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2335U -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2335U
CN220512335U CN202322183786.2U CN202322183786U CN220512335U CN 220512335 U CN220512335 U CN 220512335U CN 202322183786 U CN202322183786 U CN 202322183786U CN 220512335 U CN220512335 U CN 22051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lower wing
slider
upper wing
w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37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建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astdragon Fabric &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astdragon Fabric &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astdragon Fabric &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astdragon Fabric &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37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2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拉头主体具有相对平行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设置在拉头主体前端侧的引导柱,上翼板、下翼板、上导向板围成用于供链牙滑动通过的滑槽,上翼板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以在上翼板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所述下翼板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下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下翼板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前端侧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由于阶梯结构会在上翼板/下翼板的内侧面形成高度差,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链牙列在拉头主体的前端处完成分链和合链的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头为了防止拉头自动移动,会在拉头主体上安装锁定结构,例如在拉头主体的拉鼻上连接有延伸至拉头主体滑槽中的锁钩,通过拉片拉动拉鼻从而使锁钩脱离链牙,进而完成拉头的移动,以实现拉链牙链带的合链和分链。目前带拉攀(拉片)的拉头其拉攀连接部通常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对于尼龙拉链来说,由于拉链结构的特性,正面与背面不对称,所以存在正拉和背拉两种搭配;若只在拉头一侧翼板上表面设置拉攀连接部,则拉头无法通配正拉、背拉拉链;若在拉头两侧的翼板上表面都设置拉攀连接部,则会提高生产成本。而在一些场景下为了美观和特殊需求,需要取消拉片(拉攀)结构,而现有带拉攀拉头由上翼板和下翼板形成的滑槽多为平滑结构,且上翼板的厚度相较于滑槽的高度差别很大,这样原有的带拉攀的拉头在不借助拉攀的情况下则会出现拉动不顺畅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出现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无锁无拉攀的拉链用拉头,能够同时搭配正拉、背拉拉链,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同时在去除拉攀的同时还要保证拉头拉动的顺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具有高度差的上翼滑动部和下翼滑动部以形成阶梯结构,在拉头两侧的拉链带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阶梯结构会在上翼板/下翼板的内侧面形成高度差,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链牙列在拉头主体的前端处完成分链和合链的动作,使本方案的无锁无拉攀拉头能够同时搭配正拉、背拉拉链,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同时在去除拉攀的同时还能保证拉头拉动的顺畅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具有相对平行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设置在拉头主体前端侧的引导柱,所述引导柱用于连结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左右两侧朝向下翼板的方向延伸设有上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与所述下翼板之间形成用于咬合拉链带的咬合间隙,所述上翼板、下翼板、上导向板围成用于供链牙滑动通过的滑槽;
所述上翼板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上翼板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所述下翼板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下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下翼板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靠近所述滑槽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高于远离所述滑槽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靠近所述滑槽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低于远离所述滑槽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以使所述滑槽在所述前端口形成的高度距离最大。
优选的,所述上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上翼滑动部和与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连接的第二上翼滑动部,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沿所述上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的后端;
所述下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下翼滑动部和与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连接的第二下翼滑动部,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沿所述下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的后端。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上翼滑动部与滑槽的前端口连通,且第一上翼滑动部与第二上翼滑动部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及第一下翼滑动部与滑槽的前端口连通,且第一下翼滑动部与第二下翼滑动部之间形成高度差,以便于在推动拉头主体的后端侧时,第一上翼滑动部和第一下翼滑动部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过渡引导区,便于拉链链牙在经过该引导区时能够更顺畅的啮合。
优选的,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延伸至所述上翼板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延伸至所述下翼板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
这样设置,当拉头滑动时,拉头主体前端侧的第一上翼滑动部和第一下翼滑动部的两侧与拉链带之间的接触时为弧形接触,这样减少在拉头闭合拉链时的摩擦阻力,提高拉链合链时的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沿所述上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前端侧的1/5~2/3处;
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沿所述下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前端侧的1/5~2/3处。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第一上翼滑动部和第一下翼滑动部过长或过短,从而出现合链不稳固的问题。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沿所述上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前端侧的1/4~1/2处;
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沿所述下翼板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前端侧的1/4~1/2处。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上翼板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下翼板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靠近上翼板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引导柱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靠近下翼板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的一端形成弧形壁,以及第二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的一端形成弧形壁,当链牙和链带经过第一上翼滑动部/第一下翼滑动部进入到第二上翼滑动部/第二下翼滑动部时,能够得到第二上翼滑动部/第二下翼滑动部前端的弧形壁的引导,减小合链时的阻力,使不具有拉攀的拉头在外力推动下也能够顺利完成合链动作。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沿所述上翼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上翼板的后端侧,所述上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靠近所述上翼板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
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沿所述下翼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下翼板的后端侧,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靠近所述下翼板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上导向板对应的下导向条。
