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141U -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141U
CN220326141U CN202321997313.XU CN202321997313U CN220326141U CN 220326141 U CN220326141 U CN 220326141U CN 202321997313 U CN202321997313 U CN 202321997313U CN 220326141 U CN220326141 U CN 220326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ir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73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健
李志超
杨瑛洁
侯永涛
姜晓君
滕达
王殿魁
朱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73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柜组件及服务器,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机柜组件包括柜体,柜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容置腔,进风口通过容置腔与出风口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柜体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分别邻近第三侧和第四侧,使得散热气体可沿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以及第三侧到第四侧的方向通过容置腔,从而使得散热气体可相对充分地经过容置腔内的各部位,以使散热气体可与容置腔内各部分的热气体相对充分地热交换,并且散热气体还可与容置腔内的发热部件相对充分地接触并热交换,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机柜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柜组件及服务器,属于传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服务器等传输设备集成化程度和业务承载能力大幅度增强,使得传输设备功率也由最初的几百瓦逐步提升甚至达到20KW,设备的功率日益增大,这样传输设备运行过程中对于散热的需求也越大,若传输设备无法充分散热,会导致传输设备的性能受限,更为甚者会导致传输设备损坏。
目前,对传输设备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向安装传输设备的机柜输入散热气体,使散热气体与机柜内的热空气热交换,但这样也存在散热气体利用效率低,无法对传输设备充分散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柜组件及服务器,解决了目前的服务器机柜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柜组件,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容置腔,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柜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背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到所述第四侧的方向相交,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邻近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侧位于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第四侧为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到所述第四侧的方向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还包括下导风腔和上导风腔,所述下导风腔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下导风腔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连通,所述上导风腔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上导风腔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还具有相背的第五侧和第六侧,所述第五侧到所述第六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五侧到所述第六侧的方向还与所述第三侧到所述第四侧的方向相垂直,多个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第五侧到所述第六侧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柜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具有可开闭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包括柜主体、下导风帽和上导风帽,所述下导风帽和所述上导风帽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柜主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柜主体内,所述下导风腔和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下导风帽,所述上导风腔和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导风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制冷部,所述柜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柜体沿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柜体之间形成交替分布的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多个所述柜体中的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柜体的所述进风口与同一所述进风腔室连通,多个所述柜体中的另一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柜体的所述出风口与同一所述出风腔室连通,所述制冷部与所述进风腔室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柜体还沿所述第五侧到所述第六侧的方向设置以形成机柜组,所述机柜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柜组沿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部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机柜组,任一所述制冷部与对应的所述机柜组内的多个所述柜体沿所述第五侧到所述第六侧方向分布。