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5039U -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5039U
CN219395039U CN202320496366.7U CN202320496366U CN219395039U CN 219395039 U CN219395039 U CN 219395039U CN 202320496366 U CN202320496366 U CN 202320496366U CN 219395039 U CN219395039 U CN 219395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il
cavity
sound
shel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63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庭轩
黄日华
夏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ang Acoustic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ang Acoustic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ang Acoustic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ang Acoustic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63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5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5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5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包括壳体、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设置有第一开口,内壳设置有第二开口;外壳的腔室包括第一导流腔和第一出音腔,第一导流腔靠近第一出音腔的一侧为过渡面,使得第一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第一出音腔的直径相当;内壳的腔室包括第二导流腔和第二出音腔,第二导流腔靠近第二出音腔的一侧也为过渡面,使得第二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第二出音腔的直径相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的音腔中分别设置过渡面,使得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少,保证各个频段的声音清晰的传入到耳道,保持各个频段声音的一致性,带来良好声场体验,缔造出高品质音质。

Description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子产品,传统的扬声器通常都是设置一个振动***以及与其配合的磁路***,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做到低频和高频都很出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扬声器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扬声器能够兼顾低音和高音,因此现有技术对传统的单***扬声器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双动圈扬声器,均包括两个振动***和两个磁路,能够兼容低音和高音。
但是现有的多数双动圈扬声器的两个扬声器共用一个音腔,两个动圈发出在声音在音腔中即混合,相互产生干扰,传到耳道中时,音质发生变化较大,不能满足用户对于高品质音质扬声器的需求。另外,扬声器音腔中部分通道通过直角进行转折,声音在传递时能量损失较大,进一步影响音质。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现有的多数双动圈扬声器共用音腔,不同频段声音在音腔中混合,相互干扰,以及音腔中直角传输通道影响音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所述第二动圈与所述第一动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动圈与所述第一动圈频率不同,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留有间隙,且通过连接块间断连接,所述外壳在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壳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腔室从内到所述第一开口依次为第一容置腔、第一导流腔和第一出音腔,所述第一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导流腔和所述第一出音腔为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的通道,所述第一导流腔靠近所述第一出音腔的一侧为过渡面,使得所述第一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所述第一出音腔的直径相当;所述内壳的内部腔室从内到所述第二开口依次为第二容置腔、第二导流腔和第二出音腔,所述第二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导流腔靠近第二出音腔的一侧也为过渡面,使得所述第二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所述第二出音腔的直径相当。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一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后壳上。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内壳包括第二前壳和第二后壳,所述第二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后壳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后壳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动圈的端部卡合在所述容置槽中。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第一动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动圈的直径。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第一动圈为中低频动圈,所述第二动圈为高频动圈。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台阶的底部齐平,所述台阶上设置有防尘网。
上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开口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耳帽。
进一步,所述耳帽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耳帽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卡槽卡合的卡环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是同轴设计的双动圈,进行二路分频,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其中一个负责高频,另一个负责中低频,根据不同的频响要求和材质特性,分别设计和制作独立的顶级中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发挥大小双动圈的各自优势,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是串联的独立腔体结构,即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两者发出的声音分别通过各自的音腔输出到耳道中混合,相较于单音圈耳机音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的音腔中分别设置过渡面,使得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少,保证各个频段的声音清晰的传入到耳道,同时还保持各个频段声音的一致性,带来良好声场体验,缔造出高品质音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壳体;101、外壳;1011、第一开口;1012、第一容置腔;1013、第一导流腔;1014、第一出音腔;1015、过渡面;1016、第一前壳;1017、第一后壳;1018、台阶;1019、环形卡槽;102、内壳;1021、第二开口;1022、第二容置腔;1023、第二导流腔;1024、第二出音腔;1025、第二前壳;1026、第二后壳;1027、容置槽;2、第一动圈;3、第二动圈;4、防尘网;5、耳帽;501、卡环。