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0060U - 一种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0060U
CN219370060U CN202223203816.3U CN202223203816U CN219370060U CN 219370060 U CN219370060 U CN 219370060U CN 202223203816 U CN202223203816 U CN 202223203816U CN 219370060 U CN219370060 U CN 219370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unlocking device
handle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38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书华
潘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38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006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5187 priority patent/WO20241135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0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0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模块,包括下壳体、盖合于下壳体的上壳体、电路板、电连接器与解锁机构,下壳体的一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固定腔,固定腔的一端设有支架槽;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连接,连接后***下壳体内;上壳体包括盖合于固定腔的盖板,盖板上设有定位凸起;解锁机构包括手柄与解锁器,手柄卡设于支架槽内,可绕支架槽转动;解锁器设于盖板内,其一端与手柄紧密接触,手柄转动时带动解锁器在盖板内滑动,顶开对定位凸起的锁固;解锁器与盖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带动解锁器在盖板内滑动,解锁器滑动带动手柄转动复位。本申请以盖板上的定位凸起进行锁固定位,利用解锁机构来解除锁固定位,并通过复位弹簧实现解锁机构的自动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模块。
背景技术
电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是光纤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封装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型可插拔光电通信收发连接器)、GBIC(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千兆以太网路接口转换器)、XFP(10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小型封装可插拔光学收发器)等,其中,SFP模块作为热插拔小封装模块被广泛应用。
SFP电模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第在交换机上重复性插拔,要求电模块结构具有稳定的上锁解锁,使电模块能够顺利地从交换机上的笼子里脱出,这就需要电模块自带解锁机构。目前SFP电模块中的电口模块使用的电连接器尺寸较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组装后采用从电口模块的网络端口***的方式,解锁机构只能在装入电路板后再进行装配。
但是,解锁机构的手柄多采用不回弹的方式,且解锁机构不易拆卸,解锁手感较差,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模块,以方便电模块的解锁插拔。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模块,包括:
下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腔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槽;
上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上,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腔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
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固定腔内;
解锁机构,包括手柄与解锁器,所述手柄卡设于所述支架槽内,可绕所述支架槽转动;所述解锁器设置于所述盖板内,所述解锁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紧密接触,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解锁器在所述盖板内滑动,所述解锁器滑动时顶开对所述定位凸起的锁固;所述解锁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解锁器在所述盖板内滑动,所述解锁器滑动带动所述手柄转动复位。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模块包括下壳体、上壳体、电路板、电连接器与解锁机构,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腔,该固定腔与下壳体的内腔相连通;上壳体盖合于下壳体上,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腔体,使得电路板、电连接器置于该腔体内;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电连接,将电路板与电连接器连接后经由固定腔***下壳体内,以实现电路板、电连接器与下壳体的装配;固定腔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槽,解锁机构包括手柄与解锁器,手柄卡设于支架槽内,可绕支架槽转动,即电模块解锁时,转动手柄,使得手柄在支架槽内转动;解锁器设置于盖板内,解锁器的一端与手柄紧密接触,手柄转动时带动解锁器在盖板内滑动;盖板盖合于固定腔上,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解锁器滑动时顶开对定位凸起的锁固,即手柄转动时,手柄带动解锁器在盖板内滑动,解锁器滑动时顶开对定位凸起的锁固,可实现电模块的解锁;解锁器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电模块处于锁固状态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电模块解锁时,手柄转动时带动解锁器滑动,使得复位弹簧由压缩状态转变为伸展状态,在解锁器滑动到位后,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解锁器在盖板内滑动,解锁器滑动带动手柄转动复位,使得解锁机构自动复位。本申请中,以盖板上的定位凸起与上位机中屏蔽笼上的弹片锁孔配合进行锁固定位,使得电模块在屏蔽笼内可被牢固的锁稳,同时利用解锁机构来解除锁固定位,仅用一套动作部件就可以实现解锁,并通过复位弹簧实现解锁机构的自动复位,使得解锁运动与解锁过后解锁机构的复位更为顺畅与安全稳定。