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4727U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4727U
CN219304727U CN202320282459.XU CN202320282459U CN219304727U CN 219304727 U CN219304727 U CN 219304727U CN 202320282459 U CN202320282459 U CN 202320282459U CN 219304727 U CN219304727 U CN 219304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support
connection
frames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24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程
张立兵
尹全桂
李俊
武中原
刘博涵
夏登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24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4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4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4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其中,该柔性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一排光伏架,所述光伏架包括:多个基架,各所述基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索单元,安装于所述基架,包括下悬索和多个上悬索,所述下悬索和所述上悬索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悬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索单元相连,并形成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支撑体也和所述索单元相连,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点。上述柔性光伏支架的稳定性较高,可具备较强的抗风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国内适用于普通光伏项目的土地资源日渐减少,地形相对复杂的山地环境等逐步开始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重视,与之相适应的,可适应复杂地形装配的柔性光伏支架的相关研究逐步引起业内的重视。
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基架和上悬索,基架固定设置,上悬索连接于基架,并和光伏组件相连,以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
区别于传统光伏项目,柔性光伏支架的上悬索在风载等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位置移动,这就会影响光伏组件在使用时的姿态,发电效率以及稳定性等均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光伏组件的损坏,这显然不利于柔性光伏项目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其中,该柔性光伏支架的稳定性较高,可具备较强的抗风载能力。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多个基架,各所述基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索单元,安装于所述基架,包括下悬索和多个上悬索,所述下悬索和所述上悬索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悬索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索单元相连,并形成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支撑体也和所述索单元相连,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点。
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可以和下悬索以及上悬索相连,并且,第一支撑体和索单元之间可形成至少四个位于不同平面的第一连接点,以形成空间形态的支撑体系;第二支撑体也可以和索单元相连,并形成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连接点,以形成线型形态或者平面形态的支撑体系。如此设置,通过不同支撑体系的配合,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索单元的稳定性,能够减少索单元在风载等外部载荷作用下的位置移动,进而可以提升安装于上悬索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保证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姿态,从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包括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数量和所述上悬索相一致,各所述上悬索一一对应地装配于各所述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还包括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下悬索。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所述下悬索,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梁的至少局部梁段为中空梁段,所述中空梁段内填充有配重物。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连接点相连能够形成多面体,所述多面体的面数大于或者等于3;和/或,各所述第二连接点共线设置;或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不同的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索单元具有第一变形控制位置和第二变形控制位置,所述第一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控制位置,所述第二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控制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组件连接件,所述组件连接件安装于所述上悬索,所述组件连接件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
可选地,所述组件连接件包括基部和两个支撑板,所述基部包括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侧部板,两所述侧部板之间形成有槽体,两所述侧部板背离所述槽体的一侧均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和所述光伏组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光伏架的排数大于或者等于2,各排所述光伏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还包括行间连接部件,所述行间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的所述支撑机构。
可选地,所述行间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的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的所述第二支撑体。