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或“设置”或“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的含义是二或二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或一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第二动圈3与第一动圈2同轴设置,且第二动圈3与第一动圈2频率不同,壳体1包括外壳101,设置于外壳101内部的内壳102,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留有间隙,且通过连接块间断连接,外壳101在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1011,内壳102在第一开口1011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1021;外壳101的内部腔室从内到第一开口1011依次为第一容置腔1012、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第一动圈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2中,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为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的通道,第一导流腔1013靠近第一出音腔1014的一侧为过渡面1015,使得第一导流腔1013直径逐渐减小与第一出音腔1014的直径相当;内壳102的内部腔室从内到第二开口1021依次为第二容置腔1022、第二导流腔1023和第二出音腔1024,第二动圈3设置在第二容置腔1022中,第二导流腔1023靠近第二出音腔1024的一侧也为过渡面1015,使得第二导流腔1023直径逐渐减小与第二出音腔1024的直径相当。
本实例中,通过将壳体1分为内壳102和外壳101,分别将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分别设置在外壳101和内壳102中,且内壳102设置在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之间,使得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相对独立。一方面外壳101和内壳102中分别设置了第一容置腔1012和第二容置腔1022,第一容置腔1012和第二容置腔1022分别用于放置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并对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进行防护;另一方面,第一动圈2的音腔和第二动圈3的音腔被内壳102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音腔,因此减小了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就减小了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发出的声音之间的相互干扰。另外,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是同轴设计的双动圈,也进行了二路分频。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其中一个负责高频,另一个负责中低频,根据不同的频响要求和材质特性,分别设计和制作独立的顶级中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发挥大小双动圈的各自优势。如第一动圈2为中低频动圈,第二动圈3为高频动圈。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是串联的独立腔体结构,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示,第一动圈2发出的声音经第一导流腔1013导流进入第一出音腔1014,接着从第一开口1011进入耳道,第二动圈3发出的声音经第二导流腔1023导流进入第二出音腔1024,接着从第二开口1021进入耳道,即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两者发出的声音分别通过各自的音腔输出到耳道中混合,相较于单音圈发声结构音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实例中,在第一动圈2发出的声音经第一导流腔1013导流到第一出音腔1014过程中,由于在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之间设置有过渡面1015,使得第一导流腔1013横截面直径逐渐与第一出音腔1014横截面直径相同,使得第一动圈2发出的声音在经过过渡面1015时能量损失较少,保证中低频音质。同理,在第二动圈3发出的声音经第二导流腔1023导流到第二出音腔1024过程中,由于在第二导流腔1023和第二出音腔1024之间也设置有过渡面1015,使得第二导流腔1023横截面直径逐渐与第二出音腔1024横截面直径相同,使得第二动圈3发出的声音在经过过渡面1015时能量损失较少,保证高频部分音质。通过在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的音腔中分别设置过渡面1015,使得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少,保证各个频段的声音清晰的传入到耳道,同时还保持各个频段声音的一致性,带来良好声场体验,缔造出高品质音质。
在本实例中,过渡面1015为锥面,过渡面1015的锥角一般为90°至150°,使得过渡面1015与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的壁面的轴截面夹角为钝角,过渡较为平滑,进一步降低声音能量损耗。另外,可在过渡面1015与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过渡处设置圆角,圆角半径为第一导流腔1013或第一出音腔1014横截面直径的1/10至1/4,使得声音经过时,传播顺畅,能量损失少,保证耳机良好的音质。同样的,第二导流腔1023和第二出音腔1024之间的过渡面1015也为锥角为90°至150°的锥面,且第二导流腔1023和第二出音腔1024之间的过渡面1015的锥角不大于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之间的过渡角的锥角,使得声音在穿过第一音圈的音腔时,音腔通道逐渐缩小或保持不变。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过渡面1015还可以为喇叭状曲面、蜗壳状曲面等,即过渡面1015能够使得第一导流腔1013和第一出音腔1014之间过渡较为平滑,或能够使得第二导流腔1023和第二出音腔1024之间过渡较为平滑,方便声音通过,保证音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例中,外壳101包括第一前壳1016和第一后壳1017,第一动圈2设置在第一后壳1017上。通过设置第一前壳1016和第一后壳1017,使得外壳101分成两个单体,使得单体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生产制造。另外,第一前壳1016和第一后壳1017可以采用卡合连接或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外壳101,从而便于将第一动圈2以及内壳102安装到外壳101中。安装时,将内壳102安装到第一前壳1016中,将第一动圈2安装到第一后壳1017中,第一后壳1017的与第一动圈2之间的通过粘胶连接,在本例中,采用双面泡沫胶进行粘连,连接方便可靠。内壳102包括第二前壳1025和第二后壳1026,第二动圈3设置在第二后壳1026上。同样的,通过将内壳102分成第二前壳1025和第二后壳1026,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内壳102,另外将第二前壳1025和第二后壳1026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拆装,便于将第二动圈3安装到内壳102中。第二后壳1026上设置有容置槽1027,第二动圈3的端部卡合在容置槽1027中。安装时将第二动圈3与容置槽1027卡合,即使得第二动圈3的外壁与容置槽1027的内壁贴合,使得第二动圈3被牢固限制在内壳102中,使得整个内壳102结构稳定。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例中,第一动圈2的直径大于第二动圈3的直径。由于外壳101设置在内壳102的外侧,即外壳101相较于内壳102有较大的容置空间,因此第一容置腔1012的容置空间大于第二容置腔1022的容置空间,则第一动圈2可以设置的尺寸相较于第二动圈3可以设置的尺寸更大,因此将较大的动圈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12中,将较小的动圈设置在容置空间相对较小的第二容置腔1022中,较为合理的设置第一动圈2和第二动圈3的尺寸。且一般中低频的动圈相较于高频的动圈尺寸较大,因此常将第一动圈2设置为中低频动圈,将第二动圈3设置为高频动圈。
