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9358U -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9358U
CN219219358U CN202320198221.9U CN202320198221U CN219219358U CN 219219358 U CN219219358 U CN 219219358U CN 202320198221 U CN202320198221 U CN 202320198221U CN 219219358 U CN219219358 U CN 219219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unit
honeycomb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82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霄
田彩云
刘杰
刘柏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Tian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Tian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Tian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Tian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82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9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9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9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单元板、侧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单元板和侧板的边缘均为倾斜面;单元板为矩形,侧板为六边形;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的倾斜面相接安装为一个蜂窝建筑结构;单元板和侧板组成材料相同,包括固定框、保温层、外板和内板;保温层位于固定框所围空间内;外板固设在固定框一侧,内板固设在固定框另一侧;第一筋板抵接在两个单元板的连接处且与两个单元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二筋板抵接在单元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且与单元板和侧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蜂窝建筑结构运输效率和结构安装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加工好装配的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安装场地进行装配而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
装配式建筑不仅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得到大量应用,在简易建筑、临时建筑上也得到了应用普及。常见的为集装箱房、移动方舱医院等。但是采用集装箱形式进行建筑的装配搭建,不仅需要考虑结构强度、保温效果等因素,若为建筑集群时,如何合理的进行空间利用、如何有效的进行上下层建筑的连接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若为建筑集群,利用蜂窝式的结构会更加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强度和美观程度均会得到提高。
但是蜂窝式集装建筑,若采用卡车对单一单元进行运输,不如集装箱建筑方便,在向卡车上进行吊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对蜂窝式集装建筑的侧壁进行磨损和碰撞,进而导致蜂窝建筑质量降低。而若采用运输板材,在现场组装的方式,则需要对板材的安装方式和结构强度进行设计,而这方面属于一种设计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蜂窝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运输困难且拼装强度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包括单元板、侧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
单元板和侧板的边缘均为倾斜面;
单元板为矩形,侧板为六边形;
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的倾斜面相接安装为一个蜂窝建筑结构;
单元板和侧板组成材料相同,包括固定框、保温层、外板和内板;
保温层位于固定框所围空间内;
外板固设在固定框一侧,内板固设在固定框另一侧;
第一筋板抵接在两个单元板的连接处且与两个单元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
第二筋板抵接在单元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且与单元板和侧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蜂窝建筑结构设计为可拼装的结构,通过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相互连接,并用第一筋板将单元板和单元板进行连接固定,用第二筋板将单元板和侧板进行连接固定,进而组成一个蜂窝建筑结构,有效的减少了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固定框配合保温层、外板和内板一同组成单元板和侧板,在节省单元板和侧板的成本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板材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拼装效率和自身质量。