可选地,所述行间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至少局部梁段为中空梁段,所述中空梁段内填充有配重物。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固连部件,所述第二固连部件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固连部件的另一端和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的所述支撑机构相连。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包括光伏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支架为第一方面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光伏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柔性光伏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柔性光伏支架在相邻两基架之间的结构简图;
图3为上悬索、下悬索和基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上悬索、下悬索、第一支撑体和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上悬索、下悬索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第二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固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固连部件、上悬索和两个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柔性光伏支架阵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行间连接部件和第一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11为行间连接部件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光伏架、110基架、111横梁、111a耳板、112竖梁、120索单元、
121下悬索、121a索夹、122上悬索、130支撑机构、131第一支撑体、131a第一支撑梁、131b第二支撑梁、131b-1配重物、131b-2连接孔、131c第一连接件、131c-1第一底板、131c-2第一侧板、131d第二连接件、131d-1第二底板、131d-2第二侧板、132第二支撑体、133连接部件、140第一固连部件、150组件连接件、151基部、151a侧部板、151b槽体、151c底部板、152支撑板;
200行间连接部件、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连接梁、220第二连接部、221第二连接梁;
300第二固连部件;
400地基;
500光伏组件;
A第一连接点、B第二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本申请中另有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在使用“多个”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柔性光伏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柔性光伏支架在相邻两基架之间的结构简图,图3为上悬索、下悬索和基架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上悬索、下悬索、第一支撑体和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上悬索、下悬索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第二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该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一排的光伏架100,该光伏架100包括基架110、索单元120和支撑机构130。
基架110为光伏架100的结构基础,用于实现光伏架100和地面的连接固定,并用于对索单元120进行安装。基架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更多,如三个及以上等。在具体装配时,各基架110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进行分布,第一方向具体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X轴方向。在X轴方向上,相邻两基架110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
基架110的结构样式可以是多样的,只要其能够在地面上进行固定、并可满足索单元120的安装要求即可。示例性的,基架110可以呈现出倒U型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参见图1;或者,基架110还可以呈现为T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参见图1和图3,此时,基架110可以包括横梁111和竖梁112,竖梁112的下端可以和地面相连,具体可以是通过埋设等方式进行固定,竖梁112的上端可以和横梁111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再或者,基架110还可以呈现为倒V型、π型等其他形式的结构样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基架110的数量对光伏架100进行命名;示例性的,包括两个基架110的光伏架100可称之为单跨式光伏支架,对于包括三个基架110的光伏架100可称之为双跨式光伏支架,也就是说,包括N个基架110的光伏架100可以称之为(N-1)跨式光伏支架。相邻两基架110在X轴方向上的间距也可以称之为跨距。
仍如图1所示,光伏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固连部件140,第一固连部件140的一端固定,具体可以是固定于地面;在X轴方向上,位于两端的基架110可以和第一固连部件140的另一端相连。采用这种方案,第一固连部件140可以构成光伏架100的边锚结构,用于对位于两端的基架110进行固定,能够提升基架110固定装配的可靠性。
上述第一固连部件140具体可以为连接杆、拉绳等。对于单个基架110而言,其所配置的第一固连部件140的数量可以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
索单元120包括下悬索121和多个上悬索122。
下悬索121设置在沿X轴方向相邻的两基架110之间,并和基架110相连。具体的安装位置以及固定方式等和基架110的结构样式存在关联,在此不作限定;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横梁111可以设置有耳板111a,下悬索12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索夹121a,索夹121a可以是和耳板111a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转动连接,如销轴连接、螺栓连接等,以便适应下悬索121和耳板111a之间的相对位移。
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基架110之间,下悬索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要求进行确定。
上悬索122可以是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可安装于各基架110,具体的安装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相关技术进行设置,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示例性的,上悬索122可以是通过压板122a、连接头等和基架110进行连接。
