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9089U - 一种极片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9089U
CN219419089U CN202320386238.7U CN202320386238U CN219419089U CN 219419089 U CN219419089 U CN 219419089U CN 202320386238 U CN202320386238 U CN 202320386238U CN 219419089 U CN219419089 U CN 219419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current collector
adhesive
active material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62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哲勋
刘宏勇
祝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62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9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9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9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及电池,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第一侧边设置有极耳模切区;粘性底涂涂层,涂设在所述极耳模切区中;活性物质层,涂设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粘性底涂涂层上,且所述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粘性底涂涂层。本实施例的极片及电池,设置有增加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粘结力的粘性底涂涂层,粘结力的增大活性物质层在模切过程中更不易发生掉粉或者出现毛刺,从而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及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电池。
背景技术
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设在集流体至少一侧面上活性物质层。
现有技术中,极片需要模切形成极耳。由于活性物质层和集流体的粘结力较小,模切过程中活性物质层容易出现掉粉和毛刺问题,粉末掉进电芯、毛刺会刺穿隔膜将导致电芯内部微短路,从而降低电池的生产良率及安全性能。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极片及电池,以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和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及电池,以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和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包括:
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第一侧边设置有极耳模切区;
粘性底涂涂层,涂设在所述极耳模切区中;
活性物质层,涂设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粘性底涂涂层上,且所述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粘性底涂涂层;
其中,所述粘性底涂涂层用于增加所述集流体和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粘结力。
可选地,所述集流体侧边的设置有未涂覆区,所述极耳模切区与所述未涂覆区相邻。
可选地,所述粘性底涂涂层呈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粘性底涂涂层呈矩形。
可选地,所述粘性底涂涂层包括粘接剂、导电剂和阻燃剂。
可选地,所述集流体还具有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有分切区,所述分切区平行于所述集流体的长度方向;
所述分切区上涂设有所述粘性底涂涂层,所述分切区与所述极耳模切区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分切区与所述极耳模切区之间涂覆有活性物质层,且所述活性物质层涂设于所述极耳模切区的粘性底涂涂层之上和所述分切区的粘性底涂涂层之上。
可选地,所述极耳模切区关于所述分切区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粘性底涂涂层的厚度为0.5-2.0mm。
可选地,所述粘性底涂涂层的宽度为2-10mm。
一种电池,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增加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粘结力的粘性底涂涂层,粘结力的增大使活性物质层在模切过程中更不易发生掉粉或者出现毛刺,从而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分切的极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涂设有活性物质层的未分切的极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完成模切后且未分切的极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完成模切和分切后的极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集流体;2、粘性底涂涂层;3、活性物质层;11、极耳模切区;12、未涂覆区;13、分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能有效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改善电芯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5,极片包括集流体1、粘性底涂涂层2和活性物质层。
集流体1的一侧设置有极耳模切区11,粘性底涂涂层2涂设在极耳模切区11中;活性物质层3,涂设于集流体1和粘性底涂涂层2上,且活性物质层3覆盖粘性底涂涂层2;其中,粘性底涂涂层2用于增加集流体1和活性物质层3之间的粘结力。
需要说明的是,粘性底涂涂层2有效增加了活性物质层3和集流体1之间的粘结力。在切刀冲切过程中,粘结力能有效粘住活性物质层3,有效降低了活性物质层在冲切中的变形程度,从而能有效减少粉末和毛刺的产生,增加电芯的生产良率,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还需补充说明的是,图1中靠近未涂覆区12虚线是极耳模切区11的边界线,且未涂覆区12和粘性底涂涂层2之间结合线为极耳模切区11的边界线。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粘性底涂涂层2包括粘接剂、导电剂和阻燃剂。
粘接剂至少包括SBR、PVDF等粘结剂。其中,SBR中文名称为丁苯乳胶,是一种水基粘合剂,少量使用即可有效提升粘接强度,使集流体1和活性物质层3的粘结力有效增加;PVDF的中文名称为聚偏氟乙烯,也同样具备良好的粘结效果。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等,用于提升粘性底涂涂层2的导电性能,从而确保电芯的电化学能力。阻燃剂为PTC(posit i ve temperature coeff i c i ent)材料、TMP磷酸三甲酯和TEP磷酸三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PTC材料能在电池温度上升后,增大粘性底涂涂层2的电阻,抑制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电池安全性能;TMP和TEP均属于业内常见的阻燃剂,因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集流体1侧边的设置有未涂覆区12,极耳模切区11与未涂覆区相邻。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模切时,切刀同时冲切在未涂覆区12和极耳模切区11上,从而形成极耳,冲切后的产品如图4所示,极片两侧边缘凸出的部位即为极耳。需要说明的是,冲切过程中,冲切到活性物质层3的位置也同时冲切到粘性底涂涂层2,从而能有效减少粉末和毛刺的产生。
可选地,粘性底涂涂层2呈网状结构,这有利于减少底涂物质的使用,同时使活性物质层3在极耳模切区11直接接触到集流体1,在有效增加集流体1和活性物质层3的粘结力的同时能有效保障活性物质层3的电化学能力。
可选地,粘性底涂涂层2呈矩形。如图3,极耳模切区11为箭头所指的黑色区域所占区域,粘性底涂涂层2涂设在该区域中。
可选地,集流体1还设置有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有分切区13,分切区13平行于集流体1的长度方向;分切区13上涂设有粘性底涂涂层2,分切区13与极耳模切区11间隔设置。
