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0815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0815U
CN219610815U CN202320611200.5U CN202320611200U CN219610815U CN 219610815 U CN219610815 U CN 219610815U CN 202320611200 U CN202320611200 U CN 202320611200U CN 219610815 U CN219610815 U CN 219610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ssembly
plug
charger
main body
conductiv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12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伟
钱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12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0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0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0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充电器包括插头组件、充电主体和铰接组件;插头组件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充电主体包括线路板和主体壳,线路板设置在主体壳内,主体壳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导电件对应的避让孔;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插头组件连接,第二连接件与主体壳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使得插头组件存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该充电器实现了插头组件相对于充电主体的翻转折叠,在不增加充电器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减少了充电器的长度或高度,便于携带,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充电器可以用于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或用于电话、电线接收塔和航空设备等通讯设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不同接口的插头适应不同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现有的充电器的插头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的,各国有各国标准的插头,因此在各个国家设置的插座也是根据最近国家的插头标准而设置。由于欧规充电器对插脚高度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欧规充电器的高度都较大,甚至加厚充电器的整体外形尺寸,导致充电器体积大、形状奇怪且不便于携带,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充电器携带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器。
一种充电器,包括: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上设有第一导电件;
充电主体,所述充电主体包括线路板和主体壳,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主体壳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对应的避让孔;
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插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插头组件存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
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线路板分离,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上述的充电器,插头组件用于与提供电能的插座连接,充电主体用于与接受电能的电子设备连接,插头组件和充电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插头组件具有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在插头组件由收纳状态切换为使用状态时,插头组件沿转动轴相对于充电主体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导电件在避让孔中运动,直到第一导电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因此,该充电器实现了插头组件相对于充电主体的翻转折叠,在不增加充电器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减少了充电器的长度或高度,便于携带,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壳和插脚,所述插脚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所述插头壳,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所述插头壳,且所述插脚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一盖体,所述插脚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保护部,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保护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保护部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壳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插头容纳凹槽,所述插头容纳凹槽的底壁和侧壁均设有所述避让孔,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位于所述插头容纳凹槽中,且与所述插头容纳凹槽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侧壁的避让孔***所述主体壳中,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底壁的避让孔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转动轴转动90°能够使得所述插头组件在所述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所述铰接组件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设置,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转动轴转动180°能够使所述插头组件在所述收纳状态与所述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主体还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壳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为所述固定块提供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作用力,在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壳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卡接,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固定块提供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二导电件抵接;
和/或,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穿过所述主体壳与外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壳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二盖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充电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的***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充电主体的***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充电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充电器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充电器的***图。
附图标号:100、充电器;10、插头组件;11、第一导电件;12、插头壳;121、第一壳体;122、第一盖体;123、第一装饰板;13、插脚;14、保护部;15、卡接部;151、第二卡槽;16、第一卡槽;17、插脚固定件;20、充电主体;21、主体壳;211、第二壳体;212、第二盖体;213、第二装饰板;214、插头容纳凹槽;215、避让孔;22、线路板;23、弹性件;24、固定块;25、第二导电件;26、滑动槽;27、外部接口;30、铰接组件;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中的充电器100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至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器100,包括插头组件10、充电主体20和铰接组件30;
其中,插头组件10用于与插板电连接,插头组件10上设有第一导电件11;充电主体20包括线路板22和主体壳21,线路板22设置在主体壳21内,主体壳21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导电件11对应的避让孔215;铰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与插头组件10连接,第二连接件32与主体壳21连接,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转动连接,使得插头组件10存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
并且,当插头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导电件11与线路板22分离,当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导电件11穿过避让孔215与线路板22电连接。
上述的充电器100,插头组件10用于与提供电能的插座连接,充电主体20用于与接受电能的电子设备连接,插头组件10和充电主体20通过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连接,由于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转动连接,插头组件10具有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在插头组件10由收纳状态切换为使用状态时,插头组件10沿转动轴相对于充电主体2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导电件11在避让孔215中运动,直到第一导电件11与线路板22电连接。因此,该充电器100实现了插头组件10相对于充电主体20的翻转折叠,在不增加充电器100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减少了充电器100的长度或高度,便于携带,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具体地,如图4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线路板22上设有第二导电件25,第二导电件25与线路板22电连接,当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导电件11穿过避让孔215与第二导电件25抵接。