该解锁机构的装配方式简单,复位弹簧不易松脱,拆卸方便,且能实现自动复位,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光通信***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与下壳体的局部装配示意图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与下壳体的局部装配示意图二;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下壳体、盖板与解锁器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中手柄、下壳体、盖板与解锁器的局部装配剖视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口模块的解锁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光通信***中,使用光信号携带待传输的信息,并使携带有信息的光信号通过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传输至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以完成信息的传输。由于光通过光纤或光波导传输时具有无源传输特性,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此外,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传输的信号是光信号,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是电信号,因此为了在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模块包括光口和电口,光模块通过光口实现与光纤或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的光通信,通过电口实现与光网络终端(例如,光猫)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主要用于实现供电、I2C信号传输、数据信号传输以及接地等;光网络终端通过网线或无线保真技术(Wi-Fi)将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光通信***的连接关系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包括远端服务器1000、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
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1000,另一端通过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连接。光纤本身可支持远距离信号传输,例如数千米(6千米至8千米)的信号传输,在此基础上如果使用中继器,则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距离传输。因此在通常的光通信***中,远端服务器1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距离通常可达到数千米、数十千米或数百千米。
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另一端连接光网络终端100。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可以为以下设备中的任一种或几种: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
远端服务器1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物理距离大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的物理距离。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与远端服务器1000之间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光模块200和光网络终端100完成。
光模块200包括光口和电口,光口被配置为接入光纤101,从而使得光模块200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电口被配置为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从而使得光模块200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光纤101与光网络终端100之间建立信息连接。示例地,来自光纤101的光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200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101中。由于光模块200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不具有处理数据的功能,在上述光电转换过程中,信息并未发生变化。
光网络终端100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壳体(housing),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光模块接口102和网线接口104。光模块接口102被配置为接入光模块200,从而使得光网络终端1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网线接口104被配置为接入网线103,从而使得光网络终端100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示例地,光网络终端100将来自光模块200的电信号传递给网线103,将来自网线103的电信号传递给光模块200,因此光网络终端100作为光模块200的上位机,可以监控光模块200的工作。光模块200的上位机除光网络终端100之外还可以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等。
远端服务器1000通过光纤101、光模块200、光网络终端100及网线103,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之间建立了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为方便接入网线103的接入,光网络终端100的网线接口104***电模块,电模块上设置有网络端口,通过网线103的接头连接网络端口,以实现网线103与电模块的电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模块不止用于光网络终端100,还可用于路由器、交换机等主机设备。
电模块可包括电口模块与光口模块,电口模块又称光口转电口模块,具有功耗低、性能高、设计紧凑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短距离数据传输;光口模块又称光纤模块,是可以发射和接收模拟信号的光学器件,电信号通过光模块的发射端后转化为光信号,再经过接收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此实现光电转换。
电口模块与光口模块的区别为:
1)接口不同,电口模块的接口是RJ45电连接器,而光口模块的接口以LC双工为主,也有LC单工、MTP/MPO接口。
2)搭配不同,电口模块通常与各类铜缆相连,而光口模块一般与光纤跳线相连。
3)参数不同,电口模块没有波长的说法,而光模块有。
4)部件不同,电口模块与光模块的部件不一样,尤其是电口模块没有光口模块的核心部件-激光器。
5)传输距离不同,电口模块传输的距离较近,最远达到100m;光口模块根据配合使用的光纤类型不同,传输距离可达5km到100km。
电口模块是一种功耗低且具有RJ45接口的电模块,该电口模块位于光网络终端100的网线接口104内,网线103***该电口模块内,以通过网线103、电口模块实现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与光网络终端100的电连接。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电口模块300包括壳体(shell),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310以及电连接电路板310上的器件。