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机柜组件,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服务器主体和上文的机柜组件,所述服务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柜组件及服务器中,机柜组件的柜体内的容置腔可用于安装服务器的主体部分等发热部件,柜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柜体外部空间连通,使得外部空间的散热气体可通过进风口进入至容置腔内,散热气体与容置腔内的热气体以及服务器的发热部件热交换后可通过出风口排出,以达到对服务器的主体部分散热降温的作用。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柜体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分别邻近第三侧和第四侧,可使得散热气体可沿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以及第三侧到第四侧的方向通过容置腔,从而使得散热气体可相对充分地经过容置腔内的各部位,以使散热气体可与容置腔内各部分的热气体相对充分地热交换,并且散热气体还可与容置腔内的发热部件相对充分地接触并热交换,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机柜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服务器的服务器主体设置于机柜组件的柜体的容置腔内,使得服务器主体可充分地散热,从而使得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柜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柜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柜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柜体沿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柜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柜体沿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柜组件的柜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柜体,110-柜主体,111-容置腔,120-下导风帽,121-进风口,122-下导风腔,130-上导风帽,131-出风口,132-上导风腔,140-第一侧,150-第二侧,160-第三侧,170-第四侧,180-第五侧,190-第六侧,
200-进风腔室,
300-出风腔室,
400-制冷部,
500-柜组,
600-下沉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服务器等传输设备集成化程度和业务承载能力大幅度增强,使得传输设备功率也由最初的几百瓦逐步提升甚至达到20KW,设备的功率日益增大,这样传输设备运行过程中对于散热的需求也越大,若传输设备无法充分散热,会导致传输设备的性能受限,更为甚者会导致传输设备损坏。
目前,对传输设备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向安装传输设备的机柜输入散热气体,使散热气体与机柜内的热空气热交换,但由于仅向机柜内输入散热气体但部控制散热气体的流量,会导致散热气体无法与机柜内的发热部件充分接触换热,导致存在散热气体利用效率低,无法对传输设备充分散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柜组件及服务器中,机柜组件的柜体内的容置腔可用于安装服务器的主体部分等发热部件,柜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柜体外部空间连通,使得外部空间的散热气体可通过进风口进入至容置腔内,散热气体与容置腔内的热气体以及服务器的发热部件热交换后可通过出风口排出,以达到对服务器的主体部分散热降温的作用。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柜体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分别邻近第三侧和第四侧,可使得散热气体可沿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以及第三侧到第四侧的方向通过容置腔,从而使得散热气体可相对充分地经过容置腔内的各部位,以使散热气体可与容置腔内各部分的热气体相对充分地热交换,并且散热气体还可与容置腔内的发热部件相对充分地接触并热交换,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机柜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服务器的服务器主体设置于机柜组件的柜体的容置腔内,使得服务器主体可充分地散热,从而使得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性能稳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机柜及机柜***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机柜组件,包括柜体100。该机柜组件可应用于服务器中。
其中,柜体100为本申请的机柜组件的基础构件,柜体100可以为机柜组件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并起到保护机柜组件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的目的。柜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111,容置腔111可用于放置和安装服务器的服务器主体或其它传输设备,服务器主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会堆积在容置腔111内。柜体100还具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散热气体可通过进风口121进入至容置腔111并通过出风口131排出,散热气体在通过容置腔111的过程中可与容置腔111内的热气体以及服务器主体进行热交换,以将容置腔111内的热量通过柜体100的出风口131带出至柜体100外,从而使得容置腔111内的温度可降低,进而使得容置腔111内的服务器主体的温度可降低,这样服务器主体可在安全的温度下可靠运行。
当然,还应理解的是,柜体100还可设置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可开闭的开口,服务器主体可通过该开口安装于柜体100的容置腔111内,或者将已安装于容置腔111内的服务器主体通过该开口取出。具体来说,柜体100上可设置柜门,柜门可开闭开口。柜体100可采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备,从而使得柜体100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当然,柜体100也可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制备,以使柜体100的重量相对较轻,以及柜体100可采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相结合的结构,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具体开设于柜体100的表面,以使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可与柜体100的外部连通,柜体100外部的低温的散热气体可通过进风口121进入至容置腔111,并通过出风口131排出。柜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相应的,柜体100内的容置腔111也具有与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对应的相背两侧。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分别设置于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使得散热气体可在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上流动,散热气体在通过容置腔111时,也可由容置腔111的一侧流动至相背的另一侧,这样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流经的路径相对更长,流经的范围相对更大,使得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热交换更加充分,这样散热气体可将更多热量从容置腔111带出。