如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例中,第一开口1011处设置有台阶1018,第二开口1021与台阶1018的底部齐平,台阶1018上设置有防尘网4。通过在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21处设置防尘网4,可以减小灰尘或耳道中耵聍进入到音腔中,减小杂物对音腔的影响,保证音质。通过设置台阶1018,便于安装和限制防尘网4。外壳101在第一开口101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耳帽5,耳帽5为硅胶材质。外壳101外侧设置有环形卡槽1019,耳帽5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1019卡合的卡环501。安装耳帽5时,将卡环501与环形卡槽1019卡合即可将耳帽5与外壳101连接,连接方便,拆卸只需将卡环501与环形卡槽1019分离即可,便于更换耳帽5,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耳道大小和佩戴习惯选择合适的耳帽5,且便于将耳帽5拆下进行清洁。另外,可以将耳帽5和防尘网4连接,便于安装拆卸防尘网4。硅胶材质的耳帽5具有的良好的柔性,在佩戴时,可以与耳道贴合,不易掉落,且可以适应耳道的结构,对耳道的压迫较小,佩戴较为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所述第二动圈与所述第一动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动圈与所述第一动圈频率不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留有间隙,且通过连接块间断连接,所述外壳在入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壳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外壳的内部腔室从内到所述第一开口依次为第一容置腔、第一导流腔和第一出音腔,所述第一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导流腔和所述第一出音腔为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的通道,所述第一导流腔靠近所述第一出音腔的一侧为过渡面,使得所述第一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所述第一出音腔的直径相当;
所述内壳的内部腔室从内到所述第二开口依次为第二容置腔、第二导流腔和第二出音腔,所述第二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导流腔靠近第二出音腔的一侧也为过渡面,使得所述第二导流腔直径逐渐减小与所述第二出音腔的直径相当。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一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后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第二前壳和第二后壳,所述第二动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后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壳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动圈的端部卡合在所述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动圈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圈为中低频动圈,所述第二动圈为高频动圈。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台阶的底部齐平,所述台阶上设置有防尘网。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开口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耳帽。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帽为硅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耳帽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卡槽卡合的卡环。
CN202320496366.7U 2023-03-14 2023-03-14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Active CN219395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6366.7U CN2193950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6366.7U CN2193950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5039U true CN219395039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6366.7U Active CN2193950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5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13457A1 (zh) 声学装置
WO2016037445A1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CN206350126U (zh) 具有双前声腔和双后声腔的耳机
CN206402403U (zh) 具有双前声腔的耳机
CN212413401U (zh) 一种主动降噪的真无线耳机
CN210536918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9395039U (zh)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218387772U (zh) 一种音箱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6471524A (zh)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CN205912225U (zh) 多发声单元耳机
CN205622807U (zh) 两用耳机
CN213906888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08079325U (zh) 一种双喇叭入耳式耳机
CN112165667A (zh)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JP2017228990A (ja) イヤホン
CN206024043U (zh) 耳机
CN206350127U (zh) 具有双后声腔的耳机
CN106454591B (zh) 耳机
CN206164789U (zh) 耳机
CN111182400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2344012U (zh) 一种耳机
CN213522324U (zh) 一种自带分频网络的双单元耳机
CN21281198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入耳式耳机
CN212649671U (zh) 一种入耳式高保真动铁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