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302,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302上,以形成具有两个开口(开口304、305)的上述壳体;壳体的外轮廓一般呈现方形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302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与底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下侧板;上壳体包括盖板301以及位于盖板301两侧、与盖板301垂直设置的两个上侧板,由两个上侧板与两个下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302上。
两个开口304和305的连线所在的方向可以与电口模块300的长度方向一致,也可以与电口模块300的长度方向不一致。例如,开口304位于电口模块300的端部(图2的右端),开口305也位于电口模块300的端部(图2的左端)。或者,开口304位于电口模块300的端部,而开口305则位于电口模块300的侧部。开口304为电口,电路板310的金手指从电口伸出,***上位机(例如,光网络终端100)中;开口305为光口,被配置为接入外部的网线103,以使网线103连接电口模块300内部的电连接器320。
采用上壳体、下壳体302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310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由上壳体、下壳体302对这些器件形成封装保护。此外,在装配电路板310等器件时,便于这些器件的定位部件、散热部件以及电磁屏蔽部件的部署,有利于自动化地实施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及下壳体302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利于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口模块300还包括位于其壳体外部的解锁机构303,解锁机构303被配置为实现电口模块300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或解除电口模块300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电路板310包括电路走线、电子元件及芯片,通过电路走线将电子元件和芯片按照电路设计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供电、电信号传输及接地等功能。电子元件例如包括电容、电阻、三极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芯片例如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激光驱动芯片、限幅放大器(limiting amplifier)、时钟数据恢复(Clock and Data Recovery,CDR)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
电路板310一般为硬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由于其相对坚硬的材质,还可以实现承载作用,如硬性电路板可以平稳地承载上述电子元件和芯片;当光组件位于电路板上时,硬性电路板也可以提供平稳地承载;硬性电路板还可以***上位机的屏蔽笼400中的电连接器中。
电路板310还包括形成在其端部表面的金手指,金手指由相互独立的多个引脚组成。电路板310***上位机的笼子中,由金手指与笼子内的电连接器导通连接。金手指可以仅设置在电路板310一侧的表面(例如图3所示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10上下两侧的表面,以适应引脚数量需求大的场合。金手指被配置为与上位机建立电连接,以实现供电、接地、I2C信号传递、数据信号传递等。
当然,部分电口模块中也会使用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一般与硬性电路板配合使用,以作为硬性电路板的补充。例如,硬性电路板与光组件之间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320的一端通过pin脚与电路板310电连接,且通过电路板310上的走线实现相互之间的信号传输;电连接器320的另一端连接网线103,以实现网线103与电口模块300的电连接。电连接器320与电路板310电连接后,装配至下壳体302内,以通过下壳体302支撑固定电路板310与电连接器320。
解锁机构303包括手柄3031与解锁器3032,手柄3031与下壳体302转动连接,解锁器3032设置于盖板301的内侧,手柄3031转动时,驱动解锁器3032在盖板301上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电口模块300与上位机的屏蔽笼400的锁固或解锁。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4、图5、图6所示,盖板301包括第一支撑板3010与第二支撑板3011,第一支撑板3010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3011固定连接,且沿着左右方向,连接板倾斜设置,即第一支撑板3010的顶面突出于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3015,第一支撑板3010的内壁通过该通孔3015与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相连通。
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017,该定位凸起3017为第二支撑板3011顶面上的一个楔形凸起,为非活动部位;该定位凸起3017与上位机的屏蔽笼400上的弹片锁孔相对设置,当弹片锁孔罩扣在定位凸起3107时,电口模块300与屏蔽笼400相互锁固,不容易脱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器3032设置于盖板301的内侧,解锁器3032的一端穿过通孔3015位于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上,解锁器3032可在盖板301的内侧左右移动,当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时,解锁器3032可顶开屏蔽笼400上的弹片,使得屏蔽笼400与定位凸起3017分离,从而实现了电口模块300与屏蔽笼400的解锁。
第一支撑板3010远离第二支撑板30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3012与第二凹槽3013,第一凹槽3012由第一支撑板3010的左侧面向右侧面方向延伸,第一凹槽3012的左侧设置有开口,如此第一凹槽3012包括相对的侧壁30113与第一连接壁,第一连接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壁30113连接,使得第一凹槽3012形成U型槽。
第二凹槽3013由第一连接壁向第二支撑板3011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壁上设置有开口,第一凹槽3012通过该开口与第二凹槽3013相连通,如此第二凹槽3013包括相对的两侧壁与第二连接壁,第二连接壁与第一连接壁相互平行,使得第二凹槽3013形成U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器3032穿过第一凹槽3012、第二凹槽3013安装至盖板301的内侧,且解锁器3032在第一凹槽3012、第二凹槽3013内左右移动,以实现电口模块300与上位机的屏蔽笼400的锁固或解锁。
