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6050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6050U
CN219736050U CN202321309234.5U CN202321309234U CN219736050U CN 219736050 U CN219736050 U CN 219736050U CN 202321309234 U CN202321309234 U CN 202321309234U CN 219736050 U CN219736050 U CN 21973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coils
coi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92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92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6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与若干换热片;换热管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盘管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中,上一个的盘管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的输入端连通;各换热片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上,且同一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换热效果更优;通过将多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单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的能效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需要更高性能的换热器。通常在同等条件下,换热器的性能取决于换热效率,而换热效率与换热面积有直接关系,换热面积越大,通常换热效率也越高。
通常换热器的结构直接决定着换热面积的大小和换热效率的高低。现有换热器中,换热器的结构包括S型(蛇形)的换热管与设置在换热管上的翅片,其换热管从一端至另一端呈S型排列,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气流与换热器的接触换热并不均匀,从而导致换热效果并不理想,影响换热效率,而且S型的换热管需要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需要占据比较大的空间,而在紧凑空间中,S型的换热管比较难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换热效果好、体积紧凑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结构紧凑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与若干换热片;
换热管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盘管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中,上一个的盘管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的输入端连通;
各换热片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上,且同一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而且换热管内的流体沿着螺旋的方向流动,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优,可以解决传统S型换热管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还有空间占据大的缺陷;此外,通过将多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邻两层盘管中,上层盘管的末端与下层盘管的首端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盘管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实现竖直方向冷热交替,进一步提升换热均匀性和改善换热效果;由于单个换热片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使得本换热器整体性好,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同时也能便于换热片与多个盘管装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盘管由同一根换热管螺旋绕设而成。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换热器整体性好,减少接头的产生,也就可以降低换热管发生泄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同一根换热管可以确保各个盘管之间管壁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换热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盘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盘管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上方盘管的输出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下方盘管的输入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在盘管远离螺旋中心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盘管的螺旋中心设有中心孔。
通过在盘管的螺旋中心设置中心孔,一方面可以便于换热器外部的流体流通,使得换热器外部流体可以换热片和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连接在盘管最内圈的换热盘与盘管的其他圈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的侧面凸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与相邻的换热片抵接。
通过在换热片侧面设置定位部,可以方便安装相邻两个换热片时定位所用,以辅助确定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与盘管表面抵接。
通过将定位部与盘管表面抵接,可以增大换热片与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的侧面边缘设有避空槽。
当换热片只与盘管的其中一圈直接连接时,为了防止换热片与盘管的相邻的其他圈发生干涉,因此换热片的侧面边缘设置避空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横截形状为圆形、腰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片垂直于换热管的中心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换热器;10、换热管;11、盘管;111、中心孔;20、换热片;21、定位部。
100a、换热器;10a、换热管;11a、盘管;20a、换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换热器100,包括换热管10与若干换热片20;换热管10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11,盘管11的数量为多个,各盘管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11中,上一个的盘管11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11的输入端连通;各换热片20沿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11上,且同一个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通过将换热管10螺旋绕设为同一平面的盘管11,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延长换热管10的长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而且换热管10内的流体沿着螺旋的方向流动,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优,可以解决传统S型换热管10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还有空间占据大的缺陷;此外,通过将多个盘管11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实现多级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相邻两层盘管11中,上层盘管11的末端与下层盘管11的首端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相邻两个盘管11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实现竖直方向冷热交替,进一步提升换热均匀性和改善换热效果;由于单个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使得本换热器100整体性好,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同时也能便于换热片20与多个盘管11装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的横截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管10的横截形状也可以为腰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本申请中,并未对换热管10的横截形状作出具体限制。若干换热片20沿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11的外表面,换热片20与盘管11可以通过胀接、焊接、粘接、焊接及过盈配合等其中一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本申请中,并未对换热片20与盘管11的连接方式作具体限定。优选地,换热片20垂直于换热管10的中心线。本实施例中,换热片20只对盘管11外壁的部分进行包裹。