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0753U -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0753U
CN219930753U CN202321021175.1U CN202321021175U CN219930753U CN 219930753 U CN219930753 U CN 219930753U CN 202321021175 U CN202321021175 U CN 202321021175U CN 219930753 U CN219930753 U CN 219930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sludge
filter cartridge
ditch
subwa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1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喆
谢众欢
雷强
姜慧龙
白富仁
李盼
张庆
齐星雨
王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lk Roa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lk Roa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lk Roa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lk Roa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1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0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0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0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涉及轨道交通维护技术领域。技术特征包括:行走车,其行走于地铁区间轨道上;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其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行走车的两侧用以收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第一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进行首次过滤;以及第二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滤出的淤泥和水进行过滤;其中,经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和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依次过滤后使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与水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轨道施工过程中,排水设施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排水沟布置于道床一侧或两侧,与道床中心线相距一定的距离,排水沟的施工关系到整个轨道工程施工的进度及整个排水***的质量,根据不同的隧道断面结构形式,水沟的结构形式在设计时存在多种样式,如圆形水沟、矩形水沟和矩形圆形结合型水沟等。地铁区间轨道道床水沟一般用于排除区间结构渗漏水、道床和隧道冲洗水、地铁车站水管落水,一旦道床水沟堵塞排水不畅可能会水流淹没道床面或道岔转辙机影响行车。因而在地铁运行前及运行中水沟垃圾清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水沟中垃圾种类多(生活垃圾、混凝土块、淤泥和注浆残留物等混合物)并且和水混合在一起,加上地铁水沟横截面小,现有技术中使用常规的铁锹等清理水沟垃圾和淤泥效率低,而且清理出来的为水和垃圾混合,物体量大,增加了垃圾外运的体量,增加项目成本。
需要对上述情况进行改善,设计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清理水沟垃圾和淤泥并实现淤泥与水的初步分离,进而加快区间水沟垃圾和淤泥清理的速度、减少最终产生的垃圾量,进而减少垃圾外运量,以减少项目成本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包括:
行走车,其行走于地铁区间轨道上;
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其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行走车的两侧用以收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
第一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进行首次过滤;
以及第二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滤出的淤泥和水进行过滤;
其中,经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和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依次过滤后使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与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包括承载平板,所述承载平板下表面四角位置均设置轨道轮。
进一步的,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包括:
纵置安装板,其竖直连接在所述承载平板上;
收集铲,其用以通过伸入水沟收集垃圾与淤泥;
以及高度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收集铲与所述纵置安装板之间用以调节对所述收集铲的支撑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螺纹杆,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纵置安装板上反向于所述承载平板的一侧表面上;
螺母副,其同轴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副外侧表面与所述收集铲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架连接;
导向杆,其为纵向连接在所述纵置安装板上反向于所述承载平板的一侧表面上的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杆平行于所述螺纹杆设置并对称分布在所述螺纹杆两侧;