第一支撑板3010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侧板,该侧板由第一支撑板3010的顶面向下壳体302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块3018,该固定块3018与第一支撑板3010上的侧板相互垂直,且固定块3018的一端与一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相对的另一侧板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板3019,限位板3019的一端与固定块30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该限位板3019与第一支撑板3010上的侧板相互平行,且限位板3019与侧板之间存在间隙,如此一侧板、固定块3018与限位板3019形成一个U型槽。
固定块3018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柱30110,该第一安装柱30110由固定块3018向第一凹槽3012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安装柱30110位于侧板、固定块3018与限位板3019形成的U型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柱30110上可套设有复位弹簧3033,且复位弹簧303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柱30110连接,复位弹簧3033的另一端与解锁器3032连接,如此复位弹簧3033不易松脱。当解锁机构303处于解锁状态时,解锁器3032可在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自动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033通过第一安装柱30110封装在盖板301的侧板、固定块3018与限位板3019形成的U型槽内,使得复位弹簧3033不易松脱。U型槽的内径尺寸大于复位弹簧3033的外径,使得复位弹簧3033被压缩及伸展自如,从而使得解锁器3032在导向柱30111的引导下左右引动顺畅,以使最后的解锁运动更加顺畅无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安装柱30110,以在盖板301与解锁器3032之间设置两个复位弹簧3033,两个复位弹簧3033相对设置,如此保证了解锁器3032与盖板301之间的平衡,解锁器3032在两个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更快地回弹。
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卡槽,该限位卡槽包括限位孔与限位斜板3014,该限位斜板3014的一端与限位孔的一边缘固定连接,限位斜板3014穿过限位孔,且限位斜板3014由第一支撑板3010的顶面向下壳体302的方向倾斜设置,该限位斜板3014的斜面朝向第二支撑板3011。
将解锁器3032安装至盖板301的内侧时,可通过该限位斜板3014对解锁器3032进行限位,采用斜卡槽形式,在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紧配,解锁器3032不易从盖板301上松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设置有导向柱30111,该导向柱30111沿左右方向设置,用于在解锁器3032安装至盖板301内侧时,解锁器3032在导向柱30111的导向下左右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卡槽,两个限位卡槽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柱30110之间,导向柱30111位于两个限位卡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011上设置有相对的两平板3016,第二支撑板3011的两端分别与两平板3016固定连接,平板3016与第二支撑板3011相互垂直,平板3016由第二支撑板3011的底面向下壳体302的方向延伸。
第二支撑板3011的底面上设置有相对的两定位柱30112,定位柱30112由第二支撑板3011的底面向下壳体302的方向延伸,且两个定位柱30112位于通孔3015的两侧。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7、图8、图9所示,解锁器3032包括第一平面501与第二平面503,第一平面501与第二平面503之间设置有连接面502,第一平面501通过连接面502与第二平面503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定位凸起3017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上,且第二平面503的一端需移动至定位凸起3017处,以顶起与定位凸起3017卡合的屏蔽笼400的弹片锁孔,因此,第二平面503的底面应置于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上。另外,由于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突出于第二支撑板3011的顶面,且第一平面501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相接触,如此,第一平面501突出于第二平面503,即连接面502倾斜设置,沿着第一平面501向第二平面503的方向,连接面502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板30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第二平面503远离第一平面5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10,第一楔形块509、第二楔形块5010由第二平面503的右侧面向右延伸,沿由左至右方向,第一楔形块509、第二楔形块501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逐渐减小,且第一楔形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10之间均在间隙,该间隙与定位凸起3017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楔形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10之间的距离大于定位凸起3017的锁固面,也就是大于定位凸起3017的最大宽度,以便在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至定位凸起3017时,第一楔形块509与第二楔形块5010能够越过定位凸起3017向右伸出,利用第一楔形块509、第二楔形块5010上侧的斜面将屏蔽笼400上的弹片锁孔从定位凸起3017上顶开,使得屏蔽笼400与定位凸起3017脱离,从而在解锁器3032向右滑动时完成解锁。
第一平面501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有凸台505,该凸台505由第一平面501的一侧向外侧突出,使得凸台505与第一平面501相互垂直,该凸台505的顶面与第一平面501相平齐。凸台505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柱506,该第二安装柱506由凸台505的右侧面向第二平面503的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柱506与第一平面501相互平行,且第二安装柱506与盖板301上的第一安装柱30110相对设置。
凸台505的左侧面(背向第二平面503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面508,该限位面508倾斜设置,且该限位面508与盖板301上的限位斜板3014相对设置。将解锁器3032安装至盖板301的内侧时,可通过限位斜板3014、限位面508对解锁器3032与盖板301进行限位。
第一平面501上设置有导向槽504,该导向槽504与盖板301上的导向柱30111相对设置,导向柱30111置于该导向槽504内,在解锁器3032进行解锁时,导向槽504可沿导向柱30111左右移动,保证了解锁器3032的移动方向。