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盘管11由同一根换热管10螺旋绕设而成。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换热器100整体性好,减少接头的产生,也就可以降低换热管10发生泄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同一根换热管10可以确保各个盘管11之间管壁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换热的均匀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盘管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盘管11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上方盘管11的输出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下方盘管11的输入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换热管10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在盘管11远离螺旋中心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管10的进口与出口也可以设置在盘管11的螺旋中心位置,而上方盘管11的输出端与下方盘管11的输入端设置在盘管11远离中心位置的一端。本实施例中,上方的盘管11与下方的盘管11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可以使得上下两个盘管11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可以实现竖直方向冷热交替,进一步提升换热均匀性和改善换热效果,还可以节省换热器100整体的体积,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盘管11的螺旋中心设有中心孔111。通过在盘管11的螺旋中心设置中心孔111,一方面可以便于换热器100外部的流体流通,使得换热器100外部流体可以换热片20和换热管10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连接在盘管11最内圈的换热盘与盘管11的其他圈发生干涉。
如图2所示,可选地,在换热片20的侧面凸设有定位部21,而且定位部21与相邻的换热片20抵接。通过在换热片20侧面设置定位部21,可以方便安装相邻两个换热片20时定位所用,以辅助确定相邻两个换热片2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定位部21与盘管11表面抵接。通过将定位部21与盘管11表面抵接,可以增大换热片20与换热管1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换热片20的侧面边缘设有避空槽。当换热片20只与盘管11的其中一圈直接连接时,为了防止换热片20与盘管11的相邻的其他圈发生干涉,因此换热片20的侧面边缘设置避空槽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100,通过设置多层螺旋绕设的盘管11,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效率,而且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能够形成立体螺旋式的换热结构,实现立体多级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和换热的均匀性。而且单个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使得本换热器100整体性好,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同时也能便于换热片20与盘管11装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与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换热器100a,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100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a的横截形状为腰圆形(或者长圆形),而且换热片20a对盘管11a的外壁进行整圈包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0)与若干换热片(20);
所述换热管(10)在同一平面内螺旋绕设为盘管(11),所述盘管(1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盘管(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盘管(11)中,上一个的盘管(11)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的盘管(11)的输入端连通;
各所述换热片(20)沿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盘管(11)上,且同一个所述换热片(20)在竖直方向上同时连接多个盘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盘管(11)由同一根换热管(10)螺旋绕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盘管(11)沿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上方所述盘管(11)的输出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下方所述盘管(11)的输入端设置在螺旋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在盘管(11)远离螺旋中心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1)的螺旋中心设有中心孔(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20)的侧面凸设有定位部(21),所述定位部(21)与相邻的换热片(2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与盘管(11)表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20)的侧面边缘设有避空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的横截形状为圆形、腰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20)垂直于换热管(10)的中心线。
CN202321309234.5U 2023-05-25 2023-05-25 换热器 Active CN21973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9234.5U CN219736050U (zh) 2023-05-25 2023-05-25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9234.5U CN219736050U (zh) 2023-05-25 2023-05-25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6050U true CN219736050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9234.5U Active CN219736050U (zh) 2023-05-25 2023-05-25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6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67097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式暖房給湯システム
JP2007078194A (ja)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
JP2009079781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またはヒートポンプ空気調和機
JP2005331217A (ja) ガス冷却装置
JP2007064514A (ja)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および該伝熱管が組込まれた熱交換器
CN102269536A (zh) 用于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具有该扁管的换热器
US20240044588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features
JP2008202846A (ja)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及びこれを用いたegrガス冷却装置
CN219736050U (zh) 换热器
JP5884484B2 (ja) 熱交換器
CN106440867B (zh) 一种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09857688U (zh) 新型微通板、及具备该微通板的暖气片和空调末端设备
KR20010101414A (ko) 코일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JP2005201625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50661B (zh) 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
JP3587189B2 (ja) 熱交換器
KR20130001224A (ko) 열 교환기 핀, 조립체 및 방법
JP2023551878A (ja) コイル型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426496U (zh) 一种新型套管式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JP2006138538A (ja) 偏平伝熱管および該伝熱管を組込んでなる多管式熱交換器並びに多管式熱交換型egrガス冷却装置
CN109612300B (zh) 微通板
JP2004218954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1332Y2 (ja) 熱交換器
JP2001133172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
CN219757067U (zh) 一种套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