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9520U -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9520U
CN219829520U CN202320472796.5U CN202320472796U CN219829520U CN 219829520 U CN219829520 U CN 219829520U CN 202320472796 U CN202320472796 U CN 202320472796U CN 219829520 U CN219829520 U CN 219829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heating furnace
water tank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27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倩
郑文杰
张春波
柯绍棠
陈柏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ungst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ungst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ungst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ungst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27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9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9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9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包括冷水池、冷却塔、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一、二冷却管任意一者与冷水池、冷却塔通过管道首尾串联以实现液路循环;冷水池与第一冷却管之间设有主管和增压支管;增压支管并联于主管的中段,增压支管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的冷却水入口;冷水池与第二冷却管由管道直接连通。该***可以针对不同加热炉及其发热部位采取不同的冷却水供应路线,相比于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连接主管和增压支管,可依靠简单结构来增大第一冷却管的入口压力,无需提高整个***尤其是冷水池的出水压力,还可以避免常规的压力调节阀因长期作业而导致精度下降、故障等问题,保障***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炉是一种用于对金属工件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设备。为确保感应加热炉的内部温度在可控范围内,需要通过冷却循环水对加热炉及相关设备进行冷却。感应加热炉可采用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冷却。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一般由冷水池、热水池、冷水泵、热水泵、冷却塔和换热管道组成,可以同时对多个感应加热炉进行冷却降温,也就是说,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水途径与各个感应加热炉对应的换热管道时可以将感应加热炉的热量带走。
受感应加热炉的安装高度、安装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水由冷水池送往感应加热炉附近时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导致感应加热炉附近的换热管道往往因压力不足而造成冷却循环水流通不畅,大大降低冷却效率。
为了保障全部感应加热炉附近的换热管道的压力,虽然可以采取提高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管网前端的供水压力或者在换热管道的上游设置压力调节阀等措施,但是,提高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管网前端的供水压力容易引发爆管风险,在换热管道的上游设置压力调节阀则对不免对压力调节阀的结构性能提出了高要求,否则长期作业的压力调节阀很容易疲劳和故障,难以再精确可靠地控制换热管道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采用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对不同加热炉进行冷却降温,第一冷却管连接有主管和增压支管,依赖主管和增压支管这种简单可靠的结构可以实现对第一冷却管增压,弥补部分加热炉所在位置的压力损失,确保全部加热炉所在位置的冷却水压力相对均衡且足以满足作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包括冷水池、冷却塔、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任意一者与冷水池、冷却塔通过管道首尾串联以实现液路循环;冷水池与第一冷却管之间设有主管和增压支管;增压支管并联于主管的中段,增压支管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的冷却水入口;冷水池与第二冷却管由管道直接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加热炉设有并联的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高于第二冷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包括与冷水池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一冷却管连接的第二端;主管由第一端朝第二端渐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压支管的直径小于第二端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压支管设有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阀均耦接于第一冷却管流量控制器,第一冷却管流量控制器在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关闭阀,且在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开启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一加热炉设有第一冷却管和/或第二冷却管,同一加热炉的全部第一冷却管和/或全部第二冷却管并联于冷却水分支管道,冷却水分支管道经冷却水主管道连接至冷水池,冷却水分支管道设有调节阀;阀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档位,调节阀具有用于对应多个流量的多个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在各自对应的加热炉上盘绕安装。