第一平面501远离第二平面503的一端设置有受力部507,受力部507的顶面突出于第一平面501;该受力部507包括受力面5071,沿由下至上的方向,受力面5071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逐渐减小,即受力面5071倾斜设置,受力部507的顶面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小于底面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以方便手柄3031对受力面5071施加作用力,驱动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示意图一,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示意图二,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盖板与解锁器的装配剖视图。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将解锁器3032经由第一凹槽3012、第二凹槽3013,由左至右安装至盖板301的内侧,将盖板301上的导向柱30111***导向槽504内;继续向右移动,使得解锁器3032的第二平面503穿过通孔3015置于第二支撑板3011上;继续向右移动,使得限位面508位于限位斜板3014的右侧,解锁器3032上的第二安装柱506与盖板301上的第一安装柱30110相对设置;然后在第一安装柱30110、第二安装柱506上套设复位弹簧3033,解锁器3032在复位弹簧3033的压缩作用下,限位面508与限位斜板3014相抵接,通过斜卡槽形式,解锁器3032不易从盖板301上松脱。
当解锁器3032的限位面508与盖板301的限位斜板3014相抵接时,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位于第一凹槽3012内。解锁器3032可受力向右移动,使得受力部507移动至第二凹槽3013内,解锁器3032的第二平面503移动至定位凸起3017处。
当解锁器3032在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时,解锁器3032的限位面508可一直向左移动至限位斜板3014处,通过限位斜板3014对解锁器3032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且通过限位斜板3014与限位面508的斜卡槽作用,可实现解锁器3032与盖板301的连接,解锁器3032不易从盖板301上脱落。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下壳体30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腔3020,该固定腔3020包括底板、第一侧板3021、第二侧板3022与第三连接板3027,第一侧板3021与第二侧板3022相对设置,第三连接板3027的一端与第一侧板3021的顶面连接,第三连接板3027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3022的顶面连接,第三连接板3027与底板相对设置。如此,固定腔3020为由底板、第一侧板3021、第二侧板3022与第三连接板3027形成的腔体,该固定腔3020的左侧、右侧均设置有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021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023,第一连接板3023由第一侧板3021向第二侧板3022的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板3023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3027连接;第二侧板3022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由第二侧板3022向第一侧板3021的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3027连接。第一连接板3023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与盖板301上的第二凹槽3013相对应。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4、图15所示,第一侧板302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3024,第一支架3024由固定腔3020的左侧面3029向左侧延伸,第一支架3024的一侧面与第一侧板3021的侧面相平齐,使得第一支架3024突出于第一侧板3021,且第一支架3024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一侧板3021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024的左侧面为圆弧形,第一支架3024的圆弧端连接有第二支架3025,该第二支架302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302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024与第二支架3025相互垂直,使得第一支架3024与第二支架3025形成第一L型槽。
第一支架3024与第二支架3025形成的第一L型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30211,第一支架3024的顶面、第二支架3025的顶面均突出于第一固定支架30211的顶面,该第一固定支架30211由第一支架3024的内侧向第二侧板3022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支架30211的侧面与第一支架3024的内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支架302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3023的左侧面、第二支架3025的内侧。
第一固定支架302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026,该第一定位孔3026贯穿第一固定支架30211的顶面与底面,且第一定位孔3026由第一支架3024的内侧贯穿至固定支架的外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板3022上设置有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第三支架与第一支架3024相对设置,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形成第二L型槽,该第二L型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的侧面与第三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第四支架的内侧连接;第二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该第二定位孔贯穿第二固定支架,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3026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024与第三支架之间、第二支架3025与第四支架之间、第一固定支架30211与第二固定支架之间均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支架槽3028,即第一L型槽与第二L型槽之间形成支架槽3028,该支架槽3028的顶面、底面、左侧均设置有开口。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下壳体、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6、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300还包括电连接器320,该电连接器320的一端通过pin脚与电路板310电连接,电连接器320的另一端可与网线103连接,以实现网线103与电口模块300的电连接。网线103通过电连接器320将电信号传输至电路板310,经由电口模块300上的信号线传输至电路板310上的金手指,经由金手指传输至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实现了光网络终端100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200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320为RJ45(Registered Jack 45,注册的插座)电连接器,RJ45电连接器是布线***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RJ45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这两种元器件组成的连接器连接于导线之间,以实现导线的电器连续性。
