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7366U - 一种防眩光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光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7366U
CN220397366U CN202321112769.3U CN202321112769U CN220397366U CN 220397366 U CN220397366 U CN 220397366U CN 202321112769 U CN202321112769 U CN 202321112769U CN 220397366 U CN220397366 U CN 220397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fixing base
rear cov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27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27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7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7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7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灯具,该防眩光灯具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光扩散层以及防眩光层。其中,壳体包括后盖,后盖具有相背的出光侧和背光侧;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及设置于灯珠的出光侧的透镜,灯珠设置于后盖的出光侧,透镜用于折射灯珠出射的光,以扩大灯珠的光束角度;光扩散层设置于后盖的出光侧,且位于透镜的出光侧,光扩散层用于扩散经透镜折射的光;防眩光层设置于光扩散层的背离透镜的一侧,防眩光层用于降低经光扩散层扩散后的光的亮度。该防眩光灯具能够使得出光面较小的灯具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眩光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一个好的灯具不仅能够光照较亮,还要能够具有较好的光效效果,如,一个好的灯具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光照亮度,还要出光不易太过耀眼,以防止出现眩光现象。
在相关技术中,灯具的出光面较小时,照明亮度会较大,以将有限空间内能够照射的较为明亮,但是,出光面较小的灯具易出现亮度过于明亮的情况,极易导致人们出现炫目或者耀眼的感觉,即出现眩光现象,造成出光面较小的灯具其防眩光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灯具,能够使得出光面较小的灯具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灯具,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具有相背的出光侧和背光侧;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及设置于所述灯珠的出光侧的透镜,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出光侧,所述透镜用于折射所述灯珠出射的光,以扩大所述灯珠的光束角度;
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出光侧,且位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光扩散层用于扩散经所述透镜折射的光;
防眩光层,设置于所述光扩散层的背离所述透镜的一侧,所述防眩光层用于降低经所述光扩散层扩散后的光的亮度。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层包括扩散板和/或扩散膜。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光扩散层上。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盖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环绕所述底板的周边设置,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透镜及所述灯珠均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光扩散层与所述防眩光层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灯珠为多个,多个所述灯珠绕所述底板的几何中心设置,形成同心的多个灯珠环,沿由所述底板的几何中心向外的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灯珠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靠近外圈的所述灯珠环中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内圈的所述灯珠环中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弹性固定件用于使所述后盖固定至天花板。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天花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环设于所述后盖的四周,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后盖、所述光扩散层及所述防眩光层连接。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多个所述卡接凸起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卡接段以及导向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卡接段朝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导向段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引导所述卡接凸起滑入所述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光源组件中的透镜设置于灯珠的出光侧,拥有折射灯珠出射的光,扩大了灯珠的光束角度,即增大了灯珠所出射的光的出光角度,使得灯珠所出射的光能够照亮较大面积的空间,降低了光照强度,从而能够降低灯具的眩光值,使得灯具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光扩散层位于透镜的出光侧,用于扩散经透镜折射的光线,对经透镜所折射的光线具有一定的混光效果,使得灯源组件能够发光较为均匀,进一步降低了灯具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的照明效果。