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9163U -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9163U
CN220189163U CN202321038415.9U CN202321038415U CN220189163U CN 220189163 U CN220189163 U CN 220189163U CN 202321038415 U CN202321038415 U CN 202321038415U CN 220189163 U CN220189163 U CN 220189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ing
curved
cambered
arc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84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灵芝
赵梦龙
邹林
侯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84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9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9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9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利于提升3D效果以及显示效果的曲面显示屏,包括曲面盖板和位于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曲面盖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呈向所述第二表面内凹的弧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弧面贴合。所述弧面由至少一个弧形区构成,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其中,r≤500mm。本申请还提供应用该曲面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贴合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3D效果及显示效果的曲面显示屏、一种应用所述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贴合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穿戴式显示产品设计,想要获得较好的3D效果,通常采用盖板外表面为球面的方式,让显示有略微浮起的感觉。但是上述这种方法一方面获得的3D效果比较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盖板厚度较厚,导致整机厚度较厚,重量较重,因此对穿戴颜值和体验不利。而若要控制产品厚度方向的占用空间,则不利于主板和电池的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一种应用所述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贴合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所述曲面显示屏有利于提升3D效果以及显示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对终端其他元件布局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终端大小的不良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曲面显示屏,包括曲面盖板和位于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曲面盖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呈向所述第二表面内凹的弧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弧面贴合。所述弧面由至少一个弧形区构成,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其中,r≤500mm。
本申请的曲面显示屏,柔性显示面板与呈弧面的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表面的任意区域均可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即整个柔性显示面板都对应所述第一表面有弧度的区域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避开弧形区域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突破了整个显示屏只有一部分而非任何角度的界面为全曲面的限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特征发挥到极致,有利于减少显示屏的黑边,并且在保障相同的显示面积的前提下有利于缩减曲面显示屏的整体尺寸。其次,柔性显示面板与呈弧面的第一表面贴合还能够实现3D显示效果,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盖板厚度获得3D效果而言能够不增加所述盖板的厚度,同时整个显示屏的曲面设计有利于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用以容置其他元器件,从而有利于在实现3D显示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品整体厚度。另外,第一表面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r≤500mm,便于保障3D显示效果,尤其是r<300mm时,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越小,3D球面显示下过越明显。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贴合如上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仿形部和支撑部。所述仿形部具有弹性且包括仿形面,所述仿形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仿形面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仿形部背离所述仿形面的一侧。
本申请的上述贴合治具,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的仿形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对应,便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贴合时提升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整度,降低褶皱和气泡的产生。同时,具有弹性的仿形部便于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时通过弹性变形挤压柔性显示面板,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挤出气泡和挤平褶皱,进而有利于在保障制得的曲面显示屏的3D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显示效果。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仿形面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其中,r≥R。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仿形面的区域的球面半径,有利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贴合时保障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接触所述第一表面,从而有利于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的贴合,并且有利于提升贴合的紧密性。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面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划分为弧形中心区和弧形边缘区,所述弧形边缘区环绕连接于所述弧形中心区的外缘,所述弧形中心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1。所述仿形面包括仿形中心区和仿形边缘区,所述仿形中心区与所述弧形中心区对应,所述仿形边缘区与所述弧形边缘区对应,所述仿形中心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1。其中,r1>R1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时,有利于保障弧形中心区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便于将气泡将周边排挤,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所述曲面显示屏的中间区域出现褶皱和气泡的可能性。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形边缘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2,所述仿形边缘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2,其中r2与R2的差值为0至2mm。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形边缘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与所述仿形边缘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接近,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贴合时,有利于使得第一表面的边缘能够被治具的仿形面的边缘填充并贴合,从而有利于将气泡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的边缘挤出,并且有利于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平整性。