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1395U - 一种煮茶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煮茶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1395U
CN220141395U CN202321351663.9U CN202321351663U CN220141395U CN 220141395 U CN220141395 U CN 220141395U CN 202321351663 U CN202321351663 U CN 202321351663U CN 220141395 U CN220141395 U CN 220141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ottom wall
heating
kettle body
str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16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朱钦钦
崔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16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1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1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1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煮茶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壶煮茶时易产生暴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和茶壶,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发热元件,所述茶壶包括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壶体以及置于所述壶体内的茶漏,所述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所述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

Description

一种煮茶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煮茶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和茶壶,加热底座包括发热元件,茶壶包括放置在加热底座上的壶体以及置于壶体内的茶漏,当壶体为玻璃壶体时,发热元件的加热方式为辐射加热,由于玻璃壶体本身的吸热效果并不明显,导致茶水被热辐射整体照射形成非对流式均匀加热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持续加热极易出现过热水的现象,而过热水被持续加热超过稳定临界值时极易发生暴沸的现象,由于茶壶的容积有限,暴沸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造成壶内高压继而导致剧烈的喷水现象,极易导致用户被茶水烫伤和附近电器进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煮茶器具,不仅有效避免了壶体内产生暴沸现象,还保证了良好的煮茶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和茶壶,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发热元件,所述茶壶包括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壶体以及置于所述壶体内的茶漏,所述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所述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盘架,所述发热元件为绕装在所述盘架上的多圈发热丝,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大于茶漏的外径,且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外径。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盘架上方以支撑茶壶的面板,所述盘架具有向下凹陷以容纳所述发热丝的凹腔,所述凹腔的侧壁顶面与所述面板贴合。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凹腔的侧壁顶面与面板的贴合宽度为5mm~20mm。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凹腔的内表面。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茶漏包括侧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侧壁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弧形壁或者向着所述侧壁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所述过渡部形成所述导向区。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茶漏包括侧壁和半球形的底壁,所述底壁形成所述导向区。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有气泡发生区,至少部分所述气泡发生区位于所述导向区在玻璃壶体底壁的投影内。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粗糙面,所述粗糙面形成所述气泡发生区;或者,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吸热件,所述吸热件形成所述气泡发生区。
在上述煮茶器具中,所述茶漏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向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如此设计,可使壶体内的茶水为中心受热,热水上升后在导向区的引导下流向茶漏的四周并沿壶体内壁向下回流至壶体的底部后被继续加热,形成对流式加热效果,加快了茶水的对流速度,使得茶水的稳定性变差,由此破坏了过热水的形成条件,进而避免了出现暴沸喷溅的现象,防止了用户被茶水烫伤以及附近电器进水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因此能够使得发热元件对茶漏内的茶叶进行均匀的辐射加热,以使得茶漏内的茶叶能够达到均匀受热效果以释放茶多酚等物质,进而形成了较好的煮茶效果;最后,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如此一来,受热的茶水会产生的气泡在上升会在导向区的引导下流向茶漏侧部,以避免气泡在茶漏底部堆积变成大气泡,也就是经导向区引导至茶漏侧部的气泡较小,因此气泡破碎的声音较小,由此降低了气泡破碎声音。
