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6970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6970U
CN220186970U CN202320967576.XU CN202320967576U CN220186970U CN 220186970 U CN220186970 U CN 220186970U CN 202320967576 U CN202320967576 U CN 202320967576U CN 220186970 U CN220186970 U CN 220186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supporting
indo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75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炳祥
陈宏杰
莫拔巧
黄民柱
梁智文
袁德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75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6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6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6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室内风道组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壳体内;风机组件;防撞护角,防撞护角设置于壳体且伸入壳体内部,防撞护角与压缩机的一侧支撑配合。由此,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防撞护角,防撞护角深入壳体内部,并且与壳体内的压缩机的一侧支撑配合,这样在窗式空调器运输过程中,防撞护角可以防止压缩机与壳体发生碰撞,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壳体结构的可靠性,防止壳体变形影响空气进出壳体的流通效率,而且还可以保护压缩机结构的安全性,窗式空调器安装后,保证压缩机可以正常使用,从而可以提升窗式空调器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频窗式空调以其价格低、安装方便、维修方便等优势迅速占领北美市场,其中,变频窗式空调中包括室内外换热器、空调压缩机、变频器、进出风口、电器盒以及电控元件等部件,这些部件全部安装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可以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实现向室内输送冷风的效果,另外,为了实现空气的流通,窗式空调器的外壳上通常开设有多个格栅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外壳上开设的格栅结构虽然可以实现窗式空调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空气的流通,但是格栅的结构强度较低,一旦窗式空调器发生意外跌落或碰撞,压缩机与外壳接触容易导致格栅变形,影响空气进出外壳的流通效率,进而会影响窗式空调器的工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该窗式空调器可以提升结构强度,保持稳定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室内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出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和室外空气出风口;室内风道组件,所述室内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风道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出风口的室内空气流通通道;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外换热器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所述室内风扇和所述室外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前后两端,所述室内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风道组件内,所述室内风扇用于将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内,所述室外风扇用于将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外;防撞护角,所述防撞护角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支撑配合。
由此,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防撞护角,防撞护角深入壳体内部,并且与壳体内的压缩机的一侧支撑配合,这样在窗式空调器运输过程中,防撞护角可以防止压缩机与壳体发生碰撞,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壳体结构的可靠性,防止壳体变形影响空气进出壳体的流通效率,而且还可以保护压缩机结构的安全性,窗式空调器安装后,保证压缩机可以正常使用,从而可以提升窗式空调器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压缩机一侧的上端支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撞护角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压缩机的侧面相互适配且支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压缩机相对应,所述防撞护角设置于所述通风口且与所述压缩机支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通风口可拆卸地卡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撞护角包括主体部和支撑部,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伸入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压缩机支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部为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片为塑料支撑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撞护角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压缩机的侧面相互适配且支撑配合,多个所述支撑片在从中间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所述弧形支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片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所述弧形支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支撑片中的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所述第一加强凸起向上凸出设置,多个所述支撑片中的另一部分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所述第二加强凸起向下凸出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防撞护角和压缩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护角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护角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护角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窗式空调器;
10、壳体;11、通风口;
20、室内风道组件;21、室内空气流通通道;
30、室内换热器;40、室外换热器;50、压缩机;
60、风机组件;61、电机;62、室内风扇;63、室外风扇;
