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7761U -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7761U
CN219267761U CN202320731190.9U CN202320731190U CN219267761U CN 219267761 U CN219267761 U CN 219267761U CN 202320731190 U CN202320731190 U CN 202320731190U CN 219267761 U CN219267761 U CN 21926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ranch
heat
pipelin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11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俊昌
薛松柏
许兆华
谢晒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11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7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热交换组件包括:散热器,散热器的内部设有流经发热模块的风道,风道设有多个;分支管路,设于散热器的外部,多个风道均与分支管路连通,在散热器靠近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散热器远离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多个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主管路,主管路通过分支管路连通风道;其中,散热器间隔设有多个,发热模块设于相邻的两个散热器之间,每一个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分支管路,多个分支管路并联于主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电池散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垂直起降飞行器(VTOL)作为未来城市区域出行以及山区物流运输的一种潜在主流方式,拥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大规模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通勤效率,还可以提升偏远地区的物流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垂直起降飞行器通常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螺旋桨构成的分布式动力***提供垂直起降过程和平飞阶段所用的动力。垂直起降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动力电池为动力***持续提供大功率电能供应,动力电池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导出,电池内部会快速出现热积累,轻则降低电池使用寿命,重则导致电池热失控而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需要通过散热装置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然而,目前动力电池所采用的散热结构的热交换效率较低,其散热性能无法满足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各个飞行阶段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散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内部设有流经发热模块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多个;
分支管路,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外部,多个所述风道均与所述分支管路连通,在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多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主管路,所述主管路通过所述分支管路连通所述风道;其中,所述散热器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发热模块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器之间,每一个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管路,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并联于所述主管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
导热箱,所述导热箱的内部形成风腔;
散热隔板,设于所述风腔内,以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所述风道,在所述导热箱靠近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所述导热箱远离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隔板的间距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分气盒,设于所述导热箱的端部,所述分气盒的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分气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风道的进气口,所述分支管路与所述分气盒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气盒的端部设有加长边,所述加长边延伸至所述导热箱的侧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箱的材质为金属;和/或,所述分气盒与所述导热箱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管路包括与所述风道的进气口连接的主进气管路和与所述风道的出气口连接的主出气管路,所述主进气管路和/或所述主出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管路连通所述风道。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支管路包括与所述风道的进气口连接的分支进气管路和与所述风道的出气口连接的分支出气管路,所述主进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进气管路连接所述风道的进气口,所述主出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出气管路连接所述风道的出气口;
其中,每一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进气管路,多个所述分支进气管路并联于所述主进气管路;和/或,每一个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出气管路,多个所述分支出气管路并联于所述主出气管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与所述主出气管路连接,以收集所述主出气管路中的暖风气流并用以与目标加热部件热交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