可选的,所述内板开设有供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嵌入其中的内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位于对于的内嵌槽内进行安装,有效的对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同时也减少了人与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发生磕碰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上的螺栓还与固定框螺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与固定框通过螺栓进行螺纹固定,通过固定框的结构来提高对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固定强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框为方钢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采用方钢材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自身的重量,使得蜂窝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
可选的,蜂窝建筑结构之间进行连接时,单元板相互抵接,通过一个螺栓穿过两个单元板和两个第一筋板后与螺母紧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蜂窝建筑结构进行相互连接时,在第一筋板上用螺栓穿过向抵接的两个单元板后从另一个第一筋板伸出,进而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实现蜂窝建筑之间的安装,即使在放倒时也能够通过六边形结构进行受力支撑,提高了蜂窝建筑之间连接的强度,也提高了蜂窝建筑之间安装连接的效率。
可选的,侧板处于竖直状态时,蜂窝建筑结构最底部的单元板上表面设置有立柱,立柱顶部与蜂窝建筑结构最顶部的单元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蜂窝建筑结构放倒后,侧板处于竖直状态,若蜂窝建筑结构在顶部进行多层叠放,立柱能够有效的对单元板进行支撑,进而提高蜂窝建筑结构的强度。
可选的,单元板内的固定框固设由加固板,加固板对固定框所围空间进行支撑,立柱安装位置与加固板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的设置有效的固定框进行辅助支撑,同时也为立柱提供支撑点,进而提高蜂窝建筑结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单元板和侧板通过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组合成一个蜂窝建筑结构,使得蜂窝建筑结构更加方便运输,也方便在现场进行拆装;
单元板和侧板的结构,通过固定框进行总体强度支撑,通过保温层进行填充保暖,内板和外板进行保护,在保证单元板和侧板的强度基础上减少了结构重量;
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安装位置与固定框的位置对应,且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框上,有效的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连接强度,且在蜂窝建筑结构进行组合安装时,也能够通过螺栓将第一筋板和相对的两个单元板贯穿后与螺母固定,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安装和组合安装强度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安装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隐藏内板后显示固定框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蜂窝建筑结构放倒时安装的示意图;
图5是蜂窝建筑结构立起时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1、单元板;2、侧板;3、固定框;31、保温层;32、外板;33、内板;331、内嵌槽;34、加固板;4、安装组件;41、第一筋板;42、第二筋板;5、立柱。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参考图1和图2,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包括单元板1和侧板2,一个蜂窝建筑结构至少由六个单元板1和两个侧板2组成。单元板1为矩形,侧板2为正六边形。单元板1和侧板2的一侧边缘均为倾斜设置,六个单元板1的倾斜面相互抵接能够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筒结构,两个侧板2的倾斜面与单元板1的倾斜面抵接进而组成一个蜂窝建筑结构,单元板1和侧板2设置有将相邻的单元板1进行相互固定并将侧板2与单元板1进行固定的安装组件4。
蜂窝建筑结构在拼装前运输时仅需要对单元板1和侧板2进行运输,有效的节省了运输所占用的空间,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在运输到安装场地后,将单元板1和侧板2通过安装组件4拼装起来,组成一个六边形筒状结构,完成蜂窝建筑的组装,在使用时,无论是立起(侧板2处于水平状态)还是放倒(侧板2处于竖直状态)均能够使用。其中窗户和门均在单元板1和侧板2上提前开好。
参考图3,单元板1和侧板2的结构均包括固定框3、保温层31、内板33和外板32。固定框3为方钢材料,在单元板1上围成矩形框体,在侧板2上围成正六边形框体。在单元板1的固定框3内,还固设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同样为方钢材料,固定板对矩形的固定框3进行内部加固。保温层31填充在固定框3所围空间内,保温层31在本实施例为岩棉材料。外板32和内板33固设在固定框3相对的两侧。内板33为装饰板,外板32为铝塑板。蜂窝建筑结构安装完成后,内板33位于蜂窝建筑结构内部。
单元板1和侧板2的结构设置,通过方钢材料的固定框3作为骨架,岩棉进行填充物进行保温,再通过内板33和外板32进行防护,在提高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还减少了结构重量。
参考图3,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第一筋板41的折角为钝角,第二筋板42的折角为直角。单元板1的内板33边缘处开设有供第一筋板41抵接在内的内嵌槽331,内嵌槽331的位置与固定框3的位置正对,两个内板33的内嵌槽331相互连通。第一筋板41抵接在相互连通的两个单元板1的内板33的内嵌槽331内,且与内嵌槽331内壁贴合。通过螺栓将第一筋板41与固定框3进行螺纹固定并紧固。内嵌槽331还开设在单元板1和和侧板2的内板33相接的位置,供第二筋板42在内贴合,且位置与固定框3的位置相对,通过螺栓将第二筋板42与固定框3进行螺纹固定并紧固。螺栓的强度不低于M16。
通过第一筋板41将相邻的单元板1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第二筋板42对相邻的单元板1和侧板2进行连接固定,且与固定框3进行紧固,有效的提高了单元板1和侧板2安装固定的牢固性。内嵌槽331的设置则为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提供安装空间,有效的减少了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安装后与人体产生磕碰的概率。