70、防撞护角;71、弧形支撑面;72、主体部;73、支撑部;731、第一支撑片;732、第二支撑片;74、第一加强凸起;75、第二加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
结合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100可以主要包括:壳体10、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风机组件60和防撞护角70。其中,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和风机组件60均设置于壳体10内,这样壳体10可以对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和风机组件60起到罩设保护的作用,可以防止外界的异物侵蚀壳体10内的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和风机组件60,以及外力的撞击导致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和风机组件60结构的损坏,从而可以提升室内风道组件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压缩机50和风机组件60在窗式空调器100中的结构可靠性,进而可以提升窗式空调器100的结构可靠性,保证窗式空调器100可以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壳体10形成有室内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出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和室外空气出风口,室内风道组件20形成有连通室内空气进风口和室内空气出风口的室内空气流通通道21,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由室内空气进风口进入窗式空调器100后,可以沿着室内空气流通通道21顺利流向室内空气出风口,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进入窗式空调器100后按照设定路线流动,以保证室内空气在窗式空调器100中流向室内换热器30,并且与室内换热器30完成热交换,从而可以使窗式空调器100通过室内换热器30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实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目的,可以提高窗式空调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60包括电机61、室内风扇62和室外风扇63,室内风扇62和室外风扇63设置于电机61的前后两端,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电机61同时带动室内风扇62和室外风扇63转动,可以减少窗式空调器100中的结构件数量,有利于提升窗式空调器100的结构紧凑性和缩小窗式空调器100的尺寸,室内风扇62设置于室内风道组件20内,窗式空调器100工作时,室内风扇62和室外风扇63在电机61的驱动下转动,室内风扇62将经过室内换热器30换热的风送入室内,室外风扇63将经过室外换热器40换热的风送入室外,壳体10上设置有室内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出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和室外空气出风口,室外风扇63的运转将壳体10外部环境中的气流通过室外空气进风口引入壳体10内,然后与室外换热器40中的冷媒换热后形成室外换热气流,室外换热气流可以进一步地在室外风扇63的驱动下,通过室外空气出风口向室外环境加速输出,从而可以实现室外换热器40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室内风扇62的运转将室内的气流通过室内空气进风口引入壳体10内,然后与室内换热器30中的冷媒换热后形成室内换热气流,室内换热气流可以进一步地在室内风扇62的驱动下,通过室内空气出风口向室内环境加速输出,从而可以实现室内换热器30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可以使窗式空调器100向室内输送温度适宜的风,实现窗式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窗式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窗式空调器100单独作用,实现制冷效果,其中窗式空调器100的室外换热器40和室内换热器30可以为蒸发器或冷凝器,窗式空调器100通过使用压缩机50、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来执行窗式空调器100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且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50分别与室内换热器30和室外换热器40相连通,压缩机50、室内换热器30和室外换热器40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50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且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室外风扇63可以加速室外换热器40换热的风送入室外。膨胀阀可以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且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50。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窗式空调器100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窗式空调器100中的风机组件60可以加速流过室内换热器30和室外换热器40的风的流速,从而可以提升室内换热器30和室外换热器40的换热效率,提升窗式空调器100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地,防撞护角70设置于壳体10,并且伸入壳体10内部,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一侧支撑配合。具体地,防撞护角70深入壳体10内部,这样可以便于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直接接触,可以实现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支撑配合,壳体10的结构牢靠,可以保证防撞护角70在壳体10上的设置稳定可靠,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一侧支撑配合,这样可以使防撞护角70同时对壳体10以及压缩机50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当壳体10受到外力时,例如窗式空调器100跌落时,一方面壳体10上的外力可以通过防撞护角70传递至压缩机50,再由压缩机50和壳体10内部其他结构将外力扩散出去,可以防止壳体10撞击受力后直接发生形变,影响壳体10上的其他结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防撞护角70可以防止压缩机50与壳体10接触,防止压缩机50在窗式空调器100碰撞后向壳体10倾倒接触,从而加速壳体10的变形,以防止壳体10变形,堵塞气流在窗式空调器100中流入和流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壳体10应对外力碰撞的防变形能力,可以使壳体10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而且还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100中换热气流穿过壳体10时顺畅流动。另需说明的是,防撞护角70与壳体10和压缩机50均为硬接触,以保证防撞护角70对壳体10和压缩机50的支撑强度满足窗式空调器100跌落时壳体10的保护需求。
另需说明的是,防撞护角70可以应用于窗式空调器100的运输安装过程,防止窗式空调器100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慎跌落,或者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壳体10内的压缩机50与壳体10发生碰撞,在窗式空调器100安装在工作位置后,可以将防撞护角70拆卸下来,以保证壳体10进风通畅,保证窗式空调器100可以正常工作。