首先,电连接器320与电路板310连接形成电组件,然后将电组件装入下壳体302内,由于RJ45电连接器的尺寸较大,电组件不能采用常规从上往下装配的方式,而是采用从头部***的方式装配,即将电组件经由下壳体302的固定腔3020,由左至右装配至下壳体302内。
将电组件按照装配方向(图17所示)装配至下壳体302后,电连接器320的左侧面与固定腔3020的左侧面3029相平齐,第三连接板3027的内侧可与电连接器320的顶面接触,以通过第三连接板3027对电连接器32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302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卡座30210该支撑卡座30210用于支撑以及固定电路板310,以便于电路板310的装配以及固定。支撑卡座30210上可设置有支撑卡槽,支撑卡槽的开口朝向固定腔3020,该支撑卡槽与电路板310上的缺口相对设置。将电路板310装配至下壳体302时,电路板310上的缺口对应配合支撑卡座30210上的支撑卡槽,用于电路板310的限位固定,方便电路板310在下壳体302中的固定。
在电组件装配过程中,将电组件从下壳体302的固定腔3020***,直至电路板310上的缺口与支撑卡槽配合,如此方便装配电路板310、电连接器320与下壳体302,提高了电口模块3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口模块300将电路板310与电连接器320装配成电组件后,将电组件从下壳体302的一端(固定腔3020的左端开口)***下壳体302,然后再将盖板301、解锁机构303装配至下壳体302上,以完成电口模块300的装配。而光口模块中,由于光口模块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等光电器件,其是先将解锁机构装配至下壳体上,然后将电路板从上至下装置至下壳体内,然后将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等光电器件安装至电路板上,然后将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以完成光口模块的装配。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8、图19所示,解锁机构303的手柄3031包括第一悬臂601、第二悬臂602与横梁603,第一悬臂601与第二悬臂602相对设置,横梁603的一端与第一悬臂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梁603的另一端与第二悬臂602的一端固定连接,如此第一悬臂601、第二悬臂602与横梁603连接形成U型框架。
横梁603上设置有施力凸台604,该施力凸台604由横梁603的顶面向外侧延伸,使得施力凸台604背向第一悬臂601、第二悬臂602;施力凸台604在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可与横梁603在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相同,施力凸台604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小于横梁603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且施力凸台604的前侧面与第一悬臂601之间的距离、施力凸台604的后侧面与第二悬臂602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施力凸台604的中心轴与横梁603的中心轴重合。
施力凸台604的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定位销605,一定位销由施力凸台604的前侧面向第一悬臂601的方向延伸,另一定位销605由施力凸台604的后侧面向第二悬臂602的方向延伸,该定位销605与下壳体302上的第一定位孔3026相对设置,定位销605可***第一定位孔3026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凸台604的左侧面为平面,右侧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为解锁面606,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位于解锁面606的右侧,该解锁面606与受力部507紧密接触,以在手柄3031转动时驱动解锁器3032向右滑动而完成解锁,并借助复位弹簧3033的弹力实现解锁器3032的向左滑动完成手柄3031的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凸台604的解锁面606上设置有安装槽607,该安装槽607由解锁面606向施力凸台604的左侧面延伸,安装槽607的右侧设置有开口,且该安装槽607与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相对应,在电口模块300处于锁固状态时,受力部507可位于该安装槽607内,以节省电口模块300的整体尺寸。
第一悬臂601的下端(远离横梁6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持臂608与第二手持臂609,第一手持臂608沿左右方向设置,与第一悬臂601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垂直于第一悬臂601;第二手持臂609的一端与第一手持臂608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手持臂609与第一悬臂601相互平行,如此第一手持臂608与第二手持臂609形成L型手持部,L型手持部用于提供手柄3031的转动力,以方便用户抓住该L型手持部转动手柄3031。
第二悬臂602的下端同样设置有第三手持臂与第四手持臂,第三手持臂沿左右方向设置,与第二悬臂602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垂直于第二悬臂602;第四手持臂的一端与第三手持臂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第四手持臂与第二悬臂602相互平行,如此第三手持臂与第四手持臂形成L型手持部,以方便用户抓住该L型手持部转动手柄3031。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与下壳体的局部装配示意图一,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与下壳体的局部装配示意图二。如图20、图21所示,将电路板310与电连接器320一起装配至下壳体302后,将手柄3031装配至下壳体302的支架槽3028内,将手柄3031的两个定位销605分别卡入下壳体302的第一定位孔3026、第二定位孔内,手柄3031的解锁面606朝向固定腔3020,横梁603位于第一支架3024的圆弧端下方,使得用户抓住手柄3031的L型手持部时,在外力作用下,手柄3031的定位销605能够在第一定位孔3026、第二定位孔内转动,使得手柄3031能够在支架槽3028内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3031的定位销605***下壳体302的第一定位孔3026、第二定位孔后,手柄3031的左侧面与固定腔3020的左侧面3029相互平行时,施力凸台604的左侧面可与第二支架3025的左侧面相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手柄3031装配至下壳体302的支架槽3028后,手柄3031的施力凸台604位于固定腔3020的上方,第一悬臂601、第二悬臂602与L型手持部位于施力凸台604的下方,用户抓住L型手持部后,将手柄3031由下向上转动。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下壳体、盖板与解锁器的局部装配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中手柄、下壳体、盖板与解锁器的局部装配剖视图。如图22、图23所示,将手柄3031装配至下壳体302的支架槽3028后,将装配好的盖板301、解锁器3032装配到下壳体302上,以完成电口模块300的装配。