防眩光层设置于光扩散层的背离透镜的一侧,使得经过扩散层扩散的光线能够通过防眩光层抑制高角度光,降低光照亮度,从而达到降低视觉眩光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灯具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的照明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出光面较小的灯具也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的存储件伸出滑动槽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容置在主体中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进行电量补充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容置在主体中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容置在主体中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容置在主体中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容置在主体中时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后盖;111-底板;112-侧板;12-弹性固定件;13-固定座;131-卡接件;1311-连接段;1312-卡接段;13121-卡槽;13122-斜面;1313-导向段;13131-导向面;14-连接件;141-卡接凸起;2-灯源组件;21-灯珠;22-透镜;3-光扩散层;4-防眩光层;100-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相关技术中,灯具的出光面较小时,照明亮度会较大,以将有限空间内能够照射的较为明亮,但是,出光面较小的灯具易出现亮度过于明亮的情况,极易导致人们出现炫目或者耀眼的感觉,即出现眩光现象,导致出光面较小的灯具其防眩光的效果不佳,降低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灯具,如图1-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光源组件、光扩散层3以及防眩光层4。其中,光源组件包括灯珠21及设置于灯珠21的出光侧的透镜22,灯珠21设置于后盖11的出光侧,透镜22用于折射灯珠21出射的光,以扩大灯珠21的光束角度,增大了灯珠21所出射的光的出光角度,使得灯珠21所出射的光能够照亮较大面积的空间,降低了光照强度,从而能够降低灯具100的眩光值,使得灯具100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光扩散层3设置于后盖11的出光侧,且位于透镜22的出光侧,光扩散层3用于扩散经透镜22折射的光,对经透镜22所折射的光线具有一定的混光效果,使得灯源组件2能够发光较为均匀,进一步降低了灯具100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100的照明效果;防眩光层4设置于光扩散层3的背离透镜22的一侧,防眩光层4用于降低经光扩散层3扩散后的光的亮度,使得经过扩散层扩散的光线能够通过防眩光层4抑制高角度光,达到降低视觉眩光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灯具100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100的照明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出光面较小的灯具100也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灯具100,如图1-图5所示,包括壳体1、光源组件、光扩散层3以及防眩光层4。其中,壳体1包括后盖11,后盖11具有相背的出光侧和背光侧;光源组件包括灯珠21及设置于灯珠21的出光侧的透镜22,灯珠21设置于后盖11的出光侧,透镜22用于折射灯珠21出射的光,以扩大灯珠21的光束角度;光扩散层3设置于后盖11的出光侧,且位于透镜22的出光侧,光扩散层3用于扩散经透镜22折射的光;防眩光层4设置于光扩散层3的背离透镜22的一侧,防眩光层4用于降低经光扩散层3扩散后的光的亮度。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上述的后盖11具有相背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是指,后盖11的朝向光源组件的一侧为出光侧,背离光源组件的一侧为背光侧。
还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上述的防眩光层4是指能够降低灯具100的眩光值的一种光学层,其中眩光值是指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出射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眩光值若大于19,眩光便会容易引人注意,容易对人眼造成刺激;而眩光值小于19,则是人眼可以接受的眩光程度。还需要说明的是,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的亮度分布,或者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中的透镜22设置于灯珠21的出光侧,拥有折射灯珠21出射的光,扩大了灯珠21的光束角度,即增大了灯珠21所出射的光的出光角度,使得灯珠21所出射的光能够照亮较大面积的空间,降低了光照强度,从而能够降低灯具100的眩光值,使得灯具100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光扩散层3位于透镜22的出光侧,用于扩散经透镜22折射的光线,对经透镜22所折射的光线具有一定的混光效果,使得灯源组件2能够发光较为均匀,进一步降低了灯具100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100的照明效果。防眩光层4设置于光扩散层3的背离透镜22的一侧,使得经过扩散层扩散的光线能够通过防眩光层4抑制高角度光,降低光照亮度,从而达到降低视觉眩光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灯具100的眩光值,提高了灯具100的照明效果,从而能够使得出光面较小的灯具100也能够具有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其中,防眩光层4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如,防眩光层4可以是六角棱晶防眩光板,还可以是,防眩光层4可以是蜂窝防眩网,在此并不做限定。且上述的防眩光层4的实现方式,均能够将灯具100的光线收束到70°-90°以内,达到抑制高角度光,增强中性光的效果,且能够降低光线的亮度,以与扩散层共同实现眩光值小于或者等于19。
