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9432U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 Google Patents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9432U
CN220459432U CN202321709317.3U CN202321709317U CN220459432U CN 220459432 U CN220459432 U CN 220459432U CN 202321709317 U CN202321709317 U CN 202321709317U CN 220459432 U CN220459432 U CN 220459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shell
tooth
anterior
dental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93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星
吴姗姗
庄慧敏
郑韵哲
姚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93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9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9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9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关系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舌侧处,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具有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的几何结构;佩戴时,所述调整部邻近对颌牙齿的表面对下颌前牙区牙齿施加辅助压低力。本申请中的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平导结构压低下颌前牙时反作用力使上颌前牙发生不期望移动的问题,使矫治结果更加精准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背景技术
口腔不良习惯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据北京医科大学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前牙深覆颌是由于上下颌牙弓和/或上下颌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垂直向发育异常造成的错颌畸形,其表现是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三分之一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侧切三分之一以上,使得患者很容易咬伤牙龈,导致前牙的牙周炎疾病及面部关节等疾病。大多数错颌患者中,深覆颌的矫正可能是整个牙齿矫治过程的首要步骤,而打开咬合是纠正深覆颌的关键。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上颌活动矫治器来保持前牙牙槽骨的高度不变,着重升高后牙高度,从最后一个牙开始逐个调磨颌垫,以便使逐对牙伸长接触,待后牙增高后,再进行前牙舌向错位和后牙远中的纠正。还有在上颌前牙区的舌侧设置平导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将金属和树脂制作的平导固定在上颌,对患者而言不仅佩戴之后会产生部分牙齿悬空的现象,还对于患者的咀嚼产生一定影响,患者的异物感较强。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隐形壳状矫治器增加平导结构进行深覆颌的矫治,但是无论是上颌活动矫治器还是隐形壳状矫治器都在经平导结构与上颌前牙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利用平导结构完成对下颌前牙的压低,这样就会导致下颌前牙压低力的反作用力会通过平导作用在上颌前牙上,这样就会导致上颌前牙受到不期望的力,影响最终的矫治效果。
因此在隐形矫治器上进行结构改进,既能够实现避免平导结构对上颌前牙的影响,又同时能够实现下颌前牙的压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平导结构压低下颌前牙时反作用力使上颌前牙发生不期望移动的问题,使矫治结果更加精准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关系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舌侧处,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具有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的几何结构;佩戴时,所述调整部邻近对颌牙齿的表面对下颌前牙区牙齿施加辅助压低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在0.1mm-0.2mm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在邻近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尖牙或前磨牙的表面设有压低附件,佩戴时,所述压低附件对所述第二壳状本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
作为优选,所述压低附件邻近龈端的表面为向对颌方向凹入形成的内凹曲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压低附件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压低附件轮廓一致的压低容置腔体。
作为优选,佩戴时,所述内凹曲面对所述压低容置腔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在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颊侧面设有的升高附件,所述升高附件在近远中方向的长度为其对应牙齿近远中方向上长度的1/2-2/3。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的牙齿受到升高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的牙齿受到升高力。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舌侧面先向对颌方向后向后牙方向延伸形成的空腔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平行于咬合面的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平面上具有定位下颌位置的咬痕结构,所述咬痕结构与对颌前牙区牙齿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引导下颌向前移动的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部的机械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机械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填充件。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表面的舌侧端向上腭方向延伸形成抵抗咬合导致所述空腔结构变形的加强部。
作为优选,佩戴时,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贴合上腭并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申请中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上的调整部能够打开患者前牙区的咬合,同时,第二壳状本体可以进行对下颌前牙的压低。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牙科器械在通过压低下前牙解决深覆颌病例时,不对上颌前牙产生不期望的影响。此外,调整部不仅可以打开前牙区的咬合使得在矫治过程中上下颌前牙区牙齿保持在同一位置还能够给下前牙提供辅助压低力,并且还能增强下颌壳状本体的就位效果,提供下颌壳状本体的矫治表达率,提高矫治效果。因此,本申请中第一壳状和第二壳体共同作用解决深覆颌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咬合调整的的牙科器械的佩戴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咬合调整的的牙科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后牙区”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前牙区的牙齿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另外,对于处于乳牙期阶段的牙齿进行说明,“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40-41页中对于乳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类,其中,乳切牙包括乳中牙和乳侧切牙,乳磨牙包括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壳状本体设置有若干容纳多颗牙齿的空腔,并划分有舌面和唇面,近中面和远中面。