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7573U -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7573U
CN219057573U CN202223113263.2U CN202223113263U CN219057573U CN 219057573 U CN219057573 U CN 219057573U CN 202223113263 U CN202223113263 U CN 202223113263U CN 219057573 U CN219057573 U CN 219057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rail unit
unit structur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32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gu Gra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ngu Gra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ngu Gra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ngu Gra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32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7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7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7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和支撑辊架,支撑辊架上设置有皮带辊,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部,支撑辊架包括有本体部以及中间部,皮带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本体部的顶部以及中间部,本体部的两侧均贴合于支撑部的内壁,支撑部、定位部以及本体部的竖直部分均开设有若干个孔,还包括有定位螺栓以及与定位螺栓相配合的定位螺母,每个定位螺栓均穿过一支撑部上的孔和定位部上的孔,或穿过一支撑部上的孔和本体部上的孔,支撑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支撑部相垂直的弯折部,弯折部上开有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操作便捷度。

Description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大米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大米从生产设备导出后,转移到成品米仓中进行暂时存放,然后在后续装袋的时候,再从成品米仓内放出来后进行装袋、抽真空等从而成为成品后,即可向外出售。
其中由于大米生产末端设备位置是固定的,但是成品米仓是分布有若干个的,此时就需要使用卸粮小车将成品米转移到所需的米仓中。目前常见的卸粮小车首先有个与其进行配套使用的支撑轨,且小车能够在支撑轨的长度方向进行活动;同时在支撑轨以及卸粮小车上均缠绕有同一个输送带。将成品米导入到某个位置的米仓的时候,首先是卸粮小车移动到该米仓的位置,在该过程中输送带也会被卸粮小车带动而进行活动,并使得卸粮小车的下料斗是位于待使用米仓顶部开口的上方;之后边缘的支撑轨端部的电机驱动驱动辊进行转动,驱动辊带动输送带进行活动,并将落下到输送带上的大米带动到卸粮小车上,之后通过卸粮小车落入到米仓内;由于卸粮小车的位置可以选择任一米仓进行停留,因此也就能够对所有的米仓进行导入大米。
目前常见的支撑轨是由多截轨道单元首尾连接而成的(位于两端的支撑轨上会连接用于驱动输送带的驱动辊);一个支撑轨单元包括有两个相对的支撑部以及位于两个支撑部之间的若干个连接部以及若干个支撑辊架;两个支撑部在连接部和支撑辊架的支撑作用下,能够保持相对的位置稳定,并用于支撑卸粮小车;同时支撑辊架上用于连接两个或三个皮带辊;其中皮带辊用于支撑输送带,减小输送带在活动时候的磨损。
但是目前的支撑轨单元都是在将连接部和支撑辊架焊接到支撑部上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支撑部、连接部和支撑辊架整体的空间和质量都较大,搬运、存放、转移等的操作便捷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部的若干个连接部和若干个支撑辊架,每个所述支撑辊架上均设置有两个呈倒八字形分布的皮带辊,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垂直且贴合于所述支撑部内壁的定位部,所述支撑辊架包括有呈U字形的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中部的中间部,所述皮带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顶部以及所述中间部,所述本体部的两侧均贴合于所述支撑部的内壁,所述支撑部、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本体部的竖直部分均开设有若干个孔,还包括有定位螺栓以及与所述定位螺栓相配合的定位螺母,每个所述定位螺栓均穿过一所述支撑部上的孔和所述定位部上的孔,或穿过一所述支撑部上的孔和所述本体部上的孔,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垂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开有孔。
进一步的,一所述支撑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还包括有先组件,所述先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先组部,所述先组件和所述先组部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位部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先组部,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螺纹连接设置有用于固定一侧所述先组部的螺母,两个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另一侧所述先组部以及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在同一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
进一步的,另一所述支撑部的内壁上设置有L字形的辅助部,所述辅助部的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呈竖直状,远离所述螺母的所述先组部的底部和侧部均贴合于所述辅助部。