优选的,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前端侧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
优选的,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的高度与所述上导向板延伸的高度之比为1:1~1:2;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的高度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之比为1:1~1:2。
这样设置,是为了使上翼板在后端侧具有足够的高度,从而确保在拉头主体后端侧推动拉头时,能够与拉头主体有足够的接触面,从而更好的推动无锁无拉攀的拉头。
优选的,所述引导柱后端侧还延伸设置有上引导条和下引导条,所述上引导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上,所述下引导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上。
优选的,所述上翼板的外表面和下翼板的外表面均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和拉链用拉头,所述拉链用拉头用于操纵所述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和所述第二链带上的链牙互相咬合或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用拉头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取消了拉头的锁定结构和拉片,能够在不用拉动拉攀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拉头的滑动,从而打开和闭合拉链,当拉链带受到左右拉力的情况下,拉头即可打开拉链,当外力消失后,拉头在自重的带动下自动向下滑动,从而完成拉链带的闭合,或者推动拉头的后侧也可使拉头滑动从而完成拉链带闭合,相比较于现有的无锁拉头,拉头能够更顺畅的滑动以及更好的闭合拉链牙链带;且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前端处分别具有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和下翼滑动部,从而在上翼板和下翼板前端均形成阶梯结构,阶梯结构能够更好的引导拉头主体在无锁情况下完成对链牙列的引导,在拉头两侧的拉链带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阶梯结构会在上翼板/下翼板的内侧面形成高度差,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链牙列在拉头主体的前端处完成分链和合链的动作,使本方案的无锁无拉攀拉头滑动的更顺畅,防止出现卡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可以使得去除上下翼板外表面的拉攀连接部后减少产品重量,后续生产组装中又可省去扣压拉攀链接部的工序,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上下翼板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降低拉攀的突兀感,去除上下翼板外表面拉攀链接部后,可在上下翼板外表面增加大面积的logo、商标、图案等,提升产品的卖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主视方向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仰视方向的结构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后视方向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上翼板;11、第一上翼滑动部;12、第二上翼滑动部;2、下翼板;21、第一下翼滑动部;22、第二下翼滑动部;221、弧形壁;3、引导柱;4、上导向板;5、下导向条;6、下引导条;7、滑槽;8、弧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考图1-3,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具有相对平行的上翼板1和下翼板2,以及设置在拉头主体前端侧的引导柱3,所述引导柱3用于连结上翼板1和下翼板2,所述上翼板1左右两侧朝向下翼板2的方向延伸设有上导向板4,所述上导向板4与所述下翼板2之间形成用于咬合拉链带的咬合间隙,所述上翼板1、下翼板2、上导向板4围成用于供链牙滑动通过的滑槽7,
所述上翼板1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上翼板1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所述下翼板2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下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下翼板2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高于远离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低于远离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以使所述滑槽7在所述前端口形成的高度距离最大。
本实施例的拉头在不具备拉片和锁钩的基础上成为无锁和无拉攀的拉头,且能够在不用拉动拉攀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拉头的滑动,从而打开和闭合拉链,当拉链带受到左右拉力的情况下,拉头即可打开拉链,当外力消失后,拉头在自重的带动下自动向下滑动,从而完成拉链带的闭合,或者推动拉头的后侧也可使拉头滑动从而完成拉链带闭合,相比较于现有的无锁拉头,拉头能够更顺畅的滑动以及更好的闭合拉链牙链带;且上翼板1和下翼板2的前端处分别具有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和下翼滑动部,从而在上翼板1和下翼板2前端均形成阶梯结构,阶梯结构能够更好的引导拉头主体在无锁情况下完成对链牙列的引导,在拉头两侧的拉链带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阶梯结构会在上翼板1/下翼板2的内侧面形成高度差,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链牙列在拉头主体的前端处完成分链和合链的动作,使本方案的无锁无拉攀拉头滑动的更顺畅,防止出现卡顿的情况。
参考图1和3所述上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上翼滑动部11和与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连接的第二上翼滑动部12,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上翼滑动部11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3的后端;
所述下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下翼滑动部21和与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连接的第二下翼滑动部22,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3的后端。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与滑槽7的前端口连通,且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与第二上翼滑动部12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及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与滑槽7的前端口连通,且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与第二下翼滑动部22之间形成高度差,以便于在推动拉头主体的后端侧时,第一上翼滑动部11和第一下翼滑动部21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过渡引导区,便于拉链链牙在经过该引导区时能够更顺畅的啮合。
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延伸至所述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8;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延伸至所述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8。
当拉头滑动时,拉头主体前端侧的第一上翼滑动部11和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两侧与拉链带之间的接触时为弧形接触,这样减少在拉头闭合拉链时的摩擦阻力,提高拉链合链时的顺畅性。
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5~2/3处;
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5~2/3处。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第一上翼滑动部11和第一下翼滑动部21过长或过短,从而出现合链不稳固的问题。
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221;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221。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靠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的一端形成弧形壁221,以及第二下翼滑动部22靠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一端形成弧形壁221,当链牙和链带经过第一上翼滑动部11/第一下翼滑动部21进入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第二下翼滑动部22时,能够得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第二下翼滑动部22前端的弧形壁221的引导,减小合链时的阻力,使不具有拉攀的拉头在外力推动下也能够顺利完成合链动作。
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上翼板1的后端侧,所述上导向板4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靠近所述上翼板1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
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下翼板2的后端侧,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靠近所述下翼板2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上导向板4对应的下导向条5。
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滑槽7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前端侧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
参考图4所示,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高度与所述上导向板4延伸的高度之比为1:1~1:2;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高度与所述滑槽7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之比为1:1~1:2。