柜体100还具有相背的第三侧160和第四侧170,第三侧160到第四侧170的方向与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相交,相应的,柜体100内的容置腔111也具有与第三侧160和第四侧170对应的相背两侧。第三侧160到第四侧170的方向与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相交,因此第一侧140、第二侧150、第三侧160和第四侧170分可分别位于柜体100的四周,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分别邻近于第三侧160和第四侧170,使得散热气体还可在第三侧160到第四侧170的方向上流动,这样散热气体在通过容置腔111时,散热气体不仅可沿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流动,还可由容置腔111与第三侧160对应的一侧流动至相背的与第四侧170对应的另一侧,这样可进一步地使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流经的路径相对更长,流经的范围相对更大,使得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热交换更加充分,这样散热气体可将更多热量从容置腔111带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柜体100的第三侧160具体可为柜体100的底部一侧,第四侧170具体可为柜体100的顶部一侧,因此第三侧160可与容置腔111的底部一侧对应,第四侧170可与容置腔111的顶部一侧对应。散热气体在第三侧160到第四侧170的方向上流动时可由邻近容置腔111底部的一侧流动至邻近容置腔111顶部的一侧,使得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的流动范围较大。相应的,柜体100的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可分别为柜体100相背的两侧壁,由于散热气体可在柜体100的相背两侧壁之间流动,因此散热气体还可在容置腔111的相背两侧壁之间流动,这样当散热气体由容置腔111的底部一侧流动至顶部一侧为纵向移动时,散热气体可在容置腔111内横向流动,从而使得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的流动范围更广。
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柜体100可为矩形柜体100,且容置腔111可为矩形腔体,当然,柜体100还可为圆柱体结构,容置腔111也可为圆柱体结构。对于柜体100和容置腔111的具体外形,本申请不作限制。
此外,还应理解的是,热气体的密度相对冷气体更小,因此容置腔111内服务器主体发热所产生的热气体会堆积在容置腔111的顶部一侧,由于柜体100的出风口131所邻近的第四侧170为柜体100的顶部一侧,因此相对集中于容置腔111顶部的热气体可更效率地通过柜体100的出风口131排出至容置腔111外,以使本申请的机柜组件的散热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柜体100内还设置有下导风腔122和上导风腔132,其中,下导风腔122和上导风腔132均与容置腔111连通,并且下导风腔122与进风口121连通,上导风腔132与出风口131连通。因此,散热气体可通过进风口121进入至下导风腔122内,再由下导风腔122进入至容置腔111内,容置腔111内的热气体可进入至上导风腔132内,再通过出风口131排出至壳体外。下导风腔122与容置腔111的底部一侧连通,这样散热气体进入至容置腔111内时首先处于容置腔111的最底部一侧,随着散热气体持续输入至容置腔111内,散热气体逐渐由容置腔111的最底部一侧上升至容置腔111的顶部一侧。上导风腔132与容置腔111的顶部一侧连通,这样容置腔111的热气体需要流动至容置腔111的最顶部一侧后才可由容置腔111排出。因此,散热气体可由容置腔111的最底部一侧流动至容置腔111的最顶部一侧,以使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的流动路径更进一步增长,并且使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的流动范围更进一步增大,最终使得散热气体在容置腔111内热交换更加充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柜体100还具有相背的第五侧180和第六侧190,其中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与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垂直,并且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还与第三侧160到第四侧170的方向垂直。具体来说,当柜体100为矩形体结构时,第五侧180和第六侧190为柜体100的侧面的相背两侧。柜体100内的容置腔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容置腔111可沿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分布,通过设置多个容置腔111可使得柜体100内可安装的服务器主体的数量更多,从而可充分地利用柜体100内部的空间。容置腔111的腔形可与服务器主体的外形匹配,具体来说,容置腔111的尺寸略大于服务器主体尺寸,使得单个的容置腔111内的空间利用率高,且结构紧凑,从而使得柜体100内可设置的容置腔111的数量相对更多。
多个容置腔111均与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31连通,具体来说,下导风腔122可开设多个开口,下导风腔122的多个开口可分别与多个容置腔111连通,或者下导风腔122开设一个在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开口,使得该长条形开口可与多个容置腔111均连通。上导风腔132也可开设多个开口,上导风腔132的多个开口也可分别与多个容置腔111连通,或者上导风腔132开设一个在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开口,使得该长条形开口可与多个容置腔111均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本申请的柜体100具体可包括柜主体110、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其中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分别设置于柜体100的底部和顶部。柜体100的容置腔111可设置于柜主体110内,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可开设于下导风帽120的表面,柜体100的下导风腔122可设置于下导风帽120内,柜体100的出风口131可开设于上导风帽130的表面,柜体100的上导风腔132可设置于上导风帽130内。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均与柜体100可拆卸连接,这样当柜体100的部分部位损坏时,可将相应的部位拆卸更换,从而解决柜体100因损坏而需要全部更换的问题,以降低柜体100的维护成本。此外,柜主体110、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还可分别单独制备后再组装,从而降低柜体100的制备工艺难度。
