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2374U -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2374U
CN219092374U CN202222813895.3U CN202222813895U CN219092374U CN 219092374 U CN219092374 U CN 219092374U CN 202222813895 U CN202222813895 U CN 202222813895U CN 219092374 U CN219092374 U CN 219092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ust collection
ltp
ionization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38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梦强
赵远
王莹
石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ge 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ge 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ge 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ge Hu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38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2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2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2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顶部的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机体内部的风机、集成模块和电离模块以及设置在机体底部的进风口;集成模块包括第一绝缘外壳以及微静电滤网;第一绝缘外壳用于固定微静电滤网;电离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外壳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绝缘外壳内部的等离子发生区和负极板;等离子发生区内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梁,每根安装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离针尖。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集尘效率,同时方便清洗,能够稳定产生大量等离子,降低能耗,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净化效率,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静电产生臭氧以及打火拉弧放电的问题,科学爬电距离设计,避免了臭氧打火拉弧放电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净化模块,尤其涉及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背景技术
等离子消毒技术是采用双极等离子体静电场对带负电细菌分解与击破,将尘埃极化并吸附,再组合药物浸渍型活性炭、静电网、光触媒催化装置等组件进行二次杀菌过滤,经过处理的洁净空气大量快速循环流动,使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室”标准。
在现有技术中,LTP蜂窝状等离子集成模块是一种静电吸附除尘净化过滤器,利用高压直流电场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使其荷电,荷电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向相反的极板做运动,空气电离后,由于连锁反应,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表现为极间的电流急剧增加,空气成了导体,高强电压捕获附带细菌颗粒,瞬间导电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吸附除尘的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存在以下问题:
(1)蜂窝状静电吸附装置滤网的滤孔直径较小,导致集尘效率差,清洗困难;
(2)产生较多量的臭氧传统静电吸附装置采用高压放电,容易产生臭氧,耗能大使用寿命短。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顶部的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风机、集成模块和电离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进风口;
所述集成模块包括:第一绝缘外壳以及微静电滤网;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用于固定所述微静电滤网;
所述电离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外壳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部的等离子发生区和负极板;所述等离子发生区内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梁,每根所述安装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离针尖。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模块与所述电离模块呈完全重合布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区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静电滤网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与石墨烯制作。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静电滤网的滤孔为蜂窝状多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离针尖采用金属钨钢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呈水平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离针尖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梁上,呈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增加了微静电滤网的蜂窝状多边形滤孔直径,扩大了接触面积,同时更方便清洗滤网,提高了集尘效率。
(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电离模块导电电路走线,降低了电压,从而能够稳定产生大量等离子,降低了使用能耗,提高了电离效率。
(3)本实用新型电离针尖采用了金属钨钢针,避免了使用钨丝及普通金属碳为材料的钢针钝化后导致净化效率下降或失效,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装置的净化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微静电技术,此技术克服了传统金属静电产生臭氧、打火拉弧放电的弊端,提高了净化效率,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集成模块与电离模块组合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集成模块与电离模块分解结构图;
图中:1、机体;2、出风口;3、集成模块;31、第一绝缘外壳;32、微静电滤网;4、电离模块;41、第二绝缘外壳;42、等离子发生区;421、安装梁;422、电离针尖43、负极板;5、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的整体立体剖面结构图。
该模块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顶部的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机体内部的风机、集成模块和电离模块以及设置在机体底部的进风口。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的集成模块与电离模块组合结构图。
集成模块包括:第一绝缘外壳以及微静电滤网;第一绝缘外壳用于固定微静电滤网;
需要说明的是,滤网内的微静电电场抓取荷电尘埃粒子、微生物、气溶胶等,将其吸附在通道表面上,通道表面处在微静电电场中,在其表面的细菌病毒等会在微静电电场条件下被灭活,从而完成环境空气的消杀和净化。
电离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外壳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绝缘外壳内部的等离子发生区和负极板;等离子发生区内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梁,每根安装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离针尖。
