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3797U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3797U
CN219303797U CN202223378042.8U CN202223378042U CN219303797U CN 219303797 U CN219303797 U CN 219303797U CN 202223378042 U CN202223378042 U CN 202223378042U CN 219303797 U CN219303797 U CN 219303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lastic
end cover
assembly
end cap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80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80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3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3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3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端盖组件包括:下塑胶、端盖、极柱和连接片,下塑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上具有安装部;端盖设置于第一面;连接片设置于第二面,以使连接片与端盖电绝缘,连接片装配至安装部;极柱穿设下塑胶和端盖与连接片相连,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连接片具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对连接片进行装配后的定位。由此,能够对连接片进行限位,限制连接片的转动自由度,避免连接片相对下塑胶转动导致连接片装歪的情况,确保其装配位置准确,避免影响极耳与连接片焊接效果,该限位方式的结构简单,且限位精度更高,还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及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极柱需要焊接连接片来电导通电池内的电芯,极柱与连接片为分离式设置,二者需要连接装配,在极柱与连接片装配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对连接片进行限位,连接片易发生转动或偏移,导致连接片装歪,会影响极耳与连接片的焊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的限位可靠性及限位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电池单体的储能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包括:下塑胶、端盖、极柱和连接片,所述下塑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上具有安装部;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以使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端盖电绝缘,所述连接片装配至所述安装部;所述极柱穿设所述下塑胶和所述端盖与所述连接片相连,其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连接片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对所述连接片进行装配后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在第二面上设置安装部,使连接片装配至安装部,且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能够提高连接片与下塑胶的连接稳定性,还能够实现对连接片的限位,限制连接片的转动自由度,避免连接片相对下塑胶转动导致连接片装歪的情况,确保其装配位置准确,避免影响极耳与连接片焊接效果,该限位方式的结构简单,且限位精度更高,还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及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安装槽,所述连接片包括:本体板以及位于所述本体板周侧的翻边板,所述本体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这样设置,安装部及连接片的结构简单,且二者的连接方式简单,通过将本体板设置于安装槽实现连接片与下塑胶的连接及限位,还能够节省空间占比。
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和/或底壁,所述第二定位部对应形成在所述本体板与底壁相对的表面和/或与侧壁相对的侧面上。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对应,确保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顺利配合,通过二者配合实现对连接片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板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这样设置,能够吸收一定的公差,避免公差累积,便于连接片与安装部装配,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及装配精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多个,并在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对称设置。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对称的第一定位部,能够对连接片的多个位置进行限位,提高了限位效果及限位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为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安装槽之间,所述本体板与所述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这样设置,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将定位凸块与安装槽之间,本体板与定位凹槽之间设置为平滑过渡,确保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顺利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端盖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口。这样,电池单体的结构简单,电极组件与端盖组件的连接稳定性及限位可靠性较高,提高了焊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塑胶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芯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电芯的周侧对所述电芯进行限位。这样,能够使电芯与下塑胶配合的更为稳固,限位部能够对电芯进行限位,避免电芯晃动,提高了电芯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下塑胶的侧边的至少部分上设置有所述限位部。这样,能够在确保对电芯限位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小下塑胶的重量,提高了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塑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片的翻边板长度。这样,翻边板与极耳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空间内能够容纳极耳,避免翻边板干涉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单体。这样,储能装置的装配便利,其性能更加稳定,且储能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下塑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端盖组件100,
下塑胶10,
第一面11,第二面12,安装部121,第一定位部1211,限位部13,防爆阀通气孔14,注液孔通孔15,极柱通孔16,
端盖20,
连接片30,本体板31,第二定位部311,翻边板32,
极柱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包括:下塑胶10、端盖20、极柱200及连接片30。