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包括冷水池、冷却塔、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任意一者与冷水池、冷却塔通过管道首尾串联以实现液路循环;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可用于分别冷却不同加热炉或者加热炉的不同发热部位。对于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而言,二者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冷却管和冷水池之间设有主管和增压支管,而第二冷却管和冷水池之间并未设置主管和增压支管,而是通过常规的管道实现连通;其中,增压支管并联于主管的中段,增压支管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的冷却水入口。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中,冷水池和第一冷却管之间设有主管和增压支管,主管和增压支管可以增大第一冷却管的入口压力,而且主管和增压支管比起常规的压力调节阀更为简单可靠,可以避免压力阀在长期作业中存在的精度下降、易故障等问题,保障***的冷却效果。当然,由于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利用主管和增压支管可以增大第一冷却管的入口压力,因此也无需提高整个***尤其是冷水池的出水压力,实现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主管和增压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1-待降温设备、1-冷水池、2-冷却塔、3-第一冷却管、4-主管、41-第一端、42-第二端、5-增压支管、6-阀、7-调节阀、8-冷水泵、9-冷却水主管道、10-冷却水分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主管和增压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包括冷水池1、冷却塔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3通过管道首尾串联冷水池1和冷却塔2以实现液路循环,同样,第二冷却管也通过管道首尾串联冷水池1和冷却塔2以实现液路循环;前述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可以用于分别冷却不同加热炉01,也可以用于分别冷却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其中,第一冷却管3和冷水池1之间设有主管4和增压支管5,但第二冷却管和冷水池1之间并未设置主管4和增压支管5,而是通过常规的管道实现连通;前述增压支管5并联于主管4的中段,而且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4的冷却水入口。
在该实施例中,冷水池1通过主管4和增压支管5向第一冷却管3供水,由于增压支管5并联于主管4的中段,因此,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均连接主管4,换言之,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入口、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主管4交汇。
冷却水在主管4内流动时,冷却水在主管4和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入口二者的交汇位置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继续沿主管4流动,另外一路自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入口进入,进入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会沿增压支管5流动并最终从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出口重新回到主管4。由于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出口朝向主管4的冷却水入口,可见,增压支管5内的冷却水可以反向冲击主管4内的冷却水,降低主管4内的冷却水的流速并提高主管4内的冷却水的水压。由于主管4设于冷水池1和第一冷却管3之间,且主管4内的冷却水由冷却池流向第一冷却管3,可见,主管4和增压支管5可以提高进入第一冷却管3的冷却水的水压。
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利用第一冷却管3对与之对应的加热炉01及其发热部位进行冷却降温。通常,第一冷却管3紧邻或者贴合于加热炉01及其发热部位,沿冷水池1、冷却塔2和第一冷却管3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可以持续与加热炉01及其发热部位实现热交换,对加热炉01及其发热部位冷却降温;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利用主管4和增压支管5增大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满足与第一冷却管3相对应的加热炉01的降温作业需求。
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利用第二冷却管对与之对应的加热炉01及其发热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与第一冷却管3相比,第二冷却管和冷水池1之间只设置常规的管道,并未设置主管4和增压支管5,由此可见,由冷水池1送往第一冷却管3的水在主管4和增压支管5的增压作用下压力提高,而由冷水池1送往第二冷却管的水维持原有的压力。
基于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二者的上述作业特性,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可以根据不同加热炉01给冷却管造成的压力损失来有选择性地安装第一冷却管3或者第二冷却管。举例来说,冷却水从冷水池1流向冷却管时,受不同加热炉01的安装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流向不同加热炉01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同。当某个加热炉01因安装位置等因素导致冷却水从冷水池1流向冷却管时压力损失比较大时,则可以对前述加热炉01设置第一冷却管3;反之,当某个加热炉01因安装位置等因素导致冷却水从冷水池1流向冷却管时压力损失比较小时,则可以对前述加热炉01设置第二冷却管。简而言之,若加热炉01会导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比较大,则采用第一冷却管3所在回路冷却前述加热炉01,若加热炉01会导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比较小,则采用第二冷却管所在回路冷却前述加热炉01。
同理,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也可以根据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有选择性地安装第一冷却管3或者第二冷却管,例如针对同一加热炉01中高度较大的发热部位设置第一冷却管3,同时针对高度较小的发热部位设置第二冷却管。
