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1041U - 施工支架*** - Google Patents

施工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1041U
CN219691041U CN202320486659.7U CN202320486659U CN219691041U CN 219691041 U CN219691041 U CN 219691041U CN 202320486659 U CN202320486659 U CN 202320486659U CN 219691041 U CN219691041 U CN 219691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liff
construction
support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66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瑞成
邹杨
刘威杰
何东
苏志伟
马伟
高凯
赵旭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66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1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1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1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施工支架***,该施工支架***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施工支架***包括:第一级支架、悬挑平台、第二级支架以及坡面锚杆,悬挑平台固定于陡崖岩壁,并位于第一级支架的上方;第二级支架部分设置于悬挑平台上;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并位于悬挑平台的上方,其中,第二级支架的另一部分设于坡面锚杆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Description

施工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对高陡边坡的危岩进行边坡治理,需要搭设施工支架,陡崖岩壁的地势复杂,坡度陡,现有的陡崖处的施工支架有采用悬挑的方式搭设施工支架,将悬挑架固定于陡崖岩壁上,向外倾斜固定后进一步搭设上级施工支架,由于施工高度大,陡崖的坡度很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如何提高悬挑架的稳定性,为施工支架提供更好的支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支架***,旨在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施工支架***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所述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施工支架***包括:
第一级支架;
悬挑平台,所述悬挑平台固定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第一级支架的上方;
第二级支架,所述第二级支架部分设置于所述悬挑平台上;以及
坡面锚杆,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悬挑平台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级支架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坡面锚杆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坡面锚杆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固定段,定义所述坡面锚杆伸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伸出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级支架与所述伸出段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所述坡面锚杆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的背部固定拼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支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可调底座,多个所述可调底座间隔固定于所述伸出段的槽钢的翼板内,一所述立杆直立安装于一所述可调底座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义所述伸出段支撑所述可调底座的位置的中心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的距离不大于80m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部和延伸部,所述锚固部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立杆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其中连接点位于立杆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所述立杆的盘扣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m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墙件为Q235水平钢管。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墙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3000mm,竖向间距3000mm布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级支架的两端,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1500mm,竖向间距1500mm布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悬挑平台架设于第一级支架上方,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二级支架的主体部分,在坡面锚杆上架设第二级支架的其他部分。通过坡面锚杆和悬挑平台共同对第二级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第二级支架30更加稳定,由于相邻两层支架之间,位于上方的支架并非是直接架设于位于下方的支架上,而是架设于悬挑平台上,而悬挑平台是锚固于陡崖岩壁上的,这样,就保证了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级支架 40 坡面锚杆
20 悬挑平台 50 陡崖岩壁
30 第二级支架 60 连墙件