如图1,为非成品极片未经裁切时的状态,极片最中间两条虚线所围区域为分切区13。一般地,在完成极耳模切后,分切切刀沿图1中的中心线位置切开极片,即分切切刀从分切区切下,切开得到两片相互对称的成品极片,即得到所需的极片。如图5,裁切后的成品极片的相对的两侧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可选地,分切区13与极耳模切区11之间涂覆有活性物质层3,且活性物质层3涂设于极耳模切区11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和分切区13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活性物质层3覆盖在极耳模切区11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和分切区13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切刀模切过程中,先模切至活性物质层3,然后再模切至粘性底涂涂层2,最后模切至集流体1。需要说明的是,在模切粘性底涂涂层2时,同时会模切活性物质层3。特别是在同步模切活性物质层3和粘性底涂涂层2时,极片所掉落的粉末极少。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极耳模切区11关于分切区13对称设置。
可选地,粘性底涂涂层2的厚度为0.5-2.0mm。一方面,0.5-2.0mm粘性底涂涂层2不易影响活性物质层3的涂覆,容易被活性物质层3完全覆盖,且已经能实现较好的提升集流体1和活性物质层3之间粘结力的作用。需要补充的是,厚度是指在垂直于集流体1侧面方向上的数值,此处的侧面是指集流体1设置有粘性底涂涂层2的顶面。
可选地,粘性底涂涂层2的宽度为2-10mm。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可以根据实际加工精度进行设定,如模切切刀和分切切刀的加工精度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粘性底涂涂层2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宽度是图3中从上至下的计算的,分切区13的宽度明显大于极耳模切区11的宽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极片为负极片,活性物质层3为负极活性物质涂设而成的。负极极片中,硬碳活性物质与集流体1之间的粘附力较差,粘性底涂涂层2能有效提升硬碳活性物质和集流体1之间的粘结力,从而能有效减少粉末的产生。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集流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底涂涂层2,且集流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活性物质层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有如实施例一的极片。
电池还包括电芯、壳体和顶盖,电芯设置在壳体中,顶盖和壳体密封电芯,电芯包括有如实施例一的极片。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1),所述集流体(1)的第一侧边设置有极耳模切区(11);
粘性底涂涂层(2),涂设在所述极耳模切区(11)中;
活性物质层(3),涂设于所述集流体(1)和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上,且所述活性物质层(3)覆盖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侧边的设置有未涂覆区(12),所述极耳模切区(11)与所述未涂覆区(12)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呈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还具有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设置有分切区(13),所述分切区(13)平行于所述集流体(1)的长度方向;
所述分切区(13)上涂设有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所述分切区(13)与所述极耳模切区(11)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区(13)与所述极耳模切区(11)之间涂覆有活性物质层(3),且所述活性物质层(3)涂设于所述极耳模切区(11)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和所述分切区(13)的粘性底涂涂层(2)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模切区(11)关于所述分切区(13)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的厚度为0.5-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底涂涂层(2)的宽度为2-10mm。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极片。
CN202320386238.7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极片及电池 Active CN219419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6238.7U CN21941908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极片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6238.7U CN21941908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极片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9089U true CN21941908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6238.7U Active CN219419089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极片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9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0066A (zh) 极片及具有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
CN102593500A (zh) 二次电池
JP2012003970A (ja) 二次電池用金属箔および二次電池
CN211578881U (zh) 一种降低电池自放电和提升电池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极组
CN216054791U (zh) 复合箔材、电池极片及二次电池
CN104588488B (zh) 多孔金属箔的制造方法
CN111540908A (zh) 一种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N105845885B (zh) 一种用于叠片电池的极片
CN103782419A (zh) 制造电池电极的方法
CN212033170U (zh) 一种单层隔膜的锂电池结构
CN113066986A (zh) 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极片
CN114005991A (zh) 复合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16084939U (zh) 极片带料、极片单体及电池
CN219419089U (zh) 一种极片及电池
CN113812016B (zh) 极片、应用该极片的电极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3764676A (zh) 一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极片
CN104752703A (zh) 一种多孔类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211125818U (zh) 一种由三维预涂极片制成的电池
KR100303829B1 (ko) 리튬폴리머전지및그제조방법
WO2020130001A1 (ja) 二次電池用の電極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CN205943774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容器的集流体
CN112447938A (zh) 一种叠片式锂电池的电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H11288723A (ja) 電気化学素子用集電体
CN218867148U (zh) 一种极片及电池
JP3701900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