电池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为以上描述的热交换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所述电池芯,所述主管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外,所述分支管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芯通过汇流排串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芯之间设有所述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以上描述的电池模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散热器内部设置的风道,可以供气体冷媒流动。由于风道沿发热模块设置,当气体冷媒在风道流动的时候,发热模块与风道内的气体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发热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对发热模块散热。与传统的液体散热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直接利用流动的气体冷媒对发热模块进行散热,一方面可以保障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本实施例的方案采用风冷替代液冷,相比液冷方案少了泵、冷却液、压缩机、冷凝器、冷媒等,管路不要求封闭循环,需用的管路更少,降低了散热***的整体重量,同时减少了***内关键的运行设备,对管路的抗压能力、装配精度的要求较低,即使存在漏点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可靠性更高。另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热交换组件,每一个散热器的风道分别通过一个独立的分支管路连接于主管路,即多个分支管路并联于主管路上,如此可以为每一个散热器的风道分别输送气体冷媒,保障每一个散热器均可以独立工作,与多个分支管路并联于主管路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工作的可靠性,及时有效的对发热模块进行散热。而且,本实施例中,在散热器的内部设置了多个独立的风道,多个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在散热器靠近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散热器远离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呈递增状态变化,如此设置,当分支管路中的气体进入散热器内部后,使得气体由散热器靠近分支管路的一端流向散热器远离分支管路的一端,防止气体大部分或全部流向靠近分支管路的风道内,实现气体在散热器内部的均匀分布和流动,进而提高散热器与发热模块热交换的效率和均匀性。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管路还可以与外部热气源连接,如此可以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与发热模块热交换,实现对发热模块的加热,保障发热模块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或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组件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组件实施例中去除分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组件实施例中导热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组件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散热器 110 导热箱
120 散热隔板 130 分气盒
140 风道 150 加长边
200 分支管路 210 分支进气管路
220 分支出气管路 300 主管路
310 主进气管路 320 主出气管路
400 发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动力电池为动力***持续供应大功率电能,动力电池将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动力电池布置在密闭的空间内,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导出,动力电池内部会快速出现热积累,轻则降低电池使用寿命,重则导致电池热失控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如何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将是eVTOL飞行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汽车工业中,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散热通常采用在电池内部增加散热板,通过散热板将电芯的热量传递给附近的液冷管路,液冷管路内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并通过外部的散热器与周围环境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将动力电池的热量向外界导出的目的。但是上述散热***的热交换效率较低,***重量代价大,可靠性低。对于eVTOL飞行器而言,要求散热***具有重量轻、可靠性高的特点,传统的动力电池的散热***无法满足eVTOL飞行器的散热需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直接利用流动的气体冷媒对发热模块进行散热,一方面可以保障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热交换组件,每一个散热器的风道分别通过一个独立的分支管路连接于主管路,即多个分支管路并联于主管路上,如此可以为每一个散热器的风道分别输送气体冷媒,保障每一个散热器均可以独立工作,与多个分支管路并联于主管路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工作的可靠性,及时有效的对发热模块进行散热。而且,在散热器的内部设置了多个独立的风道,多个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在散热器靠近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散热器远离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呈递增状态变化,如此设置,当分支管路中的气体进入散热器内部后,使得气体由散热器靠近分支管路的一端流向散热器远离分支管路的一端,防止气体大部分或全部流向靠近分支管路的风道内,实现气体在散热器内部的均匀分布和流动,进而提高散热器与发热模块热交换的效率和均匀性。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管路还可以与外部热气源连接,如此可以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与发热模块热交换,实现对发热模块的加热,保障发热模块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或正常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组件可以用于发热模块的散热,也可以用于发热模块的加热,具体为:主管路可以连接外部的冷气源,冷气体流入散热器的内部,通过风道与发热模块热交换,带走发热模块的热量,实现发热模块的散热;主管路也可以连接外部的热气源,热气体流入散热器的内部通过风道与发热模块热交换,提高发热模块的温度,实现发热模块的加热。为方便描述,主要以散热器为发热模块进行散热为例进行介绍,而散热器为发热模块进行反向加热不再详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包括:
散热器100,散热器100的内部设有流经发热模块400的风道140,风道140设有多个;
