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3694U -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 Google Patents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3694U
CN220253694U CN202321788700.2U CN202321788700U CN220253694U CN 220253694 U CN220253694 U CN 220253694U CN 202321788700 U CN202321788700 U CN 202321788700U CN 220253694 U CN220253694 U CN 220253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axial connector
main
hole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87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贺
詹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mefl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mefl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mefl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mefl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87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3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3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3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包括有外壳体、主壳体、第一弹性件、绝缘件和内导体组件,该内导体组件又包括套管、约束于套管的前端的第一导电针、约束于套管的后端的第二导电针和安装在套管内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第一、第二导电针而使第一、第二导电针的端部分别始终具有外露于套管的趋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壳体中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的一端插置在主壳体中、另一端向外壳体的后端口延伸,所述内导体组件通过绝缘件支撑在该内壳体中,且第一导电针的端部经该内壳体的一端、主壳体的通孔后外露于主壳体。同时还公开了带有上述同轴连接器的测试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同轴连接器和测试模块无射频信号泄露且电气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是主要用来测试产品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背景技术
同轴连接器是微波领域中的重要的传输部件,它主要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绝缘体,其中,内导体通过绝缘体支撑固定在外导体的内腔中,使得内导体始终与外导体保持同轴关系。
随着应用环境、技术要求等的不同,上述同轴连接器的结构也会作相应的变化。比如作为测试产品用的同轴连接器(也称为测试接头),为了避免测试过程中对自身内导体以及被测件造成挤压,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往往采用同轴分布的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和夹设在第一、第二内导体之间的弹簧,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4750442U的文献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7281538U文献中均披露的这样的内导体结构,这种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在接触到被测件时,第一内导体或第二内导体会压缩弹簧并向内移动,同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又能保证与被测件之间的可靠接触,如此,可避免测试过程中自身内导体和被测件的损伤,并且多次使用后,也不会使该同轴连接器的内导体和被测件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但前者文献中,由于内壳体的凸出段与公头壳体的末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即外导体出现有断层),该间距在不同负荷时会有射频信号泄露,会影响着同轴连接器的传输性能。而后者文献中,在不同负荷下,由于第二绝缘套会在外导体本体内发生滑动,即在承受不同负荷时,该同轴连接器的内部结构会有相应的变化,该变化会导致在承受不同负荷时的同轴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如驻波比)产生波动。其次,第二中心导体的端口设计成剖沟、束口形式,在每一次挤压时会与第一中心导体之间发生摩擦,并且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使第一、第二中心导体不断损耗,最终会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现有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无射频信号泄露且电气性能稳定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同轴连接器的测试模块,使得该测试模块无射频信号泄露且电气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包括有:
外壳体,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
主壳体,设置在上述外壳体的前端口处,该主壳体的前端部外露于所述外壳体,并在该主壳体的前端部上开有轴向的通孔;
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和外壳体之间,使所述的主壳体的前头部始终具有外露于外壳体的趋势;
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主壳体中;
内导体组件,包括有套管、约束于套管的前端的第一导电针、约束于套管的后端的第二导电针和安装在套管内的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第一、第二导电针而使该第一、第二导电针的端部分别始终具有外露于所述套管的趋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外壳体中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的一端插置在主壳体中、另一端向外壳体的后端口延伸,所述内导体组件通过所述绝缘件支撑在该内壳体中,且所述第一导电针的端部经该内壳体的一端、主壳体的通孔后外露于所述的主壳体。
为了方便加工和组装,较好的是,所述外壳体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所述主壳体设置在第一外壳体上,所述的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且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和主壳体。
