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3061U -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3061U
CN219443061U CN202222291345.XU CN202222291345U CN219443061U CN 219443061 U CN219443061 U CN 219443061U CN 202222291345 U CN202222291345 U CN 202222291345U CN 219443061 U CN219443061 U CN 219443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ejection
hub
fixing sea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13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刘伟球
陈明理
胡斯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n Aluminium Wheel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an Aluminium Wheel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an Aluminium Wheel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nan Aluminium Wheel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13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3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3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3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包括上模固定座、上压模、下压模和下模固定座;上压模固定连接于上模固定座;上压模设有顶出模安装腔和上顶出模;上顶出模的顶部通过弹簧与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连接;下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下模固定座的顶部;下压模的顶部设有下顶出模,下顶出模与模具机台的顶出杆连接;下顶出模的中部设有中心定位柱;轮毂铸坯的中心套设于中心定位柱,使得轮毂铸坯位于下压模和上压模之间。本申请通过在上压模的底部设置上顶出模,上顶出模通过弹簧与上压模活动连接,所以可在上压模与下压模分模时,通过弹簧的恢复作用力,将轮毂快速的从上压模中自动脱出,从而加快了轮毂的脱模时间,提高了脱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旋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背景技术
旋压是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在坯料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同时,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使之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旋压可以完成各种复杂钣金零件的复杂几何特征,是一种钣金成型的特殊方法。可以利用旋压方法完成拉深、翻边、缩口、胀形和卷边等的复杂钣金零件的几何特征,旋压加工的优点是设备和模具都比较简单(没有专用的旋压机时可用车床代替),除可成形如圆筒形、锥形、抛物面形成或其它各种曲线构成的旋转体外,还可加工相当复杂形状的旋转体零件。
现有技术中,轮毂铸造旋压工艺基本都是向内轮辋方向进行单面旋压,从而需要二次旋压后轮毂才能成型,导致轮毂的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轮毂在铸造完成后,现有的旋压模具只通过上模的顶出模或下模的顶出模,将轮毂顶出脱模,然后轮毂的另一侧则需要通过机器人工的方式去脱模,从而导致脱模速度,造成脱模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解决了轮毂旋压成型效率低下,以及轮毂成型后脱模慢的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包括上模固定座、上压模、下压模和下模固定座;所述上压模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座的底部;所述上压模的底部设有顶出模安装腔和上顶出模;所述上顶出模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连接;所述下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的顶部;所述下压模的顶部设有下顶出模,所述下顶出模与模具机台的顶出杆连接;所述下顶出模的中部设有中心定位柱;轮毂铸坯的中心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柱,使得所述轮毂铸坯位于所述下压模和所述上压模之间。
具体地,所述上压模的底部还设有顶出限位环;所述顶出限位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顶出限位环固定安装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所述上顶出模位于所述顶出限位环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之间;所述顶出限位环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出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的顶部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之间留有活动间隙L;所述上顶出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出限位部,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通过所述弹簧可在所述活动间隙L内上下移动;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的底面位于所述上压模的底面下方;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的底面与所述上压模的底面平齐或位于所述上压模的上方。
更优地,所述上压模的中部还设有中心定位套;所述中心定位套的顶部与所述上模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套的底部贯穿所述上顶出模的内部;所述中心定位套的底部设有第一中心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定位套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限位部,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上模连接座的底部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卡装的第一限位凹腔,所述第一限位凹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通的第二连接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定位柱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限位部,所述第二凸起限位部的左侧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下顶出模的中部设有第二限位凹腔;所述第二限位凹腔的底部设有第四连接通孔;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为位于所述下顶出模的中心,所述第四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模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模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模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上压模的底部设置上顶出模,所述上顶出模通过弹簧与所述上压模活动连接,所以可在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分模时,通过弹簧的恢复作用力,将轮毂快速的从上压模中自动脱出,从而加快了轮毂的脱模时间,提高了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顶出模脱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顶出模在旋压模具合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顶出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包括上模固定座1、上压模2、下压模3和下模固定座4;所述上压模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座1的底部;所述上压模2的底部设有顶出模安装腔20和上顶出模21;所述上顶出模21的顶部通过弹簧210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的顶面连接;所述下压模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4的顶部;所述下压模3的顶部设有下顶出模31,所述下顶出模31与模具机台的顶出杆连接;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部设有中心定位柱311;轮毂铸坯5的中心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柱311,使得所述轮毂铸坯5位于所述下压模3和所述上压模2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分别通过所述上模固定座1和所述下模固定座4与机台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上压模2与所述下压模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旋压成型面。