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9957U - 听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听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9957U
CN219699957U CN202320798677.9U CN202320798677U CN219699957U CN 219699957 U CN219699957 U CN 219699957U CN 202320798677 U CN202320798677 U CN 202320798677U CN 219699957 U CN219699957 U CN 219699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scultation
diaphragm
pickup device
sound pickup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86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松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86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9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听诊设备,听诊设备包括:壳体及第一听诊结构,第一听诊结构承载于壳体,第一听诊结构包括:第一振膜,第一振膜与壳体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第一振膜用于感知外界振动;第一听诊组件,第一听诊组件位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第一听诊组件包括弹性支架、第一拾音器件,弹性支架包括承载部和多个弹性悬臂部,承载部与第一振膜相对设置,多个弹性悬臂部沿承载部的周向间隔排布,且弹性悬臂部的一端连接于承载部,弹性悬臂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第一拾音器件承载于承载部且位于承载部面向于第一振膜的一侧,第一拾音器件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振膜的振动。本申请提供的听诊设备能够实现降噪。

Description

听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听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听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听诊结构是医疗诊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一般性需要受测者和操作者均在场,因其设备无法实现信号的远程传递而不能实现远程医疗,所以未来数字听诊结构的普是个必然趋势。数字听诊结构的主要原理是将声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到耳机等终端,再由数字信号转换为声学信号让医生等角色可以远程操作。在数字听诊结构中,拾音的方式大多数也是通过膜片的振动,但不同于传统听诊结构音腔结构,拾音传感器需要紧密贴合膜片,达到更好的振动传递,获取有效且更多细节的信号质量。但是正常使用条件下,声音的来源有很多,经常会因为杂音的引入给操作者监听产生困扰并影响诊断,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降噪的数字听诊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降噪的听诊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听诊设备,所述听诊设备包括:壳体及第一听诊结构,所述第一听诊结构承载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听诊结构包括:
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振膜用于感知外界振动;
第一听诊组件,所述第一听诊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听诊组件包括弹性支架、第一拾音器件,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承载部和多个弹性悬臂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所述多个弹性悬臂部沿所述承载部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弹性悬臂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弹性悬臂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拾音器件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且位于所述承载部面向于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所述第一拾音器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
本申请提供的听诊设备中,弹性悬臂部连接在承载部的外周缘,且弹性悬臂部远离承载部的一端连接于壳体,也就是说,弹性支架通过多个弹性悬臂部来固定在壳体上,而承载部则类似于悬浮状态。在弹性支架朝向第一振膜的方向上,若弹性支架受到来自于该方向上的作用力,弹性支架则在该方向上弹性运动,而第一拾音器件又承载于弹性支架,这就使得第一拾音器件出在一个类似于悬浮的状态,当第一振膜贴合皮肤测量时的重压力度变化,外界敲击壳体或摩擦壳体时,该悬浮状态均能有效过滤振动和吸收外力,这样就能够让听诊设备实现降噪,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听诊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听诊设备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听诊设备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听诊设备沿A-A线的断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听诊设备中第一听诊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听诊组件中弹性支架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听诊设备中第一刚性支架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听诊设备中第一振膜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振膜和第一刚性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听诊组件和第一刚性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第一听诊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数字听诊结构的实现手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于传统听诊结构,只是拾音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一般其传感器主要采用有麦克风、压电陶瓷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等,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日常使用均有个噪声问题:由于拾音的声音源除了人体心肺音外还有外界杂音,该杂音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振膜在人体皮肤或衣服上的摩擦声、环境噪声、听诊设备的摩擦或撞击声等,由于操作者最终需要通过人耳去监听心肺音,因此排除这类杂音才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使用体验,因此急需一种有降噪功能的数字听诊结构针对这项难题进行改善。