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8438U - 一种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8438U
CN219918438U CN202320434879.5U CN202320434879U CN219918438U CN 219918438 U CN219918438 U CN 219918438U CN 202320434879 U CN202320434879 U CN 202320434879U CN 219918438 U CN219918438 U CN 219918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top cov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48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伯才
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o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o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o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8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8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为开口设置;顶盖,所述顶盖封盖至所述开口,且由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顶盖配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内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顶盖配合以形成支撑空间;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内设于所述支撑空间;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感应距离。本实用新型解决在外出游玩过程中,移动充电桩数量有限,人们经常会面临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缺电却没有地方能够及时供电的情况,导致车辆的抛锚或者电子设备的关机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随时随地便捷充电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不离手也成为了人们的日常习惯。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野外烧烤、春游、垂钓等户外活动成为了人们休闲时光的首选,也有很多人选择取车自驾代替动车出行。久而久之,拥有电动汽车的家庭数量日趋上涨,一个家庭拥有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人们注重环保,用电代替燃油,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储能装置的需求。
但是,实际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现有的移动充电桩和无线充电装置并不普及,充电桩数量也有限,很多家庭在出游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缺电却没有地方能够及时供电的情况,导致车辆的抛锚或者电子设备的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在外出游玩过程中,移动充电桩数量有限,人们经常会面临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缺电却没有地方能够及时供电的情况,导致车辆的抛锚或者电子设备的关机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随时随地便捷充电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的一端为开口设置;顶盖,顶盖封盖至开口,且由下壳体与顶盖配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内设于第一容纳空间,且支撑结构的一端与顶盖配合以形成支撑空间;无线充电组件,无线充电组件内设于支撑空间;其中,无线充电组件与顶盖之间形成感应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无线充电组件与顶盖之间形成感应距离,当有电子设备放在顶盖上时,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组件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感应距离,无线充电组件为电子设备供电,解决外出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随时随地便捷充电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无线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底座,充电底座连接于支撑结构靠近顶盖的一侧,且充电底座内设有第一安装空间;充电部,充电部内设于第一安装空间,充电部与储能装置的控制板电连接;其中,当充电部内设于第一安装空间时,充电部与充电底座靠近顶盖的顶端形成第一保护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充电部与顶盖的顶端形成第一保护距离可以有效的对无线充电组件进行保护,当顶盖上有重物堆叠时,顶盖的形变距离小于第一保护距离,顶盖不会压坏无线充电组件,第一保护距离的设置可以防止当顶盖上叠放重物时,挤压导致顶盖形变,致使顶盖压坏无线充电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充电底座与充电部卡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充电部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上,方便充电底座和充电部的相互固定,也方便充电底座和充电部的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充电部的一侧为感应侧,充电底座包括:连接扣,连接扣设于充电底座对应第一安装空间的位置;其中,感应侧设有与连接扣配合的卡接位;连接扣与卡接位卡接,将充电部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扣与卡接位的卡接配合可以将充电部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上,以防止充电部相对于充电底座偏移滑动,加大充电底座对充电部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连接扣为弹性件,连接扣可以朝向或者远离充电部的方向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扣为弹性件可以方便充电部的拆卸,当需要将充电部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上时,拨动连接扣朝向靠近充电组件的方向活动;当需要将充电部从充电底座上拆卸时,拨动连接扣朝向远离充电组件的方向活动。