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622U - 电动汽车热管理***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热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622U
CN220163622U CN202320908241.0U CN202320908241U CN220163622U CN 220163622 U CN220163622 U CN 220163622U CN 202320908241 U CN202320908241 U CN 202320908241U CN 220163622 U CN220163622 U CN 22016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mmunicated
heat exchanger
valve por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8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良奎
于吉乐
陈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daac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Sdaac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daac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Sdaac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2320908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包括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车内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其中压缩机连接车外换热器,车外换热器连接蒸发器,蒸发器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或者压缩机连接车外换热器,车外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的运行模式可以满足电动汽车乘员舱加热、制冷、除湿、除霜,电机及其控制单元的冷却,以及电池的冷却和加热的场景应用,其采用的热泵技术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热量加热乘员舱,还可以吸收电机及其控制单元的余热及电池内蓄热量进行加热乘员舱。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热管理***主要包括乘员舱制冷***,乘员舱采暖***,电机和电驱冷却***及电池温度控制***。电动汽车热管理***目前有两大难题:(1)在冬季时车厢采暖的能耗制约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制热以及综合有效回收电机及其控制单元和电池的废热来加热车厢等节能方案;(2)由于制冷剂的特性限制了空气源热泵在超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在超低温环境下仍然为车厢提供舒适的热环境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包括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车内冷凝器以及蒸发器;
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压缩机;
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空气加热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鼓风机,所述车内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温度风门。
所述冷却液驱动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第一水泵、水加热器、电池、第二水泵、电机控制单元以及电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电池水回路,所述电池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电池水回路,所述电池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电池水回路,所述电池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制冷与电机电池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三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制冷、电池制冷与电机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节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所述第三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通过所述三通水阀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制冷与电机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电机余热加热电池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第二单向阀和第三电磁阀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通过所述三通水阀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水加热器加热电池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与电机电池废热回收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除湿模式与电机电池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三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电池水回路,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水回路和所述电机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上A1阀口与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所述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乘员舱车外换热器除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在乘员舱除湿模式下,所述四通水阀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三节流机构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包括制冷剂回路和冷却液回路,通过该***的运行模式可以满足电动汽车乘员舱加热、制冷、除湿、除霜,电机及其控制单元的冷却以及电池的冷却和加热的场景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热泵技术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热量加热乘员舱,还可以吸收电机及其控制单元的余热及电池内蓄热量进行加热乘员舱;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利用热泵***从水侧吸热为乘员舱制热,一方面热泵可以吸收水侧的电池电机的余热,减少制热运行的能耗;
另一方面热泵可以吸收水加热器的热量,让热泵在超低温环境也能运行,可以弥补空气加热器的热量不足,拓展了热管理***应用的区域;
3、本实用新型在超低温环境下,不仅可以通过开启空气加热器直接加热乘员舱,还可以利用热泵将电池水回路中水加热器的热量输送至乘员舱内,增加***低温制热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冷媒管路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及单向阀,可以增加在超低温环境下水源热泵运行时冷媒循环量,提高热泵运行效率;
以及通过阀门切换,电池的冷却可以通过低温散热器来完成,电池加热可以通过电机的余热来完成,无需启动压缩机,大大提升热管理***运行能效;
5、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液回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热***中的余热回收利用,同时冷媒回路结构灵活,两种回路结构可以十分方便地配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使***能效处于最优水平,同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冷热需求;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热管理***在乘员舱制热模式下,电机及电池的余热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热泵吸收该低品位的余热后用于加热乘员舱,这部分余热可以改善热泵低压侧的参数,提升冬季热泵的制热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制冷与电机电池冷却模式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制冷、电池制冷与电机冷却模式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制冷与电机冷却模式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电机余热加热电池模式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水加热器加热电池模式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模式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与电机电池废热回收模式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除湿模式与电机电池冷却模式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车外换热器除霜模式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员舱除湿模式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热管理***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热管理***的乘员舱制热模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1 车内冷凝器11 第一水泵21