结合图1和图4,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上悬索1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光伏组件500可以安装于这两个上悬索122,并可通过这两个的上悬索122来确定自身的姿态,从而满足光伏发电的要求。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悬索1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要求等进行确定。
支撑机构130用于连接下悬索121和上悬索122,以用于提升整个光伏架100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机构13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第一支撑体131可以和下悬索121以及上悬索122相连,并且,第一支撑体131和索单元120之间可形成多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连接点A,以形成空间形态的支撑体系,第一连接点A的数量≥4;第二支撑体132也可以和索单元120相连,并形成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连接点B,以形成线型形态或者平面形态的支撑体系,第二连接点B的数量≥2。
如此设置,通过不同支撑体系的配合,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索单元120的稳定性,能够减少索单元120在风载等外部载荷作用下的位置移动,进而可以提升安装于上悬索122的光伏组件500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保证光伏组件500在使用过程中的姿态,从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500的发电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支撑体131、第二支撑体132的数量以及二者在相邻两基架110之间的安装位置,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跨距等相关参数进行确定。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结合一定的仿真设计,来确定索单元120的受力不利位置,也即在使用过程中在风载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位置移动的位置,这些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可统称为变形控制位置。为便于区分,可以将变形控制位置分为第一变形控制位置和第二变形控制位置,其中,第一变形控制位置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体131,第二变形控制位置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体132。
示例性的,对于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基架110而言,根据跨距不同,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支撑体131,第一变形控制位置可以为相邻两基架110之间的居中位置、N(N≥3)等分位置等,这些位置处的变形量相对较大,将第一支撑体131设置于这些位置,可最大程度地发挥第一支撑体131所形成空间形态支撑体系的支撑加强作用;而第二支撑体132则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体131在X轴方向的两侧,并可以该第一支撑体131为中心进行对称设置,以对索单元120的形态进行辅助支撑,至于第二支撑体132的数量则可以结合跨距等相关参数进行确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小跨距(例如跨距<40m)的光伏架100,在相邻两基架110之间可以仅存在一个第一支撑体131,该第一支撑体131可以大致位于相邻两基架110之间的居中位置(受力最不利位置),第二支撑体1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第二支撑体132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支撑体131的两侧、并相对第一支撑体131对称设置,具体来讲,两第二支撑体132的设置位置可以大致是在四等分位置上,此时,光伏架100在相邻两基架110之间的空间稳定性可以较高,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基本可以接近0挠度位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体131和上悬索122相连形成的第一连接点A,可以是位于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组件500之间;和/或,第二支撑体132和上悬索122相连形成的第二连接点B,可以位于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组件500之间。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是利用相邻两光伏组件500之间的缝隙进行安装。这样,第一支撑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并非支撑在光伏组件500的正下方,即便是第一支撑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在风载等条件下发生振动,也不易对光伏组件500造成直接冲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隐裂损伤,有利于对光伏组件500进行保护,进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5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不限定第一支撑体131、第二支撑体132的具体结构样式,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等进行确定。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体13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梁131a和第二支撑梁131b。其中,第一支撑梁131a可以用于连接各上悬索122,第二支撑梁131b则可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梁131a和下悬索121,以构建第一支撑梁131a和下悬索121之间的结构联系。
第一支撑梁131a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的数量可以和上悬索122相一致,各上悬索122可以一一对应地装配于各安装结构。这样,各上悬索122在第一支撑梁131a上的安装位置是确定的,进而可以对各上悬索12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以形成空间间距恒定的结构形式,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后续上悬索122在张拉过程中的位置变化,能够方便安装,并可减少安装完成后的反复调整。
具体而言,支撑机构13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件133,连接部件133可以包括连接构件和两个螺母,连接构件可以包括两个螺杆段,安装结构可以包括两个安装孔,两螺杆段能够分别插接于两安装孔,并可以和螺母相连,以将上悬索122压装于第一支撑梁131a。这种安装方式的零部件数量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效率相对较高。
上述的连接构件具体可以为U型螺栓。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两个螺杆段的结构件,示例性的,该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压接件和两个螺栓,压接件可以设置有两个穿过孔,螺栓可以穿过该穿过孔、及前述的安装孔,然后再和螺母进行配合锁紧,这样也是可行的。