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但不仅限于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请参照图1至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听诊设备100,所述听诊设备100也可称呼为数字听诊器等。所述听诊设备100包括:壳体70及第一听诊结构10,所述第一听诊结构10承载于所述壳体70。壳体70的材料可以为塑料、金属、玻璃等。所述第一听诊结构10包括:第一振膜110、第一听诊组件120。其中,所述第一振膜110与所述壳体70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X1。所述第一振膜110用于感知外界振动。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X1内。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包括弹性支架121、第一拾音器件122。所述弹性支架121包括承载部1211和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所述承载部1211与所述第一振膜110相对设置。所述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沿所述承载部1211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弹性悬臂部12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1211,所述弹性悬臂部12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70。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承载于所述承载部1211且位于所述承载部1211面向于所述第一振膜110的一侧。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振膜110的振动。
具体的,听诊设备100的主要原理是将声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到耳机、手机等终端,再由数字信号转换为声学信号让医生等角色可以远程操作。在本申请提供的听诊设备100中,第一振膜110用于接触用户(或称受测者)的身体,其可以感知身体的振动并将该振动传递给第一拾音器件122,第一拾音器件122进而根据该振动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第一拾音器件122也可以称之为拾音器件,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麦克风、压电陶瓷、压电薄膜等,本申请仅以压电陶瓷进行示例性说明。对于压电陶瓷而言,压电陶瓷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振膜110的振动后,压电陶瓷自身将会发生形变,进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第一拾音器件122承载于弹性支架121上,弹性支架121具有弹性,这里所谓的弹性是指弹性支架121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而具备弹性,而非是指其本身为弹性材料。具体来讲,弹性支架121由承载部1211和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构成,其中,承载部1211为环状,这样可以让第一拾音器件122更准确的感受来自第一振膜110的振动,从而产生更准确的电信号。其中,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是指弹性悬臂部121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具体数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2个、3个、4个等。弹性悬臂部1212由承载部1211的外周缘延伸而出,弹性悬臂部1212远离承载部121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70,也就是说,弹性支架121通过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来固定在壳体70上,而承载部1211则类似于悬浮状态。多个悬臂梁可以沿承载部121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这样可以让第一拾音器件122更准确的感受来自第一振膜110的振动,从而更准确的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在弹性支架121朝向第一振膜110的方向上,若弹性支架121受到来自于该方向上的作用力,弹性支架121则在该方向上弹性运动,而第一拾音器件122又承载于弹性支架121,这就使得第一拾音器件122出在一个类似于悬浮的状态,当第一振膜110贴合皮肤测量时的重压力度变化,外界敲击壳体70或摩擦壳体70时,该悬浮状态均能有效过滤振动和吸收外力,这样就能够让听诊设备100实现降噪,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
需说明的是,上述弹性悬臂部1212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70是指弹性悬臂部1212直接或间接的与壳体70相连,所谓的直接相连是指弹性悬臂部1212与壳体70直接接触连接,所谓的间接相连是指弹性悬臂部1212与壳体70未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其他部件实现间接相连。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5和图6,所述承载部1211包括第一子部1211a、第二子部1211b。所述第一子部1211a和所述第二子部1211b均为环状。所述第一子部1211a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相对设置且承载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所述第二子部1211b的一端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1211a。所述第二子部1211b的另一端弯折连接于所述弹性悬臂部1212。第二子部1211b的外轮廓尺寸(外径)沿预设方向逐渐减小,即弹性悬臂部1212大致为一锥形。在所述第一子部1211a朝向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方向上(以下简称预设方向),所述第一子部1211a相较于所述弹性悬臂部1212更邻近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也就是说,第一子部1211a和弹性悬臂部1212在预设方向上存在高度差,而该高度差是由弹性悬臂部1212带来的,即弹性悬臂部1212在预设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高度,这样就可以使得承载部1211这个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具备一定的抗弯、抗扭性能,当第一振膜110的振动传递到弹性支架121时,弹性支架121的弹性能力则通过悬臂部体现,即悬臂部产生弹性形变,而非承载部1211产生形变,如此,可以提高听诊设备100的测量精度。如果第一子部1211a和弹性悬臂部1212处于同一平面,那么第一子部1211a也可能产生形变,从而可能干扰第一拾音器件122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架121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100Mpa,其材质采用硬质材料,其材质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金属,例如不锈钢。具体的,弹性支架121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即弹性支架121抵抗形变的能力较大,以使得承载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承载部1211不会轻易发生形变,从而避免听诊设备100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测量结果发生偏移失真。弹性支架121可以由很薄的金属冲压而成,其承载部1211的结构设计能够提供刚性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环形的承载部1211和第一拾音器件122始终处于一体,减少承载部1211形变对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扭转等影响。弹性支架121的多个弹性悬臂部1212作为支撑承载部1211的几个支撑点,该结构设计就是为了使得弹性支架121可以发生弹性变形,目的是使得整个第一拾音器件122处在一个类似悬浮状态,包括贴合皮肤测试时重压力度变化,外界敲击壳体70或摩擦壳体70时,该悬浮状态均能有效过滤振动和吸收外力。
