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6685U -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6685U
CN219916685U CN202321043897.7U CN202321043897U CN219916685U CN 219916685 U CN219916685 U CN 219916685U CN 202321043897 U CN202321043897 U CN 202321043897U CN 219916685 U CN219916685 U CN 21991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resistor
time sequen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38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清
毕宗义
李献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38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6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属于时序控制技术。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N个第二电源模块,第一掉电检测模块、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和掉电模块;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电源模块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掉电时,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对第二电源模块进行放电;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以使第二电源模块早于第一电源模块完成掉电。本申请可以避免主板掉电过程中电流倒灌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时序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的主板在上电或掉电的过程中,主板上不同元器件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对应进行上电或者掉电,否则可能出现主板上元器件损坏等问题的产生。例如,在一些电视的主板中,当主板上电时,需要主板上的主控芯片先于主控芯片对应的存储器上电。
目前,针对主板上的一个元器件,通过同一个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控制其上电和掉电时序,例如,通过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上的电源模块,控制对应的元器件在主板上电时为元器件供电,在主板掉电时,为元器件放电。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同时兼顾上电和掉电时序,在保证主板上元器件按照预设时序上电的同时,在主板掉电时可能存在电流倒灌的问题,进而导致主板上元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板掉电时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电流倒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N个第二电源模块,掉电检测模块、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和掉电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每个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掉电模块的一端连接,该掉电模块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和/或该掉电模块的第三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该掉电模块的第四端接地;
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掉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对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进行放电;
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以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早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完成掉电。
可选的,所述掉电检测模块,包括:掉电检测子模块和开关子模块;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三端为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二端;
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掉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子模块导通,以通过所述开关子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至少一个第一储能元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并联在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三端。
可选的,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和/或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三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储能元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的,所述掉电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二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四端。
可选的,所述电源时序控制模块还包括:上电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上电时,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上电速度,以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晚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完成上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一方面,可以在第一电源模块掉电时,控制第二电源模块早于第一电源模块完成放电,避免出现电流反灌的问题,进而造成第二电源模块中电压转换控制器,以及其他元器件的损坏。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多个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多级控制,即可以通过并联多个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和掉电模块,实现对多个第二电源模块的掉电时序的控制,扩大了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好的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四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五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六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七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八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九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十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时序控制模块的掉电时序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十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电流倒灌:即电路中,电流从输出电流的一端逆流向输入电流的一端的现象。当发生电流倒灌时,将造成电路中元器件的损坏。
显示设备(例如电视)的主板中,一般都包括主控芯片类、帧频转换(Frame RateConversion,FRC)芯片、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内存(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SDRAM,LPDDR)等诸多元器件。不同元器件需要的工作电压往往不同,因此,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用于把固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不同的工作电压,以给对应的元器件供电。该供电模块例如可以通过内置的电压转换控制器实现电压转换。