上述的灯珠21可以是直插式LED灯珠21、贴片式LED灯珠21、大功率LED灯珠21等中的任一种,在此并不做限定。
透镜22可以是广角透镜等。
可选地,光扩散层3可包括扩散板及扩散膜,或者,光扩散层3包括扩散板,再或者,光扩散层3包括扩散膜。
由此,扩散板及扩散膜均具有较为成熟的制作工艺,使得光扩散层3的制作易于实现。
其中,扩散板可以是玻璃扩散板、聚苯乙烯扩散板、亚克力扩散板、聚乙烯扩散板等中的任一种,在此并不做限定。
扩散膜可以是在透明基材(如透明板)上涂覆光学散光颗粒制作得到的光学膜,工艺成熟易于实现;也可以是在涂布有胶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通过压印处微结构制作得到的光学膜,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透镜22的焦点位于光扩散层3上,由此,可使得经透镜22折射的光线能够聚焦在光扩散层3上,以使得照射至光扩散层3上的光具有较高的亮度,从而能够使得经光扩散层3扩散后的光也具有较高的亮度,提高了灯具100的光照亮度,从而能够使得灯具100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后盖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环绕底板111的周边设置,且侧板112与底板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侧板112与底板111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透镜22及灯珠21均位于容置腔中且均设置于底板111上,光扩散层3与防眩光层4均可拆卸地设置于侧板112的远离底板111的一端。
由此,通过侧板112与底板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防止了侧板112对从透镜22射出的光线的遮挡较多,避免了因侧板112对较多的光线的遮挡而导致灯具100的光线较暗,提高了灯具100的照明亮度。
其中,光扩散层3与防眩光层4均可拆卸地的设置于侧板112的远离底板111的一端,可使得侧板112、底板111、光扩散层3以及防眩光层4能够共同围设形成较为密封的容置腔,防止了蚊虫、灰尘、水汽等异物进入容置腔中而对灯具100的照明效果造成影响。
且,光扩散层3与防眩光层4均可拆卸地与侧板112连接,可使得位于容置腔中的灯珠21或者透镜22出现故障时,拆卸掉光扩散层3或者防眩光层4即能够方便的对出现故障的灯珠21或者透镜22进行维护、更换。
另外,光扩散层3与防眩光层4可通过螺纹副与侧板112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粘胶粘接的方式与侧板112可拆卸地的连接,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6所示,灯珠21为多个,多个灯珠21绕底板111的几何中心设置,形成同心的多个灯珠环,沿由底板111的几何中心向外的方向,相邻两个灯珠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由此,通过沿由底板111的几何中心向外的方向,相邻两个灯珠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防止相邻两个灯珠环之间的距离较远而导致二者所出射的光在灯具100的扩散板或者透明板上出现阴影区域,同时,还可使得扩散板或者透明板上的位于边缘处的光照亮度能够与靠近中心处的光线亮度差别不大,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使得灯具100的出光能够较为均匀,从而使得灯具100能够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
其中,灯珠环可以是圆形的灯珠环,也可以是方形的灯珠环,在此并不做限定,具体可与底板111的形状相适应。
可选地,如图6所示,靠近外圈的灯珠环中相邻两个灯珠21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内圈的灯珠环中相邻两个灯珠21之间的距离。
由此,沿由底板111的几何中心向外的方向,灯珠21的密度可逐渐增大,使得设置于底板111上的多个灯珠21呈现外密内疏的状态,以在灯珠21所出射的光线传播至灯具100的扩散板或者透明板上时,扩散板或者透明板上的位于边缘处的光照的亮度能够与靠近中心处的光线的亮度几乎相同,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使得灯具100的出光能够更为均匀,从而使得灯具100能够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
上述的具有防眩光效果的灯具100在安装至天花板上时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壳体1还包括弹性固定件12,弹性固定件12可拆卸地设置于后盖11的背光侧,弹性固定件12用于后盖11固定至天花板。
由此,通过弹性固定件12设置于后盖11的背光侧,且弹性固定件12用于后盖11的固定,使得后盖11能够通过弹性固定件12方便的进行固定的同时,如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后盖11固定在天花板对灯具100的照明造成影响。
且,弹性固定件12可拆卸地设置于后盖11的背光侧,可使得弹性固定件12能够方便地与后盖11进行拆装,方便了对弹性固定件12的更换、维护;同时,弹性固定件12与后盖11的连接还不易对灯具100的出光、照明造成影响。
其中,弹性固定件12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弹性固定件12可以是扭簧卡接件,也可以是,弹性固定件12为弹片卡扣,在此并不做限定。