为了方便该同轴连接器的安装,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来固定于第一基板上的外螺纹。
在上述各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绝缘件包括有定位在所述内壳体的一端的第一绝缘体和定位在所述内壳体的另一端处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上开有供第一导电针穿过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绝缘体上开有供所述第二导电针穿过的第二贯穿孔。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的端部经所述第二绝缘体上的第二贯穿孔后外露于所述内壳体的另一端。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通孔设计成往第一导电针的端部侧逐渐增大的锥形孔,以使被测件上的接头得以顺利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试模块,包括有第一基板和安装在该第一基板上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接头采用上述的同轴连接器。
为了满足测试要求,优选的是,所述同轴连接器有多个。
为了能与测试设备的电缆进行快速,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二基板和安装在第二基板上且数量与同轴连接器的个数相匹配的电缆接头,各电缆接头包括有用来与电缆内芯相连的中心体和用来与电缆屏蔽层相连的外壳,所述中心体通过绝缘子支撑在所述外壳内,当所述电缆接头插接在对应同轴连接器的外壳体后端口的状态下,所述的中心体与第二导电针相连接,所述外壳与内壳体相接触。
较实用的是,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定位孔和能插设在该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利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使各同轴连接器与对应的电缆接头相快速对准,以实现快速插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组件设置在内壳体中,且内壳体的一端插置在主壳体中,即此时的内壳体很好地弥补了主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因设置第一弹性件所带来的断层,使得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射频信号泄露;同时,由于内导体组件位于该内壳体中,当承受不同负荷时,内壳体会随主壳体一起轴向移动,内导体组件作为整体一起也会跟随内壳体一起移动,但内导体组件的内部尺寸不会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引起电气性能的变化,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且电气性能稳定,值得在产品测试中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测试工装与同轴连接器和电缆接头啮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10主要用于测试产品中的电路板100功能是否合格。当然,需要时,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场合上。它包括有外壳体1、主壳体2、第一弹性件3、内壳体4、绝缘件5和内导体组件6,其中,外壳体1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为了方便加工和组装,本实施例中,该外壳体1包括有相互插配连接的第一外壳体11和第二外壳体12,具体的,第一外壳体11的前端内壁具有挡部111,该挡部的内缘汇合成上述外壳体1的前端口A,第二外壳体12的前端插置在该第一外壳体11的后端内,使二者紧配连接成一体,第二外壳体12的后端成为上述外壳体1的后端口B。同时为了便于同轴连接器10装配到下述的第一基板20上,第二外壳体12的外表面上设有用来固定于第一基板20上的外螺纹121。
上述主壳体2设置在外壳体的前端口A处,具体的,该主壳体2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台肩21,该台肩21抵接在上述第一外壳体11的挡部111上,使得主壳体2约束在第一外壳体11内,且主壳体2的前端部外露于第一外壳体11,主壳体2上还开有轴向的通孔22,该通孔22与主壳体2的内部相连通。并且考虑到插配需要,将该通孔22设计成往下述第一导电针62的端部侧逐渐增大的锥形孔。
上述第一弹性件3设置在主壳体2和外壳体1之间,具体的,该第一弹性件3采用弹簧,它一端抵接在主壳体2的后端面上,该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外壳体12的前端面上,使主壳体2的前头部始终具有外露于外壳体1的趋势。
上述内壳体4位于外壳体1中,并让上述的第一弹性件3套设在其上,同时该内壳体4的一端插置在主壳体2中,另一端向外壳体1的后端口B延伸,即向第二外壳体的后端侧延伸,并且为了约束下述的绝缘件5,该内壳体4的一端的端面敞开,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中心孔41。
绝缘件5,设置在上述内壳体4内,它包括有定位于内壳体4的一端的第一绝缘体51和定位于上述内壳体4的另一端处的第二绝缘体52,其中第一绝缘体51上开有供下述第一导电针62穿过的第一贯穿孔,第二绝缘体52上开有供下述第二导电针63穿过的第二贯穿孔。
内导体组件6,通过上述第一绝缘件体51和第二绝缘体52支撑在上述内壳体4中,它包括有套管61、约束于套管61的前端的第一导电针62、约束于套管61的后端的第二导电针63和安装在套管61内的第二弹性件64,第二弹性件64采用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该第一、第二导电针,该第二弹性件64使得第一、第二导电针的端部分别能始终具有部分外露于套管61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针62的端部经第一绝缘体51上的第一贯穿孔、内壳体4的一端、主壳体2的通孔22后外露于的主壳体2,第二导电针63的端部则经第二绝缘体52上的第二贯穿孔、内壳体4上的中心孔41后外露于内壳体4的另一端。
测试时,需要将上述同轴连接器10安装在第一基板20上,请参见图3,以形成测试模块,并且为了满足多个电路板功能的测试,这样的同轴连接器10可以设计成多个,比如10个、12个等等,具体个数可以根据需要来定,各同轴连接器10按需螺纹连接在第一基板20的对应螺孔中。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方式固定在该第一基板20上。
为了方便该同轴连接器10与测试设备上的电缆进行快速连接,上述测试模块还包括有电缆接头30,请参见图2和图3,且该电缆接头30的数量与同轴连接器10的个数相匹配,同样,各电缆接头30安装在第二基板40上,各电缆接头30包括有用来与电缆50的内芯501相连的中心体7和用来与电缆屏蔽层502相连的外壳8,中心体7通过绝缘子9支撑在外壳8内,当电缆接头30插接在对应同轴连接器10的外壳体1后端口的状态下,中心体7与第二导电针63相连接,如此可以让各同轴连接器10快速地实现与测试设备进行电连接,外壳8与内壳体4相接触。
为了让多个电缆接头30能分别与对应的同轴连接器10进行快速对准,较好的是,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定位孔和能插设在该定位孔中的定位柱(图中未示出),利用定位柱***到定位孔中作为导向,使各电缆接头30能顺利地***到对应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为了在测试之前,对上述测试模块中的每个同轴连接器10的性能进行评估,上述测试模块还可以配备测试工装,请参见图4,该测试工装包括有第三基板60和安装在第三基板上的工装接头70,工装接头70的数量也与同轴连接器10的数量相同,各工装接头70可采用现有技术,包括有外导体01、绝缘支撑02和插针03。需要时将该测试工装上的工装接头70插接在对应的同轴连接器10的前端,使插针03与上述的第一导电针62相连接,同时使主壳体2与该工装接头的外导体01相接触,按现有技术进行测试即可。