第一电磁阀2 温度风门12 水加热器22
车外换热器3 蒸发器13 电池23
车外冷却风扇4 鼓风机14 四通水阀24
第一节流机构5 第三节流机构15 第二膨胀水壶25
第二节流机构6 第一单向阀16 第二水泵26
第一换热器7 第二单向阀17 电机控制单元27
气液分离器8 第三电磁阀18 电机28
第二电磁阀9 低温散热器19 三通水阀29
空气加热器10 第一膨胀水壶20 第二换热器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为冷媒回路的乘员舱制冷运行模式和冷却液回路的电机与电池冷却运行模式。
冷媒回路: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1中流出,经过第一电磁阀2后在车外换热器3中与环境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冷凝成为过冷状态的液态制冷剂,之后制冷剂流过全开状态的第一节流机构5,再流经第三节流机构15节流降压后成为饱和状态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并通过蒸发器13吸收乘员舱内的热量,最后经过气液分离器8再回到压缩机1从而完成制冷剂循环,其中第二电磁阀9、第三电磁阀18和第二节流机构6为全闭状态,冷媒不流通。
冷却液回路:四通水阀24上A1和A2连通、A3和A4连通,以及A1和A4断开、A2和A3断开,将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电机28水回路和电池23水回路进行串联,三通水阀29上B1和B3连通将冷却液全部流经低温散热器19进行冷却,构成了冷却液先经过电池23水回路,然后再经过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最后由低温散热器19冷却后再返回至电池23水回路构成冷却液循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乘员舱和电池制冷与电机冷却的运行模式,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时,冷却液无法有效使电池23降温的场景。乘员舱与电池23降温的冷量来源于压缩机1运行,而电机28冷却是通过低温散热器19由空气冷却。
图3中冷媒回路与图2不同的在于第二节流机构6不再保持关闭状态,而是将冷媒节流降压至饱和状态后在第一换热器7中吸取电池23水回路的热量,此时第一换热器7和空调箱内蒸发器13都作为制冷***中的蒸发侧。冷却水回路中四通水阀24上A1和A4连通、A2和A3连通,以及A1和A2断开、A3和A4断开,从而将电池23水回路与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断开,电池23的热量由第一换热器7的冷媒降温,电机28的热量由低温散热器19的空气冷却。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为电池制冷和电机冷却的运行模式,用于乘员舱无需降温的场景。与图3的不同在于第三节流机构15为全关状态,空调箱内的蒸发器13上无冷媒流通。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为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电机余热加热电池的运行模式,用于低温环境下乘员舱有采暖需求,电机有余热可利用的场景。
冷媒回路: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从压缩机1中流出,经过第二电磁阀9后进入到空调箱车内冷凝器11来加热乘员舱,然后经过第一节流机构5进行降温节流进入到车外换热器3,此时车外换热器3作为蒸发器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最后冷媒经过第二单向阀17和第三电磁阀18后进入到气液分离器8再回到压缩机1从而构成冷媒循环,其中第一节流机构5与图2~图4不同在于冷媒流动方向改变,同时调节阀门开度使冷媒节流降温。
冷却液回路:四通水阀24状态与图2一致,电池23水回路与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构成串联运行。三通水阀29上B1和B2连通构成旁通低温散热器19运行。冷却液吸收电机28的余热后,经过三通水阀29和四通水阀24切换后,直接加热电池23,提升***运行能效。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为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水加热器加热电池的运行模式,用于乘员舱有采暖需求,但是电机28没有余热可利用的场景。
图6与图5不同的是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不运行,通过四通水阀24将电池23水回路与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分离,水加热器22运行使得电池23温度处于适宜范围内。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为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的运行模式,用于乘员舱有采暖需求,但是热泵无法从空气中吸热的场景。
此时热泵从第一换热器7的冷却液中吸热用于加热乘员舱,冷却液的热量来源于电池23的热量或水加热器22加热。当水源热泵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时,可以开启空气加热器10直接加热乘员舱。特别注意的是,当热泵为水源热泵运行时,第二单向阀17可以避免因低温环境导致冷媒在车外换热器3内部积聚的情况,可以增加水源热泵内冷媒循环量,提升了本热管理***在更低温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为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与电机电池废热回收的运行模式,与图7不同的是应用在电机28有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的场景。此时四通水阀24将电池23水回路与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电机28水回路串联,三通水阀29为旁通模式,冷却液的热量来源于电池23和电机28的余热。
实施例8
如图9所示为乘员舱除湿与电机电池冷却的运行模式,用于乘员舱内有除湿或者玻璃除雾的需求场景。进入乘员舱内的空气先经过蒸发器13进行降温除湿,而后经过车内冷凝器11进行升温,如果车内冷凝器11加热量不够,可以开启空气加热器10进行再加热。
实施例9
如图10所示为乘员舱车外换热器除霜的运行模式,用于乘员舱内热泵制热采暖,但是车外换热器3结霜后需化霜的场景。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车外换热器3,车外换热器3外表面的霜层会被内部高温冷媒进行融化,之后冷媒经过第二节流机构6后进入第一换热器7,在第一换热器7内吸收水侧的热量后返回至压缩机1。该模式下优先回收电池23和电机28的余热,改善热泵低压侧的性能,当余热热量不足时,可以用水加热器22进行补充。
实施例10
如图11所示为乘员舱除湿的运行模式,用于25℃以下乘员舱除湿。
压缩机1出口分两路,分别进入车内冷凝器11和车外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可以用来控制进入到车外换热器3的冷媒流量。当蒸发器13出口的空气温度与目标的空调箱出风口温度相差较小时,此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压缩机1出口冷媒可以更多地进入到车外换热器3,使车内冷凝器11的换热量减少,从而控制目标出风温度。
实施例11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热管理***结构示意图。图12与图1结构不同的是,空气与冷媒换热的车外换热器3被替换成水与冷媒换热的第二换热器30,两者在冷媒侧回路作用是一致的。在冷却液回路中,被第二换热器30加热或冷却的冷却液直接进入到低温散热器19中,因此低温散热器19既要从空气中吸热也要从空气中放热。
实施例12
如图13所示为实施例11另一种热管理***的乘员舱制热运行模式。
电机28和电池23的余热提升了冷却液温度,之后冷却液直接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0中,冷却液热量被第二换热器30吸收,经热泵运行后这部分热量被用来加热乘员舱。电机28电池23的余热不仅改善了热泵低压侧的参数,提升制热效率,而且被热泵吸收后用于加热乘员舱。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回路和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机(1)、车外换热器(3)、第一换热器(7)、气液分离器(8)、车内冷凝器(11)以及蒸发器(13);
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连接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接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接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接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接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连接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接所述压缩机(1);
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空气加热器(10),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鼓风机(14),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与所述蒸发器(13)之间设置温度风门(12);
所述冷却液驱动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19)、第一水泵(21)、水加热器(22)、电池(23)、第二水泵(26)、电机控制单元(27)以及电机(28);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接所述电池(23)水回路,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19),所述低温散热器(19)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连接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7);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接所述电池(23)水回路,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连接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7);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接所述电池(23)水回路,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连接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制冷与电机(28)及电池(23)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三节流机构(15)连通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所述鼓风机(14),所述蒸发器(13)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19);