第二支撑梁131b可以直接连接第一支撑梁131a和下悬索121,此时,可以在相应的梁体上配置诸如挂耳等形式的连接结构,以方便构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除此之外,第二支撑梁131b也可以借助其他的过渡连接件和第一支撑梁131a以及下悬索121进行连接,此时,相应梁体本身的结构样式可以相对简单。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体13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1c和第二连接件131d,第一连接件131c可以安装于第一支撑梁131a,第二连接件131d可以安装于下悬索121,第二支撑梁131b的两端可以分别和第一连接件131c、第二连接件131d相连,以间接地构建第二支撑梁131b和第一支撑梁131a、下悬索121的连接关系。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连接件131c和第二连接件131d的具体结构样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
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31c和第二连接件131d均可以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侧板均可以配置于底板,并可以在X轴方向上相间隔地布置。为便于描述,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31c的底板称之为第一底板131c-1、第一连接件131c的侧板称之为第一侧板131c-2,并可以将第二连接件131d的底板称之为第二底板131d-1、第二连接件131d的侧板称之为第二侧板131d-2。
第一底板131c-1可以和第一支撑梁131a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等。第一侧板131c-2可以和第二支撑梁131b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等;并且,第二支撑梁131b可以是位于第一侧板131c-2的外壁面,这样,一个第一连接件131c可以同时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梁131b,且两个第二支撑梁131b之间基本不存在干涉的问题。第一侧板131c-2可以和第一底板131c-1呈夹角设置,该夹角的具体值可以根据第一支撑体131所要呈现的空间形态等进行确定;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侧板131c-2和第一底板131c-1之间可以呈钝角。
第二底板131d-1可以和下悬索121相连,具体可以是借助U型螺栓等形式的连接构件将下悬索121固定装配于第二底板131d-1。第二侧板131d-2可以和第二支撑梁131b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等;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支撑梁131b可以和同一第二侧板131d-2的外壁面相连,这样,另一个第二侧板131d-2可以备用,在具体实践中,另一个第二侧板131d-2可以用于安装第二支撑梁131b,以便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支撑体系,或者,另一个第二侧板131d-2也可用于安装其他形式的结构件。第二侧板131d-2可以和第二底板131d-1呈夹角设置,该夹角的具体值可以根据第一支撑体131所要呈现的空间形态等存在关联;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两第二侧板131d-2中,一个第二侧板131d-2可以和第二底板131d-1呈直角设置,另一个第二侧板131d-2和第二底板131d-1之间可以呈钝角。
请继续参考图4,在第一支撑梁131a、第二支撑梁131b连接完成后,可以形成四个第一连接点A,这四个第一连接点A可以形成四面体的空间形态支撑体系。
除此之外,第一连接体131和索单元120之间也可以形成更多的第一连接点A,并可构建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支撑体系,例如在存在两个下悬索121或者两个第一支撑梁131a时,还可构建三棱柱(五面体)形式的空间形态支撑体系;或者,在图4中空间形态支撑体系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增加连杆的方式来提升第一支撑体131的支撑性能,例如,可以增加连接杆对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梁131b进行连接等。
如图5所示,第二支撑体132也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梁131a和第二支撑梁131b,其中,第一支撑梁131a可以用于连接各上悬索120,第二支撑梁131b则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梁131a和下悬索121,以构建第一支撑梁131a和下悬索121之间的结构联系。第二支撑体132和下悬索121、上悬索122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前述第一支撑体131和下悬索121、上悬索122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和第一支撑体131所不同的是,图5中的第二支撑体132和索单元120连接后可形成三个第二连接点B,这三个第二连接点B可以位于同一面上,以形成三角形的平面形态的支撑体系。
除此之外,第二支撑体132和索单元120连接后也可以仅形成两个第二连接点B,此时,可以形成线型形态的支撑体系;两个第二连接点B可以是位于各上悬索122,即第二支撑体132仅包括第一支撑梁131a的方案;或者,两个第二连接点B也可以是分别位于上悬索122和下悬索121,即第二支撑体132仅包括第二支撑梁131b的方案。或者,第二支撑体132和索单元120连接后也可以形成四个及以上的第二连接点B,这种情况具体可以是见于存在两个及以上的下悬索121的方案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第二连接点B要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各第二连接点B可以形成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梁131b的至少局部梁段可以为中空梁段,该中空梁段内可以填充有配重物131b-1,该配重物131b-1可以增加支撑组件130的重量,以发挥调节质量阻尼器的作用,能够显著增加柔性光伏组件500受风载等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二支撑梁131b可以为管式梁,管式梁的两个端部可以进行压扁,以形成连接端部,该连接端部可以开有连接孔131b-2,以用于和其他部件进行连接,管式梁的中部可以填充有前述的配重物131b-1。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配重物131b-1的种类,在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示例性的,该配重物131b-1可以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为建筑材料,相对容易获得,并且价格便宜,不会造成光伏架100成本的大幅增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架100还可以包括组件连接件150。组件连接件150可以安装于上悬索122,并且,组件连接件150能够连接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500,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500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有利于提升后续光伏***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抗风载能力。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组件连接件150的具体结构样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