所述轮毂铸造的具体过程如下,所述轮毂铸坯5的中心套设于所述下压模3的中心定位柱311上,使得所述轮毂铸坯5处于整个旋压模具的中,确保轮毂铸造均匀。所述轮毂铸坯5安装于所述中心定位柱311后,所述机台驱动所述上模固定座1和所述下模固定座4,使得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进行合模,并且所述机台通过上模固定座1和所述下模固定座4带动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进行高速转动,从而对位于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之间的轮毂铸坯5进行旋压,以此达到双面旋压效果,提高所述轮毂旋压成型的速度,提高所述轮毂旋压成型的效率。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压模2的顶部设有上顶出模21,所述上顶出模21在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合模前,所述上顶出模21的底面凸出至所述上压模2的底面下方;所述上顶出模21在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合模后,受到下压模3的挤压作用下,所述上顶出模21缩回至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内,且所述上顶出模21的底面位于所述上压模2的底面上方或上顶出模21的底面位与所述上压模2的底面平齐。在所述轮毂旋压成型后,所述上压模2与所述下压模3分模后,由于所述上顶出模21失去所述下压模3的挤压力,所以在弹簧210的恢复下,所述上顶出模21向下弹出,从而使得所述轮毂从所述上压模2中快速脱模。在所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完全分模后,此时轮毂已经从所述上压模2中脱模出来,而所述下压模3在完全分模后,则由机台的顶出杆推动所述下压模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轮毂从所述下压模3中脱出,从而完成所述轮毂的脱模。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所述上压模2的底部设置上顶出模21,所述上顶出模21通过弹簧210与所述上压模2活动连接,所以可在所述上压模2与下压模3分模时,通过弹簧210的恢复作用力,将轮毂快速的从上压模2中自动脱出,从而加快了轮毂的脱模时间,提高了脱模效率。
具体地,所述上压模2的底部还设有顶出限位环22,;所述顶出限位环22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的顶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顶出限位环22固定安装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所述上顶出模21位于所述顶出限位环22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之间;所述顶出限位环22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出限位部221,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的顶部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的顶面之间留有活动间隙L;所述上顶出模21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出限位部211,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211通过所述弹簧210的伸缩可在所述活动间隙L内上下移动;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211与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21的底面位于所述上压模2的底面下方;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211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的顶面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21的底面与所述上压模2的底面平齐或位于所述上压模2的上方。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顶出模21的安装过程如下:所述上顶出模21首先通过弹簧210安装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内,然后再将所述顶出限位环22套设于所述上顶出模21的内部,并且所述顶出限位环22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所述上压模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上顶出模21限位安装于所述顶出限位环22与所述上压模2之间,这样设置目的保证所述弹簧210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伸缩,从而确保弹簧210只带动所述上顶出模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不会左右晃动而与所述上压模2进行碰撞,从而减少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上顶出模21的磨损,延长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上顶出模21之间的使用寿命。更优地,在所述顶出限位环22的底部还设有第一凸出限位部221,而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20的顶面之间设有活动间隙L,而所述上顶出模21的第二凸出限位部211只能在所述活动间隙L内活动,从而限制所述上顶出模21向下移动的距离。因为不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的限位,所述上顶出模21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拉伸所述弹簧210,使得弹簧210过于拉伸,从而损耗弹簧210,所以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221与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211之间的限位作用,避免所述上顶出模21过于拉伸所述弹簧210,避免弹簧210受损,从而确保所述上压模2能够顺利将轮毂进行脱模。
更优地,所述上压模2的中部还设有中心定位套23;所述中心定位套23的顶部与所述上模固定座1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套23的底部贯穿所述上顶出模21的内部;所述中心定位套23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到中心定位柱311卡装的第一中心定位孔231。如图5所示,在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合模时,所述中心定位柱311的顶部卡装于所述第一中心定位孔231内,确保了所述上压模2的中心和所述下压模3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轮毂铸坯5在双面旋压均匀,保证轮毂旋压成型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定位套23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限位部232,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232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233;所述上模连接座的底部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232卡装的第一限位凹腔,所述第一限位凹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33连接通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上模连接座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精准的加工,在所述上模连接座的底部中心加工出了所述第一限位凹腔,而所述中心定位套23通过将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232卡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凹腔,从确保所述中心定位套23位于整个模具的中心。在将所述中心定位套23卡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凹腔后,在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得所述中心定位套23稳固地位于所述模具的中心,从而确保轮毂铸造的精准。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定位柱311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限位部312,所述第二凸起限位部312的左侧设有第三连接孔313;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部设有第二限位凹腔321;所述第二限位凹腔321的底部设有第二中心定位孔322和有第四连接通孔323;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322为位于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心,所述第四连接通孔323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322的左侧。