除了所需的工作电压不同之外,主板上不同的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时序往往也存在特定的要求。例如,在一些主板电路中,当主板上电时,需要先给主控芯片上电,然后再给LPDDR上电,以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目前,针对主板上的一个元器件,主板通过同一个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实现该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示例性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源模块,在主板上电时,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模块上电,进而控制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元器件在主板上电时按照一定的时序顺序上电;主板掉电时,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模块放电,进而控制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元器件在主板掉电时按照一定的时序顺序掉电。
下面以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为例,解释说明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主板中不同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时序控制模块A、时序控制模块B、电源模块C、电源模块D。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电源模块D即和图1所示时序控制模块A连接,用于输出待转换的电压(图1所示的12V电压)的模块,例如可以是电源板。需要说明是,图1并未示出电源模块D,而是仅示明电源模块A、时序控制模块B、电源模块C为例的示意图。
其中,时序控制模块的A端连接电源模块D,以获取主板的供电电压,即待转换的电压;电源模块C的B端用于连接对应的元器件,以向该元器件输出经过内置的电压转换控制器N1转换后得到的对应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时序控制模块A和时序控制模块B用于控制电源模块C的上电和掉电时间,进而实现对应的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
具体的,当主板上电时,Standby端获取显示设备开机信号(例如可以是能够使电源模块C中电压转换控制器N1的EN引脚达到预设电压阈值的电压信号)。在获取该开机信号之后,时序控制模块B通过调整内部的电阻值以及电容大小,控制EN引脚的电压在一定时间后达到预设电压阈值。进一步的,电压控制转换器N1进入工作状态,电源模块C开始上电,电源模块C通过电压控制转换器N1将时序控制模块的A端获取的主板电压,转换成对应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该元器件,使得对应的元器件上电工作。
当主板掉电时,时序控制模块A的A端和Standby端均开始掉电,相应的,电源模块C的电压控制器N1的EN引脚的电压在时序控制模块B的控制下逐渐降低。当EN引脚的电压值低于上述预设电压阈值时,电压控制转换器N1停止工作,电源模块C开始掉电,相应的,元器件也开始掉电。时序控制模块A控制A端的掉电速度,即时序控制模块A内并联的所有的电容的总储能量越大,则A端的掉电速度越慢。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通过一个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进行上电和掉电时序的控制,上电和掉电时,电源时序控制模块B的电路结构以及电阻和电容值均相同,因此,往往EN引脚的上电速度和掉电速度正相关,即通过电源模块控制的元器件的上电速度和掉电速度往往一致。
然而,在一些主板中,往往需要元器件的上电时序和掉电时序有不同的设置,因此,上述通过一个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进行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的方法可能无法兼顾主板中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
此外,继续参照图1,在一些场景中,为了保证电源模块C的上电时序,进而保证连接的元器件的上电时序,往往可能需要在电源模块C的B端并联多个电容等储能元件,以延长电源模块C的上电时间。然而,较多的并联的电容造成B端的掉电时间较长,就可能造成时序控制模块A的A端已经完成掉电之后,电源模块C的B端仍然未完成掉电,这将导致电流倒灌问题的产生,烧坏电路中电压转换控制器N1等诸多元器件。
再者,基于上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多个不同的元器件,需要通过多个不同的上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进行上电和掉电时序控制,进而实现主板上不同元器件按照不同的时序顺序上电和掉电。多个不同的上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时序控制模块B中电阻和电容大小的区别。这种电源时序控制方式电路部署复杂,操作不便,且成本较高。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时序控制模块E、时序控制模块F、电源模块G、电源模块H,图2为仅示明时序控制模块E、时序控制模块F、电源模块G为例的示意图。
其中,电源模块H的第一端和时序控制模块F的VIN端连接,用于通过时序控制模块F输出待转换的电压至电源模块G,以通过电源模块G将该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源模块G连接的元器件所需的工作电压。
其中,时序控制模块E的VDD1端连接先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电源模块G的VDD2端。每个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电源模块G的VDD2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元器件,以及,下一个待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模块的VDD1端。
当主板上电时,需要先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电源模块G先上电,使得该需要先上电的元器件上电。同时,由于需要先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电源模块G和需要后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模块D连接,因此,该时序控制模块D上电,并控制电源模块G的电压控制转换器N2的EN脚电压,在一定时间后达到预设电压阈值,电压转换控制器N2开始工作。然后,电源模块G利用电压转换控制器N2,将时序控制模块E的Vin端获取的供电电源转换成对应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从VDD2端输出至该需要后上电的元器件。即,该电源时序控制模块是通过需要先上电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控制需要后上电的元器件上电。
当主板掉电时,先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模块G先掉电,使得与之连接的先上电的元器件和后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时序控制模块D掉电。进一步的,后上电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模块G掉电,使得后上电的元器件掉电。也即通过图2所示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的元器件的上电和掉电顺序往往相同。而且,若上电时,需要延长电源模块G的VDD2端的上电时间,则需要在VDD2端并联多个电容。但是,在掉电时,VDD2端的电容数量越多,则VDD2端的掉电速度越慢,越有可能使得后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模块G晚于先上电的元器件对应的电源模块G掉电,也即VDD2端晚于VDD1端掉电,这将造成电流倒灌的问题,损坏电路。
发明人考虑到,如果可以隔离上电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掉电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使得掉电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不受上电时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影响,保证掉电时通过电压转换控制器转换后输出的电压能早于输入电压掉电,则可以避免电流倒灌问题的发生,保护电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该电源时序控制应用于掉电时的时序控制,且不受上电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影响,可以实现在主板掉电时,通过电压转换控制器转换后输出的电压能早于转换前的输入电压掉电,避免电流倒灌问题的发生。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不同的元器件对应的工作电压的掉电时序控制,部署简便,扩大了应用场景。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主板掉电时内部元器件的电源时序控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掉电时内部元器件的电源时序控制。本申请不限定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具体应用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N个第二电源模块3,第一掉电检测模块4、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和掉电模块6。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内部模块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电源模块1分别与掉电检测模块4的第一端、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的第二端接地,掉电检测模块4的第二端与每个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掉电模块6的一端连接,该掉电模块6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和/或该掉电模块6的第三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第二端连接,该掉电模块6的第三端接地。