通过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1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制冷、电池(23)制冷与电机(28)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所述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三节流机构(15)连通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所述鼓风机(14),所述蒸发器(13)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1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A2阀口断开设置,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19)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电池(23)制冷与电机(28)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1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A2阀口断开设置,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19)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电机(28)余热加热电池(23)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一节流机构(5)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二单向阀(17)和第三电磁阀(18)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空气源热泵制热与水加热器(22)加热电池(23)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一节流机构(5)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二单向阀(17)和第三电磁阀(18)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1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A2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二节流机构(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1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2阀口与A3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水源热泵制热与电机(28)及电池(23)废热回收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二节流机构(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除湿模式与电机(28)及电池(23)冷却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三节流机构(15)连通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所述鼓风机(14),所述蒸发器(13)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低温散热器(19);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低温散热器(1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其特征在于,在乘员舱车外换热器(3)除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所述电池(23)水回路,通过四通水阀(24)上A3阀口与A4阀口相通设置,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电池(23)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26),所述第二水泵(26)上设置第二膨胀水壶(25),所述第二水泵(26)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
通过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单元(27)水回路和所述电机(28)水回路通过三通水阀(29)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上设置第一膨胀水壶(20),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所述水加热器(22),所述水加热器(2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
在乘员舱除湿模式下,所述四通水阀(24)上所述A1阀口与所述A2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3阀口与所述A4阀口相通设置,所述A1阀口与所述A4阀口断开设置,所述A2阀口与所述A3阀口断开设置,所述压缩机(1)通过第二电磁阀(9)连通所述车内冷凝器(11),所述车内冷凝器(11)上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10),所述车内冷凝器(11)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第三节流机构(15)连通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所述鼓风机(14),所述蒸发器(13)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所述压缩机(1)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连通所述车外换热器(3),所述车外换热器(3)上设置车外冷却风扇(4),所述车外换热器(3)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机构(5)和所述第三节流机构(15)连通所述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上设置所述鼓风机(14),所述蒸发器(13)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连通所述压缩机(1)。
CN202320908241.0U 2023-04-20 2023-04-20 电动汽车热管理*** Active CN220163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8241.0U CN220163622U (zh) 2023-04-20 2023-04-20 电动汽车热管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8241.0U CN220163622U (zh) 2023-04-20 2023-04-20 电动汽车热管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622U true CN220163622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8241.0U Active CN220163622U (zh) 2023-04-20 2023-04-20 电动汽车热管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4566B2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CN110525169B (zh)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
US11318816B2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US11407273B2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CN108705915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热管理***
CN209274301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热管理***
EP3984795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US11007850B2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CN112428767B (zh) 车辆热管理***
CN113173050B (zh) 热管理***
CN114701323B (zh) 一种便于集成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CN112248743A (zh) 双温区室外换热器热泵***
CN111231612A (zh) 热管理***
CN113173049A (zh) 热管理***
CN212194994U (zh) 车辆热管理***
CN211892770U (zh) 热管理***
CN210337493U (zh)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
WO2023160198A1 (zh) 汽车热管理***及新能源汽车
CN220163622U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
CN11480164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
CN211390887U (zh) 热管理***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459767A (zh)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
CN114905919A (zh) 汽车的热管理***及汽车
CN111890872A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器的汽车热泵空调***
CN113942370A (zh) 一种汽车空调***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