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8450U - 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8450U
CN219998450U CN202320950384.8U CN202320950384U CN219998450U CN 219998450 U CN219998450 U CN 219998450U CN 202320950384 U CN202320950384 U CN 202320950384U CN 219998450 U CN219998450 U CN 219998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nection
circuit protection
protection board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03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仕荣
张经标
黎振松
罗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03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8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8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8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和保护组件,电池包括第一端,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正极部,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凹槽;保护组件盖设在第一端,保护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电路保护板,连接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部,限位部与凹槽卡接,电路保护板固定连接于连接件,电路保护板的一面设置第一连接部,另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正极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装置的正极连接,电路保护板用于控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或断开。本实用新型电池装置能够提高电池和电路保护板的组装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手电筒的电池,一般会在圆柱形锂电池的基础上增加一块电路保护板,设置电路保护板能够避免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损坏,但现有的电路保护板安装方法是利用金属薄片或者电子线将电路保护板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组装操作复杂,组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装置,能够提高电池和电路保护板的组装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和保护组件,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正极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凹槽;所述保护组件盖设在所述第一端,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电路保护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凹槽卡接,所述电路保护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电路保护板的一面设置第一连接部,另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正极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装置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或断开。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盖体部,所述盖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盖体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正极部通过所述通孔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正极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凸台状,所述正极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通孔并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所述电路保护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环状,所述负极部设置在所述正极部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盖体部的两面分别与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盖体部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三个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盖体部的周向布置在所述盖体部的边缘且向所述电池延伸。
可选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外侧壁,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卡合凸部,所述盖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端时,所述卡合凸部伸入所述凹槽限制所述连接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外侧壁且沿所述电池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装置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所述电路保护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电池保护芯片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负极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第四连接端,所述电路保护板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以与所述负极部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安装有所述保护组件的所述电池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端,所述套管为中空的热缩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暴露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和保护组件,保护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电路保护板,电路保护板固定连接于连接件,保护组件盖设在电池的第一端,连接件的限位部与电池的凹槽卡接,通过连接件将电路保护板安装在电池的第一端时,电路保护板的第一连接部与电池的正极部连接,电路保护板的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装置的正极连接,电路保护板能够控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或断开。连接件与电池的凹槽的配合能够提高电池和电路保护板的组装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1和保护组件2,电池1包括第一端11,第一端11的端面设置有正极部111,第一端11设置有至少一凹槽112;保护组件2盖设在第一端11,保护组件2包括连接件21和电路保护板22,连接件21包括至少一限位部211,限位部211与凹槽112卡接,电路保护板22固定连接于连接件21,电路保护板22的一面设置第一连接部221,另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1与正极部111连接,第二连接部222用于与外部装置200的正极P+连接,电路保护板22用于控制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连接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1和保护组件2,保护组件2包括连接件21和电路保护板22,电路保护板22固定连接于连接件21,保护组件2盖设在电池1的第一端11,连接件21的限位部211与电池1的凹槽112卡接,通过连接件21将电路保护板22安装在电池1的第一端11时,电路保护板22的第一连接部221与电池1的正极部111连接,电路保护板22的第二连接部222用于与外部装置200的正极连接,电路保护板22能够控制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连接或断开。连接件21与电池1的凹槽112的配合能够提高电池1和电路保护板22的组装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参阅图2至图4,连接件21还包括盖体部212,盖体部212盖设于第一端11,盖体部212设置有通孔2121,第一连接部221与正极部111通过通孔2121形成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体部212呈环状,限位部211在横向上呈弧形以便于与电池1的侧面适配贴合,但不限于此,电路保护板22呈圆形并通过焊接固定在盖体部212的顶面。
参阅图2至图4,正极部111和第一连接部221呈凸台状,正极部111和第一连接部221伸入通孔2121并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第一端11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113,电路保护板22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23,负极部113和第三连接部223呈环状,负极部113设置在正极部111的外侧,第三连接部22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21的外侧,盖体部212的两面分别与负极部113和第三连接部223接触,负极部113和第三连接部223通过盖体部212形成电连接。将保护组件2安装在电池1的第一端11后正极部111和第一连接部221以及负极部113和第三连接部223便能直接形成电连接,无需再进行其他的操作,有利于提高电池1和电路保护板22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正极部111和负极部113同轴设置在电池1的第一端11的端面,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同轴设置在电路保护板22的底面,第一连接部221为突出0.05mm以上的金属台阶,将电路保护板22焊接于盖体部212以后,第一连接部221伸入通孔2121,第二连接部222和盖体部212固定连接,将保护组件2安装在电池1的第一端11后,正极部111也伸入通孔2121并与第一连接部221紧密接触,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正极部111和第一连接部221的任一者穿过通孔2121与另一者接触以形成电连接;而盖体部212的底面则与负极部113紧密接触。
参阅图2至图4,连接件21包括三个限位部211,限位部211沿盖体部212的周向布置在盖体部212的边缘且向电池1延伸,以形成多爪金属圈结构,便于与电池1安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11为金属弹片并且呈长条状,限位部211远离盖体部212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以便于限位部211与凹槽112形成卡接,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11还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且呈环状,以使限位部211和盖体部212配合盖设在电池1的第一端11。