第一电源模块1的构成和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应用场景相关。示例性的,若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应用于主板电源时序控制,则第一电源模块1例如可以是电源板;若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设备的电源板的电源时序控制,则该第一电源模块1例如可以是显示设备的供电电源。具体的,本申请不限定第一电源模块1的具体电路结构,以及,第一电源模块1输出的电压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确定。示例性的,若本申请应用于显示设备主板的电源时序控制,则第一电源模块1的电压值例如可以是12V。
上述N个第二电源模块3分别连接N个对应的需要进行掉电时序控制的元器件,同时用于在上电时,将第一电源模块1直接输出至第二电源模块3的电压转换成连接的元器件所需的工作电压,输出至该元器件供其工作。示例性的,该第二电源模块3例如可以包括电压转换控制器,即第二电源模块3可以通过电压转换控制器将第一电源模块1输出至第二电源模块3的电压转换成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应理解,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本申请不限定第一电源模块1和N个第二电源模块3是否还有其他的连接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下面对掉电检测模块4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掉电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第一电源模块1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1开始掉电时,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6对第二电源模块3进行放电。
应理解,由于第一电源模块1和掉电检测模块4连接,因此,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掉电检测模块4也开始掉电,进而实现对第一电源模块1是否开始掉电的检测。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该示意图是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仅包括一个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一个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和一个掉电模块6为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掉电检测模块4可以包括:掉电检测子模块41和开关子模块42。
继续参照图4,此时,掉电检测模块4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一端为掉电检测模块4的第一端,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二端与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一端连接,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三端与开关子模块4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三端为掉电检测模块4的第二端。
上述掉电检测子模块41,用于检测第一电源模块1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1开始掉电时,控制开关子模块42导通,以通过开关子模块42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
应理解,由于第一电源模块1和掉电检测子模块41连接,因此,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掉电检测子模块41也开始掉电,进而实现对第一电源模块1是否开始掉电的检测。由于开关子模块42和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开关子模块42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
下面对掉电检测子模块41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掉电检测子模块41可以包括:第一开关V1、至少一个第一储能元件P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继续参照图5,此时,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内部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V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V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储能元件P1并联在第三电阻R3的两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为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二端;第一开关V1的第三端为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三端。
上述第一开关V1用于控制电流流向,并起到稳压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V1可以为双向二极管,应理解,图5为以第一开关V1为双向二极管为例的示意图。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V1可以包括两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分别为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为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三端。
上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为限流分压电阻,用于控制开关子模块42的分压。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5,通过调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的大小,可以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电压;通过调整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和第一储能元件P1的大小,可以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二端的电压。示例性的,示例性,由于第一电源模块1输出的电压值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大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的阻值,来增大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分压,进而减小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电压。
上述第一储能元件P1例如可以是电容。上述和第三电阻R3并联连接的第一储能元件P1的数量以及所有储能元件的总储能量和开关子模块42的导通条件相关。
示例性的,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时,掉电检测子模块41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电压,通过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储能元件P1,控制开关子模块42的第二端分压,使得开关子模块42第二端的电压和第一端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开关子模块42的导通条件,进而使得开关子模块42无法导通。
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一端的电压迅速下降。然而,由于第一储能元件P1在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后开始放电,使得开关子模块42的第二端的电压的下降速度较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一端慢。因此,在掉电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开关子模块42第二端和第一端的电压差逐渐变大,直至该电压差达到开关子模块42导通所需电压差,开关子模块42导通。此时,即可通过开关子模块42的导通状态,控制与之连接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
在一些实施例中,掉电检测子模块41,还可以包括第四电阻R4和/或第五电阻R5。
继续参照图5,当掉电检测子模块41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时,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为掉电检测子模块41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开关V1的第三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为限流分压电阻,其中,第四电阻R4用于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压,第五电阻R5用于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电压。示例性的,在上述连接方式下,通过调整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电阻值的大小,可以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分压,通过调整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大小、第一储能元件P1的大小,可以控制开关子模块42第二端的分压。