加热底座还包括盘架,发热元件为绕装在盘架上的多圈发热丝,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大于茶漏的外径,且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外径。如此设计,可提升发热元件的加热效果,以缩短煮茶时间。
加热底座还包括位于盘架上方以支撑茶壶的面板,盘架具有向下凹陷以容纳发热丝的凹腔,凹腔的侧壁顶面与面板贴合。如此设计,既能通过盘架与面板进行辅助支撑,以提升面板的安装可靠性,又能使得凹腔形成封闭的腔体,以避免发热丝产生的热量泄漏到凹腔外侧,从而增加了辐射到壶体上热量,进一步缩短了煮茶时间。
凹腔的侧壁顶面与面板的贴合宽度为5mm~20mm。如此设计,既能提升盘架对面板的支撑效果,又能避免凹腔的侧壁过窄而在受热后发生变形导致凹腔的侧壁顶面无法与面板贴合,同时还能减少盘架的用料,以降低加热底座的制造成本。
加热底座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设于凹腔的内表面。如此设计,能够避免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盘架上,以避免盘架受热变形,同时也能使热量只能透过面板辐射到壶体上,以使茶水持续受热升温,从而达到煮茶的目的。
茶漏包括侧壁、底壁、以及连接底壁和侧壁的过渡部,过渡部为弧形壁或者向着侧壁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过渡部形成导向区。如此设计,在茶漏取出后,还可利用底壁将茶漏平稳地竖放在台面上,进而便于茶漏收纳;最后,对现有茶漏的结构改进较少,进而降低了对茶漏的改造成本。
茶漏包括侧壁和半球形的底壁,底壁形成导向区。如此设计,能够提升导向区的引导效果。
壶体为玻璃壶体,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有气泡发生区,至少部分气泡发生区位于导向区在玻璃壶体底壁的投影内。相比原本光滑的玻璃内壁,如此设计,可通过设置气泡发生区使茶水在加热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气泡,进而进一避免出现暴沸现象;此外,也能提升导向区对气泡的引导效果。
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粗糙面,粗糙面形成气泡发生区,如此设计,由于粗糙面中的凹陷处会存有微量空气,因此能够在玻璃壶体内表面形成大量的汽化核,使茶水在加热过程中围绕汽化核汽化形成气泡,进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加之粗糙点会将大气泡刺破变成小气泡,因此起到了防止了暴沸的作用;或者,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吸热件,吸热件形成气泡发生区,如此设计,可使吸热件处的水温高于其他部位的水温,以使茶水在温差作用下实现对流扰动,扰动便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由此起到了防止了暴沸的作用。
茶漏设有过水孔,过水孔至少部分设于导向区。如此设计,由于过水孔外侧的热茶水上升流速快,因此热茶水在上升时能够顺势经过水孔进入茶漏内,从而快速将茶漏内浓度高的茶水带出并与壶体内的茶水混合;此外,上升的气泡也可经过水孔进入茶漏内,从而加速茶漏内的内循环,实现茶漏内茶叶的翻滚,从而提高了茶叶的浸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煮茶器具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煮茶器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加热底座;110、发热元件;120、壳体;121、下盖;122、上盖;123、面板;130、盘架;131、凹腔;132、围筋;140、支撑板;200、茶壶;210、壶体;211、气泡发生区;220、茶漏;221、导向区;222、侧壁;223、底壁;224、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和茶壶,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发热元件,所述茶壶包括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壶体以及置于所述壶体内的茶漏,所述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所述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
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如此设计,可使壶体内的茶水为中心受热,热水上升后在导向区的引导下流向茶漏的四周并沿壶体内壁向下回流至壶体的底部后被继续加热,形成对流式加热效果,加快了茶水的对流速度,使得茶水的稳定性变差,由此破坏了过热水的形成条件,进而避免了出现暴沸喷溅的现象,防止了用户被茶水烫伤以及附近电器进水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因此能够使得发热元件对茶漏内的茶叶进行均匀的辐射加热,以使得茶漏内的茶叶能够达到均匀受热效果以释放茶多酚等物质,进而形成了较好的煮茶效果;最后,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如此一来,受热的茶水会产生的气泡在上升会在导向区的引导下流向茶漏侧部,以避免气泡在茶漏底部堆积变成大气泡,也就是经导向区引导至茶漏侧部的气泡较小,因此气泡破碎的声音较小,由此降低了气泡破碎声音。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100和茶壶200,加热底座100包括发热元件110,茶壶200包括放置在加热底座100上的壶体210以及置于壶体210内的茶漏220,茶漏220通过翻边挂设在壶体210的壶口上,茶漏220的水平投影位于发热元件110的水平投影内,发热元件110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茶漏220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221。
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元件110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如此设计,可使壶体210内的茶水为中心受热,热水上升后在导向区221的引导下流向茶漏220的四周并沿壶体内壁向下回流至壶体的底部后被继续加热,形成对流式加热效果,加快了茶水的对流速度,使得茶水的稳定性变差,由此破坏了过热水的形成条件,进而避免了出现暴沸喷溅的现象,防止了用户被茶水烫伤以及附近电器进水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茶漏220的水平投影位于发热元件110的水平投影内,因此能够使得发热元件110对茶漏220内的茶叶进行均匀的辐射加热,以使得茶漏220内的茶叶能够达到均匀受热效果以释放茶多酚等物质,进而形成了较好的煮茶效果;最后,茶漏220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221,如此一来,受热的茶水会产生的气泡在上升会在导向区221的引导下流向茶漏侧部,以避免气泡在茶漏底部堆积变成大气泡,也就是经导向区221引导至茶漏侧部的气泡较小,因此气泡破碎的声音较小,由此降低了气泡破碎声音。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底座100还包括壳体120以及盘架130,其中壳体120包括下盖121、上盖122和面板123,上盖122与下盖121连接,面板123安装在上盖122上以支撑茶壶200,下盖121、上盖122和面板123组装后形成壳体120,盘架130位于壳体内,上盖122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撑板140,盘架130安装在支撑板140上并位于支撑板140与面板123之间,其中发热元件110为绕装在盘架130上的多圈发热丝,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大于茶漏220的外径,且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外径。如此设计,可提升发热元件110的加热效果,以缩短煮茶时间。