参阅图2至图4,凹槽112设置在电池1的外侧壁,限位部211朝向电池1的一面设置有卡合凸部213,盖体部212盖设于第一端11时,卡合凸部213伸入凹槽112限制连接件21移动,有利于提升连接件21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保护组件2安装在电池1的第一端11,使得限位部211沿电池1的竖向滑动至卡合凸部213卡入凹槽112内,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凹槽112为环形凹槽,凹槽112设置在第一端11的外侧壁且沿电池1的周向延伸,有利于限位部211与凹槽112卡接,提高组装效率,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12还可以对应三个限位部211设置有三个,连接件21安装在第一端11时,限位部211分别与对应的凹槽112卡接固定。
参阅图2至图5,电池1还包括第二端12,第二端12用于与外部装置200的负极P-连接,第一端11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113,电路保护板22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23和电池保护芯片3,电池保护芯片3包括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和第三连接端33,第一连接端31与第一连接部221连接,第二连接端32与第二连接部222连接,第三连接端33与第三连接部223连接,第三连接部223与负极部113连接,有利于电池保护芯片3及时地断开电池1的正极与外部装置200的正极之间的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为正极端,第二端12为负极端,外部装置200包括外部负载Load和外部电源charger,当电池1放电时,第三连接部223与外部负载Load的正极P+连接,第二端12与外部负载Load的负极P-连接,而当电池1充电时,第三连接部223与外部电源charger的正极P+连接,第二端12与外部电源charger的负极P-连接,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芯片3为CT2101芯片,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和第三连接端33分别为电池保护芯片3的VDD引脚、VM引脚和GND引脚,但不限于此,电池保护芯片3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端31和第三连接端33实时检测电池1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根据预设的参数控制第一连接端31和第二连接端32之间的连接或断开,以实现对电池1充放电的控制和保护。
可选地,电池保护芯片3还包括第四连接端(VCC引脚),电路保护板22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第一端11与第四连接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12与第三连接部223连接以与负极部113形成电连接。上述电容C1能够对电路中的杂波进行滤波,避免电池保护芯片3的工作受到影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保护板22还设置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电池保护芯片3还包括第五连接端(TEN引脚),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11与第二连接部222连接,当需要对电路保护板22进行检测时,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12或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12与第五连接端连接以便于对电路保护板22的参数和性能进行测试,但不限于此。
参阅图1至图4,电池装置还包括套管4,套管4套设于安装有保护组件2的电池1的外侧,有利于保护电池1和提升保护组件2安装在电池1的稳定性。
可选地,电池1还包括第二端12,套管4为中空的热缩套管,套管4的两端分别暴露第二连接部222和第二端12的端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尖头盖帽焊接到电路保护板22顶面的中间位置以形成第二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222呈凸台状,从电池1的第二端12将热缩套管套入呈圆柱状的电池1,然后利用热收缩将套管4包裹住顶部安装有电路保护板22的电池1,并使得第二连接部222经套管4的端口伸出套管4与外部装置200的正极连接,而外部装置200的负极也能够通过套管4的端口与第二端12的端面连接,但不限于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正极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凹槽;
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盖设在所述第一端,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电路保护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凹槽卡接,所述电路保护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电路保护板的一面设置第一连接部,另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正极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装置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路保护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盖体部,所述盖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盖体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正极部通过所述通孔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凸台状,所述正极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通孔并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所述电路保护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环状,所述负极部设置在所述正极部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盖体部的两面分别与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所述负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盖体部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三个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盖体部的周向布置在所述盖体部的边缘且向所述电池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外侧壁,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卡合凸部,所述盖体部盖设于所述第一端时,所述卡合凸部伸入所述凹槽限制所述连接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外侧壁且沿所述电池的周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装置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还设置有负极部,所述电路保护板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电池保护芯片,所述电池保护芯片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负极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第四连接端,所述电路保护板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以与所述负极部形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安装有所述保护组件的所述电池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端,所述套管为中空的热缩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暴露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CN202320950384.8U 2023-04-24 2023-04-24 电池装置 Active CN219998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384.8U CN2199984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电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0384.8U CN2199984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电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8450U true CN219998450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0384.8U Active CN2199984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8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142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3291328B1 (en) Electrochemical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inbuilt charging circuit
CN103797617A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顶盖组件
KR20150030985A (ko) 이차 전지
CN216624417U (zh) 一种1.5v恒压锂电池
US2008010796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19998450U (zh) 电池装置
KR100788559B1 (ko) 이차전지
CN210167477U (zh)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KR20060088230A (ko) 내장형 리튬이온 배터리의 피시엠 접속구조
CN213878173U (zh)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CN211789107U (zh) 一种焊接外壳实现保护板与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充电电池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08923267U (zh) 二次电池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
CN220796849U (zh) 电池组件
CN219643066U (zh) 圆柱电池、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7848209U (zh) 一种带可拆卸磁盖的免焊接usb充电电池
CN212323051U (zh) 可快速装配的充电电池
CN211045519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仓
CN211089193U (zh) 一种高密封锂电池充电器
CN214477672U (zh)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21201340U (zh) 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电池
CN211238305U (zh) 一种密封壳体结构及电池
CN214957007U (zh) 可快速组装的高容量aa充电电池
CN217823166U (zh) 一种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