综上,相比于采用可调节水压的各类压力阀来控制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而言,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采用结构更为简单可靠的主管4和增压支管5来增大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一方面无需提高整个***尤其是冷水池1的出水压力,实现节能降耗,保证***的生产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压力阀在长期作业中存在的精度下降、易故障等问题,保障***的冷却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4的两端分别为与冷水池1连接的第一端41和与第一冷却管3连接的第二端42,主管4由第一端41朝第二端42渐缩,也就是说,靠近冷水池1的主管4的管径大于靠近第一冷却管3的主管4的管径。主管4的管径变化可以改变冷却水在主管4内的压力,例如,冷却水自主管4的第一端41朝主管4的第二端42流动时,主管4内的水流受滞,流速降低,水压增大。
主管4由第一端41朝第二端42渐缩的具体形式可以为整个主管4渐缩或者主管4的局部渐缩,以后者为例,主管4的中段可设置为锥形管;主管4的第一端41与前述锥形管的广口端相连,主管4的第二端42与前述锥形管的细口端相连。增压支管5并联于锥形管的中段即锥形管,而且增压支管5的出口朝向第一端41,因此,增压支管5内的水流会逆冲锥形管内的水流,进一步延缓锥形管内水流的流速,实现进一步增大锥形管的出口附近的局部水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压支管5并联于主管4的中段也就是锥形管,增压支管5的直径小于主管4的第二端42的直径,由于主管4由第一端41朝第二端42渐缩,可见,前述增压支管5的直径小于主管4的第一端41的直径,同时前述增压支管5的直径也小于锥形管的最小直径。增压支管5的直径比主管4更小,对提高主管4的第二端42的压力发挥着主要作用。
增压支管5通常设有阀6,此阀6可以控制增压支管5的通断状态,也就是说,前述阀6打开时,增压支管5与主管4连通,主管4内的冷却水可以分流至增压支管5内,前述阀6关闭时,增压支管5与主管4断开,主管4内的冷却水无法沿增压支管5流动,换言之,冷却水只能沿主管4自冷水池1流向第一冷却管3。
增压支管5的阀6相比于常规的压力阀而言,主要用于控制增压支管5的通断状态,即使还可能用于调整增压支管5的压力,但这种调整效果对于控制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而言并不需要发挥直接的、主要的作用,因此对阀6的结构性能的要求大幅下降,当然也降低了前述阀6的作用负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冷却管3可设置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前述压力变送器和增压支管5的阀6均耦接于第一冷却管3流量控制器,该第一冷却管3流量控制器用于在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关闭增压支管5的阀6,并且在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开启增压支管5的阀6。
可见,上述实施例利用压力变送器和第一冷却管3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增压支管5的阀6的启闭状态,在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不足第二预设值时自动开启增压支管5的阀6以提高压力,在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时自动关闭增压支管5的阀6以维持当前压力。
在上文所提及的各个实施例中,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可采用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分别对不同加热炉01冷却降温,例如,部分加热炉01连接第一冷却管3以实现冷却降温,部分加热炉01则连接第二冷却管以实现冷却降温;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也可以采用并联的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对同一加热炉01的不同部件或不同部位冷却降温。
冷却水从冷水池1流向冷却管时,受不同加热炉01的安装位置的影响,流向不同加热炉01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同,流向同一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也存在差异,换句话说,为了令冷却水抵达不同加热炉01或者不同发热部位时压力一致,供应至不同加热炉01及其不同发热部位的冷却水的所需压力不同。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利用第一冷却管3对与冷水池1间距较大的加热炉01进行冷却降温,并利用第二冷却管对与冷水池1间距较小的加热炉01进行冷却降温,与此同时,针对同一加热炉01,可以设置多条并联的第一冷却管3对该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进行冷却降温,也可以设置多条并联的第二冷却管对该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进行冷却降温,还可以并联的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对该加热炉01的不同发热部位进行冷却降温。
除了上文所明确提及的各个管道以外,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还包括其他多个管道,可参考图1,冷水池1向第一、二冷却管等各个冷却管供应冷却水时,冷水池1内的冷却水首先流经冷却水主管道9,然后流经与各个加热炉01对应的冷却水分支管道10,再流向各个冷却管。可见,主管4和增压支管5设于冷却水分支管道10和第一冷却管3之间。至于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的其他管道以及各个液路元件,可参考图1,也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设计。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增压支管5设有阀6,冷却水分支管道10设有调节阀7;前述阀6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档位,前述调节阀7具有用于对应多个流量的多个档位。
设于冷却水分支管道10的调节阀7具有多个档位,可用于调节对应加热炉01的冷却水流量,满足加热炉01对冷却水的流量需求;设于增压支管5的阀6仅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档位,用于控制增压支管5的通断状态,实现利用增压支管5调整主管4的出口压力同时也是第一冷却管3的入口压力。
设于冷却水分支管道10的调节阀7往往用于控制冷却水分支管道10出口附近的水压上限或水压下限,避免在增压支管5断开时主管4的水压仍然高于上限,引发爆管等危险,或难以保证加热炉01的冷却水供应。
通常,调节阀7在加热炉01开始工作前打开,并在加热炉01停止工作后一段关闭,以此保障对加热炉01的冷却效果和生产作业的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3往往盘绕安装于与之对应的加热炉01的对应部位,同理,第二冷却管也可以盘绕安装于与之对应的加热炉01的对应部位。