进一步的,贴合于同一所述支撑部的两个所述先组部位于两个所述辅助部的竖直部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部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辅助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支撑部、连接部和支撑辊架在生产场地的时候都是分开进行生产的,但是皮带辊是事先与支撑辊架进行了连接;然后运输到所需的位置后,再分别将连接部、支撑辊架与支撑部进行连接,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撑轨的单元,最后将所有的支撑轨单元首尾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即可拼接呈一个整体的支撑轨(在支撑部两端具有弯折部以及穿过弯折部的孔,用于与相邻的支撑轨单元进行连接)。
由于支撑部、连接部、支撑辊架(带皮带辊)都是分别进行生产、运输和保存的,因此整体的空间较小;其次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时候,也只需将定位部上孔对准支撑部上的孔后,穿过定位螺栓后连接定位螺母即可;再将本体部上的孔对准支撑部上的孔后,穿过定位螺栓后连接定位螺母即可,简单方便。不仅如此,常规的支撑轨单元中的各个部件(除去支撑辊架和皮带辊)之间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的,但是本申请中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其好处首先无需使用焊接结构,其次当某个部分出现损坏的时候,还能够取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支撑部;2、连接部;3、支撑辊架;3a、本体部;3b、中间部;4、皮带辊;5、弯折部;6、定位部;7、第一螺杆;8、第二螺杆;9、先组件;10、先组部;11、螺母;12、辅助部;13、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1、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部1的若干个连接部2和若干个支撑辊架3,每个所述支撑辊架3上均设置有两个呈倒八字形分布的皮带辊4,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2相垂直且贴合于所述支撑部1内壁的定位部6,所述支撑辊架3包括有呈U字形的本体部3a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3a中部的中间部3b,所述皮带辊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3a的顶部以及所述中间部3b,所述本体部3a的两侧均贴合于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所述支撑部1、所述定位部6以及所述本体部3a的竖直部分均开设有若干个孔,还包括有定位螺栓以及与所述定位螺栓相配合的定位螺母,每个所述定位螺栓均穿过一所述支撑部1上的孔和所述定位部6上的孔,或穿过一所述支撑部1上的孔和所述本体部3a上的孔,所述支撑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1相垂直的弯折部5,所述弯折部5上开有孔。
一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还包括有先组件9,所述先组件9的两端均设置有先组部10,所述先组件9和所述先组部10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2和所述定位部6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分别穿过所述先组部10,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上均螺纹连接设置有用于固定一侧所述先组部10的螺母11,两个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另一侧所述先组部10以及所述支撑部1。所述第一螺杆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杆8的长度。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在同一所述支撑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
另一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L字形的辅助部12,所述辅助部12的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呈竖直状,远离所述螺母11的所述先组部10的底部和侧部均贴合于所述辅助部12。贴合于同一所述支撑部1的两个所述先组部10位于两个所述辅助部12的竖直部分之间。所述辅助部12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部13,所述导向部13的开口朝向所述辅助部12的外侧。
首先支撑部1、连接部2和支撑辊架3在生产场地的时候都是分开进行生产的,但是皮带辊4是事先与支撑辊架3进行了连接;然后运输到所需的位置后,再分别将连接部2、支撑辊架3与支撑部1进行连接,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撑轨的单元,最后将所有的支撑轨单元首尾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即可拼接呈一个整体的支撑轨(在支撑部1两端具有弯折部5以及穿过弯折部5的孔,用于与相邻的支撑轨单元进行连接)。
由于支撑部1、连接部2、支撑辊架3(带皮带辊4)都是分别进行生产、运输和保存的,因此整体的空间较小;其次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时候,也只需将定位部6上孔对准支撑部1上的孔后,穿过定位螺栓后连接定位螺母即可;再将本体部3a上的孔对准支撑部1上的孔后,穿过定位螺栓后连接定位螺母即可,简单方便。不仅如此,常规的支撑轨单元中的各个部件(除去支撑辊架3和皮带辊4)之间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的,但是本申请中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其好处首先无需使用焊接结构,其次当某个部分出现损坏的时候,还能够取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
其中在实际组装支撑轨单元的时候,首先此时将带有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的支撑部1平铺在地面上,并使得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朝上;之后取先组件9(在实际使用中,其实先组件9、先组部10就是连接部2和定位部6,在此仅为清楚说明)后,将先组部10上的孔套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上,最后使用螺母11将先组部10的位置固定;如此将两个先组件9与其中一个支撑部1连接起来。
之后转动该支撑部1好先组部10到90度,同时将另一支撑部1也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当先组部10转动90度的时候,能够使得另一先组部10恰好卡合在辅助部12上;然后取定位螺栓,穿过先组部10上的孔和支撑部1上的孔后,使用定位螺母连接先组部10和支撑部1,但是此处并不拧紧,只是暂时起到一个连带的作用;此时两个支撑部1和两个先组部10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口的形状,如此可以使得两个支撑部1都稳定的保持着形态,之后便能够逐个的连接连接部2和支撑辊架3,并在所有的连接部2和支撑辊架3都连接完成后,拧紧先组部10上的定位螺母,其好处就是在组装连接部2和支撑辊架3的时候,能够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操作。