参考图4和图5,多个蜂窝建筑结构在进行连接时,单元板1与单元板1相互抵接,组成蜂窝结构,相互抵接的单元板1通过螺栓穿过第一筋板41和两个单元板1后从另一个第一筋板41穿出后与螺母螺纹顶紧,进而完成相邻蜂窝建筑结构的固定。无论蜂窝建筑处于立起还是放倒状态,均可使用。
在蜂窝建筑结构处于放倒状态进行蜂窝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时,蜂窝建筑结构底部的单元板1上表面安装有立柱5,立柱5顶部与蜂窝建筑结构顶部的单元板1抵接。立柱5位于与加固板34正对的位置,且通过螺栓与加固板34螺纹连接固定。对蜂窝建筑结构的顶部提供支撑。提高叠落时蜂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由于蜂窝建筑结构的单元板1和侧板2的设置,能够使得蜂窝建筑结构运输时能够仅进行单元板1和侧板2的运输,减少了运输时空间的浪费,也减少了运输时的磕碰磨损。在运输到搭建场地后,进行拼装,通过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将单元板1和侧板2组成成一个完成的蜂窝建筑结构,固定框3作为骨架支撑,有效的提高了单元板1和侧板2的强度,配合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的安装固定,有效的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安装强度,同时也能够实现蜂窝建筑结构之间的安装连接。解决了蜂窝建筑结构运输和安装强度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板(1)、侧板(2)、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
单元板(1)和侧板(2)的边缘均为倾斜面;
单元板(1)为矩形,侧板(2)为六边形;
六个单元板(1)和两个侧板(2)的倾斜面相接安装为一个蜂窝建筑结构;
单元板(1)和侧板(2)组成材料相同,包括固定框(3)、保温层(31)、外板(32)和内板(33);
保温层(31)位于固定框(3)所围空间内;
外板(32)固设在固定框(3)一侧,内板(33)固设在固定框(3)另一侧;
第一筋板(41)抵接在两个单元板(1)的连接处且与两个单元板(1)的内板(33)通过螺栓固定;
第二筋板(42)抵接在单元板(1)和侧板(2)的连接处且与单元板(1)和侧板(2)的内板(33)通过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3)开设有供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嵌入其中的内嵌槽(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上的螺栓还与固定框(3)螺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为方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蜂窝建筑结构之间进行连接时,单元板(1)相互抵接,通过一个螺栓穿过两个单元板(1)和两个第一筋板(41)后与螺母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板(2)处于竖直状态时,蜂窝建筑结构最底部的单元板(1)上表面设置有立柱(5),立柱(5)顶部与蜂窝建筑结构最顶部的单元板(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元板(1)内的固定框(3)固设由加固板(34),加固板(34)对固定框(3)所围空间进行支撑,立柱(5)安装位置与加固板(34)对应。
CN202320198221.9U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Active CN219219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8221.9U CN2192193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8221.9U CN2192193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9358U true CN21921935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8221.9U Active CN219219358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9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00954B2 (en) Modular Building
CN102587693B (zh) 一种模块建筑二层别墅及其施工方法
CN101418592A (zh) 组合式轻钢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
CN1375030A (zh) 无框架建筑***
CN203080965U (zh) 智能钢结构抗震别墅
US4335558A (en) Prefabricated polygonal building
CN102720268A (zh)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单元构造
GB2470734A (en) A stackable building module
CN113494203B (zh) 便捷式墙板楼板连接结构
US8499504B1 (en)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CN219219358U (zh)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CN200975025Y (zh) 木龙骨房屋结构
CN211874127U (zh) 一种预制围墙及其安装结构
CN202730953U (zh)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单元构造
AU2012100996A4 (en)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CN102561731B (zh) 一种模块建筑一层别墅及其施工方法
CN212742909U (zh) 一种集成墙板活动房
CN209872068U (zh) 一种框架式轻型复合轿底
CN106894572A (zh) 一种蜂窝板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220100172U (zh) 一种装配式的多层钢结构厂房框架
CN111287555B (zh) 一种预制快速拼装围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923809U (zh) 一种装配式围墙基础及其安装结构
US20230417049A1 (en) Pre-manufactured load bearing walls for a multi-story building
CN111218988A (zh) 一种集成墙板活动房
CN116591309A (zh) 一种可重复自由组装的多层混凝土组装式箱式房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