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0759U -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0759U
CN220210759U CN202321590766.0U CN202321590766U CN220210759U CN 220210759 U CN220210759 U CN 220210759U CN 202321590766 U CN202321590766 U CN 202321590766U CN 220210759 U CN220210759 U CN 220210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cover
battery
top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07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锋
赖玖智
廖兴群
潘党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07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0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0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上述的储能电源壳包括储能壳体结构以及壳体骨架结构;储能壳体结构包括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储能侧盖分别与储能顶盖以及储能底盖连接,储能侧盖位于储能顶盖和储能底盖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壳体骨架结构设置于储能容置空间内,壳体骨架结构分别与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连接。储能电源壳由多个盖体拼装形成,三者之间通过壳体骨架结构进行连接,在确保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之间的直接连接减少,无需增设其他螺接螺栓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Description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电源包括外壳、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路组,电路组主要包括逆变器和电路板,电池组主要为多个单体电芯组装形成的模组,电池组和电路组统一安装在外壳内,外壳具有防尘、防水等防护功能,起到较好的防护功能。
然而,传统的储能电源的外壳通常采用套装或者桶装,即主要由U型盒和盒盖两部组成,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515902.7的中国专利申请,通过较多的螺钉螺栓进行固定,导致整体结构重量过重,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整体结构重量的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储能电源壳,包括:储能壳体结构以及壳体骨架结构;所述储能壳体结构包括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所述储能侧盖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连接,所述储能侧盖位于所述储能顶盖和所述储能底盖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所述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储能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骨架结构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所述储能底盖以及所述储能侧盖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侧盖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储能顶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储能底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顶盖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所述储能侧盖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顶盖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凹槽连通的安装滑槽,所述储能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储能侧盖连接的安装凸条,所述安装凸条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顶盖开设有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储能侧盖,所述储能侧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储能顶盖连接的顶盖加强筋,所述顶盖加强筋的端部与所述储能顶盖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骨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壳体支撑杆,每一所述壳体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所述储能底盖以及所述储能侧盖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连接杆,每一所述骨架连接杆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杆连接,且每一所述骨架连接杆还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辅助支撑杆,每一所述骨架辅助支撑杆与至少一个所述骨架连接杆连接,且每一所述骨架辅助支撑杆还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一种拼装式储能电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能电源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储能电源壳由多个盖体拼装形成,即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为分体式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壳体骨架结构进行连接,在确保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之间的直接连接减少,无需增设其他螺接螺栓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储能电源壳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储能电源壳中储能顶盖和储能底盖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储能电源壳中储能侧盖和壳体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壳体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电池储能器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池储能器中电池包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池包安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便携式储能电池盒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便携式储能电池盒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剖视图在A3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便携式储能电池盒中电池储能背壳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电池储能背壳在A4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9所示便携式储能电池盒中电池储能前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源壳包括储能壳体结构以及壳体骨架结构;所述储能壳体结构包括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所述储能侧盖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连接,所述储能侧盖位于所述储能顶盖和所述储能底盖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所述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储能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骨架结构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所述储能底盖以及所述储能侧盖连接。