具体地,将盖板301中第一支撑板3010上的螺纹孔与下壳体302上第一连接板3023、第二连接板上的螺纹孔对齐,将第二支撑板3011上的定位柱30112***电路板310上的定位孔内,将第一支撑板3010上的侧壁30113***下壳体302上第一支架3024、第二支架3025形成的L型槽内,使得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置于手柄3031的安装槽607内,手柄3031的解锁面606与受力部507的受力面5071紧密接触,最后通过锁螺钉将盖板301与下壳体302固定连接。
当手柄3031处于竖直状态,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位于手柄3031的安装槽607内时,电口模块300处于锁固状态,复位弹簧3033处于压缩状态,解锁器3032的受力面5071顶住手柄3031的解锁面606,可保证解锁器3032与手柄3031不松动,解锁器3032伸出的第二平面503与定位凸起3017之间的距离满足协议要求。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的解锁状态剖视图。如图24、图25所示,用户要对电口模块300进行解锁时,抓住手柄3031的L型手持部,由下至上转动手柄3031,手柄3031的解锁面606顶住解锁器3032的受力面5071,驱动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当手柄3031处于水平状态时,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移动至第二凹槽3013内,解锁器3032的连接面502向右移动至通孔3015处,解锁器3032的第二平面503向右移动至定位凸起3017处,第二平面503端部的第一楔形块509、第二楔形块5010顶开屏蔽笼400上的弹片锁孔,使得屏蔽笼400与定位凸起3017脱离,从而实现了电口模块300的解锁。当电口模块300处于解锁状态时,此时向外拉动手柄3031,可顺利将电口模块从屏蔽笼400中拉出。
当用户松开手柄3031的L型手持部后,由于复位弹簧3033处于拉伸状态,在复位弹簧3033的复位作用力,解锁器3032向左移动,解锁器3032带动手柄3031由上至下转动,使得手柄3031实现了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解锁器3032的受力部507的顶面突出于第一平面501,当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至第二凹槽3013处时,第二凹槽3013的第二连接壁对受力部507进行限位,避免解锁器3032继续向右移动,限制了解锁器3032的移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301通过螺钉装配在下壳体302上,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有利于电口模块300的返修,而且拆卸过后的盖板301还可以重复利用,也节约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口模块300在装配时,首先将解锁器3032装配至盖板301内,解锁器3032可在盖板301内左右移动;然后在解锁器3032与盖板301之间通过安装柱固定复位弹簧3033,在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紧配,使得解锁器3032不易从盖板301上松脱;然后将电路板310、电连接器320组成的电组件经由下壳体302的固定腔3020***下壳体302,以将电路板310、电连接器320固定于下壳体302内;然后将手柄3031卡入下壳体302的支架槽3028内,使得手柄3031能在外力作用下绕支架槽3028转动;最后将盖板301与解锁器3032一起装配至下壳体302上,使得手柄3031与解锁器3032紧密接触,手柄3031转动时,能够带动解锁器3032向右移动。
当手柄3031处于竖直状态时,电口模块300处于锁固状态,需要解锁时,将手柄3031提起并向上旋转,解锁器3032通过解锁面606与受力面5071紧密接触的作用下沿盖板301的导向柱30111向右运动,通过解锁器3032的楔形斜面顶开屏蔽笼400的弹片,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3033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解锁器3032受到复位弹簧3033向左的弹力增加。
当手柄3031旋转到水平位置时,解锁器3032向右运动到极限位置,解锁器3032的两个楔形块超越定位凸起3017向右伸出,利用楔形块上侧的斜面顶开屏蔽笼400上的弹片,使得屏蔽笼400上的弹片锁孔与定位凸起3017脱离,从而完成解锁。
解锁完成后松开手柄3031,作用在手柄3031上的外力消失,解锁器3032在复位弹簧3033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使得与解锁器3032紧密接触的手柄3031在受力部507的推力作用下回复原位,从而完成解锁过程。
本申请中,以盖板上的定位凸起与屏蔽笼400上的弹片锁孔配合进行锁固定位,使得电口模块在屏蔽笼400内可被牢固的锁稳,同时利用解锁机构来解除锁固定位,仅用一套动作部件就可以实现解锁,使得解锁运动与解锁过后解锁机构的复位更为顺畅与安全稳定。该解锁机构的装配方式简单,复位弹簧不易松脱,拆卸方便,且能实现自动复位,使用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腔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槽;
上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上,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固定腔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
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固定腔内;
解锁机构,包括手柄与解锁器,所述手柄卡设于所述支架槽内,可绕所述支架槽转动;所述解锁器设置于所述盖板内,所述解锁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紧密接触,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解锁器在所述盖板内滑动,所述解锁器滑动时顶开对所述定位凸起的锁固;所述解锁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解锁器在所述盖板内滑动,所述解锁器滑动带动所述手柄转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突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相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解锁器经由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通孔内,所述解锁器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包括限位孔与限位斜板,所述限位斜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的一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斜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斜板的斜面朝向所述通孔;