其中,“舌面”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5-36页中对于牙冠各面的命名,其中唇面和颊面为前牙的牙冠接近***的一面成为唇面,后牙的牙冠接近颊的一面成为颊面。舌面为前牙和后牙的牙冠接近舌的一面统称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为牙冠与邻牙相邻接的两个面,总称邻面。离面部中线较近的一面称为近中面,离面部中线较远的一面称为远中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11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12,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1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关系的调整部111,所述调整部111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的舌侧处,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具有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的几何结构;佩戴时,所述调整部111邻近对颌牙齿的表面对下颌前牙区牙齿施加辅助压低力。
在一些实施例,第一壳状本体11和第二壳状本体12不仅可以用来解决深覆颌的问题,还可以设计牙齿的正畸排齐,具体的,第一壳状本体11和第二壳状本体12容纳上下颌所有牙列,第一壳状本体11和第二壳状本体12的牙齿收纳腔具有与当前牙列的错位的几何形状使得牙列可以从当前排布位置向目标位置移动。矫形矫治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矫治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状本体1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即前牙区需要被压低牙齿对应的牙齿收纳腔的在垂直方向上高度小于被压低牙齿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具体可以是,参考图3所示,第二壳状本体1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即前牙区需要被压低牙齿对应的牙齿收纳腔的在垂直方向上高度小于被压低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具体可以是,牙齿收纳腔的垂直方向上的整体高度Y1小于被压低牙齿牙冠高度Y2,第二壳状本体12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在0.1mm-0.2mm之间。这个设计的好处在于,在第二壳状本体12被佩戴在患者下颌牙列上时,后牙区牙齿跟第二壳状本体12的后牙区牙齿收纳腔完成就位后,需要被压低的前牙部分牙齿对应牙齿收纳腔对需要被压低的前牙在牙齿的切端施加向下的压低力,因此,在第二壳状本体12佩戴的过程中,前牙区的部分牙齿一直受到向下压低力。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4所示,第二壳状本体12前牙区需要被压低牙齿对应的牙齿收纳腔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局部高度小于被压低牙齿牙冠对应处的高度,具体可以是,局部高度降低可以由对应牙齿收纳腔的切端处局部向下凹入形成(即向龈侧内凹形成)。局部高度降低的范围H1在0.1mm-0.2mm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还包括在邻近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尖牙或前磨牙的表面设有压低附件13,佩戴时,所述压低附件13对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具体的是,当第二壳状本体12需要对前牙所有牙齿进行压低时,即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需要被进行压低时,下颌两侧的前磨牙的牙齿唇侧表面上粘接有压低附件13,压低附件13邻近龈端的表面为向对颌方向凹入形成的内凹曲面13a。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所述压低附件13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压低附件13轮廓一致的压低容置腔体123。佩戴时,所述内凹曲面对所述压低容置腔体123施加垂直向下的力。第二壳状本体12将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在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上,从而实现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压低。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若需要被压低的部分前牙区牙齿为中切牙和侧切牙,因此,在两侧尖牙的牙齿唇侧表面上粘接有压低附件13,同样的,压低附件13邻近龈端的表面为向对颌方向凹入形成的内凹曲面。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所述压低附件13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压低附件13轮廓一致的压低容置腔体123。佩戴时,所述内凹曲面对所述压低容置腔体123施加垂直向下的力。第二壳状本体12将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在中切牙和侧切牙上,从而实现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压低。
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中,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深覆颌病例,往往伴随着深SPEE曲线的情况,一般来说,对于SPEE较深的患者需要对其下颌牙列的前牙区进行压低,后牙区牙齿进行升高,即整平下颌SPEE曲线。佩戴本实施例中的牙科器械后,由于调整部111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具有打开咬合的作用,因此,在牙科器械佩戴后,患者的后牙区牙齿上下颌会出现一定的空隙给后牙区牙齿升高提供空间。具体可以是,参考图6所示,第二壳状本体12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颊舌两侧邻近龈端处设置施力点121,施力点121可由牙齿收纳腔本身向牙齿方向凹入形成,从而实现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或者是,参考图7所示,在后牙区需要升高牙齿的颊侧面设有的升高附件14,所述升高附件14在近远中方向的长度为其对应牙齿近远中方向上长度的1/2-2/3。所述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14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124,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14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124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14的牙齿受到升高力,一般情况下,在佩戴时,升高附件14邻近龈端的表面与升高容置腔体124对应的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升高容置腔体124弹性形变产生的力作用在升高附件14的邻近龈端的表面上,从而实现对于粘有升高附件14的牙齿施加升高力。
