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083U -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083U
CN219572083U CN202320622292.7U CN202320622292U CN219572083U CN 219572083 U CN219572083 U CN 219572083U CN 202320622292 U CN202320622292 U CN 202320622292U CN 219572083 U CN219572083 U CN 219572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indoor unit
cross beam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22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22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导风结构用于空调室内机,导风结构包括出风框架、驱动组件和导风组件,出风框架设于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出风口处,出风框架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第一安装横梁,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走线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通过出风框架在第一出风口下边缘设置带有走线槽的第一安装横梁,可以使得第二驱动件与电控盒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走线,不仅可以有利于优化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布局,还可以使得走线槽所处位置距离接水槽较远,可以较好地降低接水槽的水洒出侵蚀到导线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Description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传统挂机出风口处,底盘与面框之间直接抵接连接,出风口左侧的百叶电机和大导风板电机通常是在底盘前接水槽外面由左向右走到电控盒处进行电连接,然后采用面框将线槽封盖住,由于面板与面框之间距离太近,导致面板前方或四周均无法设计出风结构,差异化设计受限。当设计成面板周边可以出风,面板与面框之间掏空成通风通道时,前接水槽位置的走线槽会被占用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通过出风框架在第一出风口下边缘设置带有走线槽的第一安装横梁,可以使得第二驱动件与电控盒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走线,从而有利于空调室内机的布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出风框架,所述出风框架设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框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走线槽;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架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位于所述出风框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电控盒之间均连接有导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连接导线沿所述走线槽走线;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出风框架上,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通过出风框架在第一出风口下边缘设置带有走线槽的第一安装横梁,可以使得第二驱动件与电控盒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走线,不仅可以有利于优化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布局,还可以使得走线槽所处位置距离接水槽较远,可以较好地降低接水槽的水洒出侵蚀到导线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架还包括: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接水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线板和多个第二压线板,多个所述第一压线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压线板沿所述走线槽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走线槽相对的两个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二安装横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和导风百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所述导风百叶转动的第二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上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部一一插接配合的多个第二插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卡接配合的多个第二卡接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可以对出风框架的螺孔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底盘和出风框架之间的螺孔对齐,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提升出风框架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弯折或断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运行稳定性,提升导线的稳定性,使其不易活动至走线槽以外的地方,降低导线因走线混乱与空调室内机部件发生缠绕而影响空调室内机的运行的风险,且便于导线的拆卸,提升对空调室内机的检修效率,便于实现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向的调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面框和面板,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面框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面框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面框与所述面板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A-A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无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导风结构100,
出风框架1,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支撑件15,第一插接部16,第二插接部17,第一固定部18,第二固定部19,导风组件2,导风板21,导风百叶22,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一电机321,第二电机322,电控盒4,走线槽5,第一压线板51,第二压线板52,第一卡接部61,卡勾结构611,第二卡接部62,接水槽7,底盘8,空调室内机200,壳体10,面框20,面板30,风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0。
参考图3和图5所示,导风结构100用于空调室内机200,可以调节空调室内机200的出风方向,导风结构100包括出风框架1、驱动组件3和导风组件2,出风框架1设于空调室内机200的第一出风口处,出风框架1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第一安装横梁12,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走线槽5,驱动组件3包括安装于出风框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电控盒4位于出风框架1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和电控盒4之间均连接有导线,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沿走线槽5走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于出风框架1右侧,电控盒4也设置于出风框架1右侧,使得第一驱动组件3的导线直接连接至电控盒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二驱动组件3设置于出风框架1的左侧,在第一安装横梁12上设置走线槽5,走线槽5随第一安装横梁12安装在第一出风口下边缘,能较好地提升走线槽5的稳定性,第二驱动件32的导线可以通过走线槽5连接至电控盒4,使得导线可以沿走线槽5按照预设路径走线,降低导线因走线混乱与空调室内机200部件发生缠绕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的风险,且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分别设置于出风框架1的左右两侧,出风框架1的左部和右部受力较为平衡,使得出风框架1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稳定性。