此外,为了使大部分热量向上辐射到壶体210上,本实施例中盘架130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以容纳发热丝的凹腔131,盘架130顶面未向下凹陷的部分形成围绕凹腔131的围筋132,凹腔131的侧壁顶面与面板123贴合,即围筋132的顶面与面板123贴合。如此设计,既能通过盘架130与面板123进行辅助支撑,以提升面板123的安装可靠性,又能使得凹腔131形成封闭的腔体,以避免发热丝产生的热量泄漏到凹腔131外侧,从而增加了辐射到壶体210上热量,进一步缩短了煮茶时间。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凹腔131的侧壁顶面与面板123的贴合宽度H为5mm~20mm,当贴合宽度H小于5mm时,围筋132会过窄,既降低了对面板123的支撑效果,又易在受热后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围筋132与面板123之间产生间隙出现热量泄漏的现象,而当贴合宽度H大于20mm时,会增加盘架130的用料成本,进而增加加热底座100的制造成本;为此,本实施例中的贴合宽度H优选为10mm,如此设计,既能提升盘架130对面板123的支撑效果,又能避免凹腔131的侧壁过窄而在受热后发生变形导致凹腔131的侧壁顶面无法与面板123贴合,同时还能减少盘架130的用料,以降低加热底座100的制造成本。当然,可选的,贴合宽度H还可为但不限于5mm、8mm、12mm、15mm、18mm、20mm等。
为了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本实施例中加热底座100还包括隔热层(图中未示出),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石棉或者岩棉等隔热材料,隔热层设于凹腔131的内表面,优选的,隔热层设于凹腔131的整个内表面,如此设计,能够避免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盘架130上,以避免盘架130受热变形,同时也能使热量只能透过面板123辐射到壶体210上,以使茶水持续受热升温,从而达到煮茶的目的。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茶漏220大致呈筒状结构,包括侧壁222、底壁223、以及过渡部,其中侧壁222的顶部向外弯折形成可挂设在壶体210的壶口上的翻边,而过渡部连接底壁223和侧壁222以围成茶叶腔,优选的,过渡部为连接在侧壁222与底壁223之间的倒斜角,即过渡部为自底壁223向着侧壁222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斜壁形成环形的导向区221。如此设计,在茶漏220取出后,还可利用底壁223将茶漏220平稳地竖放在台面上,进而便于茶漏220收纳;最后,对现有茶漏220的结构改进较少,进而降低了对茶漏220的改造成本。
再者,本实施例中的壶体210为玻璃壶体,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有气泡发生区211,至少部分气泡发生区211位于导向区221在玻璃壶体底壁的投影内。相比原本光滑的玻璃内壁,通过设置气泡发生区211可使茶水在加热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气泡,进而进一避免出现暴沸现象;此外,也能提升导向区221对气泡的引导效果,即气泡从气泡发生区211产生后上升至导向区221,导向区221将气泡导向至茶漏侧部,并使其上升至液面破碎,以缩短气泡的上升路径且加快了气泡的上升速度,进而加速了茶水的对流,由此缩短了茶叶的浸泡时间,提高了茶叶的浸出效率。
优选的,气泡发生区211为设于壶体底壁中心处的圆形区,气泡发生区211的外径小于壶口的口径,且气泡发生区211的外径大于侧壁222的外径,以使导向区221在玻璃壶体底壁的投影内全部位于气泡发生区211内,由此进一步提升了导向区221对气泡的引导效果。
本实施例中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粗糙面,粗糙面形成气泡发生区211,粗糙面通过喷砂粗化处理、或者激光雷雕或者丝印等工艺加工而成,如此设计,由于粗糙面中的凹陷处会存有微量空气,因此能够在玻璃壶体内表面形成大量的汽化核,使茶水在加热过程中围绕汽化核汽化形成气泡,进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加之粗糙点会将大气泡刺破变成小气泡,因此起到了防止了暴沸的作用。
最后,本实施例中的茶漏220上还设有过水孔224,过水孔224的一部分设于导向区221内,另一部分设于底壁223上,由于过水孔224外侧的热茶水上升流速快,因此热茶水在上升时能够顺势经过水孔224进入茶漏220内,从而快速将茶漏220内浓度高的茶水带出并与壶体210内的茶水混合;此外,上升的气泡也可经过水孔224进入茶漏220内,从而加速茶漏220内的内循环,实现茶漏220内茶叶的翻滚,从而提高了茶叶的浸出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还可为圆形的发热膜,此时发热膜的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外径,且大于茶漏的外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气泡发生区还可为对应导向区的环状结构,气泡发生区的内径小于等于底壁的外径,而气泡发生区的外径大于等于侧壁的外径且小于壶口的口径。如此设计,可降低气泡发生区的面积,以此降低气泡发生区的加工成本;此外,还可避免壶口干涉到气泡发生区的加工,由此方便了在玻璃壶体的内表面加工气泡发生区,降低了气泡发生区的加工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玻璃壶体内表面的底部还可粘接有磨砂玻璃环,磨砂玻璃环的表面形成上述粗糙面;或者,玻璃壶体内表面的底部粘接有微孔陶瓷环,微孔陶瓷环的表面形成上述粗糙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渡部还可为连接在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倒圆角,即过渡部为弧形壁,弧形壁形成导向区,如此设计,也能达到优选实施例的效果,在此不再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茶漏包括侧壁和半球形的底壁,底壁形成导向区。如此设计,能够提升导向区的引导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气泡发生区还可为矩形、六边形等其他形状,只要保证至少部分气泡发生区位于导向区在玻璃壶体内表面底部的投影内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水孔还可全部设于导向区内。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玻璃壶体内表面底部设置有吸热件,吸热件形成气泡发生区。如此设计,可使吸热件处的水温高于其他部位的水温,以使茶水在温差作用下实现扰动,扰动便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由此起到了防止了暴沸的作用。