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中,参考图8所示,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也可以设计为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在治疗深覆颌病例时,下颌SPEE曲线已通过第二壳状本体12整平后,后牙区上下颌在调整部111的作用下,依然在垂直方向上有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咬合效果。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颊舌两侧邻近龈端处设置施力点112,施力点112可由牙齿收纳腔本身向牙齿方向凹入形成,从而实现对上颌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或者是,参考图9所示,在上颌后牙区需要升高牙齿的颊侧面设有的升高附件14,所述升高附件14在近远中方向的长度为其对应牙齿近远中方向上长度的1/2-2/3。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1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14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114,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14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114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14的牙齿受到升高力,一般情况下,在佩戴时,升高附件14邻近龈端的表面与升高容置腔体114对应的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升高容置腔体114弹性形变产生的力作用在升高附件14的邻近龈端的表面上,从而实现对于粘有升高附件14的牙齿施加升高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示,调整部111包括由第一壳状本体11的前牙区的舌侧面先向对颌方向后向后牙方向延伸形成的空腔结构111a。具体可以是,调整部111包括由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一侧延伸弯曲形成有一空腔结构111a的侧壁,空腔结构111a至少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以及包括至少部分抵消因咬合导致壳状本体产生之形变的加强部113,加强部113一端与侧壁远离第一壳状本体11的一端相连。更具体地说,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一端向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弯曲延伸,弯曲延伸形成的空腔结构111a的侧壁可为光滑过渡的曲面,也可为由多边形围合成的延伸面,也就是说,空腔结构111a邻近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连接,而空腔结构111a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与加强部113连接。其中,空腔结构111a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连接处的具***置可以为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邻近龈缘处或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前牙区牙齿邻近舌窝处,具体地说,连接处可以为从距离第上颌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处为起始点,至容纳前牙区牙冠长度的1/4-1/2的地方作为连接起点,也即连接处不为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处,而是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邻近龈缘处或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前牙区牙齿邻近舌窝处为延伸起点,向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延伸。加强部113由空腔结构111a邻近对颌表面的舌侧端向上腭方向延伸形成,加强部113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贴合患者的上腭区域,并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从而抵消调整部111在佩戴过程中的变形。又或者,参考图11所示,加强部113由空腔结构111a远端的表面向远离上颌前牙的方向凸起形成的凸点结构,从而增加空腔结构111a在垂直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空腔结构111a至少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覆颌”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一般是1-3mm。在前牙,如盖过的部分不超过切牙唇面切1/3者,成为正常覆颌。超过者成为深覆颌。其程度依下颌切牙切缘咬在上颌切牙舌面的部位而定,如咬在切1/3者,为正常覆颌;咬在中1/3以内者,称为I度深覆颌;咬在颈1/3以内者称为II度深覆颌;咬在颈1/3以上者,称为III度深覆颌。而空腔结构111a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可包括如下情况:1)切缘为下颌前牙唇面的切1/3处;2)邻近切缘的一部分为下颌前牙唇面的临近1/3处,如1/4-1/3之间或1/3-1/2之间,更优的方式为1/4-1/3之间,此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部111包括由第一壳状本体1111的前牙区的至少一个牙齿收纳腔舌侧面局部向远中方向凸起形成的空腔结构111a;具体参考图12所示,第一壳状本体11上具有多个从牙齿收纳腔局部舌侧面向远中方向延伸形成的空腔结构111a,空腔结构111a与牙齿收纳腔联通,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调整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一体成型,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此外,调整部111的设计不过多影响牙齿收纳腔对牙齿的包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3所示,所述空腔结构111a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平行于咬合面的平面。具体是,空腔结构111a邻近对颌的表面整体均为平面,或者面上具有定位下颌位置的咬痕结构111b,所述咬痕结构111b与对颌前牙区牙齿形状相同。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咬痕结构111b更好的定位下颌位置,同样可以引导下颌矢状向上的移动,解决部分深覆盖或者反颌的病例。
又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4所示,所述空腔结构111a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引导下颌向前移动的斜面。倾斜的表面可以带动下颌牙齿在咬合的过程中进行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引导下颌向前的作用,同时完成对深覆盖问题的矫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部111的机械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1的机械强度。具体的,调整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为同种材料,如为材料PETG、PC或TPU中的一种,还可以为能够用于口腔内使用的具有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的其它高分子材料,使得在佩戴安全的同时产生具有矫正牙齿的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整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分别为不同种的单一材料或不同种的多层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当调整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为不同种的单一材料时,可为PETG、PC或TPU中的任意两种组合;其中,调整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在进行设计或制备时可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第一壳状本体11的材料为TPU,调整部111的材料可为PETG,此时采用热压成型制备使用的膜片可以为局部不同材料制得,也可以在进行3D直接打印时就针对局部区域使用不同的材料制备。当所述调整部111为与第一壳状本体11不同种的多层复合材料时,可为PETG、PC或TPU任意组合组成的多层复合材料,可为调整部111为多层复合材料,而第一壳状本体11为单一材料;也可为调整部111为单一材料,而第一壳状本体11为多层复合材料;还可以为调整部111和第一壳状本体11均为多层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调整部111为与第一壳状本体11不同的多层复合材料,如第一壳状本体11为单层结构或为多层复合结构,而调整部111为多层复合材料,其中调整部111的多层结构中可以其中的一层与第一壳状本体11相同,也可以不同,如调整部111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TPU,第一壳状本体11的材料为PETG;也如调整部111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TPU,第一壳状本体11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PC。