所述解锁器包括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设置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平面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受力部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倾斜设置,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限位斜板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的顶面突出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电模块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连接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板相互垂直;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板相互平行,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侧板、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限位板形成U型槽;
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凸台背向所述受力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对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平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导向柱左右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器还包括第二平面与连接面,所述第一平面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突出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平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所述定位凸起的锁固面;所述电模块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定位凸起相抵接,所述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越过所述定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向背离所述固定腔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形成第一L型槽,所述第一L型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L型槽,所述第二L型槽与所述第一L型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L型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架槽位于所述第一L型槽与所述第二L型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与横梁,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相对设置,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连接;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施力凸台,所述施力凸台突出于所述横梁,所述施力凸台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定位销绕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凸台朝向所述固定腔的解锁面为圆弧面,所述解锁面与所述受力部的受力面紧密接触;所述圆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模块处于锁固状态时,所述解锁器的受力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2223203816.3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电模块 Active CN219370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3816.3U CN2193700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电模块
PCT/CN2023/085187 WO2024113570A1 (zh) 2022-11-30 2023-03-30 可插拔电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3816.3U CN2193700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0060U true CN21937006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3816.3U Active CN21937006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0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65206A (ko) 플러그 접속가능한 트랜시버용 래치 장치
EP4283360A1 (en) Photoelectric adapt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37119A1 (zh) 光模块、通信设备以及PoE设备
CN111751940A (zh) 一种高速率光模块
CN111239929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352193A (zh) 一种qsfp28光模块外壳结构
CN114035284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458812A (zh) 一种高速率光模块外壳结构
CN217133430U (zh) 光模块
CN111562654A (zh) 一种qsfp28光模块
CN215181035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239927A (zh) 一种sfp光模块
CN113419315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781686A (zh) 一种qsfp-dd光模块外壳结构
CN219370060U (zh) 一种电模块
CN211505970U (zh) 一种qsfp28光模块外壳结构
CN21264708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083741U (zh) 一种qsfp28光模块
CN115933072A (zh) 一种电模块
CN111965768B (zh) 一种光模块
WO2024113570A1 (zh) 可插拔电子模块
CN213423533U (zh) 一种qsfp-dd光模块外壳结构
CN212321913U (zh) 一种高速率光模块外壳结构
CN219916015U (zh) 光模块
CN220773302U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