在另一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8-图10所示,壳体1还包括固定座13和连接件14,固定座13设置于后盖11的背光侧,固定座13用于与天花板连接,连接件14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座13的朝向后盖11的一侧,且连接件14环设于后盖11的四周,连接件14的远离固定座13的一端与后盖11、光扩散层3及防眩光层4连接。
由此,可使得后盖11以及设置于后盖11上的灯珠21和透镜22能够位于连接件14所围设的空间内,对后盖11以及设置于后盖11上的灯珠21和透镜2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且,连接件14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座13的朝向后盖11额一侧,连接件14的远离固定座13的一端与后盖11、光扩散层3及防眩光层4连接,可在灯珠21、透镜22、光扩散层3或者防眩光层4出现故障时,能够方便的将连接件14从固定座13上拆卸下来,以使得与连接件14连接的后盖11、光扩散层3及防眩光层4能够取下,以对出现故障的灯珠21、透镜22、光扩散层3或者防眩光层4及时进行维修、更换等。
其中,固定座13与天花板连接方式可具有多种,如,固定座13可与天花板的吊顶通过卡扣、卡槽13121的方式卡接,或者,固定座13通过螺纹副与天花板螺纹连接,在此并不做限定。
另外,连接件14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连接件14可以是环形结构的金属环、塑料环等,也可以是,连接件14为多个条形结构的金属板、塑料板,在此并不做限定。
上述的连接件14与固定座13可拆卸地连接也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14与固定座13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9-图11所示,固定座13朝向连接件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槽13121,连接件14靠近固定座13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141,多个卡接凸起141与多个卡槽13121一一对应卡接。
由此,连接件14上的多个卡接凸起141一一对应卡接至多个卡槽13121中,即能够将连接件14组装至固定座13上;将多个卡接凸起141分别从相对应的卡槽13121中脱落,即能够将连接件14从固定座13上拆下,使得连接件14与固定座13之间的拆装方便快捷。且卡接凸起141设置于连接件14上,卡槽13121设置于固定座13上,在对连接件14及固定座13进行组装时,或者,在将连接件14从固定座13上拆卸下来后,不会产生另外的部件,如螺栓、螺钉等,方便了连接件14与固定座13的安装。
其中,卡槽13121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卡槽13121可以是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也可以是,底座的边缘设置有卡接件131,卡槽13121设置于卡接件131上,如可在底座的边缘设置卡环,卡环具有卡孔,卡孔形成该卡槽13121,或者在底座的边缘设置钣金件,钣金件折弯形成该卡槽13121;以上卡槽13121的实现方式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当然,卡槽13121也可为其它的实现方式,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9-图11所示,固定座13朝向连接件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接件131,卡接件131包括沿固定座13的周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段1311、卡接段1312以及导向段1313,连接段1311与固定座13连接,卡接段1312朝远离固定座13的方向凹陷形成卡槽13121,导向段1313朝向固定座1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13131,导向面13131用于引导卡接凸起141滑入卡槽13121。
由此,可使得连接件14能够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即能够将多个卡接凸起141沿相应卡接件131中的导向面13131滑入卡槽13121中,以将连接件14固定至固定座13上;将连接件14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即能够使得多个卡接凸起141沿相应卡接件131中的导向面13131滑出卡槽13121,以将连接件14从固定座13上取下,使得连接件14与固定座13之间的连接与拆卸能够简洁方便。
且,导向段1313朝向固定座1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13131,以引导卡接凸起141滑入卡槽13121,使得卡接凸起141滑入卡槽13121以及滑出卡槽13121能够较为顺滑。
导向面13131可从导向段1313的靠近卡接段1312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段1313的远离卡接段1312的一端,且导向面13131可在导向段1313上沿远离固定座13的方向倾斜,以在卡接凸起141滑入或者滑出卡槽13121时只需沿着导向面13131滑动即可。
其中,卡接件131可以是钣金件,依次折弯形成连接段1311、卡接段1312以及导向段1313;也可以是,卡接件131为金属条,可依次折弯形成连接段1311、卡接段1312以及导向段1313;还可以是,卡接件131为金属板或者塑料板,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卡槽13121靠近导向段1313的一侧的槽侧壁上配置为斜面13122,斜面13122与导向面13131圆滑过渡连接,且斜面13122沿从卡槽13121指向导向段1313的方向倾斜,以使得斜面13122与导向面13131之间能够形成V字型的滑动面,使得在卡接凸起141滑入卡槽13121中时,卡接凸起141可先沿导向面13131向卡槽13121滑动,然后沿斜面13122滑入卡槽13121中;在卡接凸起141滑出卡槽13121时,卡接凸起141可先斜面13122朝远离卡槽13121的方向滑动,然后沿导向面13131滑出,使得卡接凸起141能够更为顺滑的滑入或者滑出卡槽1312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具有相背的出光侧和背光侧;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及设置于所述灯珠的出光侧的透镜,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出光侧,所述透镜用于折射所述灯珠出射的光,以扩大所述灯珠的光束角度;