31 立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对高陡边坡的危岩进行边坡治理,需要搭设施工支架,陡崖岩壁的地势复杂,坡度陡,现有的陡崖处的施工支架有采用悬挑的方式搭设施工支架,将悬挑架固定于陡崖岩壁上,向外倾斜固定后进一步搭设上级施工支架,由于施工高度大,陡崖的坡度很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支架***,该施工支架***设于陡崖岩壁50上,其中,所述陡崖岩壁50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施工支架***包括:
第一级支架10;
悬挑平台20,所述悬挑平台20固定于所述陡崖岩壁50,并位于所述第一级支架10的上方;
第二级支架30,所述第二级支架30部分设置于所述悬挑平台20上;以及
坡面锚杆40,所述坡面锚杆40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50,并位于所述悬挑平台20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级支架30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坡面锚杆40上。
具体地,施工支架***指的是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本申请中,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支架主体,并为主体工程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包括具体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脚手板、栏杆、挡脚板、扣挂式钢梯、安全网等构配件,在建筑领域较多使用,这里不进行赘述。
在地基上搭设施工支架(也即,脚手架)时,由于施工的位置(陡崖岩壁)高而陡,因此,将该施工支架设置为由多级支架组成,第一级支架是直接落在地基上的,也可以称之为落地架。而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工支架***则是包括多级支架,具体包括第一支架、第二级支架、第三级支架等等,其中具体级数可以根据施工高度确定。第一级支架设置于地基上,之后,在第一级支架上方的陡崖岩壁上固定悬挑平台,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二级支架。之后,接着在第二级支架上方的陡崖岩壁上固定悬挑平台,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三级支架。也就是说,除了第一级支架(落地架)是以地基为基础外,其他的各级支架均是以悬挑平台为基础的,而在悬挑平台上套设加固件,则有利于对悬挑平台进行进一步地加固,防止悬挑平台不稳,从而影响上级支架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支架***的各级支架的稳定性,本公开还设置了坡面锚杆,配合悬挑平台共同支撑上级支架,从而使得上级支架更加稳固,使得施工支架***更加稳固,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本公开中,在第一级支架10上,开始搭建悬挑平台20,其中,该悬挑平台20为钢桁架形式,固定于陡崖岩壁50上,具体地,可以是通过钻孔灌注水泥浆锚固附着于陡崖岩壁50上。第二级支架30架设于悬挑平台20上,随着第二级支架30的搭设,如果发现向上有岩壁坡度放缓,就可以在该处锚固坡面锚杆40,这里的坡度放缓可以是指,当坡度由90度变成至小于90度的情况。然后以该坡面锚杆40为基础,将第二级支架30的部分立杆31架设于该坡面锚杆40上。该实施例中,悬挑平台20架设于第一级支架10上方,在悬挑平台20上架设第二级支架30的主体部分,在坡面锚杆40上架设第二级支架30的其他部分。通过坡面锚杆40和悬挑平台20共同对第二级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第二级支架30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施工支架***沿岩壁竖向分级布置,单级支架高度可以取为24m,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其中,这里的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主要是指,在地基平台上架设完第一层支架即为落地支架之后,在落地架上方,开始在陡崖岩壁50上锚固悬挑平台20,并以该悬挑平台20作为第二级支架的基础,换句话说,在该悬挑平台20上搭设第二级支架。之后在第二级支架的上方,在陡崖岩壁50上锚固悬挑平台20,并将该悬挑平台20作为第三级支架的基础,即,在该悬挑平台20上搭设第二级支架,以此类推,一直搭设至合适高度的施工支架***,供施工人员施工。由于相邻两级支架之间,位于上方的支架并非是直接架设于位于下方的支架上,而是架设于悬挑平台20上,而悬挑平台20是锚固于陡崖岩壁50上的,这样,就保证了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坡面锚杆4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坡面锚杆40锚固于陡崖岩壁50的部分为固定段,定义所述坡面锚杆40伸出于陡崖岩壁50的部分为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伸出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级支架30与所述伸出段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坡面锚杆40沿水平方向延伸,坡面锚杆40的固定段锚固于陡崖岩壁50上预设长度,而伸出段上固定第二级支架30的立杆31。由于陡崖岩壁50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十分陡峭,难以直接固定立杆31,因此,当坡面放缓时,在该处的陡崖岩壁50上锚固坡面锚杆40,将该坡面锚杆40作为立杆31的基础,将立杆31固定于该坡面锚杆40上。之后就可以在该立杆31以及悬挑平台20上搭设的立杆31的配合下,继续搭设第二级支架30。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所述坡面锚杆40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的背部固定拼接。这样的坡面锚杆40结实耐用,成本低,材料便于获得。具体地,该槽钢可以是符合《热轧型钢》《GB/T 706-2016》的Q235钢,8#槽钢。
进一步地,实际施工时,可将双拼8#槽钢水平锚杆一侧槽口向上通过钻孔灌注水泥浆锚固于陡崖岩壁50上,锚孔直径取125mm,锚孔深度(锚固长度)取800mm,锚孔注浆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岩壁上钻孔锚固前,应先清理表面浮土、植被根系、风化剥离岩层等松散覆盖物,直至完整坚硬岩壁出露,锚孔深度应从完整坚硬岩壁表面起算。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支架30包括多个立杆31以及多个可调底座,多个所述可调底座间隔固定于所述伸出段的槽钢的翼板内,一所述立杆31直立安装于一所述可调底座上。该实施例中,槽钢的翼板能够对可调底座以及立杆31进行限位。具体地,在本申请中,立杆31下部具有可调底座,立杆31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和斜杆采用杆端和接头卡入连接盘,用楔形插销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
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义所述伸出段支撑所述可调底座的位置的中心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50的距离不大于0.08m。