以及导向圈,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滑动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圈外侧表面与所述收集铲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过滤筒,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平板上,所述第一过滤筒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与其连通的入料斗、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筒内径;
水平转轴,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内部,所述水平转轴上盘绕设置有螺旋叶片;
第一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上反向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一端的端面上并驱动所述水平转轴转动;
第一排水口,其开设在所述第一过滤筒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排水口内嵌装有大孔径过滤网;
以及下料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的下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排水口对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
第二过滤筒,其倾斜设置在所述承载平板上,所述第二过滤筒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入料口、位于朝下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内径,所述第二过滤筒的中间位置具有向内的环形凹陷,所述环形凹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的外径、所述环形凹陷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的内径;
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过滤筒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凹陷两侧均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排水口,多组所述第二排水口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口内嵌装有小孔径过滤网;
以及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支撑所述第二过滤筒并驱动所述第二过滤筒轴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圆环形支撑体,其环设于所述第二过滤筒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部位置,所述圆环形支撑体内侧下半部位置设置有多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过滤筒上环设有滚动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环形凸起,所述圆环形支撑体内侧上端部位置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上设有橡胶驱动轮,所述橡胶驱动轮滚动于所述环形凸起上;
以及弧形支撑体,其设置于所述环形凹陷下方,所述弧形支撑体内弧面朝向所述环形凹陷设置,所述弧形支撑体内弧面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所述环形凹陷外侧表面滚动于所述第二滚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包括:
垃圾输送泵,每组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均设置所述垃圾输送泵,所述垃圾输送泵设置在所述纵置安装板上;
抽料管道,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垃圾输送泵、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收集铲上以将所述收集铲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输送至所述垃圾输送泵;
排料管道,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垃圾输送泵、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入料斗;
以及输送管道,其一端连通至所述下料斗底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入料口;
所述输送管道的管路上设置泥浆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轨道上行走用于清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并实现淤泥与水的初步分离,一是加快了区间水沟垃圾和淤泥清理的速度,二是通过排除水分而减少了最终产生的垃圾量,进而减少垃圾外运量,减少项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第一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第二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第二过滤机构的第二过滤筒在圆环形支撑***置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的第二过滤机构的第二过滤筒在环形凹陷位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平板;2、轨道轮;3、纵置安装板;4、收集铲;5、螺纹杆;6、螺母副;7、第一支撑架;8、导向杆;9、导向圈;10、第二支撑架;11、第一过滤筒;12、入料斗;13、第一出料口;14、水平转轴;15、螺旋叶片;16、第一驱动电机;17、第一排水口;18、大孔径过滤网;19、下料斗;20、第二过滤筒;21、入料口;22、第二出料口;23、环形凹陷;24、第二排水口;25、小孔径过滤网;26、圆环形支撑体;27、第一滚轮;28、环形凸起;29、第二驱动电机;30、橡胶驱动轮;31、弧形支撑体;32、第二滚轮;33、垃圾输送泵;34、抽料管道;35、排料管道;36、输送管道;37、泥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6;
本实施例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包括:
行走车,其行走于地铁区间轨道上,或也能够行走在地铁区间轨道旁的空地位置或者道床上;
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其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设置在行走车的两侧用以收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以实现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的清理;