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面的弧高小于所述仿形面的弧高。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面的弧高小于所述仿形面的弧高便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先贴合,从而便于将气泡从柔性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往周边排,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曲面显示屏产生褶皱和气泡的风险。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仿形面的弧高与所述弧面的弧高的差值为0.2mm至1.5mm。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大部分穿戴式设备能够在保障良好的3D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以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仿形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仿形面的宽度小于述第一表面的宽度,让贴合治具的仿形面能够完整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接触,从而便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曲面盖板过程中的排气,并且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面板贴合时的平整度。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与所述仿形面的宽度的差值为0.5mm至2mm。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大部分穿戴式设备的曲面显示屏,能够达到较好的排气效果和平整度的同时降低了对显示面积的影响。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外侧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且所述第一面承载所述仿形部;所述外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外侧面的一端与所述仿形面的周缘连接。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有弹性的支撑部有利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至曲面盖板的过程中降低因贴合时压力过大或者对位不准等情况对柔性显示面板和/或曲面盖板造成损伤的风险。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侧面为一弧形的内凹面。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外侧面为弧形的内凹面,结合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以及所述外侧面的一端与所述仿形面的周缘连接,在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至曲面盖板时,内凹面的设计能够让所述仿形面的周缘形变,从而能够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完全贴合提升贴合效果,从而能够将气泡完全的挤出,降低曲面显示屏出现褶皱和气泡的风险。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侧面相较于所述仿形面的周缘内凹的最深处的深度为1mm至10mm。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内凹面的内凹深度,能够满足贴合治具对形变程度的要求,便于在保障贴合效果的同时改善褶皱和气泡的情形。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如上所述的曲面显示屏,所述曲面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外壳。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柔性显示面板与呈弧面的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表面的任意区域均可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即整个柔性显示面板都对应所述第一表面有弧度的区域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避开弧形区域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突破了整个显示屏只有一部分而非任何角度的界面为全曲面的限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特征发挥到极致,有利于减少显示屏的黑边,并且在保障相同的显示面积的前提下有利于缩减曲面显示屏的整体尺寸。其次,柔性显示面板与呈弧面的第一表面贴合还能够实现3D显示效果,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盖板厚度获得3D效果而言能够不增加所述盖板的厚度,同时整个显示屏的曲面设计有利于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用以容置其他元器件,从而有利于在实现3D显示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品整体厚度。另外,第一表面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r≤500mm,便于保障3D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曲面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曲面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曲面显示屏和现有技术一种曲面显示屏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贴合治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曲面显示屏 100
曲面盖板 10
柔性显示面板 30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3
弧形中心区 11a
弧形边缘区 11b
贴合治具 200
仿形部 50
支撑部 70
仿形面 51
仿形中心区 51a
仿形边缘区 51b
第一面 71
第二面 73
外侧面 75
电子设备 300
外壳 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申请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如果有用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上”、“下”、“左”、“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如果有用到,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下述实施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局部结构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现有的显示屏中,无论硬显示屏还是柔性显示屏,其中显示面板与盖板的贴合面都是平面,如图1所示2D盖板与显示面板结合,又如图2所示2.5D盖板与显示面板结合,再如图3所示3D盖板与显示面板结合。其中,图1所示的结构无立体显示效果,图2虽然能够获得立体显示效果,然而厚度较大不利于薄型化,而图3显示面板设置在平面上,使得显示屏的黑边较宽。
因此,为了提高3D效果以及显示效果并且降低产品的整体厚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屏以及贴合制备上述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曲面显示屏100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曲面显示屏100包括曲面盖板10和柔性显示面板30,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位于所述曲面盖板10的一侧。
所述曲面盖板10可为玻璃盖板、蓝宝石盖板或者树脂盖板。树脂盖板可选自但不仅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或聚碳酸酯(PC)板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可选自但不仅限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Ultra Fine Bright)等。所述曲面显示屏100可呈但不仅限于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曲面盖板10的形状可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同,也可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曲面显示屏100大致呈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沿厚度反向观察,所述曲面盖板10大致呈圆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也大致呈圆形。
所述曲面盖板10包括沿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3。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1为向所述第二表面13内凹的弧面,所述弧面由至少一个弧形区构成,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在本实施例中,可满足:r≤500mm。