分支管路200,设于散热器100的外部,多个风道140均与分支管路200连通,在散热器10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至散热器10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的方向上,多个风道140的进风口的面积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主管路300,主管路300通过分支管路200连通风道140;其中,散热器100间隔设有多个,发热模块400设于相邻的两个散热器100之间,每一个散热器100对应设置一个分支管路200,多个分支管路200并联于主管路300。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散热器100内部设置的风道140,可以供气体冷媒流动。由于风道140沿发热模块400设置,当气体冷媒在风道140流动的时候,发热模块400与风道140内的气体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发热模块400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对发热模块400散热。与传统的液体散热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直接利用流动的气体冷媒对发热模块400进行散热,一方面可以保障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本实施例的方案采用风冷替代液冷,相比液冷方案少了泵、冷却液、压缩机、冷凝器、冷媒等,管路不要求封闭循环,需用的管路更少,降低了散热***的整体重量,同时减少了***内关键的运行设备,对管路的抗压能力、装配精度的要求较低,即使存在漏点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可靠性更高。另外,本实施例提出的热交换组件,每一个散热器100的风道140分别通过一个独立的分支管路200连接于主管路300,即多个分支管路200并联于主管路300上,如此可以为每一个散热器100的风道140分别输送气体冷媒,保障每一个散热器100均可以独立工作,与多个分支管路200并联于主管路300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工作的可靠性,及时有效的对发热模块400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在散热器100的内部设置了多个独立的风道140,多个风道140的进风口的面积在散热器10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至散热器10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的方向上呈递增状态变化,如此设置,当分支管路200中的气体进入散热器100内部后,使得气体由散热器10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流向散热器10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防止气体大部分或全部流向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内,实现气体在散热器100内部的均匀分布和流动,进而提高散热器100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的效率和均匀性。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管路300还可以与外部热气源连接,如此可以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实现对发热模块400的加热,保障发热模块400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或正常工作。
具体的,热交换组件包括散热器100、分支管路200和主管路300。其中,散热器100的内部设有风道140以供气体冷媒流动,散热器100用以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风道140流经发热模块400。散热器100吸收的发热模块400的热量,可以通过风道140内气体冷媒的流动带走,实现发热模块400的散热降温。主管路300用以为散热器100的风道140提供气体冷媒,可以与外界气体冷媒存储***连接,实现发热模块400的散热;也可以用以为散热器100的风道140提供气体热媒,实现发热模块400的反向加热。分支管路200连接主管路300和散热器100,将主管路300中的气体输送至散热器100的风道140内。为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器100设有多个,而发热模块400设于相邻的两个散热器100之间,从而可以带走发热模块400更多的热量。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散热器100对应设置一个分支管路200,即分支管路200的数量与散热器100的数量是相同的,如此可以为每一个散热器100的风道140分别输送气体冷媒。另外,多个分支管路200是并联在主管路300上的,如此可以为每一个散热器100的风道140分别输送气体冷媒,保障每一个散热器100均可以独立工作,与多个分支管路200并联于主管路300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散热***工作的可靠性,及时有效的对发热模块400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主管路300中的气体经分支管路200进入散热器100内部,通常会优先在散热器10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附近聚集,散热器100中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会流入更多的气体,而散热器100中远离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会流入很少的气体,这样就导致了气体在散热器100内的不均匀分布和流动。为此,在散热器10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至散热器10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的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多个风道140的进风口的面积呈递增状态变化,也就是说,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的进风口的面积要小于远离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的进风口的面积,如此能够降低气体流入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内的速率,加快气体在散热器100内朝远离分支管路200的方向流动的速率,从而提高气体流入不同风道140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散热器100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的效率和散热的均匀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组件可以用以与电池芯进行热交换,还可以用以与其它功率器件的热交换,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参照图2-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器100包括:
导热箱110,导热箱110的内部形成风腔;