而且,通过将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5走线,可以减少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空调室内机200在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布局,例如,可以在面板30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面框20与面板30之间具有与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40,第二出风口可以在第一出风口被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出风,此时,使得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5走线,不仅可以有利于空调室内机200在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布局,还可以使得走线槽5所处位置距离接水槽7较远,可以较好地降低接水槽7的水洒出侵蚀到导线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0,通过出风框架1在第一出风口下边缘设置带有走线槽5的第一安装横梁12,可以使得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沿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走线槽5走线,不仅可以有利于优化空调室内机200在第一出风口上边缘的布局,还可以使得走线槽5所处位置距离接水槽7较远,可以较好地降低接水槽7的水洒出侵蚀到导线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架1包括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第一安装横梁12与第二安装横梁11间隔设置,第二安装横梁11设置于出风框架1的上部,第一安装横梁12设置于出风框架1的下部,且相互平行,第二安装横梁1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接水槽7可拆卸连接,接水槽7用于接收换热组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降低空调室内机200部件被水渗入而发生短路或腐蚀的风险,第一安装横梁12与空调室内机200的底盘8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相连,第一安装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相连,使得出风框架1构成围合的四边形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导风组件2可枢转地安装在出风框架1上。
继续参考图3和图5所示,第二安装横梁1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接水槽7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横梁12与空调室内机200的底盘8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第二安装横梁11可以通过与接水槽7的连接以实现对出风框架1的上部进行固定和安装,第一安装横梁12可以通过与底盘8的连接以实现对出风框架1的下部进行固定和安装,当第二安装横梁11和第一安装横梁12分别连完成后,出风框架1完成安装,通过对出风框架1的上部和下部的固定安装,使其较为稳定的安装在空调室内机200上,较好地提升出风框架1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出风框架1的螺孔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底盘8和出风框架1之间的螺孔对齐,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第二安装横梁11和第一安装横梁12可以灵活拆卸,提升出风框架1的拆卸效率,较好地提升对空调室内机200的检修效率。
导风组件2可枢转地安装在出风框架1上,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组件2可以沿第二安装横梁11的左右方向转动,以调节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使得出风方向可以左右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导风组件2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横梁11上,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横梁12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这里不做限制。
相较于传统的导风结构,其出风框架设计为“C”字型,使得出风框架稳定性较差,出风框架的螺孔不易定位,导致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较低,本申请采用的导风结构100,出风框架1为围合的四边形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对出风框架1的螺孔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底盘8和出风框架1之间的螺孔对齐,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0,通过增加设置第一安装横梁12,使得出风框架1为围合的四边形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对出风框架1的螺孔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底盘8和出风框架1之间的螺孔对齐,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通过对出风框架1的上部和下部的固定安装,使其较为稳定的安装在空调室内机200上,较好地提升出风框架1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4上的第一驱动件31和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3上的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电控盒4位于出风框架1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和电控盒4之间均连接有导线,第二安装横梁11上也可以设置有容置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的走线槽5,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走线槽5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线板51和多个第二压线板52,多个第一压线板51和多个第二压线板52沿走线槽5交错设置,第一压线板51和第二压线板52分别连接在走线槽5相对的两个侧壁,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板51设置在走线槽5下部,第二压线板52设置在走线槽5上部,由于第一压线板51与第二压线板52沿走线槽5交错设置,使得第一压线板51与第二压线板52在对面侧壁上均具有较大空隙,进而使得导线可以通过空隙嵌入至第一压线板51或第二压线板52下面,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即使导线偏离第一压线板51,也会被第二压线板52限制位置,既实现导线有序的设置在走线槽5内,又可以提升导线的稳定性,使其不易活动至走线槽5以外的地方,降低导线因走线混乱与空调室内机200部件发生缠绕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的风险,且便于导线的拆卸,提升对空调室内机200的检修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出风框架1还包括支撑件15,支撑件15位于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之间,支撑件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相连,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5为竖筋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之间的中间部位,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稳固连接,对出风框架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分担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的所受压力,并将出风框架1分为形状大小较为均等的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均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出风框架1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弯折或断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5所示,导风组件2包括导风板21和导风百叶22,第二驱动件32包括驱动导风板21转动的第一电机321和驱动导风百叶22转动的第二电机322,第一电机321为导风板21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其可以上下摆动以控制空调室内机200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第二电机322为导风百叶22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其可以左右摆动以空调室内机200在水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便于实现空调室内机200出风方向的调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自动化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第二安装横梁11上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插接部16,接水槽7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插接部16一一插接配合的多个第二插接部17,第一插接部16为围合的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第二插接部17的上下部和左右部均设置有凸起结构,提升第二插接部17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与第一插接部16进行卡接,凸起结构可以与第一插接部16的内侧抵接,提升卡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横梁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8和第二固定部19,第一固定部18和第二固定部19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横梁12的两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8和第二固定部19均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第一固定部18与第二固定部19上均设置螺孔,第一固定部18的螺孔与底盘8和面框20对应,便于螺钉同时对出风框架1、底盘8以及面框20的固定,第二固定部19的螺孔与底盘8的螺孔位置对应,便于螺钉对底盘8与出风框架1同时固定,较好地提升出风框架1的稳定性,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和拆卸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横梁12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61,多个第一卡接部61均位于第一固定部18和第二固定部19之间,底盘8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卡接部61一一卡接配合的多个第二卡接部62,第一卡接部61为卡勾结构611,第二卡接部62为围合的框形结构,卡勾结构611具有弹性,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相邻的两个卡勾结构611压向第二卡接部62,卡勾结构611发生形变,使得卡勾结构611穿过第二卡接部62,随即恢复形变,此时卡勾结构611与第二卡接部62完成卡接,进而使得第一安装横梁12与底盘8稳固连接,从而提升出风框架1的稳定性。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0。