需要说明的是,电离模块释放大量高浓度等离子体,正负电子湮灭产生大量能量,从而破坏细菌包膜,杀死细胞核。相较于现有技术,此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静电产生臭氧以及打火拉弧放电的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安全风险。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的集成模块与电离模块分解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成模块与所述电离模块呈完全重合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区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静电滤网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与石墨烯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微静电滤网采用高分子化合物及石墨烯制作是为了能够稳定产生大量等离子,使得臭氧含量小于规定标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静电滤网的滤孔为蜂窝状多边形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增加了微静电滤网的蜂窝状多边形滤孔直径,扩大了接触面积,同时更方便清洗滤网,提高了集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离针尖采用金属钨钢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电离针尖采用了金属钨钢针,避免了使用钨丝及普通金属碳为材料的钢针钝化后导致净化效率下降或失效,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装置的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呈水平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离针尖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梁上,呈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体,首先进入电离模块,电离模块采用针状电极放电,电离针尖场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梁上,呈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通电时,电离针尖会产生放电,捕获附带细菌颗粒,瞬间导电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吸附除尘的效果;同时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使其荷电。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电离模块导电电路走线,降低了电压,从而能够稳定产生大量等离子,降低了使用能耗,提高了电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电离针尖采用金属钨钢针,避免了使用钨丝及普通金属碳为材料的钢针钝化后导致净化效率下降或失效,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装置的净化效率。且解决了空气中微粒极化时产生的电晕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臭氧。
然后进入集成模块,采用微静电滤网,微静电滤网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与石墨烯制作,滤孔为蜂窝状多边形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微静电滤网的蜂窝状多边形滤孔直径,扩大了接触面积,同时更方便清洗滤网,提高了集尘效率;滤网内的微静电电场抓取荷电尘埃粒子、微生物、气溶胶等,将其吸附在通道表面上,通道表面处在微静电电场中,在其表面的细菌病毒等会在微静电电场条件下被灭活,从而完成环境空气的消杀和净化。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顶部的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风机、集成模块和电离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模块包括:第一绝缘外壳以及微静电滤网;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用于固定所述微静电滤网;
所述电离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外壳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部的等离子发生区和负极板;所述等离子发生区内设置有若干根安装梁,每根所述安装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离针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与所述电离模块呈完全重合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区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静电滤网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与石墨烯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静电滤网的滤孔为蜂窝状多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针尖采用金属钨钢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呈水平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针尖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梁上,呈等距离线性阵列排布。
CN202222813895.3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Active CN219092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3895.3U CN2190923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3895.3U CN2190923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2374U true CN21909237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3895.3U Active CN2190923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2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3955B1 (ko) 공기 정화 및 공기 살균을 위한 장치
JP2020506504A (ja) 空気清浄に用いられる双極イオン発生器及び該双極イオン発生器を使用したサーキュラーディフューザー
KR20180054881A (ko) 고속 이온풍 자흡식 저온 플라즈마 공기 정화 장치
CN106861340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US20190076853A1 (en) Electrostatic air cleaner
CN203298403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0296870U (zh) 一种动态纳米离子发生装置
CN107684977A (zh) 一种电净化结构及包含其的空气净化装置
JP6500056B2 (ja) プラズマ浄化モジュール
CN219092374U (zh)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CN112283849A (zh) 一种等离子净化器
CN210861478U (zh) 一种微离子新风净化一体机
CN112156626A (zh) 一种一体化复合高压放电电极及除臭净化装置
CN215682721U (zh) 一种新型结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213161319U (zh) 一种空气清新机
CN211503081U (zh) 一种离子净化器
CN113578530A (zh)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19003375U (zh) 一种ltp片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CN204799078U (zh) 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
CN214307504U (zh) 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1781621U (zh) 一种离子风净化装置
CN215586787U (zh) 一种集尘板及集尘装置
CN217900137U (zh) 立式圆弧空气净化器
CN216650079U (zh) 紧凑型等离子发生装置
CN218900330U (zh) 一种圆孔针级空气电晕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