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2273U -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2273U
CN219402273U CN202320658845.4U CN202320658845U CN219402273U CN 219402273 U CN219402273 U CN 219402273U CN 202320658845 U CN202320658845 U CN 202320658845U CN 219402273 U CN219402273 U CN 219402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pin
thimble
backboard
plan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88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明
郭伟峰
肖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engruiche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ngruiche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ngruiche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ngruiche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88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2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2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2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包括:第一顶针背板,穿设有平面顶针和深腔顶针,且平面顶针能够相对第一顶针背板活动;第二顶针背板,与第一顶针背板连接,且朝向第一顶针背板的一面设有安装通槽,安装通槽内设有朝内延伸的抵止部;延时顶出件,位于安装通槽内,延时顶出件朝向平面顶针的一端具有延时部,延时部沿延时顶出件的周侧方向凸出,且能够与抵止部抵接;弹性件,位于延时件与抵止部之间,将延时件抵离抵止部以接近深腔顶针。通过在第二顶针背板上设置延时顶出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势能,深腔顶针与平面顶针能够将产品的各部分同时顶出,以避免平面顶针预先顶出一定距离造成产品的平面变形。

Description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顶出结构及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主要应用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对应的压铸工艺,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压铸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脱模,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一定的顶出机构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顶出机构一般由多个顶针构成,且尽可能地会覆盖产品的多个区域,从而实现能够将产品的各个部位同时顶出模具,以避免单个区域在顶出时预先脱离模具,出现变形现象。
如图1所示,为一种通过压铸模具生产的产品,其结构相对复杂,且壁厚不均匀,产品局部模腔较深。上述产品铸造完成后,在进行脱模时,由于产品的壁厚差较大,且具有较深的模腔,若采用多个顶杆同时顶出,位于深腔位置的顶杆,由于遭受一定的阻力,故难以保证与其余顶杆同时顶出,即会滞后顶出,这就导致产品的平面部分由于相对深腔部分预先受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最终出现产品的损坏,产品的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平面顶针、深腔顶针将产品的各部分同时顶出的压铸模具顶出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针背板,所述第一顶针背板上穿设有平面顶针和深腔顶针,所述平面顶针和深腔顶针中至少所述平面顶针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顶针背板活动;
第二顶针背板,所述第二顶针背板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一顶针背板的一面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与所述平面顶针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通槽内设有朝内延伸的抵止部,所述抵止部位于所述安装通槽远离所述第一顶针背板的一端;
延时顶出件,所述延时顶出件位于所述安装通槽内,所述延时顶出件能够相对所述安装通槽活动,所述延时顶出件朝向所述平面顶针的一端具有延时部,所述延时部沿所述延时顶出件的周侧方向凸出,且能够与所述抵止部抵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延时顶出件与所述抵止部之间,将所述延时顶出件抵离所述抵止部以接近所述深腔顶针。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通槽在所述第二顶针背板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延时顶出件在所述第二顶针背板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投影的尺寸,且所述第一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投影。
作为优选,所述抵止部沿所述安装通槽的周侧朝内延伸以形成导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的自由长度与所述延时部的长度之和为第一长度,所述抵止部至所述安装通槽朝向所述第一顶针背板的开口处的间距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针背板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的一面设有深腔限位槽,所述深腔顶针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深腔限位部,所述深腔限位部位于所述深腔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针背板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的一面设有平面限位槽,所述平面顶针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平面限位部,所述平面限位部位于所述平面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针背板与所述第二顶针背板为可分离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针背板与所述第二顶针背板上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配合槽。