其中先组部10卡合到辅助部12上的时候,能够通过导向部13更轻松的进行导向;同时当先组部10卡合到辅助部12的底部和侧部上时,表示此时先组部10上的孔能够正对于支撑部1上的孔,便于进行组装。而在两个先组件9连接的两个支撑部1后,其他连接部2和支撑辊架3的组装就都变得轻松且简单。
不仅如此,在将先组部10套接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上时,第一螺杆7是比第二螺杆8长的,因此在套接的时候,能够先只将先组部10上的一个孔套接到第一螺杆7上,之后再将另一个孔套接到第二螺杆8上,使得操作便捷度更高。同时每个连接部2上以及本体部3a竖直部分上均至少具有两个孔,这样就能够使得连接稳定性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1)、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部(1)的若干个连接部(2)和若干个支撑辊架(3),每个所述支撑辊架(3)上均设置有两个呈倒八字形分布的皮带辊(4),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2)相垂直且贴合于所述支撑部(1)内壁的定位部(6),所述支撑辊架(3)包括有呈U字形的本体部(3a)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3a)中部的中间部(3b),所述皮带辊(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3a)的顶部以及所述中间部(3b),所述本体部(3a)的两侧均贴合于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所述支撑部(1)、所述定位部(6)以及所述本体部(3a)的竖直部分均开设有若干个孔,还包括有定位螺栓以及与所述定位螺栓相配合的定位螺母,每个所述定位螺栓均穿过一所述支撑部(1)上的孔和所述定位部(6)上的孔,或穿过一所述支撑部(1)上的孔和所述本体部(3a)上的孔,所述支撑部(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1)相垂直的弯折部(5),所述弯折部(5)上开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还包括有先组件(9),所述先组件(9)的两端均设置有先组部(10),所述先组件(9)和所述先组部(10)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2)和所述定位部(6)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分别穿过所述先组部(10),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上均螺纹连接设置有用于固定一侧所述先组部(10)的螺母(11),两个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另一侧所述先组部(10)以及所述支撑部(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杆(8)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第二螺杆(8)在同一所述支撑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所述支撑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L字形的辅助部(12),所述辅助部(12)的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呈竖直状,远离所述螺母(11)的所述先组部(10)的底部和侧部均贴合于所述辅助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贴合于同一所述支撑部(1)的两个所述先组部(10)位于两个所述辅助部(12)的竖直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12)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部(13),所述导向部(13)的开口朝向所述辅助部(12)的外侧。
CN202223113263.2U 2022-11-23 2022-11-23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Active CN219057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3263.2U CN2190575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3263.2U CN2190575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7573U true CN21905757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3263.2U Active CN219057573U (zh) 2022-11-23 2022-11-23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7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7276A (zh) 一种绿叶蔬菜自动化漂浮栽培***
CN111591922B (zh) 一种仓储物流中心货物自动化搬运输送装置
CN210084153U (zh) 一种轻型多层堆垛车及存储***
CN109362294B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插秧机上料装置
CN219057573U (zh) 移动式卸粮小车的支撑轨单元结构
CN109108533B (zh) 管材焊接自动上料装置
CN212100819U (zh) 一种物流线用便于卸货的自动转运装置
CN214526393U (zh) 一种窗机送风装置
CN214570422U (zh) 升降输送接驳小车
CN213194618U (zh) 一种立体式分拣设备
CN104418083A (zh) 一种方桩钢筋骨架滚焊加工主筋传送机构
CN212450437U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CN105532510A (zh) 捕禽车
CN110116249B (zh) 适用于接线盒的焊接装置
CN218464809U (zh) 一种物料推车输送机
CN111016764A (zh) 块状海绵运输小车
CN213976182U (zh) 一种伸缩式链板输送装置
CN214298124U (zh) 一种往复式输送装置
CN216029143U (zh) 一种轴承出库***
CN219362152U (zh) 一种仓库搬运用机器人
CN218200710U (zh) 一种防掉落的滚动输送工作台
CN210213681U (zh) 集装箱鹅颈槽的输送机构
CN216425925U (zh) 一种与线体对接的顶升移栽上料设备
CN210416353U (zh) 一种车载装卸装置
CN219151974U (zh) 一种卸料输送机轨道单元的组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