储能电源壳由多个盖体拼装形成,即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为分体式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壳体骨架结构进行连接,在确保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之间的直接连接减少,无需增设其他螺接螺栓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壳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壳10包括储能壳体结构100。请一并参阅图2,储能壳体结构100包括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储能侧盖130分别与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连接,储能侧盖130位于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请一并参阅图3,储能电源壳10还包括壳体骨架结构200,壳体骨架结构200设置于储能容置空间内,壳体骨架结构200分别与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源壳由多个盖体拼装形成,即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为分体式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壳体骨架结构200进行连接,在确保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之间的直接连接减少,无需增设其他螺接螺栓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储能侧盖130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02以及第二卡接槽(图未示),储能顶盖110的部分卡设于第一卡接槽102内,储能底盖120的部分卡设于第二卡接槽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槽102与第二卡接槽位于储能侧盖130的两端,第一卡接槽102的开口朝向储能顶盖110,第二卡接槽的开口朝向储能底盖120,第一卡接槽102将储能顶盖110的部分收容,使得储能顶盖110与储能侧盖130相互卡接,而且,第二卡接槽将储能底盖120的部分收容,使得储能底盖120与储能侧盖130相互卡接。这样,储能侧盖130的上下两个位置分别卡接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便于形成储能容置空间,还能将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稳定固定在储能侧盖130上,以将储能侧盖130的顶底密封遮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储能顶盖110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106,储能侧盖130的部分收容于第一固定凹槽106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凹槽106开设于储能顶盖110上,具体地,第一固定凹槽106位于储能顶盖110的内壁上,第一固定凹槽106的开口朝向储能侧盖130,第一固定凹槽106将储能侧盖130的部分收容于其中,使得储能侧盖130的部分卡设在第一固定凹槽106内,从而使得储能侧盖130与储能顶盖110之间相互卡接,有效地提高了储能顶盖110在储能侧盖130上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储能顶盖110还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凹槽106连通的安装滑槽108,储能壳体结构100还包括与储能侧盖130连接的安装凸条140,安装凸条140滑动设置于安装滑槽108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滑槽108开设于储能顶盖110上,具体地,第一固定凹槽106位于储能顶盖110的内壁上,而且,第一固定凹槽106与安装滑槽108连通。安装滑槽108的开口朝向安装凸条140,安装滑槽108用于滑动收容安装凸条140,便于安装凸条140滑动设置于安装滑槽108内,从而便于储能顶盖110与储能侧盖130之间的滑动连接,提高了储能顶盖110安装于储能侧盖130上的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储能顶盖110开设有第二固定凹槽101,第二固定凹槽101的开口朝向储能侧盖130,储能侧盖130的部分卡设于第二固定凹槽10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凹槽101开设于储能顶盖110上,具体地,第二固定凹槽101位于储能顶盖110的内壁上,第二固定凹槽101的开口朝向储能侧盖130,第二固定凹槽101将储能侧盖130的部分收容于其中,使得储能侧盖130的部分卡设在第二固定凹槽101内,从而使得储能侧盖130与储能顶盖110之间相互卡接,有效地提高了储能顶盖110在储能侧盖130上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储能壳体结构100还包括与储能顶盖110连接的顶盖加强筋150,顶盖加强筋150的端部与储能顶盖110之间形成第二固定凹槽101。在本实施例中,顶盖加强筋150设置于储能顶盖110的内侧,具体地,顶盖加强筋150与储能顶盖110的内壁连接,顶盖加强筋150靠近储能侧盖130的一端与储能顶盖110相互远离,使得顶盖加强筋150的端部与储能顶盖110之间形成凹陷区域,即第二固定凹槽101。这样,在储能顶盖110安装于储能侧盖130上时,储能侧盖130的部分嵌置于第二固定凹槽101内,进一步提高了储能顶盖110在储能侧盖130上的安装稳定性。而且,顶盖加强筋150提升了储能顶盖110自身的机械强度,以提高储能顶盖110与储能侧盖13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壳体骨架结构200包括至少两个壳体支撑杆210,每一壳体支撑杆210分别与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支撑杆210位于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之间,壳体支撑杆210作为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的支撑部件,壳体支撑杆210将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稳定支撑于储能侧盖130的两端。其中至少两个壳体支撑杆210相对设置,且壳体支撑杆210靠近储能侧盖130设置,使得壳体支撑杆210在与储能顶盖110和储能底盖120连接时,还能将储能侧盖130一同连接,便于壳体支撑杆210同时将储能顶盖110、储能底盖120以及储能侧盖130固定,实现一杆连接三个盖体,在提高储能壳体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还能节省连接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结构重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壳体骨架结构200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连接杆220,每一骨架连接杆220分别与至少两个壳体支撑杆210连接,且每一骨架连接杆220还与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骨架连接杆220位于两个壳体支撑杆210之间,骨架连接杆220将两个壳体支撑杆210连接在一起,具体地,骨架连接杆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壳体支撑杆210,且骨架连接杆220与壳体支撑杆210相互垂直设置。