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6188U -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6188U
CN220016188U CN202320568436.5U CN202320568436U CN220016188U CN 220016188 U CN220016188 U CN 220016188U CN 202320568436 U CN202320568436 U CN 202320568436U CN 220016188 U CN220016188 U CN 220016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alve plate
limiting part
self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8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林
范守迁
胡晓东
骆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w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w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w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w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8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6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6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6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包覆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外;阀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上;于关闭状态下,所述阀板贴合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本申请中的阀板通过转动对第二通道进行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二通道的一端进行摩擦,使得第二通道的一端和/或阀板造成磨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通道和阀板的使用寿命;相应的,避免了第二通道的一端与阀板之间的摩擦,也就不会产生摩擦碎屑,避免了在下料的过程中,存在摩擦碎屑混入物料中的情况,对物料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板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药和化工等行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固体物料在真空和常压频繁切换的状态下进行传输。
固体物料通常是粉体和颗粒体等,常采用的下料装置为蝶阀和闸阀等;采用蝶阀进行下料时,对物料的属性有一定要求,不能是带有黏性的物料,否则蝶阀在运行过程中极易挤压物料,使之成团,久而久之会堵塞阀门。即便是对普通粉体物料,蝶阀在长时间开闭过程中,蝶板上部所落物料,随蝶板旋转时,容易挤压在蝶板与内阀体之间,导致密封性变差。
若采用闸阀下料,其所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且在开闭过程中,密封面间有相对摩擦,磨损较大,使用寿命短,摩擦碎屑还会混杂在物料中,污染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包括,
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包覆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外;
阀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上;
于关闭状态下,所述阀板贴合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阀板相挤压的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截面的宽度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端至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外,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夹角设置且二者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上;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还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阀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有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处设有用于吸附所述重块的电磁铁。
作为优选,所述阀板通过四氟轴承与所述第一通道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阀板通过转动对第二通道进行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二通道的一端进行摩擦,使得第二通道的一端和/或阀板造成磨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通道和阀板的使用寿命;相应的,避免了第二通道的一端与阀板之间的摩擦,也就不会产生摩擦碎屑,避免了在下料的过程中,存在摩擦碎屑混入物料中的情况,对物料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自翻式翻板阀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中第三限位部和阀板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10、第一通道;111、第一法兰;112、转轴;120、第二通道;121、第二法兰;130、阀板;140、第一限位部;150、第二限位部;160、第三限位部;161、重块;162、第三安装槽;163、安装孔;164、紧固螺母;170、盖板;171、把手;180、电磁铁;210、第一密封圈;220、第一安装槽;230、四氟轴承;310、第二密封圈;320、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包括,
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所述第一通道110的一端包覆于所述第二通道120的一端外;
阀板130,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0内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110上;
于关闭状态下,所述阀板130贴合于所述第二通道12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0的另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法兰111,第二通道120的另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法兰121;第一通道110的侧壁处设有转轴112,阀板130的一端套设在转轴112上,从而实现阀板130与第一通道110之间的转动连接。
安装时,通过使用螺栓将第一法兰111与收集设备相连,以及使用螺栓将第二法兰121与主机设备相连,从而将第一通道110的另一端与收集设备相连,将第二通道120的另一端与主机设备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自翻式翻板阀实现物料自主机设备到收集设备的运输。
使用过程中,由于阀板13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通道110内,当驱动阀板130朝向第二通道120的一端转动,直至阀板130转动至第二通道120并贴合在第二通道120的一端时,此时阀板130将第二通道120的一端封堵,使得物料只能堆积在阀板130上,无法落入收集设备中;当驱动阀板130朝向远离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的方向转动时,阀板130即解除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使得物料能够从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与阀板130之间的空隙落入至收集设备中;进一步的,在阀板130远离第二通道120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随着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与阀板130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大,下料的效率也相应的提高,反之,阀板130朝向第二通道120转动直至封堵第二通道120的过程中,随着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与阀板130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小,下料的效率也相应的减低。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阀板130通过转动对第二通道120进行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二通道120的一端进行摩擦,使得第二通道120的一端和/或阀板130造成磨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通道120和阀板130的使用寿命;相应的,避免了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与阀板130之间的摩擦,也就不会产生摩擦碎屑,避免了在下料的过程中,存在摩擦碎屑混入物料中的情况,对物料造成污染。