散热隔板120,设于风腔内,以将风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风道140,在导热箱11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至导热箱11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散热隔板120的间距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分气盒130,设于导热箱110的端部,分气盒130的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分气腔,开口朝向风道140的进气口,分支管路200与分气盒130连接。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散热器100包括导热箱110、散热隔板120以及分气盒130。其中,导热箱110与发热模块400直接接触,可以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以收集发热模块400所产生的热量。优选的,导热箱110的材质为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比如铜、铁等,如此能够提高导热箱110与发热模块400的热交换效率。导热箱110的内部设有风腔,可以供气体冷媒流动。散热隔板120设置在风腔内且与导热箱110的内壁连接,从而可以将导热箱110的热量分散至散热隔板120上。散热隔板120设有多个,多个散热隔板120间隔设置,从而将风腔分给为多个独立的风道140,进而增加了与风道140内流动的气体冷媒的接触面积,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分气盒130与分支管路200连接,分气盒130设置在导热箱110沿气体冷媒流动方向的端部,可以设置在气体冷媒流动方向的前端,也可以设置在气体冷媒流动方向的尾端,还可以在前端和尾端同时设置。分气盒130设有分气腔及与分气腔连通的开口,开口朝向多个风道140的进风口,从而能够将分支管路200中的气体冷媒输送到各个风道140的进口处。为了提高分气盒130分气的均匀性,在导热箱110靠近分支管路200的一端至导热箱110远离分支管路200的一端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散热隔板120的间距呈递增状态变化,使得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的进风口小于远离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的进风口,如此能够降低气体流入靠近分支管路200的风道140内的速率,加快气体在分气腔内朝远离分支管路200的方向流动的速率,从而提高气体流入不同风道140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散热器100与发热模块400热交换的效率和散热的均匀性。另外,分气盒130可以将气体冷媒与发热模块400隔绝,防止发热模块400受潮或被腐蚀。
示例性的,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气盒130的端部设有加长边150,加长边150延伸至导热箱110的侧面。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加长边150能够延伸至导热箱110的侧面,增加了分气盒130与导热箱110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分气盒130设置在导热箱110后气腔的密封性,防止气腔中的气体冷媒从分气盒130与导热箱110的间隙处流出,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示例性的,参照图2、图4以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主管路300包括与风道140进口连接的主进气管路310和与风道140出口连接的主出气管路320,主进气管路310和/或主出气管路320通过分支管路200连通风道140。具体的,主进气管路310用以为风道140输送气体冷媒,气体冷媒与散热隔板120或导热箱110热交换后形成暖气流,主出气管路320用以将暖气流排出。在一实施例中,风道140的出口设有进气盒,通过进气盒收集暖气流并通过主出气管路320排出,如此可以将暖气流与发热模块400隔绝,防止发热模块400受潮或被腐蚀。
示例性的,参照图2、图4以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支管路200包括与风道140进口连接的分支进气管路210和与风道140出口连接的分支出气管路220,主进气管路310通过分支进气管路210连接风道140的进口,主出气管路320通过分支出气管路220连接风道140的出口;
其中,每一散热器100对应设置一个分支进气管路210,多个分支进气管路210并联于主进气管路310;和/或,每一个散热器100对应设置一个分支出气管路220,多个分支出气管路220并联于主出气管路320。
具体的,分支进气管路210用以将主进气管路310中的气体冷媒输送至风道140内,分支出气管路220用以将暖气流排出。可以理解的是,分支进气管路210通过风道140进口的分气盒130与风道140连接,分支出气管路220通过风道140出口的分气盒130与风道14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散热器100对应设有一分支进气管路210和/或分支出气管路220,多个分支进气管路210并联在主进气管路310上,多个分支出气管路220并联在主出气管路320上,从而实现从主进气管路310至主出气管路320的气流流动路径。而且,每一个风道140的气流分别独立流动,提高散热器100工作的独立性。
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交换组件还包括冷媒存储器(图未示),冷媒存储器与主进气管路310连接,冷媒存储器用于存储调温介质且向主进气管路310中释放调温介质,使得主进气管路310中的气流温度可调。具体的,为了调整风道140内气体冷媒的温度,还设置了冷媒存储器。冷媒存储器与主进气管路310连接,可以向主进气管路310中释放调温介质,降低主进气管路310中气体冷媒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可选地,调温介质可以为氮气或二氧化碳,能够在发热模块400出现火灾时延缓火情的蔓延,提高安全性。为方便控制,还可以在冷媒存储器与主进气管路310之间设置调温开关,以控制调温介质的释放。
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交换组件还包括集热器(图未示),集热器与主出气管路320连接,以收集主出气管路320中的暖风气流并用以与目标加热部件热交换。具体的,通过设置的集热器,可以收集经主出气管路320排出的暖气流,用以待加热模块的加热升温。比如可以将收集的暖气流输送至飞行器的机翼的处,与机翼热交换,使得机翼的温度升高,防止机翼在较低的环境下结冰,保障飞行器的正常飞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外壳内设有安装腔;
电池芯,设于安装腔内;以及
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为以上描述的热交换组件,相邻的两个散热器之间设有电池芯,主管路设于安装腔外,分支管路延伸至安装腔内。
具体的,热交换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电池模组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热交换组件可以对电池芯进行散热,防止电池芯温度过高而出现热失控。也就是说,电池芯构成发热模块400。
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芯设有多个,多个电池芯通过汇流排串联,相邻的两个电池芯之间设有散热器。通过设置多个电池芯,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满足大里程续航的需求。而且,在相邻的电池芯之间设置散热器,能够充分利用风道内的气体冷媒,带走更多的热量,及时对电池芯进行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以上描述的电池模组。具体的,电池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飞行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模组为飞行器的动力***持续提供电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内部设有流经发热模块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多个;