骨架连接杆220横向设置于壳体支撑杆210之间,为两个壳体支撑杆210提供横向支撑力,使得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在横向和纵向上均有支撑作用力,从而使得储能壳体结构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骨架连接杆220还同时与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壳体骨架结构200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辅助支撑杆230,每一骨架辅助支撑杆230与至少一个骨架连接杆220连接,且每一骨架辅助支撑杆230还与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骨架辅助支撑杆230与骨架连接杆220连接,骨架辅助支撑杆230与骨架连接杆220相互垂直设置,即骨架辅助支撑杆230与壳体支撑杆210相互平行设置,骨架辅助支撑杆230还与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使得骨架辅助支撑杆230为骨架连接杆220多提供一个支撑点,以提高骨架连接杆220对储能顶盖110以及储能底盖120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储能电源壳还包括电池包模组300以及电池包安装结构400。电池包模组300包括多个阵列分布或者错位分布的单体电池。电池包安装结构400包括电池支架410以及电池导电片420。电池支架410用于与储能壳体结构连接,电池支架410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安装顶架412以及电池安装底架414。电池安装顶架412与电池安装底架414之间设置有电池包模组300。电池导电片420包括正极引导电片422、负极引导电片424以及多个电池串联电片426。多个电池串联电片426分别设置于电池安装顶架412以及电池安装底架414上,每一电池串联电片426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正极引导电片422与负极引导电片424设置于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中的任意一个上,正极引导电片422用于电池包模组300的正极的电能传输,负极引导电片424用于电池包模组300的负极的电能传输。
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顶架412位于电池包模组300的上下两端,以将电池包模组300直接固定,无需考虑单体电池的数量以及大小,提高了对各单体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而且,正极引导电片422和负极引导电片424位于电池支架410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电池安装顶架412开设有多个第一电池容置槽402,第一电池容置槽402的开口朝向电池包模组300,每一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第一电池容置槽40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容置槽402开设于电池安装顶架412的内侧,具体地,第一电池容置槽402与电池包模组300所在空间连通。第一电池容置槽402内收容有单体电池的部分,使得单体电池卡设在第一电池容置槽402内,从而使得单体电池与电池安装顶架412相互卡接,以提高电池安装顶架412与电池包模组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池容置槽402阵列分布或者错位分布于电池安装顶架412上,第一电池容置槽402与单体电池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电池安装底架414开设有多个第二电池容置槽404,第二电池容置槽404的开口朝向电池包模组300,每一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第二电池容置槽404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容置槽404开设于电池安装底架414的内侧,具体地,第二电池容置槽404与电池包模组300所在空间连通。第二电池容置槽404内收容有单体电池的部分,使得单体电池卡设在第二电池容置槽404内,从而使得单体电池与电池安装底架414相互卡接,以提高电池安装底架414与电池包模组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电池容置槽404阵列分布或者错位分布于电池安装底架414上,第二电池容置槽404与单体电池一一对应,而且,第二电池容置槽404还与第一电池容置槽402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电池包安装结构400还包括与电池安装顶架412连接的第一电池挡片416,第一电池挡片416位于电池安装顶架412的边缘,第一电池挡片416与电池包模组30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挡片416位于电池安装顶架412的顶角边缘处,第一电池挡片416与电池包模组300的最外层抵接,第一电池挡片416对电池包模组300进行限位阻挡,使得电池包模组300稳定设置于电池支架410内,便于提高电池包模组300与电池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电池包安装结构400还包括与电池安装底架414连接的第二电池挡片418,第二电池挡片418位于电池安装底架414的边缘,第二电池挡片418与电池包模组30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池挡片418位于电池安装底架414的顶角边缘处,第二电池挡片418与电池包模组300的最外层抵接,第二电池挡片418对电池包模组300进行限位阻挡,使得电池包模组300稳定设置于电池支架410内,便于提高电池包模组300与电池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池挡片418与第一电池挡片416相对设置,使得第二电池挡片418与第一电池挡片416共同夹持电池包模组300,进一步提高电池包模组300与电池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电池包安装结构400还包括与电池安装顶架412连接的第一电池支撑柱430,第一电池支撑柱430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第一电池支撑柱430还与电池安装底架414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支撑柱430位于电池安装顶架412的内侧,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分别与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连接,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对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电池支撑柱430为电池包模组3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了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对电池包模组300的过度挤压。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电池包安装结构400还包括与电池安装底架414连接的第二电池支撑柱440,第二电池支撑柱440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第二电池支撑柱440还与第一电池支撑柱43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池支撑柱440位于电池安装底架414的内侧,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分别与电池安装底架414和第一电池支撑柱430连接,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对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进行支撑,使得第二电池支撑柱440为电池包模组3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了电池安装顶架412和电池安装底架414对电池包模组300的过度挤压。