第一过滤机构,其设置在行走车上用以对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进行首次过滤,此处将会滤出入生活垃圾、混凝土块等较大体积的垃圾,并使淤泥和注浆残留物、水等混合物留待下一步骤进行更彻底的过滤;
以及第二过滤机构,其设置在行走车上用以对第一过滤机构滤出的淤泥和水进行过滤,最后使所有垃圾与水分离,使过滤处的水另做处理或者回收利用,其它垃圾和淤泥等物则进行外运,且因为所有垃圾的脱水处理后,使其体量减小,进而节省了项目成本;
其中,经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的依次过滤后使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与水分离。
进一步的,行走车包括承载平板1,承载平板1下表面四角位置均设置轨道轮2,轨道轮2便于使装置在轨道上行进,继而能够方便沿着轨道行进方向,对地铁区间道床水沟进行清理。其中行走车的轨道轮2的驱动方式根据具体需要,可以是人力推动,也可以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进行电驱动的形式,且其驱动行进的方式也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包括:
纵置安装板3,其竖直连接在承载平板1上,起到结构安装的支撑作用;
收集铲4,其用以通过伸入水沟收集垃圾与淤泥,因此收集铲4的形状或可根据水沟的纵截面形状进行适应性设置,使收集铲4能够完全伸入并铲出水沟内垃圾与淤泥;
以及高度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收集铲4与纵置安装板3之间用以调节对收集铲4的支撑高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高度调节机构驱动收集铲4下降至伸入水沟内部使用,并使其随行走车前进,在前进中收集垃圾与淤泥,随后清洁完毕则上升高度,以不影响到行走车的正常行驶。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螺纹杆5,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纵置安装板3上反向于承载平板1的一侧表面上;
螺母副6,其同轴设置在螺纹杆5上并与螺纹杆5之间螺纹配合,螺母副6外侧表面与收集铲4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架7连接;
导向杆8,其为纵向连接在纵置安装板3上反向于承载平板1的一侧表面上的两组,两组导向杆8平行于螺纹杆5设置并对称分布在螺纹杆5两侧;
以及导向圈9,其套设在导向杆8上并滑动于导向杆8上,导向圈9外侧表面与收集铲4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架10连接。
具体的,本结构中,第二支撑架10的连接支撑下,使导向圈9滑动于导向杆8上起到对收集铲4升降移动的导向支撑作用,进而使第一支撑架7连接的螺母副6,在螺纹杆5转动下与其螺纹配合,使螺母副6沿螺纹杆5移动,进而带动收集铲4进行升降移动。其中的螺纹杆5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但电机驱动是本领域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在本结构的附图中为了清楚体现本高度调节机构而没有体现电机,其具体的电性连接和控制手段也均为本领域技术工作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过滤筒11,其水平设置在承载平板1上,第一过滤筒11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与其连通的入料斗12、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出料口13,第一出料口13内径小于第一过滤筒11内径;
水平转轴14,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过滤筒11内部,水平转轴14上盘绕设置有螺旋叶片15;
第一驱动电机16,其设置在第一过滤筒11上反向于第一出料口13一端的端面上并驱动水平转轴14转动;
第一排水口17,其开设在第一过滤筒11的下表面,第一排水口17内嵌装有大孔径过滤网18;
以及下料斗19,其设置在第一过滤筒11的下表面并与第一排水口17对接设置。
具体的,本结构中通过入料斗12接收收集铲4收集到的垃圾,并进入第一过滤筒11内,在第一驱动电机16驱动水平转轴14转动下,使螺旋叶片15转动并搅动垃圾,使其对垃圾产生传送和挤压效果,挤压过程中排出淤泥和水分,并通过第一排水口17的大孔径过滤网18处滤出,并通过下料斗19排放至第一过滤筒11外部,剩余的大型生活垃圾等则继续通过螺旋叶片15的传送至第一出料口13排出。因此在第一出料口13下方需要设置承接垃圾的收集槽。
进一步的,第二过滤机构包括:
第二过滤筒20,其倾斜设置在承载平板1上,第二过滤筒20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入料口21、位于朝下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出料口22,第二出料口22内径小于第二过滤筒20内径,第二过滤筒20的中间位置具有向内的环形凹陷23,环形凹陷23的外径小于第二过滤筒20的外径、环形凹陷23的内径小于第二过滤筒20的内径;
第二排水口24,第二过滤筒20上且位于环形凹陷23两侧均设置多组第二排水口24,多组第二排水口24轴向均匀分布设置,第二排水口24内嵌装有小孔径过滤网25;
以及转动驱动机构,通过转动驱动机构支撑第二过滤筒20并驱动第二过滤筒20轴向转动。
具体的,第二过滤筒20上的入料口21处用来接收第一过滤机构处过滤的淤泥和水分,同时在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第二过滤筒20持续转动,以过滤处水分。具体的,第二过滤筒20由环形凹陷23的内陷式结构,将第二过滤筒20分隔成两个过滤部位,以更为细致的过滤淤泥和水分。具体的,第二排水口24的小孔径过滤网25拦截淤泥,并排出水分,因此第二过滤筒20下方也应设置承接水的水槽。而淤泥到达环形凹陷23的部分,在第二过滤筒20内侧则体现为一个凸起结构,或坡体结构,在此结构下淤泥一部分被阻挡,其与的淤泥则能够越过坡体结构,进入坡体结构后边的部分依然能够被进行过滤。同时第二过滤筒20不断的转动过程中,也能够带动滤筒中的淤泥上下层颠倒互换,进而更充分的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坡体结构也能够辅助拦截一部分淤泥进行更多的滚动,变滚动边过滤,提升过滤效果。最后过滤好的淤泥经第二出料口22排出。因此第二出料口22下方也应放置承接淤泥的收集槽。
进一步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圆环形支撑体26,其环设于第二过滤筒20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部位置,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下半部位置设置有多组第一滚轮27,第二过滤筒20上环设有滚动于第一滚轮27上的环形凸起28,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上端部位置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9,第二驱动电机29的旋转端上设有橡胶驱动轮30,橡胶驱动轮30滚动于环形凸起28上;