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50的距离不大于0.08m,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50的距离可以为0.08m,或者0.06m,这样该坡面锚杆4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陡崖岩壁50上,从而使得架设于上方的第二级支架30更加稳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伸出段的端头处设置有限位件,以对所述可调底座以及所述立杆31进行限位。在伸出段的端头设置限位件,用于对立杆31以及立杆31底座进行限位,防止立杆31以及立杆31底座向陡崖岩壁50外方滑移冲出水平锚杆端头、支承落空。其中,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50的距离不大于0.08m,配合伸出段的端头处的限位件以及槽钢两侧的翼板,就能够有效防止立杆31滑脱以及晃动,使得立杆31更加稳定。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限位钢板,所述限位钢板焊接于所述伸出端的端面,且所述焊接封头封堵于所述伸出端的端头处。限位钢板易于获得,成本低廉,使用限位钢板焊接在伸出段的端面,并使得焊接封头封堵于所述伸出段的端头处,能够很好地对立杆31进行限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连墙件60,所述连墙件60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部和延伸部,所述锚固部锚固于陡崖岩壁50上,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陡崖岩壁50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立杆31连接。连墙件60用于固定立杆31,进一步固定该施工支架***,配合坡面锚杆40以及悬挑平台20对第二级支架30进行支撑,使得该施工支架***更加稳定。
具体地,实际施工中,连墙件60可采用外径48.3mm、厚2.5mm的Q235水平钢管锚固在岩壁上。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31连接。使得连墙件60的连接更加稳固。
具体地,连墙件60与对应位置两排支架立杆31可以采用两套直角扣件连接,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的连接点应布置于立杆31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立杆31的盘扣主节点距离不大于0.3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的连接点应布置于立杆31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立杆31的盘扣主节点距离可以为0.2m、也可也以为0.25m等,以更牢固地固定,所述第二级支架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所述第二级支架还包括第二级支架横杆,所述第二级支架横杆与立杆连接,定义所述第二级支架横杆与所述立杆连接的位置为盘扣主节点,所述连墙件60为多个,多个连墙件60在岩壁表面的分布按照支架纵向水平间距3m,支架竖向间距3m布置。支架纵向两端均加密设置: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连墙件60从各级支架底层第一道横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施工支架***更加稳固,不易晃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其中连墙件60可以通过钻孔灌注水泥浆锚固于陡崖岩壁50上,锚孔直径取90mm,锚孔深度(锚固长度)取800mm,锚孔注浆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岩壁上钻孔锚固前,应先清理表面浮土、植被根系、风化剥离岩层等松散覆盖物,直至完整坚硬岩壁出露,锚孔深度应从完整坚硬岩壁表面起算。连墙件60水平钢管锚孔深度的合理取值,应通过现场拉拔试验确定,拉拔试验参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进行,具体流程和参数按照经过评审的《施工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执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对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陡崖进行施工,实际应用中,该悬挑平台实际搭设于彭水至酉阳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的龚滩隧道出口处的陡崖所在位置,该处陡崖高度达到190m,覆盖宽度85.5m,坡度接近90度,第一层采用落地架,其余采用悬挑平台结构,结构的悬挑部位多,受力复杂。陡崖局部具有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震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发生整体倾倒破坏,如进一步发展将形成新的危岩体。为确保陡崖岩壁整体稳定,因此需要对陡崖岩壁进行加固和防护。
施工时,首先需要搭设支架,以便工人能够站在脚手架上对陡崖岩壁进行加固和防护。该支架沿岩壁竖向分级布置,单级支架高度不超过24m,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第一级为落地支架,第二级以上采用悬挑平台的结构。第二级支架架设于悬挑平台上,随着第二级支架的搭设,如果发现向上有岩壁坡度放缓,就可以在该处锚固坡面锚杆,这里的坡度放缓可以是指,当坡度由90度变成至小于90度的情况。然后以该坡面锚杆为基础,将第二级支架的部分立杆架设于该坡面锚杆上。通过坡面锚杆和悬挑平台共同对第二级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第二级支架更加稳定。
而由于悬挑平台是固定于陡崖上的,上级支架是架设于悬挑平台上的,与下级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更加安全。悬挑平台与陡崖岩壁之间紧密连接,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的作业环境。悬挑平台结构稳固,使得施工环境更加安全稳定。而上下级相邻支架结构分开,受力相对独立,这样上级支架的搭设不会增加下级支架的负担,更加安全。且,施工过程的进行,可对下级支架进行拆除,而不会影响上级支架的搭建。之后使用下级支架的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搭设上面支架。节约了建筑材料,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
在悬挑平台上套设加固件,则有利于对悬挑平台进行进一步地加固,防止悬挑平台不稳,从而影响上级支架的稳定性。在一种实施例中,加固件可以是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锚索梁,其中,预应力锚索锚固于陡崖岩壁,张拉后的预应力锚索能够很好地将预应力锚索梁固定于陡崖岩壁上,预应力锚索设置于悬挑平台旁,预应力锚索梁套设于悬挑平台外,用于对悬挑平台进行加固,预应力锚索用于固定预应力锚索梁。