由此,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防撞护角70,防撞护角70深入壳体10内部,并且与壳体10内的压缩机50的一侧支撑配合,这样在窗式空调器100运输过程中,防撞护角70可以防止压缩机50与壳体10发生碰撞,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壳体10结构的可靠性,防止壳体10变形影响空气进出壳体10的流通效率,而且还可以保护压缩机50结构的安全性,窗式空调器100安装后,保证压缩机50可以正常使用,从而可以提升窗式空调器100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一侧的上端支撑配合。具体地,窗式空调器100正常安装时,压缩机50的底部与窗式空调器100的底座固定,并且竖直设置在窗式空调器100中,压缩机50的上端无其他固定机构,窗式空调器100受到外力撞击时,压缩机50的底部固定,上端有以底部为中心转动的侧翻趋势,压缩机50侧翻时,上端先靠近壳体10,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一侧上端支撑配合,可以增加压缩机50在窗式空调器100中侧面的限位位置,以保证压缩机50在窗式空调器100底座上的位置不变,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50侧翻,可以防止压缩机50与壳体10碰撞造成壳体10的变形。
结合图2所示,防撞护角70朝向压缩机5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71,弧形支撑面71与压缩机50的侧面相互适配,并且支撑配合。具体地,为了便于生产和运输,压缩机50大多呈圆柱体形状,侧面为弧形结构,在防撞护角70朝向压缩机5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71,弧形支撑面71可以与压缩机50的侧表面更加贴合,弧形支撑面71不仅可以增大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上端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防撞护角70对压缩机50上端的支撑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对压缩机50提供沿圆柱体横截面直径的多个方向的支撑力,可以防止压缩机50在防撞护角70上滚动,进而可以保证压缩机50和防撞护角70的配合稳定性,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压缩机50在窗式空调器100中的结构稳定性。
结合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通风口11,通风口11与压缩机50相对应,防撞护角70设置于通风口11,并且与压缩机50支撑配合。具体地,通风口11可以便于空气从壳体10外部流向壳体10内部,可以便于壳体10内部的流向壳体10的外部,以便于空气的流动将压缩机5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实现压缩机50的风冷散热,壳体10上设置有通风口11,可以使通风口11在窗式空调器100中的结构稳定可靠,可以保证通风口11的结构强度满足气流稳定流通的要求,通风口11与压缩机50相对应,可以使壳体10外部的空气经过通风口11后直接流向压缩机50,可以提高压缩机50的散热效率,这样可以提升压缩机50的制冷效果,有利于延长压缩机50的使用寿命,防撞护角70设置于通风口11,这样可以使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相对应,以减少防撞护角70的长度,可以降低窗式空调器100的生产成本。
结合图1和图4所示,防撞护角70与通风口11可拆卸地卡接连接。具体地,防撞护角70与壳体10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通风口11上,通风口11处的壳体10为格栅结构,将防撞护角70与通风口11设置为可拆卸地卡接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简化防撞护角70与通风口11的安装操作,可以提升防撞护角70的拆装便利性,这样在窗式空调器100安装于工作位置后可以快速将防撞护角70拆卸下来,以保证通风口11处的空气流通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不改变窗式空调器100原有壳体10结构的前提下,增加对压缩机50上端的支撑作用,这样可以在不改变窗式空调器100的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窗式空调器100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3和图5所示,防撞护角70包括主体部72和支撑部73,主体部72设置于壳体10外,支撑部73设置于主体部72朝向压缩机50的一侧,支撑部73伸入壳体10内,并且与压缩机50支撑配合。具体地,防撞护角70的主体部72设置于壳体10外,支撑部73设置于主体部72朝向压缩机50的一侧伸入壳体10内,并且与压缩机50支撑配合,主体部72可以便于与壳体10上通风口11卡接配合,并且可以在防撞护角70与通风口11卡接配合时,保证支撑部73与压缩机50上端一侧配合的稳定性,如此设置,不仅可以防止压缩机50与壳体10碰撞,而且还可以保证防撞护角70在压缩机50与壳体10之间的位置稳定可靠,进而可以提升防撞护角70增强壳体10防变形能力的作用效果。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支撑部73为支撑片,支撑片为多个,多个支撑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片为塑料支撑片。具体地,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支撑配合通过多个支撑片实现,多个支撑片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支撑部73的多个位置在上下方向与压缩机50接触并且对压缩机50起到支撑作用,可以增强防撞护角70对压缩机50上端的支撑强度,进而可以提升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支撑配合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减少支撑部73的生产用料,降低防撞护角70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减轻窗式空调器100的整机重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片为塑料支撑片,塑料支撑片的质量较轻,并且不易发生形变,可以在减轻防撞护角70的重量的同时,保证支撑片对压缩机50的支撑可靠性。
结合图7和图8所示,防撞护角70朝向压缩机50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71,弧形支撑面71与压缩机50的侧面相互适配,并且支撑配合,多个支撑片在从中间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弧形支撑面71。具体地,多个支撑片在主体部72上由中间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使多个支撑片与压缩机50接触的一端共同形成弧形支撑面71,这样可以使多个支撑片在上下方向与压缩机50接触的一端均匀压缩机50的表面紧密贴合,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多个支撑片在上下方向对压缩机50的支撑效果稳定可靠,可以防止压缩机50相对防撞护角70位移,导致压缩机50的结构发生偏移,防止影响窗户空调器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在窗式空调器100跌落导致压缩机50有侧翻趋势时,可以使多个支撑片受力均衡,防止部分支撑片与压缩机50不接触,导致其他支撑片受力较大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可以保证支撑部73的结构可靠。