导风结构100用于空调室内机200,导风结构100包括出风框架1和导风组件,出风框架1设于空调室内机200的第一出风口处,出风框架1包括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和支撑件15,第二安装横梁1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接水槽7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横梁12与空调室内机200的底盘8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相连,第一安装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相连,导风组件2可枢转地安装在出风框架1上,支撑件15位于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之间,支撑件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横梁12、第二安装横梁11相连。
导风结构100还包括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4上的的第一驱动件31和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3上的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与空调室内机200的电控盒4位于出风框架1的同一侧,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和电控盒4之间均连接有导线,第一安装横梁12上设置有容置第二驱动件32与电控盒4之间连接导线的走线槽5。
走线槽5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线板51和多个第二压线板52,多个所述第一压线板51和多个所述第二压线板52沿所述走线槽5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压线板51和所述第二压线板52分别连接在所述走线槽5相对的两个侧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导风结构100的空调室内机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0,通过设置导风结构100,可以对出风框架1的螺孔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底盘8和出风框架1之间的螺孔对齐,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提升出风框架1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弯折或断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稳定性,提升导线的稳定性,使其不易活动至走线槽5以外的地方,降低导线因走线混乱与空调室内机200部件发生缠绕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0的运行的风险,且便于导线的拆卸,提升对空调室内机200的检修效率,便于实现空调室内机200出风方向的调节,较好地提升空调室内机200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0,空调室内机200还包括壳体10、面框20和面板30,壳体10具有第一出风口,壳体10可以较好地降低空调室内机200因磕碰而产生的损坏,第一出风口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200产生的大量出风,满足室内的日常需求,面框20安装在壳体10上,面板30安装在面框20上,面板30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面框20与面板30之间具有与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40,第二出风口可以在第一出风口被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出风,实现空调室内机200的低噪音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导风结构,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
出风框架,所述出风框架设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框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边缘的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走线槽;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架左右两侧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位于所述出风框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电控盒之间均连接有导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连接导线沿所述走线槽走线;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出风框架上,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架还包括: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接水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线板和多个第二压线板,多个所述第一压线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压线板沿所述走线槽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走线槽相对的两个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二安装横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和导风百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所述导风百叶转动的第二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上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部一一插接配合的多个第二插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卡接配合的多个第二卡接部。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面框和面板,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面框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面框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面框与所述面板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
CN202320622292.7U 2023-03-24 2023-03-24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9572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292.7U CN219572083U (zh) 2023-03-24 2023-03-24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292.7U CN219572083U (zh) 2023-03-24 2023-03-24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083U true CN21957208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9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2292.7U Active CN219572083U (zh) 2023-03-24 2023-03-24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1063U (zh)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CN203454288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869191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4990149A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441336U (zh) 空调器
CN203298407U (zh) 空调机室外机的马达支架及空调机室外机
CN219572083U (zh)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664435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181417A (zh) 一种变频器柜
CN216244620U (zh) 一种风道换热结构、机组及电器设备
CN107421089B (zh) 一种出风板及具有该出风板的空调室内机
JP2012207801A (ja) 壁埋込型空調室内ユニット
CN20904260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3790477A (zh) 一种风道换热结构、机组及电器设备
CN211575326U (zh)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09877126U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框及空调室内机
CN209857439U (zh) 一种蒸发器侧板结构及空调器
CN105953403A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113115571A (zh) 一种纺织电气控制器散热机构
CN2048803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25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25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645639A (zh) 电机支架、底盘及空调器
CN220689305U (zh) 一种电器盒安装结构及包含其的空调外机
CN21659199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