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组件连接件150可以包括基部151和两个支撑板152;基部151大致可以呈现为U型,包括底部板151c和两个在X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侧部板151a,两侧部板151a之间可以形成有槽体151b;底部板151c用于和上悬索122相连,具体可以是借助U型螺栓等形式的连接构件进行连接,以将上悬索122压紧于底部板151c背离槽体151b的一侧;两侧部板151a背离槽体151b的一侧均可以连接有支撑板152,支撑板152用于和光伏组件500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铆接、卡接等。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7所示,支撑板152可以设置有螺栓过孔152a,用于配合螺栓以固定光伏组件500,这种方案中,侧部板151a可以作为安装时的基准板,能够方便螺栓过孔152a和光伏组件500上连接孔的对齐,进而可以实现光伏组件500和支撑板152的快速装配。
并且,上述槽体151b可以作为吸能槽,当光伏组件500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较大的位移量时,光伏组件500可以带动侧板部151a向槽体151b内侧进行位移,以有效地吸收光伏组件500的位移,能够降低相邻的光伏组件500直接撞击的风险以及光伏组件500和组件连接件150产生刚性碰撞的风险,有利于保证光伏组件500的使用寿命。
经过上述的各方案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架100的结构稳定性可以较高,具备较高的抗风载能力,该风载包括迎风侧的风力载荷和背风侧的风力载荷。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9-图11,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柔性光伏支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行间连接部件和第一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图11为行间连接部件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多排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光伏架100,该光伏架10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参见前述的实施例一,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第二方向具体可以是指图9中的Y轴方向,该Y轴方向和X轴方向可以呈夹角设置,夹角的具体值例如可以为90度,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角度值,具体与各光伏架100的布置方向等存在关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支架阵列还可以包括行间连接部件200,行间连接部件200可以连接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架100的支撑机构130,以构建在Y轴方向上相邻两光伏架100之间的结构联系,能够将各光伏架100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各光伏架100的结构强度,以保证抗风载能力。
行间连接部件2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可以连接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架100的第一支撑体131,第二连接部220可以连接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架100的第二支撑体132。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具体结构样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只要是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即可。
示例性的,该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可以为刚性梁件或者连接绳等。以刚性梁件为例,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部210可以包括多个的第一连接梁211,各第一连接梁211也可以构成空间形态的连接体系,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光伏架100的连接强度;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部220也可以包括多个的第二连接梁221,各第二连接梁221也可以构成平面形态的连接体系。应理解,第一连接梁211也可以形成平面形态的连接体系,或者线型形态的连接体系;同样地,第二连接梁221也可以形成线型形态的连接体系。
第一连接梁211和第二连接梁221的结构形式和前述的第二支撑梁131b可以相一致,其内也可以填充有配重物131b-1,以用于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支架阵列还可以包括第二固连部件300;第二固连部件300的一端可以固定,具体可以是固定在地面或者预设的地基400(满足安装高度和连接可靠性需求)上,第二固连部件300的另一端可以和至少部分光伏架100的支撑机构130相连,以进一步地提升光伏支架阵列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的第二固连部件300具体可以为连接绳或者连接杆等,其设置数量与光伏架100的熟练存在关联,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包括光伏支架和安装于光伏支架的光伏组件500,其中,该光伏支架为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光伏架100。
光伏***中,光伏支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12。或者,光伏支架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以构成光伏支架阵列,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13,该光伏支架阵列可以为实施例二中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伏支架阵列。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排光伏架(100),所述光伏架(100)包括:
多个基架(110),各所述基架(1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索单元(120),安装于所述基架(110),包括下悬索(121)和多个上悬索(122),所述下悬索(121)和所述上悬索(12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悬索(122)用于安装光伏组件(500);
支撑机构(130),包括第一支撑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所述第一支撑体(131)和所述索单元(120)相连,并形成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A);所述第二支撑体(132)也和所述索单元(120)相连,并形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点(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31)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32)均包括第一支撑梁(131a),所述第一支撑梁(131a)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数量和所述上悬索(122)相一致,各所述上悬索(122)一一对应地装配于各所述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31)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32)均还包括第二支撑梁(131b),所述第二支撑梁(131b)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131a)和所述下悬索(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31)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32)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1c)和第二连接件(131d),所述第一连接件(131c)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31a),所述第二连接件(131d)安装于所述下悬索(121),所述第二支撑梁(131b)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31c)、所述第二连接件(131d)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梁(131b)的至少局部梁段为中空梁段,所述中空梁段内填充有配重物(131b-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点(A)相连能够形成多面体,所述多面体的面数大于或者等于3;和/或,