所述第二表面13可为向背离所述第一表面11外凸的弧面。所述第二表面13可与所述第一表面11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13也可不与所述第一表面11平行设计,即所述曲面盖板10各区域的厚度可不一致。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与呈弧面的所述第一表面11贴合。所述第一表面11的任意区域均可与柔性显示面板30贴合,即整个柔性显示面板30都对应所述第一表面11有弧度的区域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避开弧形区域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突破了整个显示屏只有一部分而非任何角度的界面为全曲面的限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特征发挥到极致,有利于减少显示屏的黑边,并且在保障相同的显示面积的前提下有利于缩减曲面显示屏的整体尺寸。具体的,请结合参阅图6,图6中的(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中的(b)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曲面显示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Q为现有技术的曲面显示屏中盖板内表面的平整部与曲面部的分界线,如图6中(b)所示,在该曲面显示屏中,为了避免显示面板从平整部过渡到曲面部时引起的褶皱和气泡的问题,显示面板避开曲面部设置;而如图6中(a)所示,本申请中的曲面显示屏中,整个显示面板都对应有弧度的区域设置。由上可知,本申请中的曲面显示屏中的显示面板相较于图6中(b)所示曲面显示屏的显示面板而言,能够更加靠近曲面盖板的边缘,从而有利于在保持曲面显示屏整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显示区域,也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边缘褶皱和显示屏出现气泡的风险。再者,如图6中所示,P1为本申请中的曲面显示屏的AA边界(可操作区边界,Active Area边界),P2为现有技术的曲面显示屏的AA边界,由图6可以看出,在AA边界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本申请中的整个柔性显示面板都对应有弧度的区域设置,使得本申请中的曲面显示屏的AA边界距离曲面显示屏边缘的距离D1小于现有技术的曲面显示屏的AA边界曲面显示屏边缘的距离D2。综上,本申请的曲面显示屏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曲面显示屏有利于黑边的减小。
其次,柔性显示面板30与呈弧面的第一表面11贴合还能够实现3D显示效果,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盖板厚度(如图2所示)获得3D效果而言能够不增加所述盖板的厚度,同时整个显示屏的曲面设计有利于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用以容置其他元器件,从而有利于在实现3D显示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品整体厚度。而第一表面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r≤500mm,便于保障3D显示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沿厚度方向经过该显示屏中心的任意截面,总会有至少一个方向的截面中的盖板的内表面包括平整的区域(即非弧形区)。而本申请中的曲面显示屏,沿厚度方向经过该曲面显示屏中心的任意截面,任意一个截面的曲面盖板的内表面均由由至少一个弧形区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满足:r<300mm。其中,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越小,3D球面显示下过越明显。因此r<300mm有利于进一步地保障3D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且上述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划分为弧形中心区11a和弧形边缘区11b,所述弧形边缘区11b环绕连接于所述弧形中心区11a的外缘。所述弧形中心区11a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1,所述弧形边缘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2。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可仅贴设于所述弧形中心区11a,也可从所述弧形中心区11a延伸至所述弧形边缘区11b。
请参阅图8,上述曲面显示屏100应用于电子设备300中。所述电子设备300还包括外壳301,所述曲面显示屏100安装于所述外壳301。所述电子设备可为但不仅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照相机、车载设备或者例如手表等穿戴式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电话手表。
为了将柔性显示面板30贴合至上述曲面盖板10上时降低褶皱和气泡的产生以提升显示效果,本申请提供了贴合治具。如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贴合治具200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7并结合图5,所述贴合治具200包括仿形部50和支撑部70。所述仿形部50具有弹性,且所述仿形部50包括仿形面51,所述仿形面51与所述曲面盖板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对应,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与所述第一表面11贴合。所述支撑部70连接于所述仿形部50背离所述仿形面51的一侧。
上述贴合治具200,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与所述第一表面11贴合的仿形面51与所述曲面盖板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对应,便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30与曲面盖板10的第一表面11贴合时提升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的平整度,降低褶皱和气泡的产生。同时,具有弹性的仿形部50便于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30与曲面盖板10时通过弹性变形挤压柔性显示面板30,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挤出气泡,防止贴合褶皱,进而有利于在保障制得的曲面显示屏100的3D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显示效果。
定义所述仿形面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为R,其中,r≥R。使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仿形面的区域的球面半径,有利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贴合时保障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接触所述第一表面,从而有利于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的贴合,并且有利于提升贴合的紧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面51包括仿形中心区51a和仿形边缘区51b。所述仿形中心区51a与所述弧形中心区11a对应,所述仿形边缘区51b与所述弧形边缘区11b对应。定义所述仿形中心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为R1,定义所述仿形边缘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为R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满足:r1>R1,从而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时,有利于保障弧形中心区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便于将气泡将周边排挤,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所述曲面显示屏的中间区域出现褶皱和气泡的可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地满足:r2与R2相等,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贴合时,有利于使得第一表面的边缘能够被治具的仿形面的边缘填充并贴合,从而有利于将气泡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的边缘挤出,并且有利于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平整性。
定义所述第一表面11的弧高为h,所述仿形面51的弧高为H。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满足:h<H,便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先贴合,从而便于将气泡从柔性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往周边排,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曲面显示屏产生褶皱和气泡的风险。进一步地,对于尺寸大小约1寸至3寸的穿戴类显示屏,所述仿形面51的弧高与所述第一表面11的弧高的差值可为0.2mm至1.5mm,从而能够在保障良好的3D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以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而对于其他尺寸的显示屏,所述仿形面51的弧高与所述第一表面11的弧高的差值可等比例放大。