继续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掉电检测子模块41还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V1的第一端连接,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由于上电时,第四电容C4的充电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通过添加第四电容C4可以延长开关子模块42第一端的上电时间;掉电时,由于第四电容C4将会放电,使得与之连接的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一端的掉电时间延长。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添加第四电容C4。
下面对开关子模块42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四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子模块42,可以包括:第二开关V2、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
继续参照图6,此时,开关子模块42的内部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
第二开关V2的第三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V2的第一端为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为开关子模块42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开关子模块42的第三端。
上述第二开关V2用于在掉电检测模块4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导通,并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示例性的,该第二开关V2例如可以是P型三极管或者P型金氧半场效晶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管,应理解,图6是以第二开关V2是P型三极管为例的示意图。当第二开关V2是P型三极管时,该三极管的基极例如可以是第二开关V2的第一端,发射极例如可以是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集电极例如可以是第二开关V2的第三端。应理解,当第二开关V2为其他元器件时,可参照第二开关V2是P型三极管时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为限流保护电阻,本申请不限定该上述两个电阻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继续参照图6,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时,与之连接的掉电检测子模块41也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此时,掉电检测子模块41控制第二开关V2的第一端的电压值以及第二开关V2第二端的电压值,使得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和第一端的电压差无法达到可以使第二开关V2导通的电压差,第二开关V2处于关闭状态。以掉电检测子模块41采用图5所示的连接方式为例,掉电检测子模块41可以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的控制第二开关V2的第一端的电压值,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储能元件P1控制第二开关V2第二端的电压值。由于第二开关V2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在开关子模块42中第二开关V2的控制下,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也处于关闭状态。
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与之连接的掉电检测子模块41也开始掉电。此时,第二开关V2的第一端的掉电速度和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速度保持一致。然而,由于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一储能元件P1,第一储能元件P1在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开始向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放电,这使得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的掉电速度慢于第一端的掉电速度。随着掉电时间的推移,第二开关V2的第二端电压和第一端的电压差逐渐扩大,直至达到使第二开关V2导通所需的电压差。此时,第二开关V2导通。在第二开关V2的控制下,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6对第二电源模块3进行放电,进而使得与第二电源模块3连接的元器件掉电。
上述掉电模块6,用于在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在掉电检测模块4、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控制下,控制N个第二电源模块3掉电。
基于以上内容,掉电模块6至少存在以下3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1:掉电模块6包括:第三开关V3、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二极管VD。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五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此时,掉电模块6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一端,第三开关V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VD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二端,二极管VD的第二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三端,第三开关V3的第三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四端。由于第三开关V3的第三端接地,因此,在这种实现方式下,掉电模块6共包括两条掉电通路,即分别为由第十电阻R10和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以及,由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
上述第三开关V3用于在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在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控制下,控制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导通。该第三开关V3例如可以是N型三极管或者N型MOS管,应理解,图7是以第三开关V3是N型三极管为例的示意图当该第三开关V3是N型三极管时,该三极管的基极例如可以是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发射极例如可以是第三开关V3的第三端,集电极例如可以是第三开关V3的第二端。应理解,当第三开关V3为其他元器件时,可参照第三开关V3是P型三极管时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例如可以连接第二电源模块3中电压控制转换器的EN接口,二极管VD的第二端例如可以接入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向外输出对应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的端口。
示例性的,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时,掉电检测模块4处于关闭状态,在掉电检测模块4的控制下,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控制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的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的电压为0,无法满足第三开关V3的导通条件,则第三开关V3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此时,由第十电阻R10和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以及,由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均处于未导通的状态,掉电模块6无法控制第二电源模块3掉电,第二电源模块3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