其中,下塑胶1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第二面12上具有安装部121;端盖20设置于第一面11;连接片30设置于第二面12,以使连接片30与端盖20电绝缘,连接片30装配至安装部121;极柱200穿设下塑胶10和端盖20与连接片30相连,其中,安装部1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211,连接片30具有第二定位部311,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配合以对连接片30进行装配后的定位。
具体而言,下塑胶10构造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设置于端盖20与连接片30之间,下塑胶10的第一面11与第二面12相对设置,第一面11与端盖20接触,第二面12与连接片30接触,连接片30、下塑胶10及端盖20上均设置有极柱通孔16,极柱200依次穿设连接片30、下塑胶10及端盖20,以将下塑胶10压紧固定在端盖20上,将下塑胶10设置在端盖20与连接片30之间能够避免连接片30与端盖20直接接触造成的短路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面12上设置有安装部121,其可容纳连接片30,安装部121与连接片30对应设置,且二者的形状一致,安装部121上的第一定位部1211与连接片30上的第二定位部311的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的形状不限,示例性的,当第二定位部311为半圆形时,第一定位部1211也构造为半圆形;当第二定位部311为梯形时,第一定位部1211也构造为梯形,当连接片30装配至安装部121时,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配合,以此实现对连接片30的限位,避免连接片30相对下塑胶10转动而影响焊接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通过在第二面12上设置安装部121,使连接片30装配至安装部121,且使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配合,能够提高连接片30与下塑胶10的连接稳定性,还能够实现对连接片30的限位,限制连接片30的转动自由度,避免连接片30相对下塑胶10转动导致连接片30装歪的情况,确保其装配位置准确,避免影响极耳与连接片30焊接效果,该限位方式的结构简单,且限位精度更高,还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及装配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21形成为安装槽,连接片30包括:本体板31以及位于本体板31周侧的翻边板32,本体板31设置于安装槽。
具体而言,安装部121设置在下塑胶10的极柱通孔16的周侧,其由第二面12朝向第一面11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即为安装槽。连接片30的本体板31构造为平板状结构,翻边板32设置于本体板31的周侧,其一端与本体板31的边沿相连,另一侧朝向远离下塑胶10的方向延伸,本体板31配合在安装槽内,这样设置,安装部121及连接片30的结构简单,且二者的连接方式简单,通过将本体板31设置于安装槽实现连接片30与下塑胶10的连接及限位,还能够节省空间占比。
如图1-图3所示,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211形成于安装槽的侧壁和/或底壁,第二定位部311对应形成在本体板31与底壁相对的表面和/或与侧壁相对的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体板31设置于安装槽,本体板31对应下塑胶10的表面与安装槽的底壁贴合,本体板31的侧面与安装槽的侧壁贴合,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对应设置。当第一定位部1211设置在安装槽的侧壁时,第二定位部311对应形成于本体板31与设置第一定位部1211的侧壁相对的侧面上;当第一定位部1211设置在安装槽的底壁时,第二定位部311对应形成于本体板31与底壁相对的表面;当第一定位部1211设置在安装槽的侧壁与底壁上时,第二定位部311对应形成于本体板31的侧壁与底壁,第一定位部1211和第二定位部311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相对应,确保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顺利配合,通过二者配合实现对连接片30的限位。
进一步地,本体板31的厚度小于等于安装槽的深度。本体板31安装在安装槽内,本体板31的厚度最大与安装槽的深度一致,这样设置,能够吸收一定的公差,避免公差累积,便于连接片30与安装部121装配,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及装配精度。
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1211为多个,并在下塑胶1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定位部1211可位于安装槽沿下塑胶10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沿安装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多个第一定位部1211还可位于安装槽沿下塑胶10宽度方向的端部,且沿安装槽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当然多个第一定位部1211部分可位于安装槽沿下塑胶10长度方向的端部,另一部分可位于安装槽沿下塑胶10宽度方向的端部。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对称的第一定位部1211,能够对连接片30的多个位置进行限位,提高了限位效果及限位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11形成为定位凸块,第二定位部311形成为定位凹槽,定位凸块与安装槽之间,本体板31与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部1211可由安装槽的底壁朝向连接片30的方向延伸形成为定位凸块,第二定位部311可由本体板31对应下塑胶10的表面朝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凹陷形成为定位凹槽;或第一定位部1211由安装槽的侧壁朝向与其相对的侧壁延伸形成为定位凸块,第二定位部311由本体板31的侧面朝向与其相对的侧面凹陷形成为定位凹槽,其中,设置第一定位部1211的安装槽的侧壁与设置第二定位部311的本体板31的侧面相对。这样设置,第一定位部1211与第二定位部311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将定位凸块与安装槽之间,本体板31与定位凹槽之间设置为平滑过渡,确保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顺利配合。
另外,如图1-图3所示,若端盖20上设置有防爆阀,则下塑胶10对应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防爆阀通气孔14,若端盖20上未设置防爆阀,下塑胶10上也可以不设计防爆阀通孔,设置防爆阀通气孔14能够降低下塑胶10对防爆阀排气速率的影响。若端盖20上设置有注液孔,则下塑胶10对应注液孔的位置设置有注液孔通孔15,若端盖20上未设置注液孔,下塑胶10上也可以不设计注液孔通孔15,设置注液孔通孔15,当注液时电解液可以直接通过下塑胶10进入电池单体,提高了注液的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端盖组件100,外壳的一端具有开口,电极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连接片30电连接;端盖组件100设置于开口。