请参照图3和图7,所述第一听诊结构10还包括第一刚性支架130,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连接于所述壳体70,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承载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的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100Mpa,其材质采用硬质材料,其材质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金属,例如不锈钢。第一刚性支架130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即第一刚性支架130抵抗形变的能力较大,以使得第一听诊组件120不会产生偏移、歪斜等,也使得承载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承载部1211不会轻易发生形变,从而避免听诊设备100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测量结果发生偏移失真。
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70与所述第一振膜110之间。所述第一听诊结构10还包括隔音件140,所述隔音件140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110和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之间。其中,隔音件14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具备弹性的泡棉,若隔音件140为泡棉,隔音件140也可称之为隔音泡棉。由于第一刚性支架130和第一振膜110的匹配存在间隙,外界环境音会经过间隙传入至听诊设备100内部,因此在这些匹配间隙位置增设隔音泡棉,可以吸收外界声音从而阻隔一部分,进而降低对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振动干扰。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刚性支架130和第一振膜110之间设置隔音件140,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使得听诊设备100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请参照图3和图7,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包括环状部131和支撑部132。其中,所述环状部131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部131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70和所述第一振膜110,也即环状部131大致连接在壳体70和第一振膜110之间,其起到将第一振膜110间接固定在壳体70上的桥梁作用。所述支撑部132连接于所述环状部131的内周缘,所述支撑部132正对于第一拾音器件122。所述支撑部132位于弹性支架121背离第一拾音器件122的一侧。所述听诊设备100还包括主板30(即PCB)、第一柔性电路板40(即FPC),所述主板30承载于所述支撑部132且设置于支撑部132背离第一拾音器件122的一侧。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40电连接于主板30,使得第一拾音器件122与主板30实现通信。
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振膜110包括固定支架111和膜片112。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11承载于所述壳体70。所述膜片112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11。具体来讲,固定支架111大致呈环状,膜片112为圆盘形,膜片112的外周缘与固定支架111的内周缘相连接。固定支架111的内周缘设有第一台阶结构,膜片112的外周缘设有第二台阶结构,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配合连接,如此可以使得固定支架111和膜片112连接的更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膜片112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相对设置,膜片112用于接触用户的身体来感受振动,然后将该振动传递给第一拾音器件122。所述膜片112相较于所述固定支架111更易变形,换而言之,在相同的作用力条件下,膜片112受力而产生的形变程度大于固定支架111受力而产生的形变程度。膜片112可以为软质材料,其负责感知振动给到第一拾音器件122激发产生电信号,使用软质材料能够让第一拾音器件122更精确的感受用户(受测者)身体的实际振动情况。膜片112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注塑软质材料。固定支架111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注塑硬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110。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振膜110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刚性支架130,在有需求时可以简单将第一振膜110从第一刚性支架130上拆卸下来,例如,当需要更换听诊设备100的内部器件时,第一刚性支架130和第一振膜110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也利于将第一振膜110装配在第一刚性支架130上。第一刚性支架130和第一振膜110两者的可拆卸连接形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卡接、螺纹连接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刚性支架130与所述第一振膜110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请参照图7至图9,第一刚性支架130的环状部13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X3,贯穿孔X3可以是圆孔、方孔等。该贯穿孔X3在环状部131朝向壳体70的方向上贯穿环状部131的相背两侧。第一振膜110的固定支架111包括支架本体1111和多个卡扣1112,支架本体1111呈环状且连接于膜片112,卡扣1112凸设于支架本体1111的一侧。卡扣1112的数量与贯穿孔X3的数量相同,且卡扣1112与贯穿孔X3对应设置。该卡扣1112可以插设于贯穿孔X3中,进而与第一刚性支架130卡接,从而使得第一振膜110和第一刚性支架130装配在一起。第一振膜110和第一刚性支架130卡接在一起后,可以在弹性支架121朝向第一拾音器件122的方向上(即卡扣1112***方向的反向)限制第一振膜110退出第一刚性支架130。上述隔音件140设置在支架本体1111和环状部131之间,隔音件140具备弹性,且分别弹性抵接于支架本体1111和环状部131,即隔音件140呈压缩状态,如此,依靠隔音件140的压缩弹性,可以在第一拾音器件122朝向弹性支架121的方向上(即卡扣1112的***方向)限制第一振膜110的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贯穿孔X3和卡扣1112也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卡扣1112设置在第一刚性支架130的环状部131上,贯穿孔X3设置在固定支架111上。