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掉电检测模块4开始导通,进而使得与之连接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上电。在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控制下,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的电压上升,当达到第三开关V3的导通电压阈值时,第三开关V3导通。进而使得由第十电阻R10和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以及,由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均导通。此时,与第十电阻R10连接的电压转换控制器的EN引脚开始快速掉电,进而使得EN引脚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电压转换控制器停止将第一电源模块1输出的电压转换成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同时,与二极管VD连接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电压输出端也开始快速掉电,进而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存电的快速释放。
在这种实现方式下,由于存在两条掉电通路,一条可以实现对第二电源模块3电压转换控制器EN引脚的电压的迅速释放,使得电压转换控制器可以快速停止电压转换;另一条可以快速实现对第二电源模块3中存电的快速释放,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双管齐下,进而可以实现在第三开关V3导通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实现对第二电源模块3的快速掉电,使得第二电源模块3尽可能的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降低电流倒灌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实现方式2:掉电模块6仅包括:第三开关V3、第十电阻R10。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六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此时,掉电模块6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一端,第三开关V3的第二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二端第三开关V3的第三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四端。在这种实现方式下,掉电模块6共包括1条掉电通路,即由第十电阻R10和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具体的掉电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种实现方式下,由于可以快速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的电压转换控制器EN引脚的电压的迅速释放,使得电压转换控制器可以快速停止电压转换,因此,也可以实现对第二电源模块3的快速掉电,降低电流倒灌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实现方式3:掉电模块6仅包括:第三开关V3、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七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此时,掉电模块6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三开关V3的第一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一端,第三开关V3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VD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VD的第二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三端,第三开关V3的第三端为掉电模块6的第四端。在这种实现方式下,掉电模块6共包括1条掉电通路,即由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第三开关V3构成的掉电通路。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种实现方式下,由于可以快速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的存电的释放,因此,可以实现对第二电源模块3的快速掉电,降低电流倒灌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上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速度,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速度,以使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
上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储能元件P2。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八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第二储能元件P2例如可以是包括电容Ca和电容Cb。第二储能元件P2的数量以及所有第二储能元件P2的总储能量和所需的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时间相关。示例性的,由于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第二储能元件开始放电,使得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速度降低。因此,若需要延长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时间,则可以增加并联的第二储能元件P2的数量和/或增加所有第二储能元件P2的总储能量。
在这种实现方式下,若延长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时间,则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避免电流倒灌问题的发生。
下面对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九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可以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一电容C1。
继续参照图11,此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内部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为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为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均接地。
上述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10为分压电阻,和第一电容C1一起,共同用于控制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的导通速度,即用于通过掉电模块6,控制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速度。
示例性的,在这种连接关系下,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时,掉电检测模块通过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控制连接的掉电模块6也处于未导通状态,掉电模块6并未对第二电源模块3进行放电。
当第二电源模块3开始掉电时,掉电检测模块通过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控制掉电模块6的导通速度。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11,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掉电检测模块4导通。此时,由于第八电阻R8相对于掉电模块6而言为分压电阻,则第八电阻的阻值越大,其分压越大,则掉电模块6第一端达到导通所需电压的时间就越长。即,第八电阻的阻值和掉电模块6导通速度负相关。第九电阻R9相对于掉电模块6而言为并联电阻,第九电阻R9两端的电压值和掉电模块6两端的电压值相同,因此,第九电阻R9的阻值越大,则掉电模块6第一端达到代通所需电压的时间就越短。即,第九电阻R9的阻值和掉电模块6导通速度整相关。此外,第一电容C1越大,则掉电模块6第一端达到导通所需电压值的速度越慢。因此,通过调整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1的大小可以控制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的导通时间。