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出光侧,且位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所述光扩散层用于扩散经所述透镜折射的光;
防眩光层,设置于所述光扩散层的背离所述透镜的一侧,所述防眩光层用于降低经所述光扩散层扩散后的光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包括扩散板和/或扩散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光扩散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环绕所述底板的周边设置,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透镜及所述灯珠均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光扩散层与所述防眩光层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为多个,多个所述灯珠绕所述底板的几何中心设置,形成同心的多个灯珠环,沿由所述底板的几何中心向外的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灯珠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靠近外圈的所述灯珠环中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内圈的所述灯珠环中相邻两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弹性固定件用于使所述后盖固定至天花板。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天花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环设于所述后盖的四周,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后盖、所述光扩散层及所述防眩光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多个所述卡接凸起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卡接段以及导向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卡接段朝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导向段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引导所述卡接凸起滑入所述卡槽。
CN202321112769.3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防眩光灯具 Active CN220397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2769.3U CN22039736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防眩光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2769.3U CN22039736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防眩光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7366U true CN220397366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2769.3U Active CN22039736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防眩光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7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3141B2 (e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ens with integrated lamp cover
US7575344B2 (en) Lamp fixture
JP3163068U (ja) 照明灯具
JP5951626B2 (ja) Led光拡散用拡張型アイシクルタイプ光調整レンズ
EP2562474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220057070A1 (en)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and a Lamp with the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CN105757610A (zh) 一种小光束角低眩光方形光斑led透镜
CN112254026B (zh) 一种防眩灯具以及采用该灯具的照明布置方法
CN112664845A (zh) 一种防眩目的led照明灯管
CN21320754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11176651U (zh) 面罩和灯具
CN210687843U (zh) 一种灯具
CN211650001U (zh) 灯具
CN220397366U (zh) 一种防眩光灯具
US20110110100A1 (en) Lens and led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3172217U (ja) 透明灯具の光学レンズとその台座
US11162659B2 (en) Lens, lens group and lamp
CN210118681U (zh) 一种防眩灯具
CN210637825U (zh) 高光效低眩光的灯具
CN220488960U (zh) 光学扩散灯以及照明***
CN219473486U (zh) 智能灯具
CN215215839U (zh) 护眼灯
CN215216072U (zh) 一种线性灯具的防眩灯罩
CN221424716U (zh) Led灯具
CN102042502B (zh) 一种led防眩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