此外,该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还可包括冷水泵8、液位变送器、温度计、补水管路、若干压力变送器和阀件等结构;其中,冷水泵8恒压供水,冷水泵8的供水压力既需要满足加热炉的用水需求,也要满足冷却水回流至冷却塔2和冷却池的余压要求;液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冷水池1的液位,当冷水池1的液位低于下限高度时,相关控制设备可以向补水管路发出控制指令,打开补水管路的电动阀门,实现对冷水池1进行补水,直至冷水池1的液位达到目标高度。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池(1)、冷却塔(2)、第一冷却管(3)和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3)和所述第二冷却管任意一者与所述冷水池(1)、所述冷却塔(2)通过管道首尾串联以实现液路循环;所述冷水池(1)与所述第一冷却管(3)之间设有主管(4)和增压支管(5);所述增压支管(5)并联于所述主管(4)的中段,所述增压支管(5)的冷却水出口朝向所述主管(4)的冷却水入口;所述冷水池(1)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由管道直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加热炉(01)设有并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3)和所述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3)高于所述第二冷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包括与所述冷水池(1)连接的第一端(41)和与所述第一冷却管(3)连接的第二端(42);所述主管(4)由所述第一端(41)朝所述第二端(42)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支管(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4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支管(5)设有阀(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3)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和所述阀(6)均耦接于第一冷却管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冷却管流量控制器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关闭所述阀(6),且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检测数据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开启所述阀(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任一加热炉(01)设有所述第一冷却管(3)和/或所述第二冷却管,同一加热炉(01)的全部所述第一冷却管(3)和/或全部所述第二冷却管并联于冷却水分支管道(10),所述冷却水分支管道(10)经冷却水主管道(9)连接至所述冷水池(1),所述冷却水分支管道(10)设有调节阀(7);所述阀(6)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档位,所述调节阀(7)具有用于对应多个流量的多个档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3)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在各自对应的加热炉(01)上盘绕安装。
CN202320472796.5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Active CN219829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796.5U CN21982952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796.5U CN21982952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9520U true CN21982952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2796.5U Active CN219829520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9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4204C (zh) 水冷式恒温液循环装置及该装置中的循环液温度控制方法
CN102278784B (zh) 一种分布式直混供热***
PL234394B1 (pl) Przepływowy ogrzewacz wody do kotła energetycznego
US5097669A (en) Control of hydrogen cooler employed in power generators
CN111878889A (zh) 一种能降低供热主管网流量波动的换热站***
CN101608812A (zh) 一种控制热力站二次侧温度的新方法
CN219829520U (zh) 一种多加热炉冷却循环水***
CN105066341A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的变水温控制***
CN107152711B (zh)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及方法
CN104534677B (zh) 一种淋浴水温的二级调节装置
CN204830333U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的变水温控制***
CN203489709U (zh) 一种炉门冷却装置
CN103217058A (zh) 一种冰水机热交换量控制***
CN103499143A (zh) 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及其供水控制方法
CN206158816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供给调压及温控装置
CN205316684U (zh) 一种热水制造控温***
CN106957141B (zh) 一种生产双绒面玻璃压延机的冷却水加热恒温装置
CN109186091B (zh) 一种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849205B (zh) 一种水冷定压补液水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61769A (zh) 基于最大温差的高炉冷却水***变阀优化运行与选泵方法
CN206174987U (zh) 末端流量调节装置及矿井降温***
CN206843312U (zh) 一种生产双绒面玻璃压延机的冷却水加热恒温装置
CN218032684U (zh) 喷射混流阀组件
CN108958324A (zh) 一种减压***的温度控制设备
CN209165572U (zh) 一种工艺热水供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