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1的弧高的方向为所述第一表面11的宽度方向,定义垂直于所述仿形面51的弧高的方向为所述仿形面51的宽度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面51的宽度可小于所述第一表面11的宽度,让贴合治具的仿形面能够完整与曲面盖板的第一表面接触,从而便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曲面盖板过程中的排气,并且有利于提升柔性显示面板贴合时的平整度。进一步地,对于尺寸大小约1寸至3寸的穿戴类显示屏,所述第一表面11的宽度与所述仿形面51的宽度的差值可为0.5mm至2mm,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排气效果和平整度的同时降低了对显示面积的影响。而对于其他尺寸的显示屏,所述第一表面11的宽度与所述仿形面51的宽度的差值可等比例放大。
所述支撑部70也可具有弹性,具有弹性的支撑部70有利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30贴合至曲面盖板10的过程中降低因贴合时压力过大或者对位不准等情况对柔性显示面板30和/或曲面盖板10造成损伤的风险。
所述支撑部70包括第一面71、第二面73以及外侧面75。所述第一面71与所述第二面73相背,且所述第一面71承载所述仿形部50,所述外侧面75连接于所述第一面71与所述第二面73之间。所述外侧面75的一端与所述仿形面51的周缘连接,所述外侧面75为一弧形的内凹面,结合所述支撑部70具有弹性,在将柔性显示面板30贴合至曲面盖板10时,内凹面的设计能够让所述仿形面51的周缘形变,从而能够与曲面盖板10的第一表面11完全贴合提升贴合效果,从而能够将气泡完全的挤出,降低曲面显示屏出现褶皱和气泡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仿形面5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外侧面相较于所述仿形面51的周缘内凹的最深处的深度D可为1mm至10mm,能够满足贴合治具对形变程度的要求,便于在保障贴合效果的同时改善褶皱和气泡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曲面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面盖板;
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
所述曲面盖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呈向所述第二表面内凹的弧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弧面贴合,所述弧面由至少一个弧形区构成,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其中,r≤500mm。
2.一种用于贴合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包括:
具有弹性的仿形部,包括仿形面,所述仿形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仿形面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
支撑部,连接于所述仿形部背离所述仿形面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面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其中,r≥R。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至少两个所述弧形区划分为弧形中心区和弧形边缘区,所述弧形边缘区环绕连接于所述弧形中心区的外缘,所述弧形中心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1,所述仿形面包括仿形中心区和仿形边缘区,所述仿形中心区与所述弧形中心区对应,所述仿形边缘区与所述弧形边缘区对应,所述仿形中心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1,其中,r1>R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缘区中的所述弧形区对应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2,所述仿形边缘区与每个所述弧形区对应的区域的球面半径定义为R2,其中r2与R2的差值为0至2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的弧高小于所述仿形面的弧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面的弧高与所述弧面的弧高的差值为0.2mm至1.5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与所述仿形面的宽度的差值为0.5mm至2mm。
10.如权利要求2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外侧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一面承载所述仿形部;所述外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外侧面的一端与所述仿形面的周缘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为一弧形的内凹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相较于所述仿形面的周缘内凹的最深处的深度为1mm至10mm。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屏,所述曲面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外壳。
CN202321038415.9U 2023-04-28 2023-04-28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Active CN220189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8415.9U CN220189163U (zh) 2023-04-28 2023-04-28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8415.9U CN220189163U (zh) 2023-04-28 2023-04-28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9163U true CN220189163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8415.9U Active CN220189163U (zh) 2023-04-28 2023-04-28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9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923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053633B (zh) 显示装置
CN111534240B (zh) 曲面屏保护膜及曲面盖板
CN108200241B (zh) 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移动终端
US108204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pp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10461309U (zh) 贴合用治具和贴合装置
CN112068236A (zh) 偏光片结构、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1702103U (zh) 移动终端
CN220189163U (zh) 曲面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贴合治具
CN114639310B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3150200U (zh) 盖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256609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605254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N115083276B (zh)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7562183U (zh) 折叠显示终端
CN114025525B (zh)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380145B (zh) 支撑件、柔性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US10976485B2 (en)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767691A (zh) 一种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模具
CN204442457U (zh) 一种保护壳
CN219305162U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1785166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JP6228859B2 (ja) 携帯端末
CN108508979A (zh) 电子设备
WO2022089036A1 (zh) 盖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