连接扣采用弹性件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减少连接扣与充电部的摩擦,进一步防止对充电部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连接扣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设于连接扣远离充电底座的一侧;其中,导向部用于将充电部导向滑入第一安装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导向部可以将充电部导向划入第一安装空间内,减少充电部的周缘与连接扣的摩擦,更方便的将充电部导向滑入第一安装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充电底座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于充电底座对应第一安装空间的位置;其中,充电部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槽,限位件与限位槽卡接,防止充电部相对充电底座偏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限位件与充电部上的限位槽配合卡接,可以有效防止充电部相对充电底座偏移,防止因为偏移而导致充电部的损坏和断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限位槽为弧形限位槽;其中,当充电部相对充电底座发生偏移时,限位件与弧形限位槽的两端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限位槽可以为弧形限位槽,弧形限位槽与限位件之间设有间距,可以减少限位槽和限位件的摩擦,当充电部相对充电底座偏移时,限位件与弧形限位槽的两个端点抵接,防止充电部进一步相对充电底座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第一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二安装空间,充电部还包括:安装侧,安装侧设于充电部相对感应侧的一侧;充电元件,充电元件设于安装侧;其中,充电元件对应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各个充电元件对应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以保护充电元件在充电部的防止和拿取过程中被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支撑结构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其中,充电部接出的电线通过第二容纳空间与控制板的接口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充电部连接出的电线穿过第二容纳空间与控制板电连接,给充电组件供电。电线从容纳空间穿过可以避免储能装置内线路的混搭,电线错乱,可以有效防止电路短路等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储能装置内的外壳由下壳体和顶盖组成,二者配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支撑结构与无线充电组件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支撑结构与顶盖配合形成支撑空间,并将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支撑空间内,起到对无线充电组件的保护,防止顶盖堆叠重物导致顶盖发生形变,进而致使顶盖将无线充电组件压坏;
(2)充电底座与充电部卡扣连接,可以实现充电底座与充电部的拆卸便捷化,并且连接扣采用弹性件的设计方式,当需要将充电部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上时,拨动连接扣朝向靠近充电组件的方向活动;当需要将充电部从充电底座上拆卸时,拨动连接扣朝向远离充电组件的方向活动,可以有效减少连接扣与充电部的摩擦;
(3)支撑结构设有第二容纳空间,充电部接出的电线穿过第二容纳空间与控制板电连接,电线从容纳空间穿过可以避免储能装置内线路的混搭,电线错乱,可以有效防止电路短路等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充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能装置;110、第一容纳空间;10、支撑结构;11、支撑空间;12、第二容纳空间;20、无线充电组件;21、充电底座;211、第一安装空间;212、第二安装空间;213、连接扣;2131、导向部;214、限位件;22、充电部;221、感应侧;2211、卡接位;222、安装侧;2221、充电元件;223、限位槽;2231、弧形限位槽;30、控制板;40、壳体;41、下壳体;42、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8,储能装置100例如包括:下壳体41、顶盖42、支撑结构10和无线充电组件20。
具体的,下壳体4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顶盖42封盖至开口,且由下壳体41与顶盖42配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10;支撑结构10内设于第一容纳空间110,且支撑结构10的一端与顶盖42配合以形成支撑空间11;无线充电组件20,无线充电组件20内设于支撑空间11;其中,无线充电组件20与顶盖42之间形成感应距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与顶盖42直接配合,形成支撑空间11,将无线充电组件20设于支撑空间11内,以使无线充电组件20与顶盖42之间形成感应距离。进一步的,感应距离用于感应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组件20的距离。当有电子设备放在顶盖42上时,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组件20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感应距离,无线充电组件20收到感应信号,无线充电组件20为电子设备供电,解决外出因充电桩未完全普及且充电桩数量不多导致的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随时随地便捷充电的效果。
具体的,无线充电组件20包括:充电底座21和充电部22。充电底座21连接于支撑结构10靠近顶盖42的一侧,且充电底座21内设有第一安装空间211;充电部22内设于第一安装空间211,充电部22与储能装置100的控制板30电连接;其中,当充电部22内设于第一安装空间211时,充电部22与充电底座21靠近顶盖42的顶端形成第一保护距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电底座21的周缘可以设有朝向远离充电底座21的方向凸起,充电底座21的凸起内设有第一安装空间211,充电部22设于第一安装空间211内,并且充电部22与顶盖42的顶端形成第一保护距离可以对充电部22进行保护,当顶盖42上有重物堆叠时,第一保护距离是得顶盖42的形变距离不足以挤压充电部22,第一保护距离可以有效对无线充电组件20进行保护,防止当顶盖42上叠放重物时挤压导致顶盖42形变,致使顶盖42压坏无线充电组件20。
具体的,充电底座21与充电部22卡扣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21上,实现充电底座21对充电部22的弹性固定,也方便充电底座21和充电部22的可拆卸配合。
具体的,充电部22的一侧为感应侧221,充电底座21包括:连接扣213。连接扣213设于充电底座21对应第一安装空间211的位置;其中,感应侧221设有与连接扣213配合的卡接位2211;连接扣213与卡接位2211卡接,将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21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扣213与卡接位2211的卡接配合可以将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21上,由连接扣213给予一个挤压力在卡接位2211上,使得充电部22被挤压固定在充电底座上,加大充电底座21对充电部22的固定效果。
