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8618U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8618U
CN219838618U CN202320889308.0U CN202320889308U CN219838618U CN 219838618 U CN219838618 U CN 219838618U CN 202320889308 U CN202320889308 U CN 202320889308U CN 219838618 U CN219838618 U CN 219838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longitudinal beam
vehicle body
body structure
reinforc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93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升
赵宝光
谢长春
刘腾涌
田洪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93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8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8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8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后纵梁;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其中,所述安装座适用于与后副车架连接,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减震器与弹簧在结构占据较大的空间,占用了副车架的安装空间,给后副车架在纵梁上的安装带来困难,降低了后副车架安装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后纵梁;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座适用于与后副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
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纵梁一侧;
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
可选地,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设置在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支撑横梁一端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包括左斜撑梁和右斜撑梁;
所述左斜撑梁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之间,所述右斜撑梁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安装套筒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套筒适用于与后副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套筒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车辆乘员舱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三加强筋上设置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第一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以及第二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台,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安装台。
可选地,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远离所述后纵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后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后纵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横梁内设置有光孔套筒,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光孔套筒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的横截面呈日字形,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斜撑梁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后纵梁;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其中,所述安装座适用于与后副车架连接,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的传力示意图。
其中:
411、第一纵梁;411’、第二纵梁;464、支撑横梁;465、左斜撑梁;465’、右斜撑梁;466、安装座;467、安装套筒;468、环形端板;469、光孔套筒;470、后副车架;H3、通孔;R1、第一加强筋;R2、第二加强筋;R3、第三加强筋;B1、第一连接件;B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后纵梁;
安装座466,所述安装座466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466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座466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
具体地,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466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可以理解为所述安装座466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后纵梁的外侧;所述安装座466的底部设置有后副车架安装点,所述后副车架470可以通过安装套筒467连接至所述安装座466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车身结构应用的车辆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具体地,车辆的长度方向可以为图中的X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可以为图中的Y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可以为图中的Z方向。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由于所述安装座466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后纵梁的外侧,所述安装座466可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安装座466示意了车身结构左侧的左安装座,而由于车身结构的左右对称性,车身结构右侧也具有与左安装座对称的右安装座。并且在本申请附图示意出了车身结构的对称性基础上,说明书中未区分左右但具有左右对称结构的部件依然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后纵梁;安装座466,所述安装座466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466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其中,所述安装座466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可选地,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464设置在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安装座466之间。
具体地,由于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而在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464设置在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安装座466之间的情况下,也就可以通过所述支撑横梁464和所述后纵梁来共同对所述安装座466提供连接和定位,保证所述安装座466的设置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支撑横梁46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
参见图2,所述安装座466包括第一安装座4661与第二安装座466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座4662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纵梁一侧;
支撑横梁464,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4662。
具体地,所述第一纵梁411可以为车身结构的左后纵梁,所述第二纵梁411’可以为车身结构的右后纵梁;所述第一安装座可以为车身结构的左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可以为车身结构的右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纵梁411和所述第二纵梁411’。
而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以通过所述后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464在所述车身结构上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传力结构,提高了所述车身结构的传力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具有第一安装壁46611和第二安装壁46612,所述第一安装壁46611与所述支撑横梁464一端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壁46612与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对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一端的半包围结构。
具体地,参见图1,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二安装壁形成的立面贴紧第一纵梁411的外立面411c,第一安装壁形成的水平面贴紧支撑横梁464一端的下底面464b,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车身结构在采用减震器和空气弹簧一体式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的安装性能,满足了所述后副车架470安装要求及结构强度和动刚度的要求。
