、吊钩8、内框架9、外框架10、升降架11、导向块12、导杆13、吊耳14、电动推杆15、滑架16、夹爪17、第一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9、Z轴导轨20、夹爪导轨21、第三驱动电机701、减速齿轮箱702、滚筒703、线轮架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包括移动双梁1、小行车2、Z轴升降机构、夹爪工装;
移动双梁1两端设置有支撑轮3,移动双梁1通过支撑轮3与X轴支撑梁4滑动连接,移动双梁1上表面设置有Y轴导轨5,移动双梁1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8,第一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支撑轮3相连,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8带动对应的支撑轮3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双梁1沿X轴支撑梁4前后移动;
小行车2两侧设置有车轮6,车轮6与移动双梁1的Y轴导轨5相互配合,小行车2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车轮6相连,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9带动对应的车轮6转动,从而实现小行车2沿Y轴导轨5移动,小行车2设置有卷扬机7,卷扬机7通过钢丝绳吊装有吊钩8,小行车2沿Y轴导轨5移动,卷扬机7用于实现吊钩8的升降;
升降机构包括内框架9、外框架10及升降架11,内框架9与小行车2下表面相连并活动设置于移动双梁1之间,内框架9外部活动设置有外框架10,内框架9两侧设置有Z轴导轨20,外框架10内侧于Z轴导轨20滑动配合,以保证外框架10与内框架9的顺畅配合,外框架10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块12,升降架1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杆13,导杆13与导向块12一一对应并滑动配合,升降架1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14,吊耳14均通过钢丝绳与吊钩8相连,卷扬机7带动吊钩8升降,从而通过吊耳14带动升降架11升降;
夹爪工装包括电动推杆15、滑架16、夹爪17,电动推杆15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升降架11上表面,电动推杆15的活塞杆与滑架16相连,升降架11上表面还设置有夹爪导轨21,滑架16与夹爪导轨21滑动相连,以保证滑架16的导向及移动时的顺畅性,滑架16与夹爪17的顶端相连,电动推杆15的活塞杆伸缩,从而带动滑架16的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夹爪17的左右移动。
如图9所示,卷扬机7包括第三驱动电机701、减速齿轮箱702、滚筒703及线轮架704,第三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箱702的输入端相连,减速齿轮箱702的输出端与滚筒703一端相连,滚筒703的一侧还设置有线轮架704,第三驱动电机701通过减速齿轮箱702带动滚筒703转动,从而实现钢丝绳的卷绕,线轮架704用于钢丝绳的导向。
使用方法及原理:将X轴支撑梁4安装在车间内部两侧,随后将移动双梁1通过支撑轮3支撑于X轴支撑梁4之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8带动支撑轮3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双梁1沿X轴支撑梁4移动。通过小行车2两侧的第二驱动电机19,带动车轮6的转动,从而实现小行车2沿移动双梁1移动。使用时,将小行车2移动到货物上方,随后启动卷扬机7,通过第三驱动电机701及减速齿轮箱702带动滚筒703转动,从而使吊钩8进行升降,吊钩8下降,从而通过钢丝绳将升降架11及外框架10下降,外框架10沿内框架9进行升降,当外框架10降至最低高度后,升降架11继续下降并通过导杆13导向,当升降架11降至对应高度后,通过电动推杆15推动滑架16沿夹爪导轨21移动,从而将货物夹持,接着通过卷扬机7将升降架11吊起,如图10所示,通过移动双梁1及小行车2分别沿X轴及Y轴移动,从而将货物移动到车间对应位置,从开夹爪17,完成卸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升降机构由内框架9、外框架10及升降架11构成,通过外框架10及内框架9的配合,保证了升降架11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夹爪工装的稳定性,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进而提高输送时货物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双梁(1)、小行车(2)、Z轴升降机构、夹爪工装;
所述移动双梁(1)两端设置有支撑轮(3),所述移动双梁(1)通过支撑轮(3)与X轴支撑梁(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双梁(1)上表面设置有Y轴导轨(5);
所述小行车(2)两侧设置有车轮(6),所述车轮(6)与移动双梁(1)的Y轴导轨(5)相互配合,所述小行车(2)设置有卷扬机(7),所述卷扬机(7)通过钢丝绳吊装有吊钩(8);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内框架(9)、外框架(10)及升降架(11),所述内框架(9)与小行车(2)下表面相连并活动设置于移动双梁(1)之间,所述内框架(9)外部活动设置有外框架(10),所述外框架(10)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块(12),所述升降架(1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杆(13),所述导杆(13)与导向块(12)一一对应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架(1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吊耳(14),所述吊耳(14)均通过钢丝绳与吊钩(8)相连;
所述夹爪工装包括电动推杆(15)、滑架(16)、夹爪(17),所述电动推杆(15)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升降架(11)上表面,所述电动推杆(15)的活塞杆与滑架(16)相连,所述滑架(16)与夹爪(17)的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双梁(1)两端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支撑轮(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行车(2)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车轮(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9)两侧设置有Z轴导轨(20),所述外框架(10)内侧于Z轴导轨(20)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7)包括第三驱动电机(701)、减速齿轮箱(702)、滚筒(703)及线轮架(704),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箱(70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齿轮箱(702)的输出端与滚筒(703)一端相连,所述滚筒(703)的一侧还设置有线轮架(7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11)上表面还设置有夹爪导轨(21),所述滑架(16)与夹爪导轨(21)滑动相连。
CN202322254166.3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Active CN220618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166.3U CN22061818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166.3U CN22061818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8184U true CN220618184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8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4166.3U Active CN22061818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8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8131A (zh) 一种带螳螂臂及自动调整机构的搬砖机
CN112408211A (zh) 用于运输物料的桁车
CN111169958A (zh) 一种轨枕模具翻转装置
CN209834823U (zh) 车架转运平台
CN220376168U (zh) 一种多功能门式起重机
CN220618184U (zh)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CN210456531U (zh) 一种铝棒自动堆叠设备
CN215756042U (zh) 一种环链式提升机
CN206901613U (zh) 一种型材专用移动式龙门起重机
CN215358995U (zh) 叠合剪力墙翻面装置
CN205739266U (zh) 一种带螳螂臂及自动调整机构的搬砖机
CN210312214U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211169550U (zh) 一种维修和更换减速机的吊装装置
CN210558937U (zh) 一种大型模具夹取天车
CN110027865B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113697154A (zh) 钢卷包装装置
CN221051334U (zh) 一种驾驶室总成吊具
CN218753105U (zh) 一种空框升降输送***
CN212403245U (zh) 一种多动作起重装置
CN113955676B (zh) 一种上模平台的推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18206U (zh) 一种酸洗起重机
CN217458024U (zh) 一种重物装卸车装置
CN211945201U (zh) 一种轨枕模具翻转装置
CN218950236U (zh) 一种用于高速搬运工字轮的有轨制导车辆
CN219619951U (zh) 一种具有滑动推拉升降机构的设备方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