具体而言,电极组件设置在下塑胶10的第二面12,连接片30位于电极组件与下塑胶10之间,电极组件的极柱200与连接片30相连,其穿过端盖组件100的极柱通孔16,电极组件与端盖组件100固定连接,端盖组件100盖合于外壳的开口,该电池单体的结构简单,电极组件与端盖组件100的连接稳定性及限位可靠性较高,提高了焊接精度。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塑胶10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朝向电芯延伸的限位部13,限位部13用于在电芯的周侧对电芯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设置在下塑胶10的第二面12,其与下塑胶10配合,限位部13凸出下塑胶10的第二面12设置,其由下塑胶10的周侧边沿朝向电芯延伸,电芯与下塑胶10配合后,限位部13位于电芯的周侧,通过设置限位部13,能够使电芯与下塑胶10配合的更为稳固,限位部13能够对电芯进行限位,避免电芯晃动,提高了电芯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单体,下塑胶10的侧边的至少部分上设置有限位部13。限位部13可设置在下塑胶10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的至少部分边沿处,限位部13可对称设置,当然也可交错设置,此处不做限制,在下塑胶10的侧边的至少部分上设置限位部13,能够在确保对电芯限位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小下塑胶10的重量,提高了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下塑胶10的厚度方向上,限位部13的长度大于连接片30的翻边板32长度。限位部13朝向电芯延伸,连接片30的翻边板32同样朝向电芯延伸,限位部13与电芯的极耳接触,其对极耳进行限位,翻边板32的长度小于限位部13的长度,这样,翻边板32与极耳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空间内能够容纳极耳,避免翻边板32干涉极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能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这样,储能装置的装配便利,其性能更加稳定,且储能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塑胶,所述下塑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上具有安装部;
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面;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以使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端盖电绝缘,所述连接片装配至所述安装部;
极柱,所述极柱穿设所述下塑胶和所述端盖与所述连接片相连,其中
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连接片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对所述连接片进行装配后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安装槽,所述连接片包括:本体板以及位于所述本体板周侧的翻边板,所述本体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和/或底壁,所述第二定位部对应形成在所述本体板与底壁相对的表面和/或与侧壁相对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板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多个,并在所述下塑胶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为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安装槽之间,所述本体板与所述定位凹槽之间平滑过渡。
7.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开口;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连接片电连接;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设置于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朝向电芯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电芯的周侧对所述电芯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的侧边的至少部分上设置有所述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塑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片的翻边板长度。
1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CN202223378042.8U 2022-12-15 2022-12-15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Active CN219303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042.8U CN219303797U (zh) 2022-12-15 2022-12-15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042.8U CN219303797U (zh) 2022-12-15 2022-12-15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3797U true CN21930379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8042.8U Active CN219303797U (zh) 2022-12-15 2022-12-15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3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2781A (zh) * 2024-03-06 2024-04-05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塑胶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2781A (zh) * 2024-03-06 2024-04-05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塑胶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7832781B (zh) * 2024-03-06 2024-04-3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塑胶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03797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储能装置
CN214280140U (zh)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115764180B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997011U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集流盘及电池单体
CN218070150U (zh) 一种电池的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5458846A (zh) 一种方形电池顶盖
CN218498216U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7823029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8070013U (zh) 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WO2023006051A1 (zh) 电池
CN216793941U (zh) 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
CN215184248U (zh) 顶盖结构及电池
CN216903258U (zh) 一种纽扣电池
CN216015621U (zh) 动力电池及其连接片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组件
CN213026396U (zh) 隔板及电池组
CN210692596U (zh) 装配方便的电池顶盖结构
WO2022116475A1 (zh)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218351573U (zh) 顶盖组件、电池和电池包
CN215816313U (zh) 电芯以及储能装置
CN221126192U (zh) 单体电池
CN216145697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结构、电池
CN219739090U (zh) 电池顶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CN219067005U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CN218783123U (zh) 电池顶盖结构
CN219534644U (zh) 单体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