分支管路,设于所述散热器的外部,多个所述风道均与所述分支管路连通,在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多个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主管路,所述主管路通过所述分支管路连通所述风道;其中,所述散热器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发热模块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器之间,每一个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管路,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并联于所述主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导热箱,所述导热箱的内部形成风腔;
散热隔板,设于所述风腔内,以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所述风道,在所述导热箱靠近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至所述导热箱远离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隔板的间距呈递增状态变化;以及
分气盒,设于所述导热箱的端部,所述分气盒的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分气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风道的进气口,所述分支管路与所述分气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盒的端部设有加长边,所述加长边延伸至所述导热箱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箱的材质为金属;和/或,所述分气盒与所述导热箱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包括与所述风道的进气口连接的主进气管路和与所述风道的出气口连接的主出气管路,所述主进气管路和/或所述主出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管路连通所述风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路包括与所述风道的进气口连接的分支进气管路和与所述风道的出气口连接的分支出气管路,所述主进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进气管路连接所述风道的进气口,所述主出气管路通过所述分支出气管路连接所述风道的出气口;
其中,每一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进气管路,多个所述分支进气管路并联于所述主进气管路;和/或,每一个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分支出气管路,多个所述分支出气管路并联于所述主出气管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与所述主出气管路连接,以收集所述主出气管路中的暖风气流并用以与目标加热部件热交换。
8.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
电池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所述电池芯,所述主管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外,所述分支管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芯通过汇流排串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芯之间设有所述散热器。
10.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320731190.9U 2023-04-04 2023-04-04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Active CN219267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1190.9U CN219267761U (zh) 2023-04-04 2023-04-04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1190.9U CN219267761U (zh) 2023-04-04 2023-04-04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7761U true CN21926776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1190.9U Active CN219267761U (zh) 2023-04-04 2023-04-04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7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5786B2 (en)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O2018040902A1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US20140295228A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a temperature-control element containing a temperature-control channel and a bypass and motor vehicle containing the battery system
CN108520932A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505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
CN219267761U (zh) 热交换组件、电池模组以及飞行器
CN114069090A (zh) 一种移动式储能集装箱散热装置及移动式储能集装箱
CN108565374A (zh) 风冷电池箱和包含该风冷电池箱的车辆
CN113154720A (zh) 基于热电效应的车载局部空调装置及其***
CN219086074U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CN116142468A (zh) 热管理***及飞行器
CN209008412U (zh) 集成散热***的充电口
CN117154295A (zh) 电池模组
CN208045580U (zh) 电池热管理***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4841783U (zh) 制冷设备及车辆
CN115588798A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19192555U (zh) 热管理***及飞行器
CN214099704U (zh) 电池散热装置
CN115377564A (zh) 电池模组冷却***、电池箱及储能设备
CN210778894U (zh) 冷媒直冷装置及电池供电***
CN208538941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86149U (zh)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导风结构
CN108807730B (zh) 分层式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9447317U (zh) 热管理***及飞行器
CN219086073U (zh) 一种冷却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