另外,所述第二安装座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对称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以使所述第二安装座形成对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464另一端的半包围结构。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后纵梁连接,所述斜撑梁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横梁464,以在所述后纵梁、所述斜撑梁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提高所述车身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参见图2,所述后纵梁包括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所述斜撑梁包括左斜撑梁465和右斜撑梁465’;
所述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两端,所述左斜撑梁465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411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之间,所述右斜撑梁465’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411’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在Y=0的平面对称设置在支撑横梁464上,支撑横梁464左端的上表面464a与第一纵梁411的下表面411a紧贴接触,支撑横梁464与第一纵梁411使用铝焊接做焊接固定;同时,支撑横梁464右端的上表面464a与第二纵梁411’的下表面411a’紧贴接触,支撑横梁464与第二纵梁411’使用铝焊接做焊接固定。
左斜撑梁465一端焊接到第一纵梁411的内侧壁411b,另一端焊接到支撑横梁464的上表面464a上,并且第一纵梁411、支撑横梁464和左斜撑梁465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同时,右斜撑梁465’一端焊接到第二纵梁411’的内侧壁411b’,另一端焊接到支撑横梁464的上表面464a上,并且第二纵梁411’、支撑横梁464和右斜撑梁465’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所述副车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动刚度。
可选地,参见图2,所述左斜撑梁465和所述右斜撑梁465’对称设置。
具体地,两根对称布置的左斜撑梁465和右斜撑梁465’,使得第一纵梁411、支撑横梁464和左斜撑梁465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与第二纵梁411’、支撑横梁464和右斜撑梁465’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也相互对称,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安装座466上设置有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H3,所述安装套筒467设置在所述通孔H3内并与所述安装座466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套筒467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
具体地,所述通孔H3处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环形端板468,环形端板468的中心开孔,以便于环形端板468焊接后固定所述安装套筒467。
参见图3,所述通孔H3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三层安装座466的加强筋,安装座466最上侧的斜面开设通孔H3,带内螺纹的安装套筒467依次穿过通孔H3的三个孔位,并且安装套筒467的下法兰面467b焊接至安装座466的下底面,安装套筒467的外侧壁467a与环形端板468做焊接连接,以保证安装套筒467的连接强度及垂直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套筒467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车辆乘员舱的一侧。
具体地,由于所述安装套筒467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在所述安装套筒467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车辆乘员舱的一侧时,可以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连接在所述后纵梁外侧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安装套筒467的底部具有螺纹孔,所述后副车架470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螺纹孔。
具体地,后副车架的安装套筒467被焊接后副车架的安装座466的通孔H3处,并且在安装套筒467的中心处设置螺纹,在安装后副车架470时,后副车架470的上顶面470a与安装套筒467的下底面467b紧贴,通过螺栓穿过后副车架470后锁紧至安装套筒467上,以保证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稳定性。
由于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点处未正对后纵梁的中心,而是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点与后纵梁中心在Y向偏外一定距离,使得后副车架470受力点与后纵梁间存在Y向上的力臂,而所述安装座466对所述后纵梁和所述支撑横梁464的半包围结构,可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安装座466包括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所述第一加强筋R1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46611,所述第二加强筋R2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壁46612,所述第三加强筋R3上设置所述通孔H3;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R1、所述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一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加强筋R2、所述第三加强筋R3和第二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466中,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的一端集成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安装壁、第二安装壁底端和第二安装壁顶端。
在车身结构应用的车辆处于行车过程中的情况下,后副车架470会承受来自地面的直接冲击C1,后副车架470将冲击传递至安装座466,冲击继续沿着安装座466的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传递分散,以形成如图4所示的R1、R2和R3三条传力路径,所述安装座466对冲击力的分散可以避免所述安装座466中的应力集中,降低冲击载荷过大对车辆驾驶平顺性的影响,保证乘员的驾乘体验和驾乘安全。
参见图4,中心线H1为第一纵梁411的中心线,边线H2是与第一纵梁411的外侧面平齐的边线,从图4中可知,后副车架安装点与中心线H1在Y向存有力臂L1,与边线H2在Y向存有力臂L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用铝挤出的安装座466,将安装座466使用螺栓螺接同时连接到第一纵梁411和支撑横梁464上,以增加所述车身结构的侧向支撑,在后副车架安装点大幅超出车身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依然满足了后副车架470的安装要求及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也就满足了车辆的使用要求。
另外,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时,可以通过给所述车身结构在长度方向的碰撞空间,在所述车身结构的后碰过程中提供缓冲,以保护乘员舱的结构完整和乘客的安全。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安装座466包括安装台R4,所述通孔H3贯通所述安装台R4。
具体地,所述安装台R4位于所述安装座466的底部并可以沿车身结构的X-Y面设置,所述通孔H3贯通所述安装台R4,以便于所述安装套筒467贯穿所述通孔H3并与所述安装座466固定连接。
同时所述安装台R4可以为所述安装座466的基台来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以提高所述安装座466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4,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筋R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R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三加强筋R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远离所述后纵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也就是所述安装台R4汇集了所述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的连接,保证了所述安装座466的结构稳定。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B1和第二连接件B2,所述第一连接件B1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支撑横梁464和所述后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后纵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B2连接。
具体地,支撑横梁464的下底面464b的端头处与安装座466的第一安装壁紧贴,第一纵梁411的下表面411a上开孔H1,第一连接件B1依次贯通第一纵梁411的下表面411a、支撑横梁464的上表面464a、支撑横梁464本体、支撑横梁464的下底面464b和安装座466的第一安装壁。并且第一纵梁411开孔H1后,在开孔H1处焊接带内螺纹的紧固件J1,以在第一连接件B1于紧固件J1螺纹配合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安装座466与支撑横梁464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地,安装座466的第二安装壁开孔H2,孔H2在Y向上贯通第二安装壁和后纵梁的外立面411c,后纵梁外立面411c开孔的腔体内侧焊接带内螺纹的紧固件J2。其中,第一连接件B1的前端螺纹螺接紧固件J2,第一连接件B1后端的螺栓头法兰面紧贴第二安装壁的加强筋,以保证所述安装座466与后纵梁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支撑横梁464内设置有光孔套筒469,所述第一连接件B1穿过所述光孔套筒469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