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12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阀板130相挤压的第一密封圈210。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210的设置,当阀板130朝向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的方向转动时,在阀板130解除到第一密封圈210后,随着阀板130继续转动,阀板130会对第一密封圈210进行挤压,从而在阀板130转动到位后,第一密封圈210实现对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与阀板130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进而提高阀板130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12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220;所述第一密封圈2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20中。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220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实现第一密封圈210在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上的固定安装;由于阀板13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细微的移位,故而在阀板130上设置第一密封圈210的稳定性较差,通过直接在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上设置第一密封圈210,使得即使阀板130出现移位,也不会对密封效果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210也可通过粘接等其他现有的固定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220的截面的宽度自所述第一安装槽220的内端至所述第一安装槽220的外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220的构造,使得将第一密封圈210放置在第一安装槽220中后,第一安装槽220的外端会呈夹持状对第一密封圈210进行夹持,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圈210在第一安装槽220中固定安装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密封圈210的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1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所述第一限位部14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50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10外,所述第一限位部14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50呈夹角设置且二者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110上;
所述第一限位部14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50之间还设有第三限位部160,所述第三限位部160的一端与所述阀板130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第三限位部16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阀板130的一端上,故而,当阀板130绕转轴112进行转动的同时,第三限位部160跟随阀板130进行转动,反之,第三限位部160绕转轴112进行转动时,阀板130也跟随第三限位部160同步转动。
通过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对第三限位部160的转动进行限位,由于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之间呈夹角设置,故而,第三限位部160相应的只能在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之间的夹角范围内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阀板130只能在一定的夹角范围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40处于第二限位部150和第二通道120的另一端之间,当第三限位部160处于被第二限位部150限位的状态下,阀板130与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相贴合,实现阀板130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当第三限位部160处于被第一限位部140限位的状态下,阀板130与第二通道120的一端之间的空隙为最大状态,即此时对物料的下料的效率最高。
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部140、第二限位部150和第三限位部160能够进一步规范阀板130的运动状态,以及能够更为方便的通过第三限位部160控制阀板130的转动,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170,所述盖板17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50可拆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盖板170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固定连接,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盖板170上还设置有把手171,以便于对盖板170的操作。
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将盖板170从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拆下,从而实现对内部的第三限位部160的位置的调节,进一步的实现对阀板130的位置的调节;通过将盖板170连接于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能够相应的防止灰尘等杂质的进入,避免污染物料。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40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150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17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310。
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310的设置,在将盖板170固定在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时,盖板170会对第二密封圈310进行挤压,从而通过第二密封圈310对盖板170与第一限位部140和/或第二限位部150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进一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之间,进而污染物料,具有一定的气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圈310的设置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第二密封圈310只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40上;
2)第二密封圈310只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50上;
3)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310的设置采用上述3)中的方式,也即,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0。
可以知晓的是,第二密封圈310在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粘接或现有的其他固定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310采取与第一密封圈210相同的固定方式;
更详细的,在第一限位部140的另一端上以及在第二限位部150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20,相应的第二安装槽320的截面的宽度自第二安装槽320的内端至第二安装槽320的外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故而,当将第二密封圈310放置于第二安装槽320中后,第二安装槽320的外端会对第二密封圈310形成夹持作用,从而避免第二密封圈310的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160上设有重块161。
通过本实施例中重块161的设置,使得重块161加上第三限位部160的总重量大于阀板130的重量,因此,使得在重块161以及第三限位部160的重量的作用下,第三限位部160通过转轴112带动阀板130转动,使得第三限位部160始终处于被第二限位部150进行限位的状态,从而使得阀板130处封堵第二通道120的状态。