具体的,连接扣213为弹性件,连接扣213可以朝向或者远离充电部22的方向活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扣213可以为弹性件。连接扣213为弹性件可以方便充电部22在充电底座21上的拆卸,且连接扣213可以朝向靠近和远离无线充电组件20的方向活动。进一步的,当需要将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21上时,拨动连接扣213朝向靠近无线充电组件20的方向活动,连接扣213会扣接在充电部22的卡接位2211上,实现对充电部22的固定;当需要将充电部22从充电底座21上拆卸时,拨动连接扣213朝向远离无线充电组件20的方向活动,连接扣213与充电部22分离。采用弹性件制作连接扣213的方式可以减少连接扣213与充电部22的摩擦损伤,并使得充电部22与充电底座21可以固定或者拆卸配合。
具体的,连接扣213包括:导向部2131。导向部2131设于连接扣213远离充电底座21的一侧;其中,导向部2131用于将充电部22导向滑入第一安装空间211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向部2131用于将充电部22导向划入第一安装空间211内,减少充电部22的周缘与连接扣213的摩擦。设置导向部2131将充电部22轻易的导向滑入充电底座21内能够减少充电部22与连接扣213的摩擦,从而,防止充电部22的损坏。
具体的,充电底座21还例如包括:限位件214。限位件214设于充电底座21对应第一安装空间211的位置;其中,充电部22设有与限位件214配合的限位槽223,限位件214与限位槽223卡接,防止充电部22相对充电底座21偏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位件214用于防止充电部22相对充电底座21偏移。进一步的,充电部22上设有限位槽223,限位件214与限位槽223配合抵接,当充电部22相对充电底座21偏移时,限位件214与限位槽223抵接防止充电部22进一步偏移,防止因为偏移而导致充电部22的损坏和断电。
具体的,限位槽223为弧形限位槽2231;其中,当充电部22相对充电底座21发生偏移时,限位件214与弧形限位槽2231的两端抵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槽223的形状可以为弧形限位槽2231,弧形限位槽2231内有限位空间,限位件214位于限位空间内。进一步的,在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充电底座21时,充电部22不会相对充电底座21发生偏移,限位件214与弧形限位槽2231分离配合;当充电部22未完全固定时,充电部22相对充电底座21发生偏移,限位件214只与弧形限位槽2231的两个端点抵接。限位槽223的形状为弧形限位槽2231,且弧形限位槽2231与限位件214的配合可以减少弧形限位槽2231和限位件214的摩擦,减少弧形限位槽2231及限位件214的磨损,从而提高限位件214和弧形限位槽2231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第一安装空间211内设有第二安装空间212,充电部22还例如包括:安装侧222和充电元件2221。安装侧222设于充电部22相对感应侧221的一侧;充电元件2221,充电元件2221设于安装侧222;其中,充电元件2221对应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212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安装侧222上设有充电元件2221,充电元件2221对应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212内,可以有效保护充电元件2221在充电部22的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具体的,支撑结构10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12;其中,充电部22接出的电线通过第二容纳空间12与控制板30的接口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电部22连接出的电线可以穿过第二容纳空间12,与控制板30电连接,给充电组件供电。电线从容纳空间穿过可以避免储能装置100内线路的混搭,电线错乱,可以有效防止电路短路等问题的出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41),所述下壳体(4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顶盖(42),所述顶盖(42)封盖至所述开口,且由所述下壳体(41)与所述顶盖(42)配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10);
支撑结构(10),所述支撑结构(10)内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且所述支撑结构(10)的一端与顶盖(42)配合以形成支撑空间(11);
无线充电组件(20),所述无线充电组件(20)内设于所述支撑空间(11);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20)与所述顶盖(42)之间形成感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20)包括:
充电底座(21),所述充电底座(21)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10)靠近所述顶盖(42)的一侧,且所述充电底座(21)内设有第一安装空间(211);
充电部(22),所述充电部(22)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所述充电部(22)与所述储能装置(100)的控制板(30)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充电部(22)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时,所述充电部(22)与所述充电底座(21)靠近所述顶盖(42)的顶端形成第一保护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21)与所述充电部(22)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22)的一侧为感应侧(221),所述充电底座(21)包括:
连接扣(213),所述连接扣(213)设于所述充电底座(2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的位置;
其中,所述感应侧(221)设有与所述连接扣(213)配合的卡接位(2211);所述连接扣(213)与所述卡接位(2211)卡接,将所述充电部(22)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底座(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213)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扣(213)可以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充电部(22)的方向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213)包括:
导向部(2131),所述导向部(2131)设于所述连接扣(213)远离所述充电底座(21)的一侧;
其中,所述导向部(2131)用于将所述充电部(22)导向滑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21)还包括:
限位件(214),所述限位件(214)设于所述充电底座(2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的位置;
其中,充电部(22)设有与所述限位件(214)配合的限位槽(223),所述限位件(214)与所述限位槽(223)卡接,防止所述充电部(22)相对所述充电底座(21)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23)为弧形限位槽(2231);其中,当所述充电部(22)相对所述充电底座(21)发生偏移时,所述限位件(214)与所述弧形限位槽(2231)的两端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11)内设有第二安装空间(212),所述充电部(22)还包括:
安装侧(222),所述安装侧(222)设于所述充电部(22)相对所述感应侧(221)的一侧;
充电元件(2221),所述充电元件(2221)设于所述安装侧(222);
其中,所述充电元件(2221)对应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12);
其中,所述充电部(22)接出的电线通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2)与所述控制板(30)的接口电连接。
CN202320434879.5U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Active CN21991843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56191 2022-09-01
CN202211065619 2022-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8438U true CN21991843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753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4879.5U Active CN219918438U (zh)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34865.3U Active CN219677433U (zh)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34873.8U Active CN219592940U (zh)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64922.2U Active CN219917387U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64896.3U Active CN219739134U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10235397.1A Pending CN116581453A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4865.3U Active CN219677433U (zh)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34873.8U Active CN219592940U (zh) 2022-09-01 2023-03-09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64922.2U Active CN219917387U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20464896.3U Active CN219739134U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CN202310235397.1A Pending CN116581453A (zh) 2022-09-01 2023-03-13 一种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21991843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7636A (zh) * 2024-04-30 2024-06-04 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储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9134U (zh) 2023-09-22
CN219917387U (zh) 2023-10-27
CN219677433U (zh) 2023-09-12
CN116581453A (zh) 2023-08-11
CN219592940U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16672Y1 (ko) 휴대 전화기의 간이 충전기
CN219918438U (zh) 一种储能装置
US5664973A (en) Conductive contact
JP2777842B2 (ja) 一体型受話器収納およびバッテリ充電装置
US80166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adaptor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isconnect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adaptor
CN101529671B (zh) 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适配器装置
US8277246B2 (en) Battery terminal adapter
US6424842B1 (en) Dual function connector for cellular phones
US20030201753A1 (en)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0459316C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CN217740653U (zh) 一种带卡扣的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池及终端
CN211018984U (zh) 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242300U (zh) 一种接线端子外壳
JP4000308B2 (ja) 充電用コネクター及び充電台
CN219740009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217767549U (zh) 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支撑底座
CN219393936U (zh) 一种带数据线的插座
CN2169810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用电转换插座的滑盖结构
CN212162878U (zh) 一种立式旋转无线充电器
CN218958189U (zh) 智能车载充电定位装置
CN219627404U (zh) 磁性吸附的助听器充电盒
CN219268506U (zh) 一种组合型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21407714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405869U (zh) 一种可互换插头的适配器
JP3999892B2 (ja) 充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