具体地,在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上表面464a和下底面464b构成的腔体之间焊接光孔套筒469,第一连接件B1依次从下至上穿过支撑横梁464的下底面464b、光孔套筒469和上表面464a,第一连接件B1上端螺纹螺接所述后纵梁上的紧固件J1,第一连接件B1下端的螺栓头法兰面紧贴第一安装壁的加强筋,以提高所述支撑横梁464的结构强度,保证所述支撑横梁464的结构完整性。
可选地,所述后纵梁的横截面呈日字形,所述支撑横梁464和所述斜撑梁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后纵梁可以为使用铝挤出工艺挤出成型的铝后纵梁,所述后纵梁呈闭口结构的矩形,并且所述后纵梁的横截面呈日字形,以在保证所述后纵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简化所述后纵梁的成型工艺。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411、第二纵梁、支撑横梁464、左斜撑梁465和右斜撑梁均可以为闭口截面的铝型材件,第一纵梁411、第二纵梁、支撑横梁464、左斜撑梁465和右斜撑梁使用铝挤出工艺挤出成型,其中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呈“日”字形,支撑横梁464、左斜撑梁465和和右斜撑梁呈“口”字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结构。
具体地,所述车辆的车身结构中,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后纵梁;安装座466,所述安装座466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466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其中,所述安装座466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以在后副车架安装点超出车身的后纵梁外侧的情况下,保证所述后副车架470的安装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提高所述车辆的形成稳定性和安全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纵梁;
安装座(466),所述安装座(466)与所述后纵梁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安装座(466)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乘员舱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座(466)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411)和第二纵梁(411’);
所述安装座(466)包括第一安装座(4661)与第二安装座(466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座(4662)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纵梁一侧;
支撑横梁(464),所述支撑横梁(46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46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464)设置在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安装座(46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661)具有第一安装壁(46611)和第二安装壁(46612),所述第一安装壁(46611)与所述支撑横梁(464)一端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壁(46612)与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包括左斜撑梁(465)和右斜撑梁(465’);
所述左斜撑梁(465)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411)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之间,所述右斜撑梁(465’)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411’)和所述支撑横梁(46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66)上设置有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H3),安装套筒(467)设置在所述通孔(H3)内并与所述安装座(466)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套筒(467)适用于与后副车架(47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467)设置在所述后纵梁远离车辆乘员舱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66)包括第一加强筋(R1)、第二加强筋(R2)和第三加强筋(R3),所述第一加强筋(R1)连接至第一安装壁(46611),所述第二加强筋(R2)连接至第二安装壁(46612),所述第三加强筋(R3)上设置所述通孔(H3);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R1)、所述第二加强筋(R2)以及第一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加强筋(R2)、所述第三加强筋(R3)以及第二安装壁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66)包括安装台(R4),所述通孔(H3)贯通所述安装台(R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筋(R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R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靠近所述后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
所述第三加强筋(R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R4)远离所述后纵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B1)和第二连接件(B2),所述第一连接件(B1)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支撑横梁(464)和所述后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后纵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B2)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464)内设置有光孔套筒(469),所述第一连接件(B1)穿过所述光孔套筒(469)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的横截面呈日字形,所述支撑横梁(464)和所述斜撑梁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结构。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320889308.0U 2023-04-18 2023-04-18 车身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9838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9308.0U CN219838618U (zh) 2023-04-18 2023-04-18 车身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9308.0U CN219838618U (zh) 2023-04-18 2023-04-18 车身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8618U true CN219838618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2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9308.0U Active CN219838618U (zh) 2023-04-18 2023-04-18 车身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8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0755B1 (ko) 차량용 플로어 구조
ITRM970319A1 (it) Struttura di montaggio per complesso di telaio di veicoli
US20100066128A1 (en) Chassis frame especially for a heavy vehicle
CN111016836B (zh) 一种越野车保险杠与小纵梁的集成结构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215883811U (zh) 汽车后地板骨架结构及汽车
KR20220055892A (ko) 차체 결합 구조
CN219838618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1301523B (zh)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CN212685730U (zh) 一种汽车b柱传力组件
KR20220136715A (ko) 차체 결합 구조
CN219790313U (zh) 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
CN220842687U (zh) 中塔支架、车架组件和车辆
CN219969609U (zh) 车辆的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CN220640006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3534845U (zh) 一种改进型前副车架总成组合框
CN219584288U (zh) 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374349U (zh) 前座椅的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0337479U (zh) 一种客车悬架的独立安装模块
CN219838401U (zh) 一种车辆
CN216833904U (zh) 一种扭力盒结构以及车架安装结构
CN220243230U (zh) 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枕梁结构
CN212685763U (zh) 一种备胎舱结构
CN217598684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21138282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