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1328U -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1328U
CN219021328U CN202223158284.6U CN202223158284U CN219021328U CN 219021328 U CN219021328 U CN 219021328U CN 202223158284 U CN202223158284 U CN 202223158284U CN 219021328 U CN219021328 U CN 219021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chanism
suturing
suture
nasal septum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82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娟
张坤
王春宇
王德辉
顾瑜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ye and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1582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1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1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1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一控制基座,所述控制基座内设有主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同轴设置的角度调节齿轮及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一活动手柄,远端套设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外且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控制机构可让操作者单手握持同时设计有复位弹簧,降低操作难度,且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人群中发病率为51%,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者为12%,也即每百人群中有约近6个人因患该病需要治疗。鼻中隔偏曲与先天发育及外伤等因素有关,偏曲程度严重者可引起鼻腔通气和鼻窦引流不畅,出现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症状,长时间的不良症状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心理。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在临床医疗中应用广泛,术后为了固定鼻中隔及有效止血,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式是鼻腔填塞法。填塞期间患者会出现头痛、鼻塞,口干、吞咽困难等,且易继发鼻腔鼻窦感染、鼓室积液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诱发鼻心反射,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取出鼻腔填塞物的操作更令多数患者痛苦不堪,对治疗产生惧怕、抵触心理,也可能引起再次出血,严重者会引起晕厥性休克。
据前期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鼻中隔缝合术不但可以有效固定鼻中隔软骨并修复撕裂的黏膜,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抽出填塞物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术后恢复方面,鼻中隔缝合术的患者,术后鼻腔内相对清洁,术后较少需对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处理,术后恢复相对快;鼻中隔缝合术会对切口进行缝合并在鼻前庭皮肤处进行打结,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且对位对线良好,美观。鼻中隔缝合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更大程度保护了鼻腔黏膜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快,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总之,鼻中隔缝合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需要操作者有着熟练的鼻腔内操作技术。与鼻腔填塞法相比,采用鼻中隔缝合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因此,鼻中隔缝合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由于鼻腔狭小,没有专门的适合鼻中隔缝合术的器械,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填塞方法,存在操作不便和延长手术时间的缺点。对于初学者,学习难度增加,很多年轻医生不愿意学习和尝试,从而阻碍了鼻中隔缝合术的推广应用。为此,有必要探索一种适用于鼻中隔缝合术的鼻中隔吻合器,来解决鼻中隔缝合术操作不便和手术时间延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在鼻中隔缝合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手术时间长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具有:
一控制基座,所述控制基座内设有主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同轴设置的角度调节齿轮及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
一活动手柄,远端套设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外且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啮合连接。
较佳地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具有:
一基座手柄,所述基座手柄的远端与所述控制基座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基座手柄通过所述主齿轮和所述角度调节齿轮而铰接配对。
较佳地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中,所述基座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连接有一复位弹簧。
较佳地是,所述基座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的远端分别具有一圆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基座手柄的圆孔内和所述活动手柄的圆孔内。