上述列举仅为部分较优的实施方式,对于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效果的各种材料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所述调整部111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结构111a内的填充件16。填充件16可以采用符合口腔医学标准的玻璃树脂材料制成,当矫治初期时,佩戴本申请中的牙科器械,患者下颌牙齿会对调整部111具有较大的咬合力,调整部111的空腔结构111a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咬塌变形的可能,从而导致牙科器械丧失矫治功能无法在进行佩戴,因此,本申请中的填充件16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体填充件16可以有效的提高空腔结构111a的抗变形能力,使得矫治初期的牙科器械获得更加可靠稳定的矫治结果。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以形成不同的新的实施方案,这种组合后形成的实施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节省申请文本的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同样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垂直向关系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的舌侧处,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具有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的几何结构;佩戴时,所述调整部邻近对颌牙齿的表面对下颌前牙区牙齿施加辅助压低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在0.1mm-0.2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邻近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的尖牙或前磨牙的表面设有压低附件,佩戴时,所述压低附件对所述第二壳状本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所述至少部分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低附件邻近龈端的表面为向对颌方向凹入形成的内凹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压低附件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压低附件轮廓一致的压低容置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佩戴时,所述内凹曲面对所述压低容置腔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对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施加升高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后牙区至少部分牙齿的颊侧面设有的升高附件,所述升高附件在近远中方向的长度为其对应牙齿近远中方向上长度的1/2-2/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的牙齿受到升高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件的牙齿受到升高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前牙区的舌侧面先向对颌方向后向后牙方向延伸形成的空腔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平行于咬合面的平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上具有定位下颌位置的咬痕结构,所述咬痕结构与对颌前牙区牙齿形状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的表面为引导下颌向前移动的斜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的机械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机械强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填充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邻近对颌表面的舌侧端向上腭方向延伸形成抵抗咬合导致所述空腔结构变形的加强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佩戴时,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贴合上腭并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
CN202321709317.3U 2023-06-30 2023-06-30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Active CN220459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9317.3U CN220459432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9317.3U CN220459432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9432U true CN220459432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9317.3U Active CN220459432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9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849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CN110013332B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110584805B (zh) 一种颌位性凹面畸形矫治***及其设计方法
WO2022036926A1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及***
CN112451128B (zh) 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磨牙远移患者的u型腭杆及矫正方法
CN21106710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
CN111497248A (zh) 一种用于下颌骨异常重定位的矫治器制备方法
CN21115636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
CN210931950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
CN21793841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
CN220459432U (zh)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CN213346116U (zh) 牙科器具
CN11405295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0680526B (zh) 个性化拉磨牙向远中矫治器
CN210095952U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220459431U (zh)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以及牙齿矫治***
CN220293678U (zh)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
CN220293676U (zh) 牙齿正畸矫治器械以及牙齿正畸矫治***
CN221243065U (zh) 一种牙齿矫治***
RU219768U1 (ru) Раковинообразный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CN215019359U (zh) 矫正***
CN220109868U (zh) 牙齿正畸矫治器械
CN219846863U (zh) 矫治装置及矫治***
CN220293677U (zh) 用于牙齿压低的壳状牙科器械
US20230200945A1 (en) Shell-like orthodontic appliance, design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orthodontic appliance set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