结合图7-图8所示,支撑片包括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弧形支撑面71。具体地,多个支撑片中,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可以相对间隔设置的区域发生一定量的形变,这样在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弧形支撑面71时,不仅可以保证多个支撑片同时与压缩机50支撑配合,保证支撑部73对压缩机50的支撑强度,而且还可以在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存在加工误差,或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受热膨胀时,减少第一支撑片731和第二支撑片732对弧形支撑面71弧度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升防撞护角70与压缩机50的支撑配合可靠性。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多个支撑片中的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74,第一加强凸起74向上凸出设置,多个支撑片中的另一部分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75,第二加强凸起75向下凸出设置。具体地,第一加强凸起74和第二加强凸起75均可以对支撑片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通过在多个支撑片中设置第一加强凸起74和第二加强凸起75,可以提升支撑片的结构强度和受压能力,第一加强凸起74向上凸出设置,第二加强凸起75向下凸出设置,如此设置,不仅可以防止支撑片与压缩机50支撑配合时发生形变,可以提升支撑片的结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支撑片的尺寸精度,可以提升防撞护角70的弧形支撑面71与压缩机50的表面支撑配合的稳定性。另外,多个支撑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为第一加强凸起74和第二加强凸起75避让出结构空间,以防止第一加强凸起74和第二加强凸起75在上下方向接触,降低支撑部73的对于压缩机50侧面的支撑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室内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出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和室外空气出风口;
室内风道组件,所述室内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风道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出风口的室内空气流通通道;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外换热器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所述室内风扇和所述室外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前后两端,所述室内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风道组件内,所述室内风扇用于将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内,所述室外风扇用于将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外;
防撞护角,所述防撞护角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支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压缩机一侧的上端支撑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角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压缩机的侧面相互适配且支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压缩机相对应,所述防撞护角设置于所述通风口且与所述压缩机支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角与所述通风口可拆卸地卡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角包括主体部和支撑部,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伸入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压缩机支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片为塑料支撑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角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压缩机的侧面相互适配且支撑配合,多个所述支撑片在从中间向两侧延伸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所述弧形支撑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在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增大,以共同形成所述弧形支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片中的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所述第一加强凸起向上凸出设置,多个所述支撑片中的另一部分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所述第二加强凸起向下凸出设置。
CN202320967576.XU 2023-04-25 2023-04-25 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220186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576.XU CN2201869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576.XU CN2201869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6970U true CN220186970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7576.XU Active CN2201869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6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18697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00191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6243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542668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324365A (zh) 变频空调器室外机电抗器的固定板
CN21841008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27594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8441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410090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195304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506974U (zh) 风管机
CN219473818U (zh) 室内换热器
CN21506242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250157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8936491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8763703U (zh) 移动空调
CN2199954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820935U (zh) 空调器
CN218721878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993412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92453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20541342U (zh) 风管机
CN21800166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35746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