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通过在第二顶针背板上设置延时顶出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势能,深腔顶针与平面顶针能够将产品的各部分同时顶出,以避免平面顶针预先顶出一定距离造成产品的平面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铸模具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所示压铸模具顶出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2所示压铸模具顶出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压铸模具顶出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如图2所示压铸模具顶出机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顶针背板;2、第二顶针背板;3、延时顶出件;4、弹性件;5、平面顶针;6、深腔顶针;7、安装通槽;701、第一通槽;702、第二通槽;8、抵止部;9、延时部;10、深腔限位槽;11、深腔限位部;12、平面限位槽;13、平面限位部;14、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图6,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背板1、第二顶针背板2、延时顶出件3和弹性件4,第一顶针背板1上穿设有平面顶针5和深腔顶针6,且平面顶针5和深腔顶针6中至少平面顶针5能够相对第一顶针背板1活动;应当理解的是,平面顶针5与深腔顶针6的数量以及位置由所需脱模的产品形状进行适配设置,本实施例中仅以存在壁厚差较大、模腔较深的产品进行说明。可以得知的是,第一顶针背板1上设有多个孔或槽,以能够供平面顶针5和深腔顶针6穿设,其中,对于平面顶针5,其必然为孔或通槽,以使得平面顶针5能够相对第一顶针背板1进行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能够相对第一顶针背板1进行活动指至少沿两个方向均能活动。
第二顶针背板2与第一顶针背板1连接,且朝向第一顶针背板1的一面设有安装通槽7,安装通槽7与平面顶针5的位置对应,安装通槽7内设有朝内延伸的抵止部8,抵止部8位于安装通槽7远离第一顶针背板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通槽7的截面一般呈近似的T字型,为了表述,本实施例中,将安装通槽7具有抵止部8的一部分定义为第一通槽701,将安装通槽7的剩余部分定义为第二通槽702。
延时顶出件3位于安装通槽7内,延时顶出件3能够相对安装通槽7活动,延时顶出件3朝向平面顶针5的一端具有延时部9,延时部9沿延时顶出件3的周侧方向凸出,且能够与抵止部8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延时部9仅能在第二通槽702内进行活动,延时顶出件3的剩余部分则能够在第一通槽701和第二通槽702内均活动。延时顶出件3能够沿远离第一顶针背板1的方向进行活动,直至延时部9与抵止部8抵接,延时顶出件3能够沿靠近第一顶针背板1的方向进行活动,并能够完全移出安装通槽7。
弹性件4位于延时顶出件3与抵止部8之间,将延时顶出件3抵离抵止部8以接近深腔顶针6;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顶出动作时,平面顶针5会相对第一顶针背板1进行活动并进入第二顶针背板2上的安装通槽7内,抵接延时部9,并带动延时顶出件3同步运动,此时弹性件4压缩,即部分顶出力用于压缩弹性件4,从而使得平面顶针5相较深腔顶针6的力减少,起到一定的延时作用,深腔顶针6能够与平面顶针5同时将产品顶出。更为具体地,弹性件4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通过在第二顶针背板2上设置延时顶出件3,利用弹性件4的弹性势能,深腔顶针6与平面顶针5能够将产品的各部分同时顶出,以避免平面顶针5预先顶出一定距离造成产品的平面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具体地,安装通槽7在第二顶针背板2与第一顶针背板1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一投影,延时顶出件3在第二顶针背板2与第一顶针背板1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的尺寸大于第二投影的尺寸,且第一投影覆盖第二投影;应当得知的是,由于延时顶出件3需要在安装通槽7内进行程度的活动,故若第一投影小于第二投影的尺寸,则无法满足活动的需求,若第一投影等于第二投影的尺寸,仍然可能会使得延时部9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影响平面顶针5的顶针动作。
具体地,参照图4,抵止部8沿安装通槽7的周侧朝内延伸以形成导向槽(在本实施例中,即代表上述第一通槽701)。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槽通常与延时顶出件3的形状是相同的,更为具体地,一般指横截面的形状,且导向槽的尺寸通常略大于延时顶出件3,使得延时顶出件3的移动轨迹是相对确定的,以尽可能使得平面顶针5的移动方向与弹簧的压缩方向相同,确保延时作用。
具体地,参照图5,弹性件4的自由长度与延时部9的长度之和为第一长度,抵止部8至安装通槽7朝向第一顶针背板1的开口处的间距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时,在初始状态下,延时顶出件3完全位于安装通槽7内,且与平面顶针5存在一定的距离,即延时距离,在顶出动作时,平面顶针5需要预先运动完上述延时距离,再抵接延时部9,从而使得深腔顶针6能够预先运动上述延时距离,该延时距离可参照产品深腔的具体尺寸进行设置,以进一步地确保平面顶针5、深腔顶针6能够同时将产品顶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具体地,参照图6,第一顶针背板1朝向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面设有深腔限位槽10,深腔顶针6朝向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深腔限位部11,深腔限位部11位于深腔限位槽10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深腔限位槽10与深腔限位部11的配合,能够使得深腔顶针6不会自远离第二顶针背板2的方向脱离出第一顶针背板1,且使得深腔顶针6与第一顶针背板1的连接方式为可分离式连接,以利于后续组装与调整。与上述深腔顶针6类似的,第一顶针背板1朝向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面设有平面限位槽12,深腔顶针6朝向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平面限位部13,平面限位部13位于平面限位槽12内。通过平面限位槽12与平面限位部13的配合,能够使得平面顶针5不会自远离第二顶针背板2的方向脱离出第一顶针背板1。
具体地,第一顶针背板1与第二顶针背板2为可分离式连接。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接等形式。仅需满足第一顶针背板1与第二顶针背板2能够两者固定,且经由一定的工序亦能相互分离即可。该种连接方式,使得延时顶出件3以及深腔顶针6、平面顶针5更易安装。