各所述第二连接点(B)共线设置;或者,各所述第二连接点(B)相连能够形成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边数大于或者等于3。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单元(120)具有第一变形控制位置和第二变形控制位置,所述第一支撑体(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控制位置,所述第二支撑体(132)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控制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件连接件(150),所述组件连接件(150)安装于所述上悬索(122),所述组件连接件(150)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5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连接件(150)包括基部(151)和两个支撑板(152),所述基部(151)包括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侧部板(151a),两所述侧部板(151a)之间形成有槽体(151b),两所述侧部板(151a)背离所述槽体(151b)的一侧均连接有所述支撑板(152),所述支撑板(152)用于和所述光伏组件(500)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架(100)的排数大于或者等于2,各排所述光伏架(1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还包括行间连接部件(200),所述行间连接部件(200)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100)的所述支撑机构(1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间连接部件(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所述第一连接部(210)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100)的所述第一支撑体(131),所述第二连接部(220)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光伏架(100)的所述第二支撑体(13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间连接部件(200)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至少局部梁段为中空梁段,所述中空梁段内填充有配重物(131b-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连部件(300),所述第二固连部件(300)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固连部件(300)的另一端和至少部分所述光伏架(100)的所述支撑机构(130)相连。
14.一种光伏***,包括光伏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的光伏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为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柔性光伏支架。
CN202320282459.X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Active CN219304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459.XU CN21930472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459.XU CN21930472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4727U true CN21930472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2459.XU Active CN219304727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4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78812U (zh) 一种预应力索桁架光伏支架
CN114865997B (zh) 一种可调节预应力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及***
CN114785245A (zh) 光伏柔性支架和光伏***
CN219535934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的柔性光伏支架***
CN219394735U (zh) 具有交叉抗风索网结构的大跨距柔性光伏支架
CN209709990U (zh) 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
CN214256192U (zh) 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阵列
CN109921725A (zh) 一种基于索桁架的柔性光伏支架
CN213094109U (zh) 一种x排列的索桁架光伏支架***
CN219304727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CN213661514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柔性支架***及光伏电站
CN218920362U (zh) 一种山地柔性光伏支架
CN116232182A (zh) 柔性光伏支架结构
CN215646660U (zh) 柔性光伏支架
CN109921726A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15498805U (zh) 柔性光伏支架
CN216851826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组件的悬索装置及光伏装置
CN114977994A (zh) 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
CN213783183U (zh) 一种小倾角的预应力光伏支架
CN114257166A (zh) 一种预应力索桁架光伏支架施工方法
CN218269629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阵列
CN219304735U (zh) 光伏柔性支架及光伏发电***
CN216252597U (zh) 光伏支架
CN220527935U (zh) 一种光伏组件连接件及抗风双排组件柔性支架
CN205105142U (zh) 柔性光伏支架的弹性斜拉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