一方面,预应力锚索梁能够支撑固定悬挑平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陡崖岩壁坍塌损坏悬挑平台,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而另一方面,固定于陡崖岩壁上悬挑平台也能够对预应力锚索梁进行固定支撑。在施工完成后,不对悬挑平台整体进行拆除,将悬挑平台截短至预设长度,这样,悬挑平台能够配合预应力锚索对该预应力锚索梁进行支撑。预应力锚索梁能够对陡崖岩壁进行防护,防止危岩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设于陡崖岩壁上,其中,所述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所述施工支架***包括:
第一级支架;
悬挑平台,所述悬挑平台固定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第一级支架的上方;
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套设于所述悬挑平台上,用于加固所述悬挑平台;
第二级支架,所述第二级支架部分设置于所述悬挑平台上;以及
坡面锚杆,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并位于所述悬挑平台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级支架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坡面锚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锚杆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所述坡面锚杆锚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固定段,定义所述坡面锚杆伸出于陡崖岩壁的部分为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伸出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级支架与所述伸出段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坡面锚杆包括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的背部固定拼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支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可调底座,多个所述可调底座间隔固定于所述伸出段的槽钢的翼板内,一所述立杆直立安装于一所述可调底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伸出段支撑所述可调底座的位置的中心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距离所述陡崖岩壁的距离不大于8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连墙件,所述连墙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锚固部和延伸部,所述锚固部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立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相邻两排的所述立杆连接,其中连接点位于立杆的盘扣主节点下方,且与所述立杆的盘扣主节点距离不大于300m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为Q235水平钢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3000mm,竖向间距3000mm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级支架的两端,所述连墙件分布按照水平间距1500mm,竖向间距1500mm布置。
CN202320486659.7U 2023-03-14 2023-03-14 施工支架*** Active CN219691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6659.7U CN219691041U (zh) 2023-03-14 2023-03-14 施工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6659.7U CN219691041U (zh) 2023-03-14 2023-03-14 施工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1041U true CN219691041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6659.7U Active CN219691041U (zh) 2023-03-14 2023-03-14 施工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1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2376U (zh) 一种文物建筑抢险加固装置
CN111779248A (zh) 高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71110A (zh) 消防连廊钢结构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2507296U (zh) 高支模体系
CN117306831A (zh) 一种盘扣式脚手架搭设方法
CN11073552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自立钢管脚手架***
CN110318559B (zh) 一种文物建筑抢险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11498507U (zh) 一种整体拆装式防护棚架
CN104831928B (zh) 高空大跨度混凝土连体结构模板支撑钢平台施工方法
CN219691041U (zh) 施工支架***
CN218542268U (zh) 一种用于防护危岩落石的悬臂式棚洞结构
CN116289491A (zh) 一种张弦梁式基坑钢栈桥
CN213233482U (zh) 带有防水功能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114319809A (zh) 超高作业平台盘扣式作业脚手架体系施工方法
CN114775979A (zh) 一种安全生产培训用拼装作业架装置
CN113356882A (zh)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CN116335379A (zh) 施工支架***及其搭设方法
CN113235898A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及其施工工艺
CN220599112U (zh) 施工支架
CN116201343A (zh) 施工支架***及其搭设方法
CN219753898U (zh) 施工支架***
CN110656787A (zh) 用于建筑内部拆除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49482U (zh) 用于沉井作业的悬挑式施工作业平台
CN113914476B (zh) 一种长尺寸悬挑飘板施工方法
CN215948853U (zh) 一种建筑天井提升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