又进一步地,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406,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孔406连通的第二连接通孔408,第一连接通孔406以及第二连接通孔408用于穿设连接铜柱。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通孔406位于第一电池支撑柱430上,第二连接通孔408位于第二电池支撑柱440上,第一连接通孔406与第二连接通孔408对位连通,使得第一电池支撑柱430的内部与第二电池支撑柱440的内部连通,从而使得连接铜柱直接穿设于第一连接通孔406和第二连接通孔408后,实现对第一电池支撑柱430与第二电池支撑柱440的对位连接,以提高电池支架410的整体连接强度。
又进一步地,电池包安装结构400还包括多个电池分隔片450,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和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电池分隔片450,每一电池分隔片450分别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单体电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和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均设置有多个电池分隔片450,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和第二电池支撑柱440分别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第一电池支撑柱430和第二电池支撑柱440上设置的电池分隔片450将相邻的单体电池分隔,使得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减少了单体电池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了电池包模组300出现过热的情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储能电源壳包括电池储能背壳170以及电池储能前盖180。电池储能背壳170具有安装容置空间,安装容置空间用于收容电池模组。电池储能前盖180位于电池储能背壳170的开口处,电池储能前盖180用于遮盖并密封安装容置空间。电池储能前盖180还具有功能区,功能区用于设置与电池模组电连接的显示屏、插座以及按键。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中至少一个开设有与安装容置空间连通的前盖插接槽1002,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中至少一个的部分插接于对应的前盖插接槽1002内。
电池储能前盖180与前盖插接槽1002对应,在拆卸时,将电池储能前盖180沿着前盖插接槽1002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位于前盖插接槽1002内的部分抽出,便于将电池储能前盖180从电池储能背壳170上脱离,从而便于对电池储能前盖180的快速拆卸,有效地降低了便携式储能电池盒的前维护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电池储能背壳170包括背壳本体172以及两个插接挡板174,两个插接挡板174均与背壳本体172连接,两个插接挡板174之间形成前盖插接槽1002。在本实施例中,背壳本体172作为电池储能背壳170的主体部分,背壳本体172的内部空间为安装容置空间,用于收容电池模组,具体地,背壳本体172具有碗状结构。插接挡板174位于背壳本体172与电池储能前盖180的连接处,两个插接挡板174之间设置有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被两个插接挡板174夹持,从而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快速插接于两个插接挡板174之间,便于电池储能前盖180在电池储能背壳170上的快速拆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电池储能背壳170还包括与插接挡板174连接的插接凸台176,插接凸台176位于前盖插接槽1002内,插接凸台176与前盖插接槽1002的底部相对设置,插接凸台176用于与电池储能前盖18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凸台176设置于插接挡板174上,插接凸台176凸出于插接挡板174的表面,使得插接凸台176与前盖插接槽1002的底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便于插接凸台176将电池储能前盖180位于前盖插接槽1002内的部分抵持于前盖插接槽1002的底部,从而便于将电池储能前盖180限制于背壳本体172上,避免了电池储能前盖180从前盖插接槽1002内轻易脱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插接挡板174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插接挡板174共同夹持电池储能前盖180位于前盖插接槽1002内的部分。而且,插接凸台176位于两个插接挡板174中远离安装容置空间的一个,这样,在拆卸时,只需先将电池储能前盖180向安装容置空间推动一端距离,以使得插接凸台176与电池储能前盖180脱离接触,之后在将电池储能前盖180直接从前盖插接槽1002内抽出。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电池储能前盖180开设有插接限位孔1004,至少一个插接挡板174穿设于插接限位孔1004内。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限位孔1004开设于电池储能前盖180上,插接限位孔1004与插接挡板174对应,便于插接挡板174嵌入插接限位孔1004内,使得插接挡板174与电池储能前盖180相互卡接,有效地提高了背壳本体172与电池储能前盖18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穿设于插接限位孔1004内的插接挡板174上设置有插接凸台176,使得插接凸台176穿过插接限位孔1004后与电池储能前盖180抵接。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电池储能背壳170还包括与背壳本体172连接的插接加强板178,插接加强板178与至少一个插接挡板17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加强板178分别与背壳本体172以及插接挡板174连接,具体地,插接加强板178与背壳本体172以及插接挡板174均相互垂直连接,使得插接加强板178为插接挡板174提供支撑力,便于将插接挡板174稳定抵接在电池储能前盖180上,以提高对电池储能前盖180的插接稳定性。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至少一个插接挡板174开设有前盖卡槽1006,前盖卡槽1006与前盖插接槽1002连通,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卡设于前盖卡槽1006内。在本实施例中,前盖卡槽1006开设于插接挡板174上,前盖卡槽1006内穿设有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与插接挡板174卡接,便于将电池储能前盖180稳定插接在前盖插接槽1002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电池储能背壳170开设有前盖钩挂孔1008,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卡设于前盖钩挂孔1008内。在本实施例中,前盖钩挂孔1008开设于电池储能背壳170上,前盖钩挂孔1008内收容有电池储能前盖180的部分,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卡接,增加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的连接点,以提高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之间的连接稳定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电池储能前盖180包括前盖本体182以及前盖挂扣184,前盖挂扣184位于前盖本体182靠近电池储能背壳170的一面,前盖挂扣184穿设于前盖钩挂孔1008内。