优选的,吸热件为粘接固定在玻璃壶体内表面底部的金属片,如此设计,加工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金属片可为环形或圆形,其尺寸可参照实施例一中气泡发生区的尺寸设置,在此不再详述。优选的,金属片为不锈钢片,以避免生锈,从而降低了用户的清洗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煮茶器具,包括加热底座和茶壶,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发热元件,所述茶壶包括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壶体以及置于所述壶体内的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内,所述发热元件的水平投影位于壶体底壁的水平投影内,所述茶漏上设有用于将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导向茶漏侧部的导向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盘架,所述发热元件为绕装在所述盘架上的多圈发热丝,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大于茶漏的外径,且最外圈发热丝的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盘架上方以支撑茶壶的面板,所述盘架具有向下凹陷以容纳所述发热丝的凹腔,所述凹腔的侧壁顶面与所述面板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侧壁顶面与面板的贴合宽度为5mm~2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凹腔的内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包括侧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侧壁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弧形壁或者向着所述侧壁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所述过渡部形成所述导向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包括侧壁和半球形的底壁,所述底壁形成所述导向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有气泡发生区,至少部分所述气泡发生区位于所述导向区在玻璃壶体底壁的投影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粗糙面,所述粗糙面形成所述气泡发生区;或者,所述玻璃壶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吸热件,所述吸热件形成所述气泡发生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向区。
CN202321351663.9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煮茶器具 Active CN220141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1663.9U CN22014139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煮茶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1663.9U CN22014139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煮茶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1395U true CN220141395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8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1663.9U Active CN220141395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煮茶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1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9887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20141395U (zh) 一种煮茶器具
CN205083245U (zh) 一种加热烹饪组合锅具
KR102565401B1 (ko) 조리 기구
CN219782260U (zh) 一种煮茶壶
CN213046518U (zh) 防溅水蒸汽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110566953B (zh) 灶具燃烧器
CN109567596B (zh) 一种电磁加热式咖啡机
CN220141336U (zh) 一种噪音低的炖锅
CN217243760U (zh) 蒸烤装置
CN108652439B (zh) 电水壶
CN215738366U (zh) 一种烹饪容器
CN219494182U (zh) 一种电焰灶炉头
CN215686978U (zh) 烹饪器具
CN21972036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942838U (zh) 一种快速出蒸汽的烹饪器具
CN212157294U (zh) 电加热灶
CN21355134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4433743U (zh) 一种带有蒸盘的蒸锅
CN215127555U (zh) 一种顶部集成电陶炉的组合式电烤箱
CN213664791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CN207400651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21242518U (zh) 一种新型蒸汽压力锅
CN218606168U (zh) 带有保温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瓶
CN209712589U (zh) 保温盖板及蒸煮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