这样设置,是为了使上翼板1在后端侧具有足够的高度,从而确保在拉头主体后端侧推动拉头时,能够与拉头主体有足够的接触面,从而更好的推动无锁无拉攀的拉头。
优选的,所述引导柱3后端侧还延伸设置有上引导条和下引导条6,所述上引导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上,所述下引导条6设置在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上。
所述上翼板1的外表面和下翼板2的外表面均为曲面。优选的,所述上翼板1的外表面为朝向下翼板2弯曲的弯曲面,所述下翼板2的外表面为朝向上翼板1弯曲的曲面,这样设置,既可以使得去除上下翼板2外表面的拉攀连接部后减少产品重量,后续生产组装中又可省去扣压拉攀链接部的工序,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上下翼板2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降低拉攀的突兀感,去除上下翼板2外表面拉攀链接部后,可在上下翼板2外表面增加大面积的logo、商标、图案等,提升产品的卖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4~1/2处;
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4~1/2处。
实施例3
一种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和拉链用拉头,所述拉链用拉头用于操纵所述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和所述第二链带上的链牙互相咬合或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用拉头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具有相对平行的上翼板(1)和下翼板(2),以及设置在拉头主体前端侧的引导柱(3),所述引导柱(3)用于连结上翼板(1)和下翼板(2),所述上翼板(1)左右两侧朝向下翼板(2)的方向延伸设有上导向板(4),所述上导向板(4)与所述下翼板(2)之间形成用于咬合拉链带的咬合间隙,所述上翼板(1)、下翼板(2)、上导向板(4)围成用于供链牙滑动通过的滑槽(7),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板(1)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上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上翼板(1)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所述下翼板(2)的前端具有至少两个内侧面处于不同平面内的下翼滑动部,以在所述下翼板(2)的前端处形成阶梯结构;
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高于远离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上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高度低于远离所述滑槽(7)前端口的下翼滑动部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以使所述滑槽(7)在所述前端口形成的高度距离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上翼滑动部(11)和与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连接的第二上翼滑动部(12),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上翼滑动部(11)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3)的后端;
所述下翼滑动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7)前端口设置的第一下翼滑动部(21)和与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连接的第二下翼滑动部(22),沿拉头的高度方向,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的内侧面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不超过所述引导柱(3)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延伸至所述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8);沿所述拉头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延伸至所述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处,且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的侧边边缘为弧形边(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5~2/3处;
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至距离所述引导柱(3)前端侧的1/5~2/3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不同位置处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上翼滑动部(11)靠近上翼板(1)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上翼滑动部(11)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221);
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所述引导柱(3)的一侧至第一下翼滑动部(21)靠近下翼板(2)的侧边边缘的一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各区域向所述拉头主体的后端侧延伸的长度逐渐变长,以使所述第一下翼滑动部(21)与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的连接处形成向后弯曲的弧形壁(2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沿所述上翼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上翼板(1)的后端侧,所述上导向板(4)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翼滑动部(12)靠近所述上翼板(1)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
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沿所述下翼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下翼板(2)的后端侧,所述第二下翼滑动部(22)靠近所述下翼板(2)后端侧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上导向板(4)对应的下导向条(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拉头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滑槽(7)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前端侧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拉头主体后端侧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的外表面和下翼板(2)的外表面均为曲面。
10.一种拉链,包括,第一链带、第二链带和拉链用拉头,所述拉链用拉头用于操纵所述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和所述第二链带上的链牙互相咬合或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用拉头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锁无拉攀拉头。
CN202322183786.2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Active CN22051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3786.2U CN220512335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3786.2U CN220512335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2335U true CN220512335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3786.2U Active CN220512335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2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0089B2 (en) Reverse opening type slide fastener
US6092266A (en) Double-layer water-proof zipper
KR101146787B1 (ko) 금속제 양면 엘리먼트 및 슬라이드 파스너
US8225466B2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US8418326B2 (en) Metallic one-side teeth and two-way slide fastener
US20050204516A1 (en) Slide fastener
US6615458B2 (en) Releasable bottom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EP1886592A2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JP2000262309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US2988796A (en) Slide fastener
CN105530828A (zh) 拉链链条和拉链、以及链牙的制造方法
US8806725B2 (en) Slide fastener
EP1595467A2 (en) Bottom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CN220512335U (zh) 一种无锁无拉攀拉头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US5388312A (en) Separable bottom stop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CN104270986A (zh) 拉链用拉头
US4000546A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s
US3977053A (en)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JPS6320326Y2 (zh)
CN104738905B (zh) 拉链
US3255505A (en) Sliders for separable fasteners
US4667377A (en) Slide fastener with a pair of intermeshable top ends stops
EP1300094A1 (en) A slide fastener
CN220001007U (zh) 一种无束缚拉头及双开拉链
US4827580A (en) Lockable sli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