以及弧形支撑体31,其设置于环形凹陷23下方,弧形支撑体31内弧面朝向环形凹陷23设置,弧形支撑体31内弧面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32,环形凹陷23外侧表面滚动于第二滚轮32上。
具体的,此结构主要起到支撑倾斜的第二过滤筒20并驱动其转动的作用。其中的弧形支撑体31上的第二滚轮32其安装方形匹配于环形凹陷23外侧壁面,以能够贴合于环形凹陷23外侧壁面滚动,起到支撑第二过滤筒20滚动的同时,还能限制其横向移动。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的多组第一滚轮27用以滚动支撑环形凸起28转动,其中为了更加稳定的限制第二过滤筒20横向窜动,也可使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设置限位槽,使第一滚轮27和环形凸起28均限制在限位槽内。第二过滤筒20的转动,则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9驱动橡胶驱动轮30,使其滚动于环形凸起28上,以驱动环形凸起28和第二过滤筒20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包括:
垃圾输送泵33,每组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均设置垃圾输送泵33,垃圾输送泵33设置在纵置安装板3上;垃圾输送泵33能够抽送生活垃圾等固体物,也能够抽送淤泥等。
抽料管道34,其一端连通至垃圾输送泵33、另一端连通至收集铲4上以将收集铲4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输送至垃圾输送泵33;收集铲4铲除沟内垃圾时,垃圾会堆积在收集铲4内,此时抽料管道34在垃圾输送泵33的抽力下将收集铲4内垃圾抽出;
排料管道35,其一端连通至垃圾输送泵33、另一端连通至入料斗12,垃圾输送泵33结合抽料管道34抽出的收集铲4内垃圾通过排料管道35送至入料斗12,以送入第一过滤筒11内进行第一次过滤;
以及输送管道36,其一端连通至下料斗19底端、另一端连通至入料口21;
输送管道36的管路上设置泥浆泵37。通过泥浆泵37的作用下使下料斗19内的带有水的淤泥通过输送管道36送入入料口21,并进入第二过滤筒20进行除水过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轨道上行走用于清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并实现淤泥与水的初步分离,一是加快了区间水沟垃圾和淤泥清理的速度,二是通过排除水分而减少了最终产生的垃圾量,进而减少垃圾外运量,减少项目成本。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车,其行走于地铁区间轨道上;
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其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行走车的两侧用以收集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
第一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进行首次过滤;
以及第二过滤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上用以对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滤出的淤泥和水进行过滤;
其中,经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和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依次过滤后使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和淤泥与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包括承载平板(1),所述承载平板(1)下表面四角位置均设置轨道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包括:
纵置安装板(3),其竖直连接在所述承载平板(1)上;
收集铲(4),其用以通过伸入水沟收集垃圾与淤泥;
以及高度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收集铲(4)与所述纵置安装板(3)之间用以调节对所述收集铲(4)的支撑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螺纹杆(5),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纵置安装板(3)上反向于所述承载平板(1)的一侧表面上;
螺母副(6),其同轴设置在所述螺纹杆(5)上并与所述螺纹杆(5)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副(6)外侧表面与所述收集铲(4)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架(7)连接;
导向杆(8),其为纵向连接在所述纵置安装板(3)上反向于所述承载平板(1)的一侧表面上的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杆(8)平行于所述螺纹杆(5)设置并对称分布在所述螺纹杆(5)两侧;
以及导向圈(9),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8)上并滑动于所述导向杆(8)上,所述导向圈(9)外侧表面与所述收集铲(4)外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架(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过滤筒(11),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平板(1)上,所述第一过滤筒(11)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与其连通的入料斗(12)、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出料口(13)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筒(11)内径;
水平转轴(14),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11)内部,所述水平转轴(14)上盘绕设置有螺旋叶片(15);
第一驱动电机(1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11)上反向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3)一端的端面上并驱动所述水平转轴(14)转动;
第一排水口(17),其开设在所述第一过滤筒(1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排水口(17)内嵌装有大孔径过滤网(18);