在本实施例中,前盖本体182用于遮盖电池储能背壳170的开口,前盖挂扣184凸出于前盖本体182,前盖挂扣184与前盖钩挂孔1008对应,便于将前盖挂扣184钩挂在电池储能背壳170上,使得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还以钩挂方式进行连接,以进一步提高电池储能前盖180与电池储能背壳17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盖挂扣184具有“L”字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拼装式储能电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壳。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源壳包括储能壳体结构以及壳体骨架结构;储能壳体结构包括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储能侧盖分别与储能顶盖以及储能底盖连接,储能侧盖位于储能顶盖和储能底盖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壳体骨架结构设置于储能容置空间内,壳体骨架结构分别与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连接。储能电源壳由多个盖体拼装形成,即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为分体式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壳体骨架结构进行连接,在确保储能电源壳的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之间的直接连接减少,无需增设其他螺接螺栓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结构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能壳体结构,所述储能壳体结构包括储能顶盖、储能底盖以及储能侧盖,所述储能侧盖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连接,所述储能侧盖位于所述储能顶盖和所述储能底盖之间,以形成储能容置空间,所述储能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储能充放装置;
壳体骨架结构,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储能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骨架结构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所述储能底盖以及所述储能侧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侧盖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储能顶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储能底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顶盖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所述储能侧盖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顶盖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凹槽连通的安装滑槽,所述储能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储能侧盖连接的安装凸条,所述安装凸条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顶盖开设有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储能侧盖,所述储能侧盖的部分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储能顶盖连接的顶盖加强筋,所述顶盖加强筋的端部与所述储能顶盖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骨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壳体支撑杆,每一所述壳体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储能顶盖、所述储能底盖以及所述储能侧盖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连接杆,每一所述骨架连接杆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杆连接,且每一所述骨架连接杆还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骨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骨架辅助支撑杆,每一所述骨架辅助支撑杆与至少一个所述骨架连接杆连接,且每一所述骨架辅助支撑杆还与所述储能顶盖以及所述储能底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10.一种拼装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源壳。
CN202321590766.0U 2023-06-20 2023-06-20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Active CN220210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766.0U CN22021075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766.0U CN22021075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0759U true CN22021075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0766.0U Active CN220210759U (zh) 2023-06-20 2023-06-20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0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8606C (zh)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CN220210759U (zh)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CN116723656A (zh)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CN205050892U (zh) 一种插接安装的电池箱
CN209282277U (zh) 电动工具用大容量电池包结构
CN210296427U (zh) 电池模组外壳及电池模组
CN216213784U (zh) 下壳体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包
CN215418442U (zh) 无模组式电池结构
CN213664998U (zh) 一种洗手机主体结构
CN212907893U (zh) 一种推进器电池仓
CN201054373Y (zh)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CN220042121U (zh) 便携式储能电池盒以及便携式储能电源
CN113905552A (zh) 一种多槽充电器
CN113890130A (zh) 一种用于多槽充电器的提手组件及多槽充电器
CN221353076U (zh) 一种方便扩容的模块化电池装置
CN220042123U (zh)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CN215378803U (zh) 一种光伏储能柜
CN215377605U (zh) 能够减少能源内耗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CN221327958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结构
CN218385551U (zh) 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2991191U (zh) 一种电池柜
CN220585366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20984718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储能装置
CN216436076U (zh) 锂离子电池
CN22060482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