Claims (10)

1.一种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包括有:
外壳体(1),具有前端口(A)和后端口(B);
主壳体(2),设置在上述外壳体(1)的前端口处,该主壳体(2)的前端部外露于所述外壳体(1),并在该主壳体(2)的前端部上开有轴向的通孔(22);
第一弹性件(3),设置在所述主壳体(2)和外壳体(1)之间,使所述的主壳体(2)的前头部始终具有外露于外壳体(1)的趋势;
绝缘件(5),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和主壳体(2)中;
内导体组件(6),包括有套管(61)、约束于套管的前端的第一导电针(62)、约束于套管的后端的第二导电针(63)和安装在套管内的第二弹性件(64),该第二弹性件(64)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第一、第二导电针而使该第一、第二导电针的端部分别始终具有外露于所述套管(61)的趋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外壳体(1)中的内壳体(4),该内壳体(4)的一端插置在上述主壳体(2)中、另一端向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口(B)延伸,所述内导体组件(6)通过所述绝缘件(5)支撑在该内壳体(4)中,且所述第一导电针(62)的端部经该内壳体(4)的一端、主壳体(2)的通孔(22)后外露于所述的主壳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体(11)和第二外壳体(12),所述主壳体(2)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上,所述的第一弹性件(3)套设在所述内壳体(4)上,且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12)和主壳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12)的外表面上设有用来固定于第一基板上的外螺纹(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包括有定位在所述内壳体(4)的一端的第一绝缘体(51)和定位在所述内壳体(4)的另一端处的第二绝缘体(52),所述第一绝缘体(51)上开有供第一导电针(62)穿过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绝缘体(52)上开有供所述第二导电针(63)穿过的第二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针(63)的端部经所述第二绝缘体(52)上的第二贯穿孔后外露于所述内壳体(4)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2)设计成往第一导电针(62)的端部侧逐渐增大的锥形孔。
7.一种测试模块,包括有第一基板(20)和安装在该第一基板上的测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接头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同轴连接器(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10)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测试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基板(40)和安装在第二基板上且数量与同轴连接器(10)的个数相匹配的电缆接头(30),各电缆接头(30)包括有用来与电缆内芯相连的中心体(7)和用来与电缆屏蔽层相连的外壳(8),所述中心体通过绝缘子(9)支撑在所述外壳(8)内,当所述电缆接头(30)插接在对应同轴连接器(10)的外壳体(1)后端口的状态下,所述的中心体(7)与第二导电针(63)相连接,所述外壳(8)与内壳体(4)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40)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定位孔和能插设在该定位孔中的定位柱。
CN202321788700.2U 2023-07-07 2023-07-07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Active CN220253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8700.2U CN220253694U (zh) 2023-07-07 2023-07-07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8700.2U CN220253694U (zh) 2023-07-07 2023-07-07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3694U true CN220253694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8700.2U Active CN220253694U (zh) 2023-07-07 2023-07-07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3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6484B1 (en) Coax-to-power adapter
EP3679630B1 (en) Inline compression rf connector
US8690583B2 (en) Probe connector
CN109782034B (zh) 一种多通道探针
JP2002313498A (ja) 差動及びシングルエンド伝送用途のための高速度、高密度相互接続システム
US20190280439A1 (en) Connector
CN211829265U (zh) 集束弹性接触射频组件
US10707595B2 (en) Multi-pin connector block assembly
US7724106B2 (en) Coaxial connecting part
CN220253694U (zh) 测试用的同轴连接器及其测试模块
CN108899712B (zh) 一种电连接器
KR102309404B1 (ko) 기판연결용 커넥터
US9960507B1 (en) Radio frequency (RF) connector pin assembly
US7967611B2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coupling a plurality of devices
CN217691994U (zh) 一种smp宽频带移相电缆组件的结构
CN218216012U (zh) 一种多芯浮动式高低频混装集成式矩形电连接器
US11936145B2 (en) Controlled impedance compressible connector
CN215180311U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20933140U (zh) 一种用于射频电路板测试的射频集束套件
CN217507835U (zh) 一种高频连接器
CN114207952B (zh) 检查用探针装置和连接器检查方法
CN220895906U (zh) 一种用于射频电路板测试的射频连接部件
CN221466954U (zh) 浮动式连接器组件
CN218513789U (zh) 一种大容差射频连接器
CN108802522B (zh) 一种微带连接器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