如图6所示,因为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322位于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心,所以只需要将所述中心定位柱311的第二凸起限位部312卡装于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322内,即可保证所述中心定位柱311位于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心上,然后再通过所述螺栓等连接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孔313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即可将所述中心定位固定与所述下顶出模31的中心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模2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固定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模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模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均是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上模固定座1和所述下模固定座4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目的是在加工不同尺寸的轮毂时,只需将拧松螺栓,即可将所述上压模2所述下压模3分别上模固定座1和所述所述下模固定拆卸下来,然后再换上相符合的上压模2和下压模3即可,从而减少了上压模2和所述下压模3的安装拆卸时间,提高更换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固定座、上压模、下压模和下模固定座;
所述上压模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座的底部;
所述上压模的底部设有顶出模安装腔和上顶出模;
所述上顶出模的顶部通过弹簧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连接;
所述下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的顶部;
所述下压模的顶部设有下顶出模,所述下顶出模与模具机台的顶出杆连接;
所述下顶出模的中部设有中心定位柱;
轮毂铸坯的中心套设于所述中心定位柱,使得所述轮毂铸坯位于所述下压模和所述上压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的底部还设有顶出限位环;
所述顶出限位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顶出限位环固定安装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
所述上顶出模位于所述顶出限位环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之间;
所述顶出限位环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出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的顶部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之间留有活动间隙L;
所述上顶出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出限位部,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通过所述弹簧可在所述活动间隙L内上下移动;
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限位部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的底面位于所述上压模的底面下方;
当所述第二凸出限位部与所述顶出模安装腔的顶面接触时,所述上顶出模的底面与所述上压模的底面平齐或位于所述上压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的中部还设有中心定位套;
所述中心定位套的顶部与所述上模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套的底部贯穿所述上顶出模的内部;
所述中心定位套的底部设有第一中心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套的顶部设有第一凸起限位部,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
上模连接座的底部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限位部卡装的第一限位凹腔,所述第一限位凹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通的第二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柱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限位部,所述第二凸起限位部的左侧设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下顶出模的中部设有第二限位凹腔;
所述第二限位凹腔的底部设有第四连接通孔;
第二中心定位孔为位于所述下顶出模的中心,所述第四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定位孔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模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模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222291345.X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Active CN219443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1345.XU CN21944306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1345.XU CN21944306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3061U true CN219443061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7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1345.XU Active CN21944306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3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3237B (zh) 一种低成本轮毂旋压工艺
CN102626741A (zh) 用于侧壁带齿形壳体的拉深复合成形模具
CN101648236A (zh) 管端成型装置
CN113102532B (zh)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薄壁锥形壳体省力成形方法
CN206316303U (zh) 结合齿轮小齿圈径向楔压模
CN201482848U (zh) 管端成型装置
CN219443061U (zh)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CN219335608U (zh) 一种轮毂双面旋压模具
CN111468653A (zh) 一种用于生产轴承环锻件的碾环工装
CN214982933U (zh) 前大灯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3671644U (zh) 一种正反轮辋毛坯加工模具
CN213701464U (zh) 一种螺栓生产用的挤压复合模
CN113399611A (zh) 基于摩擦压力机的花键毂锻造工艺
CN112238185B (zh) 一种用于成型锥形薄壁零件的冲压模具
CN2472907Y (zh) 带芯脱模塑料球阀模具
CN221212452U (zh) 水封自动顶出模具
CN109290448A (zh) 一种汽车侧围锥形旋转凸轮机构
CN111822576A (zh) 一种带油槽空心轴的旋压加工方法
CN211054272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模具
CN218079871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生产用旋压装置
CN220591377U (zh) 一种汽车锥形管自动加工翅片设备
CN216911971U (zh) 用于摩擦压力机花键毂锻造的减震式模具装置
CN114030147B (zh) 一种耳机外壳生产用辅助脱模装置
CN204585739U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挂机接收板支架模具
CN215396652U (zh) 一种前大灯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