因此,当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一方面通过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控制延长对应的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速度,可以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此外,当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中包括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以及掉电模块6时,一方面通过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控制第一电源的掉电速度相对较长,可以实现在所有第二电源模块3掉电完成之后再掉电,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中电阻和电容的大小,使得多个第二电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掉电时序进行掉电,一方面避免的了电流倒灌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掉电时序控制,扩大了本申请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应用场景,部署方便,操作简单,实现了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多级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N个第二电源模块3,第一掉电检测模块4,以及,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和掉电模块6。其中,掉电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第一电源模块1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1开始掉电时,控制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6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6对第二电源模块3进行放电;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速度,以使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
通过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一方面,可以在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时,控制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放电,避免出现电流反灌的问题,进而造成第二电源模块3中电压转换控制器,以及其他元器件的损坏。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多级控制,即可以通过并联多个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和掉电模块6,实现对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时序的控制,扩大了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好的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此外,本申请提供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应用于掉电时序控制,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在电路上电或者第一电源模块1持续供电时,不受应用于上电时序控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影响,而且可以灵活的和任意用于上电时序控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搭配使用,应用场景广泛,应用灵活性强,可用性高。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十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下面以图12为例,对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12为以第二开关V2为P型三极管,第三开关V3为N型三极管为例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上电或持续供电状态时,电源时序控制电路通过第一至第五电阻R5,以及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分别控制三极管V2的第二端的电压和第一端的电压差值无法达到三极管V2的导通所需的电压差值,使得三极管V2处于断开状态。由于三极管V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三极管V3的第一端的电压无法达到导通电压阈值,因此,三极管V3处于断开状态,三极管V3第二端到第三端的电路为断路。此时,第二电源模块3无法通过由第十电阻R10和三极管V3构成的掉电通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三极管V3构成的掉电通路进行掉电。第二电源模块3持续向对应的元器件输出工作电压,供元器件工作。
当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掉电状态时,三极管V2的第一端的电压迅速下降,第二端的电压在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三电容C3的作用下,电压下降速度慢于三极管V2第一端的电压下降速度。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极管V2的第二端的电压和第一端的电压的差值逐渐扩大,直至达到三极管V2导通所需的电压差,三极管V2导通。当三极管V2导通后,在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以及第一电容C1的控制下,三极管V3的第一端的电压值在一定时间后达到导通所需的电压,三极管V3导通。此时,三极管V3的第二端到第三端的电路形成通路,电流可以通过三极管V3的第二端流至第三端。即第二电源模块3可以通过由第十电阻R10和三极管V3构成的掉电通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二极管VD以及三极管V3构成的掉电通路进行掉电,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快速放电。
同时,在电容Ca和电容Cb的作用下,第一电源模块1可以进行缓慢掉电,这样既可以一方面通过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控制第一电源模块1的掉电时间较长,一方面通过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控制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使得掉电过程仅通过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2以及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5即可实现按照一定的时序掉电,而不受其他因素,例如第二电源模块3并联的电容数量的影响,可以避免电流倒灌的问题。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可以并联控制多个第二电源模块3,避免电流倒灌的同时,可以实现第二电源模块3以及对应的元器件的多级控制,应用灵活,部署方便,可用性强。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时序控制模块的掉电时序示意图,该示意图是以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3个第二电源模块3,分别对应元器件A、元器件B、元器件C为例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t0-t1时刻,第一电源模块1处于持续供电状态,相应的,对应元器件A的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元器件B的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元器件C的第二电源模块3均处于持续供电状态。t1时刻,第一电源模块1开始掉电,在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应元器件A的第二电源模块3在t2时刻开始掉电,并迅速于t4时刻完成掉电;对应元器件B的第二电源模块3在t3时刻开始掉电,并迅速于t5时刻完成掉电;对应元器件C的第二电源模块3在t4时刻开始掉电,并迅速于t6时刻完成掉电。在对应元器件A的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元器件B的第二电源模块3、对应元器件C的第二电源模块3均完成掉电之后,第一电源模块1于t7时刻完成掉电。应理解,t7时刻晚于t4时刻、t5时刻,以及,t6时刻,即所有第二电源模块3在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均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即,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在掉电时序控制过程中,既可以使得第二电源模块3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掉电,进而避免电流倒灌的问题产生;又可以实现多个第二单元模块以及与之连接的元器件的掉电时序控制,即可以实现多级控制,且操作简单、部署方便、成本较低;再者,本申请提供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不受应用于上电过程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影响,可以实现灵活部署,扩大了本申请的应用场景。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十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时序控制模块还包括:上电时序控制模块7。此时,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连接关系例如可以是:
第一电源模块1与上电时序控制模块7的第一端连接,上电时序控制模块7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
本申请不限定上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7的电路结构,例如可以是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及的任意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