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可通过螺孔螺栓配合的方式与柜主体110连接,这样可方便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安装于柜体100,也方便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由柜体100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本申请的柜体100的数量可设置多个,以使本申请的柜体100组件可安装的服务器主体的数量更多。多个柜体100可沿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间隔分布,从而使得相邻的柜体100之间可形成腔室。具体来说,相邻的柜体100之间的腔室包括进风腔室200和出风腔室300,进风腔室200和出风腔室300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进风腔室200和多个出风腔室300在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上交替分布。
部分相邻的两个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可与同一个进风腔室200连通,另一部分相邻的柜体100的出风口131可与同一个出风腔室300连通。进风腔室200内具有散热气体,进风腔室200内的散热气体可通过两个相邻的柜体100的进风口121进入至两个柜体100的容置腔111内。部分相邻的柜体100的出风口131排出的热气体可进入至同一个出风腔室300内,这样可不必为每个柜体100设置单独的进风腔室200和出风腔室300,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机柜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
具体来说,多个柜体100中位于中间部位的柜体100的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均有相邻的柜体100,中间的柜体100的第一侧140可与相邻的柜体100的第一侧140相对,且这两个相邻柜体100之间具有进风腔室200,从而使得这两个相邻的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可与同一个进风腔室200连通。中间柜体100的第二侧150可与另一相邻的柜体100的第二侧150相对,且这两个相邻柜体100之间具有出风腔室300,从而使得这两个相邻的柜体100的出风口131可与同一个出风腔室300连通。共用一个出风腔室300的两个柜体100的第二侧150的间距可设置为150mm-200mm,共用一个进风腔室200的两个柜体100的第一侧140的间距可设置为6000mm-800mm,从而使得进风腔室200可容纳的散热气体量更大,并使出风腔室300可容纳的热气体量更大,以使本申请的机柜组件的散热效率更高。
参考图5,本申请的机柜组件还包括制冷部400,制冷部400可与进风腔室200连通,制冷部400可向进风腔室200内输入经过制冷降温的散热气体。制冷部400具体可采用空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柜体100上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开口可设置于柜体100的第一侧140,即该开口与柜体100的进风口121同侧设置。应理解的是,操作人员在安装拆卸服务器主体时会面对容置腔111的开口,因此操作人员会面对柜体100的第一侧140,由于部分相邻的柜体100的第一侧140相对且具有间隙以形成进风腔室200,因此操作人员可在进风腔室200内对服务器主体进行操作、安装和拆卸,从而可充分地利用本申请的机柜组件的空间,以使机柜组件的结构更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本申请的柜体10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柜体100还可沿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设置,以使多个柜体100可形成柜组500。柜组500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柜组500可沿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间隔分布,从而使得柜体100的数量更多,本申请的机柜组件可安装的服务器主体的数量更多。多个柜件500的多个柜体100可一一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在第一侧140到第二侧150的方向上邻近的部分柜体100可共用一个进风腔室200或一个出风腔室300。
当然,本申请的多个柜体100还可沿高度方向堆叠设置,这样可利用环境空间内的高度,使得柜体100的数量设置更多。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制冷部400的数量也可设置多个,多个制冷部400可分别与多个进风腔室200连通,从而使得每个进风腔室200具有至少一个连通的制冷部400,这样可使得每个进风腔室200内均具有充足的散热气体。当然,每个进风腔室200还可具有多个连通的制冷部400,从而使得进风腔室200内的散热气体更充足。
多个制冷部400可分别设置于多个柜组500,任意一个制冷部400与对应的柜组500内的多个柜体100可沿第五侧180到第六侧190的方向排布,就具体来说,制冷部400可位于柜组500内两个相邻的柜体100之间。
参考图3和图4,当本申请的机柜组件安装于室内环境中时,室内的底下还可设置下沉风道600,下沉风道600可与柜体100的进风口121连通。当然,还应理解的是,下沉风道600还可直接与柜体100的下导风腔122连通。
基于上文的机柜组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服务器主体和上文的机柜组件,服务器主体可设置于柜体100的容置腔111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00),所述柜体(100)包括进风口(121)、出风口(131)和容置腔(111),所述进风口(121)通过所述容置腔(111)与所述出风口(131)连通;