可选的,请参照图5、图7和图10,弹性悬臂部1212远离承载部1211的一端设有第一配合部Y1,第一刚性支架130的环状部131上设有第二配合部Y2。第一配合部Y1和第二配合部Y2配合连接,从而起到限制弹性支架121限制运动的作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Y1可以是凹槽,且第二配合部Y2为限位柱。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Y1也可以是限位柱,且第二配合部Y2为凹槽。其中,限位柱配合在凹槽内。当然,第一配合部Y1、第二配合部Y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配合形式,在此不一一例举。此外,壳体70、第一刚性支架130的环状部131、弹性悬臂部1212上可以均设置连接孔,利用螺钉等螺纹件将壳体70、第一刚性支架130的环状部131、弹性悬臂部1212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膜110的外表面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用于减小摩擦。具体来讲,第一振膜110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皮肤、衣物,或轻微的移动都可能产生振动,随即被高灵敏度的第一拾音器件122感知,从而会干扰监听,进而可能导致监听者产生错误判断。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振膜110的外表面设置有低摩擦系数的涂层,使得第一振膜110与用户(受测者)的贴合过程中减少因为摩擦力引起的振动传给监听者而影响其判断。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低摩擦系数的软质膜片112作为数字听诊器贴合人体皮肤或衣物的振源传递介质,降低膜片112在摩擦时产生振动影响压电陶瓷等拾音器件的信号接受,也就是说,在第一振膜110上设置涂层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使得听诊设备100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其中,涂层的材料和工艺方案包括不限于特氟龙、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硅系油漆等涂料,膜片112的材质本身增加含有促进降低摩擦系数的助剂,膜片112的外表面贴低摩擦系数的薄膜、单面胶等。涂层可以仅涂覆于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当然,也可以膜片112和固定支架111上都涂覆涂层。
请参照图11,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还包括第一缓冲件123,所述第一缓冲件123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缓冲件123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具有弹性的泡棉。所述第一缓冲件123设置于所述承载部1211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第一缓冲件123的一侧粘接于承载部1211,第一缓冲件123的另一侧粘接于第一拾音器件122。由于第一缓冲件123具有弹性,因此第一缓冲件123可以给到第一拾音器件122一定的柔性支撑,通过第一缓冲件123可以过滤掉壳体70因大幅振动而引起第一拾音器件122大幅度振动,也就是说,当壳体70振动时,该振动将由壳体70传递给弹性支架121,然后,至少部分振动将被第一缓冲件123吸收,从而也就避免或削弱了壳体70振动对第一拾音器件122的影响。因此,设置第一缓冲件123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使得听诊设备100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请参照图11,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还包括第二缓冲件124,所述第二缓冲件124具有弹性。所述第二缓冲件124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具有弹性的泡棉。所述第二缓冲件124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所述第二缓冲件124粘接于第一拾音器件122。具体来讲,在使用听诊设备100的过程中,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难免会受到较大的外界作用力,例如,当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碰撞到外物,或者,用户(受测者)按压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若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和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未设置第二缓冲件124,那么,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就会直接将外界作用力传递给第一拾音器件122,使得第一拾音器件122承受较大的外界作用力,这样可能会造成第一拾音器件122损伤,进而导致测量精度不准确。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和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设置了第二缓冲件124,且第二缓冲件124又具备弹性,因此,当外界作用力由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向第一拾音器件122传递的过程中,第二缓冲件124则可以吸收掉至少部分作用力,使得第一拾音器件122不受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或受到较小影响,因此,设置第二缓冲件124后,可以起到保护第一拾音器件122的作用。
请参照图11,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还包括硬质件125,所述硬质件125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硬质件125粘接于第二缓冲件124背离第一拾音器件122的一侧,以实现固定。
具体的,硬质件125为硬质材料,硬质件125相较于上述第二缓冲件124不易产生形变,或者说,在受到相同作用力的情况下,硬质件125的形变量小于第二缓冲件124的形变量。硬质件125的材料可以金属(比如钢材)、塑料等。前面提到,在使用听诊设备100的过程中,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难免会受到较大的外界作用力。通常而言,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受到的外界作用力都较为集中,例如,在用户(受测者)使用手指按压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时,此时的作用力区域则为手指大小,此时的作用力较为集中。然而,作用力过于集中容易对第一拾音器件122造成破坏。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和第一拾音器件122之间设置了硬质件125,且硬质件125的质地较硬,因此,不管外界作用力是集中还是分散,硬质件125传递给第一拾音器件122的作用力都是分散的,也就是说,第一拾音器件122能够起到分散作用力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保护第一拾音器件122不易受损。