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不断的堆积在阀板130上,随着阀板130上堆积的物料不断的增加,使得阀板130加上阀板130上物料的重量逐渐增加直至大于第三限位部160加上重块161的重量时,阀板130和第三限位部160通过转轴11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阀板130朝向远离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下料;当下料后,阀板130的重量小于第三限位部160和重块161的重量,故而此时,第三限位部160和阀板130通过转轴112进行反转,从而再次实现阀板130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
可以知晓的是,通过打开盖板170,能够对重块161进行更换,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重块161,能够改变阀板130对物料的承载能力,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重量的物料进行下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6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62,重块161上设有安装孔163,其中第三限位部16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有紧固螺母164;重块161通过安装孔163套设在第三安装槽162上,再将紧固螺母164套设在第三限位部160的另一端上,从而实现重块161与第三限位部160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40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150处设有用于吸附所述重块161的电磁铁180。
通过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80的设置,当将相应的电磁铁180通电后,能够较佳的吸附重块161,使得重块161被吸附于第一限位部140或第二限位部150上;本实施例中,重块161的材质为铁。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180的设置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电磁铁180只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40上;
2)电磁铁180只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50上;
3)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均设置有电磁铁180。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80采用上述3)中的方式设置,也即,在第一限位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上均设置有电磁铁180。
进一步在使用时,当将处于第一限位部140上的电磁铁180通电后,使得重块161被吸附在第一限位部140处,从而使得阀板130始终处于远离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的位置处,从而保证始终对物料的下料;当将处于第二限位部150上的电磁铁180通电后,使得重块161被吸附在第二限位部150处,从而使得阀板130始终保持对第二通道120的一端的封堵。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板130通过四氟轴承230与所述第一通道110转动配合。
通过本实施例中四氟轴承230的设置,阀板130的一端通过四氟轴承230套设于转轴112上,能够较佳的实现阀板130与转轴112之间的转动连接,减少摩擦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在工作时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主机设备与收集设备均处于真空状态或常压状态,也即,自翻式翻板阀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或常压状态,阀板130两侧的气压相同,阀板13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主机设备生产物料在阀板130上持续堆积,当阀板130上堆积的物料达到一定量时,阀板130加上物料的重量大于第三限位部160加上重块161的重量,阀板130转动,阀板130上堆积的物料即自然下料,完成物料的下料,之后,阀板130的重量小于第三限位部160加上重块161的重量,阀板130反转,实现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
在下料的过程中,若需要阀板130保持常开,则将第一限位部140上的电磁铁180通电,此时,重块161被吸附在第一限位部140处,从而保持阀板130的常开状态;
若需要阀板130保持常闭,则将第二限位部150上的电磁铁180通电,此时,重块161被吸附在第二限位部150处,从而保持阀板130的常闭状态。
2、主机设备处于真空状态,收集设备处于放空状态,也即,阀板130相对于第二通道120一侧的气压小于阀板130相对于第一通道110一侧的气压,此时,在气压和重块161的作用下,阀板130保持对第二通道120的封堵,物料只能持续堆积在阀板130上,待阀板130相对于第一通道110的一侧抽至真空时,则恢复呈上述1中的情况。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包覆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外;
阀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上;
于关闭状态下,所述阀板贴合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
所述第一通道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外,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夹角设置且二者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上;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还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阀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阀板相挤压的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截面的宽度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端至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有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处设有用于吸附所述重块的电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通过四氟轴承与所述第一通道转动配合。
CN202320568436.5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Active CN220016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8436.5U CN2200161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8436.5U CN2200161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6188U true CN220016188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3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8436.5U Active CN220016188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6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6859A (en) Apparatus for closing a discharge opening in a rotary table
CN201787108U (zh) 气动耐磨进料摆动阀
CN220016188U (zh) 一种用于粉粒体下料的自翻式翻板阀
US4938250A (en) Gate valve with particle clearing action
CN205150796U (zh) 一种密封闸门
GB1561371A (en) Rotary valve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a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CN106429525B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阀门
CN217172424U (zh) 一种粉体颗粒物料输送***用气动插板阀
EA030516B1 (ru) Наполн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аковочной машины
KR20190022426A (ko) 마찰력 저감작동 기능의 돔형 인입밸브를 구비한 공기압 컨베이어
CN213685358U (zh) 高温矿粉用阀组
CN210800113U (zh) 一种快通阀门、孔洞封堵装置和孔洞封堵机器人
CN204642979U (zh) 电动式缓冲锁气器
CN209839171U (zh) 双层卸灰阀
CA1048478A (en) Seatless valve
CN201696640U (zh) 全封闭布料插板阀
US4365707A (en) Dead shaft bearing for conveyors
CN215408144U (zh) 一种新型密封检修门装置
CN2349180Y (zh) 叶轮给料机
CN110925441A (zh) 一种清灰阀
CN212004292U (zh) 一种翻板式进料器
CN219159608U (zh) 一种自动补偿密封的斜槽分料阀
KR20190022425A (ko) 마찰력 저감작동 기능의 돔형 인입밸브를 구비한 공기압 컨베이어
CN217534656U (zh) 一种颗粒料均匀可控下料***
CN217328618U (zh) 管道止回阀免拆排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