并且,线路板22上设有外部接口27,外部接口27穿过主体壳21与外部连通。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插头组件10包括插头壳12和插脚13,插脚13用于与插板电连接,插脚13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插头壳12,第一导电件11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插头壳12,且插脚13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其中,插脚13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的第一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插头壳12内设有插脚固定件17,插脚13设有两个,两个插脚13均插设于插脚固定件17,插脚固定件17为橡胶固定件。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插头壳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21和第一盖体122,插脚13的第一端插设于第一壳体121,第一盖体122上设有保护部14,第一导电件11的第一端穿过保护部14插设于第一盖体122,保护部14用于保护第一导电件11。
其中,第一盖体122上背向第一壳体121的侧面为第三侧面,第三侧面上设有保护部14和第一导电件11,第一壳体121上背向第一盖体122的侧面为第四侧面,第四侧面上设有插脚13,即插脚13与第一导电件11在插头壳12上相对设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凹槽,第一连接件31与第一凹槽的底壁连接,插头壳12还包括第一装饰板123,第一装饰板123设于第三侧面上,第二连接件32穿过第一装饰板123与第一连接件31铰接,即第一装饰板123用于覆盖第三侧面并遮蔽第一连接件31。
具体地,如图7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主体壳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壳体211和第二盖体212,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壳体211或第二盖体212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主体壳21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插头容纳凹槽214,插头容纳凹槽214的底壁和侧壁均设有避让孔215,当插头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插头组件10位于插头容纳凹槽214中,且与插头容纳凹槽214的内壁抵接,第一导电件11穿过侧壁的避让孔215***主体壳21中,当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导电件11穿过底壁的避让孔215与线路板22连接,将第一连接件31绕转动轴转动90°能够使得插头组件10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插头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插头容纳凹槽214能够有效减小充电器100的整体尺寸。由于收纳状态时,插头组件10与插头容纳凹槽214的内壁抵接,能够有效防止插头组件10晃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插头容纳凹槽214设于第二壳体211上,线路板22上设有避让孔215,第二导电件25为导电弹片,导电弹片的一端与线路板22连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215内。
其中,第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凹槽,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凹槽的底壁连接,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二装饰板213,第二装饰板213用于覆盖第一侧面并遮蔽第二连接件32。
更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避让孔215底部设有滑动槽26,滑动槽26的形状与第一导电件11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12上设有滑轨,所滑轨内设有滑动槽26,滑动槽26的底部设有第二导电件25。
具体地,如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主体壳21上设有与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铰接组件30的转动轴设置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当插头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插头组件10与第二侧面抵接设置,当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插头组件10与第一侧面抵接,将第一连接件31绕转动轴转动180°能够使插头组件10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避让孔215设于第二盖体212上,第二导电件25通过导线与线路板22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主体20还包括弹性件23和固定块24,弹性件23的一端与主体壳21连接,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固定块24连接,第一导电件11上设有第一卡槽16,固定块24与第一卡槽16配合卡接,弹性件23用于在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为固定块24提供靠近第一卡槽16的作用力,在插头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弹性件23处于自然状态。
具体地,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插头壳12上设有卡接部15,卡接部15上设有第二卡槽151,固定块24与第二卡槽151配合卡接,插头组件10处于使用状态时,弹性件23为固定块24提供靠近第二卡槽151的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上设有第一导电件;
充电主体,所述充电主体包括线路板和主体壳,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主体壳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对应的避让孔;
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插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插头组件存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
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线路板分离,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壳和插脚,所述插脚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所述插头壳,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所述插头壳,且所述插脚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一盖体,所述插脚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保护部,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保护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保护部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插头容纳凹槽,所述插头容纳凹槽的底壁和侧壁均设有所述避让孔,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位于所述插头容纳凹槽中,且与所述插头容纳凹槽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侧壁的避让孔***所述主体壳中,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底壁的避让孔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转动轴转动90°能够使得所述插头组件在所述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所述铰接组件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设置,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转动轴转动180°能够使所述插头组件在所述收纳状态与所述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还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壳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为所述固定块提供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作用力,在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卡接,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固定块提供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当所述插头组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二导电件抵接;
和/或,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穿过所述主体壳与外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壳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二盖体连接。
CN202320611200.5U 2023-03-23 2023-03-23 充电器 Active CN219610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1200.5U CN219610815U (zh) 2023-03-23 2023-03-23 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1200.5U CN219610815U (zh) 2023-03-23 2023-03-23 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0815U true CN21961081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7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1200.5U Active CN219610815U (zh) 2023-03-23 2023-03-23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0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9782B2 (en) Electrical adapter with dual plug structure
CN202495792U (zh) 带旋转插头的移动电源
US8215974B2 (en) Power plug and power plug assembly
US20020118561A1 (en) Power conversion adapter
CN219610815U (zh) 充电器
KR101031162B1 (ko) 배터리 충전기
CN209823830U (zh) 手持设备保护壳
CN212209830U (zh) 插座模块及插座
CN210296737U (zh) 一种usb充电器
CN210608576U (zh) 车载充电器
CN108899721B (zh) 充电互联模组
CN207705814U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US6619982B2 (en) Charge adapter for charging and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s
KR20050058809A (ko) 어댑터용 플러그 구조
CN216980931U (zh) 美容仪充电盒及美容仪充电***
CN221263422U (zh) 可兼容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设备
CN220156268U (zh) 一种后备移动电源
CN216389957U (zh) 旋转式双接头连接线
CN219537661U (zh) 手提箱和移动电源
CN219350761U (zh) 一种国标插座
CN218919432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接口防折损结构
CN218771330U (zh) 充电宝
CN219643616U (zh) 一种带有Lightning和Type-C的多接口充电器
CN219329819U (zh) 耳机收纳盒
CN210628566U (zh) 一种防雷机柜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