可选的,当第一拾音器件122采用压电陶瓷、压电薄膜等可通过形变产生电信号的器件时,硬质件125的外径小于第一拾音器件122的外径,这样就使得仅有一部分第一拾音器件122正对于硬质件125,从而确保第一拾音器件122能够有效产生形变。
请参照图3和图11,所述第一听诊组件120抵接于所述第一振膜110。具体来讲,将第一振膜110装配于第一刚性支架130时,第一振膜110是下沉一定的行程,第一缓冲件123和第二缓冲件124将实现一定的行程压缩,使得第一振膜110的膜片112与硬质件125处于抵接状态,而第一振膜110的下沉形变能够组装和制造公差,保证第一振膜110和第一听诊组件120贴合稳定,从而确保来自于膜片112的振动能够有效传递给到第一拾音器件122。
以上即为本申请关于第一听诊结构10的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3,所述听诊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听诊结构2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50,所述第二听诊结构20连接于所述壳体70,且所述第二听诊结构20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于所述主板30。第二听诊结构20的实现原理与第一听诊结构10的实现原理相同,具体可参照前面关于第一听诊结构10的描述。
请参照图3,第二听诊机构主体包括第二振膜210、第二听诊组件220、第二刚性支架230。其中,所述第二振膜210与所述壳体70共同形成第二收容空间X2,所述第二听诊组件220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X2内。所述第二听诊组件220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于主板30。所述第二刚性支架23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70与所述第二振膜210之间,且所述第二刚性支架230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70和所述第二振膜210。第二听诊组件220包括第二拾音器件221,第二拾音器件221与第二振膜210相对设置,第二振膜210用于接触用户(或称受测者)的身体,其可以感知身体的振动并将该振动传递给第二拾音器件221,第二拾音器件221进而根据该振动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关于第二听诊结构2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前面关于第一听诊结构10的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需说明的是,第二听诊结构20与第一听诊结构10在结构上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具体根据需求而定。
在使用包含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的听诊设备100的过程中,当两个听诊结构中的一个贴合人体皮肤时(假设第一听诊结构10在贴合测试),经过上述降噪后获取的信号仍然包含部分噪声信息,此时,两个听诊结构中的另一个(第二听诊结构20)同时也获取了除人体心肺音外的其他噪声,即第二听诊结构20将吸收环境噪声,然后通过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抵消第二听诊结构20获取的信号,从而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心肺音信号。以上在第一听诊结构10的相关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降噪方式为结构性降噪,而本实施例采用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来降噪的方式则为在硬件上实现降噪。
可选的,第一拾音器件122和第二拾音器件221的型号一致。这样可以使得两者感测到一致或较为相近的环境噪声,通过信号处理方法,则可以获得准确的心肺音信号。
请参照图3,可选的,所述第二振膜210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振膜110的尺寸。这样可以匹配测量不同人***置的需求。例如,由于第一振膜110的尺寸的更大,因此成年人可以使用第一听诊结构10,第二振膜210的尺寸的更小,因此未成年人可以使用第二听诊结构20。
需说明的是,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可以设置在壳体70的相背两侧,即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相对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也可以非相对设置。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听诊设备100,除了包含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之外,还可以包含更多的听诊结构,例如,听诊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听诊机构、第四听诊结构、第五听诊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拾音器件122和第二拾音器件221的型号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以及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的堆叠结构尽可能保持一致可以更好的获取同样的信号,方便滤波处理,如果算法或信号处理方法变更可以高效解决滤波问题,本申请不局限于采用同一型号的压电陶瓷作为第一拾音器件122和第二拾音器件221,当然,也可根据产品定义需求使用MIC(麦克风),压电薄膜等其他拾音器件或者其他型号的压电陶瓷器件代替。例如,第一拾音器件122为压电陶瓷,第二拾音器件221为麦克风,或者,第一拾音器件122、第二拾音器件221均为陶瓷,或者,第一拾音器件122、第二拾音器件221均为麦克风。
请参照图1,所述听诊设备100还包括手柄60,所述手柄60连接于所述壳体70。手柄60设置在第一听诊结构10和第二听诊结构20之间。手柄60的形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圆形柱状体、矩形柱状体等。手柄60与壳体7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手柄60后,可便于用户(或称受测者)抓握,从而有利于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在降噪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善措施,一是通过在膜片112上使用低摩擦系数的涂层来降低膜片112的摩擦振动。二是设置隔音件140来阻隔减少外界环境噪声的侵入。三是弹性支架121和刚性支架的使用达到滤振作用。四是采用多个拾音器件,做到多方位的同步信号接收并实时滤波降噪的作用。本申请提供的听诊设备100可以解决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个噪声源对监听心肺音的干扰,为数字听诊器在远程医疗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设备包括:壳体及第一听诊结构,所述第一听诊结构承载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听诊结构包括:
第一振膜,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振膜用于感知外界振动;