以及下料斗(19),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筒(1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排水口(17)对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
第二过滤筒(20),其倾斜设置在所述承载平板(1)上,所述第二过滤筒(20)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入料口(21)、位于朝下倾斜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出料口(22),所述第二出料口(2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20)内径,所述第二过滤筒(20)的中间位置具有向内的环形凹陷(23),所述环形凹陷(2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20)的外径、所述环形凹陷(2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筒(20)的内径;
第二排水口(24),所述第二过滤筒(20)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凹陷(23)两侧均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排水口(24),多组所述第二排水口(24)轴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口(24)内嵌装有小孔径过滤网(25);
以及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支撑所述第二过滤筒(20)并驱动所述第二过滤筒(20)轴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
圆环形支撑体(26),其环设于所述第二过滤筒(20)的位于朝上倾斜的一端部位置,所述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下半部位置设置有多组第一滚轮(27),所述第二过滤筒(20)上环设有滚动于所述第一滚轮(27)上的环形凸起(28),所述圆环形支撑体(26)内侧上端部位置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9)的旋转端上设有橡胶驱动轮(30),所述橡胶驱动轮(30)滚动于所述环形凸起(28)上;
以及弧形支撑体(31),其设置于所述环形凹陷(23)下方,所述弧形支撑体(31)内弧面朝向所述环形凹陷(23)设置,所述弧形支撑体(31)内弧面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32),所述环形凹陷(23)外侧表面滚动于所述第二滚轮(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输送机构包括:
垃圾输送泵(33),每组所述水沟垃圾与淤泥收集机构均设置所述垃圾输送泵(33),所述垃圾输送泵(33)设置在所述纵置安装板(3)上;
抽料管道(34),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垃圾输送泵(33)、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收集铲(4)上以将所述收集铲(4)收集的垃圾与淤泥输送至所述垃圾输送泵(33);
排料管道(35),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垃圾输送泵(33)、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入料斗(12);
以及输送管道(36),其一端连通至所述下料斗(19)底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入料口(21);
所述输送管道(36)的管路上设置泥浆泵(37)。
CN202321021175.1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Active CN219930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75.1U CN21993075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75.1U CN21993075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0753U true CN219930753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175.1U Active CN21993075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0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9736B (zh) 一种环保型河道淤泥清理处理方法
CN209901925U (zh) 一种固体垃圾分离装置
CN113600601A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选处理***
CN106423509B (zh) 浮水物料清洗线
CN219930753U (zh) 一种地铁区间道床水沟垃圾与淤泥清理装置
CN212120789U (zh) 砂石分离回收***
CN212296332U (zh) 一种固液分离计量机
CN110713291B (zh) 生活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19168546U (zh) 一种油田采出液沉积物处理装置
CN210216268U (zh) 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13001776U (zh) 一种混凝土零排放回收装置
CN209052504U (zh) 一种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处理***
CN107973141B (zh) 一种用于半干污泥存储仓出仓的方法
KR101816904B1 (ko) 침사 및 부유물을 동시에 처리 가능한 대차형 침사처리장치
CN1791466B (zh) 重颗粒分离
CN206631744U (zh) 一种沙石分离机的进料槽
CN215557436U (zh) 一种双绞龙砂石分离机
CN210305004U (zh)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
CN112623581B (zh) 一种智能化零污染地下垃圾中转压缩站
TWM566717U (zh) Scum scraping and dewatering device
CN213159520U (zh) 一种废水回收沉降池
CN21343311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三级沉淀池
CN220411893U (zh) 一种砂石生产带废料收集装置
CN115353168B (zh) 一种石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12103564U (zh) 一种路面维护用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