在这种连接关系下,当主板上电时,上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7,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模块1开始上电时,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3的上电速度,以使第二电源模块3晚于第一电源模块1完成上电;当主板掉电时,第一电源模块1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掉电时序控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进行第二电源模块3的掉电时序控制,使得第二电源模块3可以早于第一电源模块1掉电。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进行掉电时序控制的电源时序控制模块可以和上电时序控制模块隔离。即上电时序控制模块不会影响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进行掉电时序控制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的正常运行,保证第一电源模块1和第二电源模块3在上电和掉电时均可以按照预设的时序进行上电或掉电,避免电流倒灌等问题的发生,保护电路,满足显示设备等的正常工作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电源控制电路中所包括的电阻的具体阻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例如可以是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该显示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N个第二电源模块,掉电检测模块、与每个第二电源模块对应的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和掉电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每个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掉电模块的一端连接,该掉电模块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和/或该掉电模块的第三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该掉电模块的第四端接地;
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掉电时,控制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导通对应的掉电模块的掉电通路,以使该掉电模块对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进行放电;
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一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掉电速度,以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早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完成掉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检测模块,包括:掉电检测子模块和开关子模块;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三端为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第二端;
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是否开始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掉电时,控制所述开关子模块导通,以通过所述开关子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至少一个第一储能元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并联在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三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和/或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检测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子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子模块的第三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储能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掉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二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端为所述掉电模块的第四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时序控制电路还包括:上电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上电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开始上电时,控制对应的第二电源模块的上电速度,以使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晚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完成上电。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时序控制电路。
CN202321043897.7U 2023-04-28 2023-04-28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Active CN21991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897.7U CN2199166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897.7U CN2199166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6685U true CN219916685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3897.7U Active CN2199166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6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695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multiple current limits
US7576530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capable of efficient control at control mode change
US20050189932A1 (en) Constant voltage outpu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changing output voltage rise time
US10505441B2 (en) 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regulator chip and voltage 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US9812959B2 (en) Step up/down switching regulator
US20070216386A1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4524232A (ja) 電力供給の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ユーザ装置
US20100290257A1 (en) Start-up circuit for power converters with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US10523048B2 (en)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ing method with power backup and power sharing
US11329556B1 (en) Multi-input single output power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82801B (zh) 时序控制***及电子设备
JP2004336972A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制御デバイス
US20090134858A1 (en) Voltage regu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voltage regulator thereof
CN219916685U (zh) 电源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设备
JP4293197B2 (ja) 直流電源保持回路
CN116667516A (zh) 供电控制电路、电子装置和供电控制方法
JP2002093264A (ja) 接点損傷防止回路
EP3185257B1 (en) Timer apparatus
CN115276630A (zh) 一种延时时间可调的上下电次序控制装置
CN111130210B (zh) 主备电源管理***
JP2004180472A (ja) 電源切替回路
CN112332649B (zh) 电源切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JP5040018B2 (ja) 燃料電池電源装置
KR20080109592A (ko) 전원 공급 입력장치
JP2007193458A (ja) 電源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