第一听诊组件,所述第一听诊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听诊组件包括弹性支架、第一拾音器件,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承载部和多个弹性悬臂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所述多个弹性悬臂部沿所述承载部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弹性悬臂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弹性悬臂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拾音器件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且位于所述承载部面向于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所述第一拾音器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相对设置且承载所述第一拾音器件,所述第二子部的一端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的另一端弯折连接于所述弹性悬臂部,在所述第一子部朝向所述第一拾音器件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相较于所述弹性悬臂部更邻近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的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100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听诊结构还包括第一刚性支架,所述第一刚性支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听诊组件承载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振膜之间,所述第一听诊结构还包括隔音件,所述隔音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一刚性支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架包括环状部和支撑部,所述环状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振膜,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缘,所述听诊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承载于所述支撑部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架的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100Mp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包括固定支架和膜片,所述固定支架承载于所述壳体,所述膜片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拾音器件相对设置,且所述膜片相较于所述固定支架更易变形。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外表面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用于减小摩擦。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听诊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听诊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听诊组件还包括硬质件,所述硬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一拾音器件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听诊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振膜。
14.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设备还包括第二听诊结构,所述第二听诊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听诊结构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尺寸。
16.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听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设备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壳体。
CN202320798677.9U 2023-04-11 2023-04-11 听诊设备 Active CN219699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8677.9U CN219699957U (zh) 2023-04-11 2023-04-11 听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8677.9U CN219699957U (zh) 2023-04-11 2023-04-11 听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9957U true CN21969995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8677.9U Active CN219699957U (zh) 2023-04-11 2023-04-11 听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9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4154A (en) Interference resistant biomedical transducer
US8024974B2 (en) Cantilevered bioacoustic sensor and method using same
CN108513241A (zh) 振动传感器和音频设备
US20160150328A1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asurement system
CN112565995B (zh) 传感器芯片、骨声纹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JP4571311B2 (ja) 音ピックアップセンサ
CN219699957U (zh) 听诊设备
JP7272613B2 (ja) イヤホン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181735A1 (ja) 生体音響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聴診器
RU2611735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для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дыхательных звуков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грудной клетки
US6135969A (en) Vibration sensor
WO2022000792A1 (zh) 振动传感器
JP5103882B2 (ja) 心拍検出装置
JP7112489B2 (ja) 音取得装置
JP6721467B2 (ja) マイクロホン
JP5190033B2 (ja) 振動センサ
RU2417755C1 (ru) Головка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стетоскопа
CN215383973U (zh) 一种振动传递装置及具有其的柯式音监测装置
CN219109507U (zh) 腕带设备的交互装置和腕带设备
CN213336601U (zh) 一种新型传感器装置
WO2023053592A1 (ja) 生体情報取得デバイス
CN215384153U (zh) 一种心肺音传感器
CN218634293U (zh) 一体式精密传动的骨传导振子装置
RU93251U1 (ru) Головка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стетоскопа
JP2002243539A (ja) 振動検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