具体地,第一顶针背板1与第二顶针背板2上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配合槽1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配合槽14可使得本实施例中压铸模具顶出机构能够与其余设备进行配合使用,例如可应用于自身的夹持、或是对其余部件的导向、或是与其余部件的组装配合等,这里不再一一穷举说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顶针背板(1),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上穿设有平面顶针(5)和深腔顶针(6),所述平面顶针(5)和深腔顶针(6)中至少所述平面顶针(5)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活动;
第二顶针背板(2),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的一面设有安装通槽(7),所述安装通槽(7)与所述平面顶针(5)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通槽(7)内设有朝内延伸的抵止部(8),所述抵止部(8)位于所述安装通槽(7)远离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的一端;
延时顶出件(3),所述延时顶出件(3)位于所述安装通槽(7)内,所述延时顶出件(3)能够相对所述安装通槽(7)活动,所述延时顶出件(3)朝向所述平面顶针(5)的一端具有延时部(9),所述延时部(9)沿所述延时顶出件(3)的周侧方向凸出,且能够与所述抵止部(8)抵接;
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延时顶出件(3)与所述抵止部(8)之间,将所述延时顶出件(3)抵离所述抵止部(8)以接近所述深腔顶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槽(7)在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延时顶出件(3)在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接触的平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投影的尺寸,且所述第一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部(8)沿所述安装通槽(7)的周侧朝内延伸以形成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的自由长度与所述延时部(9)的长度之和为第一长度,所述抵止部(8)至所述安装通槽(7)朝向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的开口处的间距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面设有深腔限位槽(10),所述深腔顶针(6)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深腔限位部(11),所述深腔限位部(11)位于所述深腔限位槽(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面设有平面限位槽(12),所述平面顶针(5)朝向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的一端设有沿周向凸出的平面限位部(13),所述平面限位部(13)位于所述平面限位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与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为可分离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背板(1)与所述第二顶针背板(2)上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配合槽(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
10.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压铸模具顶出机构。
CN202320658845.4U 2023-03-29 2023-03-29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Active CN219402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8845.4U CN219402273U (zh) 2023-03-29 2023-03-29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8845.4U CN219402273U (zh) 2023-03-29 2023-03-29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2273U true CN21940227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8845.4U Active CN219402273U (zh) 2023-03-29 2023-03-29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2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0722U (zh) 一种新型二级顶出机构
CN219402273U (zh) 压铸模具顶出机构及铸造模具
CN113320079A (zh) 一种汽车电池组件嵌件产品注塑模具及方法
CN210188230U (zh) 一种连接器高精度冲压模具
CN217223557U (zh) 一种重力铸造顶出机构及模具
CN101947823A (zh) 侧面带斜孔产品的模具的弹针抽芯结构
CN216992904U (zh) 注塑模具的定模斜顶顶出机构
CN213797907U (zh) 易于脱模的外壳零件注塑模具
CN210817392U (zh) 压铸模具
CN212097386U (zh) 一种插销式锁模机构
CN112059142A (zh) 一种铸造模具抽长抽芯针结构
CN107364088B (zh) 防止抽芯后退时注塑件粘模的止退机构
CN201712092U (zh) 二次顶出强脱机构
CN217373091U (zh) 模具动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CN111516219B (zh) 模具的抽芯结构
CN213137666U (zh) 一种模具顶块抽芯脱模机构
CN22083786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压铸模具斜顶结构
CN211993776U (zh) 一种纸篓成型模具
CN218399274U (zh) 双向顶出模具
CN220163104U (zh) 具有深腔的塑胶件的成型结构
CN220923159U (zh) 一种便于在深腔安装嵌件的模具
CN213166662U (zh) 一种模具前模弹块斜顶脱模机构
CN216968543U (zh) 一种防止产品粘连的斜弹顶模具结构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16914972U (zh) 一种模具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