所述柜体(100)具有相背的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以及相背的第三侧(160)和第四侧(170),所述第一侧(140)到所述第二侧(150)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160)到所述第四侧(170)的方向相交,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140)和第二侧(150),且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31)分别邻近所述第三侧(160)和所述第四侧(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160)位于所述柜体(100)的底部,所述第四侧(170)位于所述柜体(100)的顶部,所述第一侧(140)到所述第二侧(150)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160)到所述第四侧(170)的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0)还包括下导风腔(122)和上导风腔(132),所述下导风腔(122)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121)连接,所述下导风腔(122)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111)的底部连通,所述上导风腔(132)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131)连接,所述上导风腔(132)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111)的顶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0)包括柜主体(110)、下导风帽(120)和上导风帽(130),所述下导风帽(120)和所述上导风帽(130)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柜主体(110)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容置腔(111)位于所述柜主体(110)内,所述下导风腔(122)和所述进风口(121)设置于所述下导风帽(120),所述上导风腔(132)和所述出风口(131)设置于所述上导风帽(1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柜体(100)还具有相背的第五侧(180)和第六侧(190),所述第五侧(180)到所述第六侧(190)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侧(140)到所述第二侧(150)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五侧(180)到所述第六侧(190)的方向还与所述第三侧(160)到所述第四侧(170)的方向相垂直,多个所述容置腔(111)沿所述第五侧(180)到所述第六侧(190)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柜体(1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部(400),所述柜体(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柜体(100)沿所述第一侧(140)到所述第二侧(150)的方向间隔设置,以在多个所述柜体(100)之间形成交替分布的进风腔室(200)和出风腔室(300),多个所述柜体(100)中的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柜体(100)的所述进风口(121)与同一所述进风腔室(200)连通,多个所述柜体(100)中的另一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柜体(100)的所述出风口(131)与同一所述出风腔室(300)连通,所述制冷部(400)与所述进风腔室(20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柜体(100)还沿所述第五侧(180)到所述第六侧(190)的方向设置以形成柜组(500),所述柜组(5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柜组(500)沿所述第一侧(140)到所述第二侧(150)的方向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1)具有可开闭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14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机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部(400)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柜组(500),任一所述制冷部(400)与对应的所述柜组(500)内的多个所述柜体(100)沿所述第五侧(180)到所述第六侧(190)方向分布。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柜组件,所述服务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1)。
CN202321997313.XU 2023-07-27 2023-07-27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Active CN220326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7313.XU CN2203261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7313.XU CN2203261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141U true CN220326141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7313.XU Active CN220326141U (zh) 2023-07-27 2023-07-27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8528B (zh) 具有換熱功能的電池包殼體和電池包
JP6405912B2 (ja) 電池パック
KR101185567B1 (ko) 열전모듈을 이용한 냉각장치
JP6567007B2 (ja) バッテリー及びその熱管理装置、並びにこのバッテリーを有するuav
KR102210929B1 (ko) 배터리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14497809A (zh) 下箱体、电池箱和电池柜
CN220326141U (zh) 机柜组件及服务器
CN111416175A (zh) 电池模组
CN218827389U (zh) 一种电池包的风道***
CN216288639U (zh) 一种风冷散热风道和储能装置
CN215412220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13068378B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装置
JP2015170418A (ja) 電池パック
WO2019056415A1 (zh) 冰箱
CN112467170B (zh) 散热器
US20240224472A1 (en) Compact liquid cooling unit and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CN220544034U (zh) 电池簇和储能设备
CN219780752U (zh) 热交换器和电子设备
CN219288041U (zh) 一种机柜
CN214775441U (zh) 一种充电桩用散热装置
CN220422293U (zh) 电控盒及暖通设备
CN211957840U (zh) 电池模组
CN220023410U (zh) 一种机柜
CN116826246B (zh) 一种适配风冷散热***的电池模组及飞行器
CN221041271U (zh) 一种工商储能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