较佳地是,所述控制基座具有:
两轮座板,所述两轮座板相间隔一定距离,中心分别具有一轴承,所述主齿轮位于所述两轮座板之间,通过一齿轮轴连接在所述两轴承上;
一齿条座,近端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轮座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座内具有齿条槽,所述传动齿条可滑动地嵌入在所述齿条座的齿条槽内。
较佳地是,所述齿条座于所述齿条槽的两侧壁分别具有轨道槽;
所述传动齿条的两侧表面分别具有导轨,所述传动齿条的导轨可滑动嵌入在所述齿条座的轨道槽内。
较佳地是,所述齿轮轴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的一侧上套有垫片和紧固螺母。
较佳地是,在所述垫片和所述紧固螺母之间夹设有预紧弹簧。
较佳地是,其中一块所述轮座板上的侧面凹设有一Ω形状凹孔,所述轮座板借由所述Ω形状凹孔放置所述活动手柄的远端。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在鼻中隔缝合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手术时间长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
所述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具有:
一穿设有缝合线可对缝合组织进行缝合的缝合机构;
一用于控制所述缝合机构进行缝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远端与所述缝合机构的近端连接;
一可在鼻孔内进行定位的定位推移机构,所述定位推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控制机构上;
一可缠绕并张紧所述缝合线的缝合线张紧机构,连接在所述控制机构上。
较佳地是,所述缝合机构具有:
一第一支架,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基座内的传动齿条的远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远端旋设有一可穿设有所述缝合线的缝合针;
一第二支架,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所述控制基座的远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远端可旋转地设置有一可从所述缝合针上勾拉缝合线的摆针。
较佳地是,所述缝合机构还具有:
一摆齿条,固定在所述传动齿条的远端面;
一可与所述摆齿条啮合的摆齿轮;
一摆轴,所述摆轴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摆轴的近端与所述摆齿轮连接,远端与所述摆针连接,可由所述传动齿条的驱动带动所述摆齿条和所述摆齿轮,进而带动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摆针旋转,从而勾拉所述缝合针上的缝合线。
较佳地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
一端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远端,所述缝合针的安装端设置在所述端腔内;
一驱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所述驱动板的远端与所述缝合针的安装端啮合连接。
较佳地是,所述第一支架还具有:
一外侧滑槽,所述外侧滑槽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驱动板滑设在所述外侧滑槽内;
一可容纳所述缝合针的内侧滑槽,所述外侧滑槽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壁上;
一缝针端盖,盖设在所述端腔上。
较佳地是,所述第二支架还具有:
一独立支撑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远端,所述摆针设置在所述独立支撑腔内,所述独立支撑腔正对所述第一支架面具有供所述缝合针穿过的一开孔。
较佳地是,所述缝合线张紧机构具有:
可缠绕所述缝合线的一单向绕线柱,设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基座上;
可张紧所述缝合线的一张紧摆轮,设置在所述缝合机构的第一支架上。
较佳地是,所述缝合线张紧机构还具有:
一拉伸弹簧,所述拉伸拉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张紧摆轮连接;
一单向摩擦轮,设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基座上,与所述单向绕线柱配合。
较佳地是,所述定位推移机构具有:
一推移支架,所述推移支架具有轴向设置的一滑槽,近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机构上;
一推移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推移支架的滑槽内,
一鼻孔固定支架,与所述推移件的远端连接,由所述推移件推动所述鼻孔固定支架至鼻孔内合适位置而进行支撑定位。
较佳地是,所述控制机构具有:
所述控制基座,所述控制基座内设有主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同轴设置的角度调节齿轮及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所述传动齿条;
一活动手柄,远端套设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外且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啮合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带动主齿轮旋转从而传动所述传动齿条;
一基座手柄,所述基座手柄的远端与所述控制基座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基座手柄通过所述主齿轮和所述角度调节齿轮而铰接配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可让操作者单手握持进行操作,通过控制机构运动带动缝合机构对缝合组织在鼻腔内进行缝合,同时控制机构设计有复位弹簧,可以降低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和疲劳感。以此可以降低鼻中隔缝合术的操作难度,进而缩短了手术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包括控制机构、缝合线张紧机构、定位推移机构和缝合机构,控制机构的远端与缝合机构的近端连接,定位推移机构固定在控制机构上,缝合线张紧机构连接在控制机构上。先使用定位推移机构一步步推移至鼻孔合适位置并进行定位,此时缝合机构到达鼻腔中鼻中隔待缝合位置,然后用控制机构带动缝合机构的摆针与缝合针配合对鼻中隔进行缝合操作,此时由缝合线张紧机构缠绕并张紧后导出的缝合线对缝合组织进行缝合。缝合机构可直接进入鼻腔内进行操作,解决了当前技术中因鼻腔狭小导致缺少专门的适合鼻中隔缝合术的器械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定位推移结构设计有鼻孔固定支架,可适应不同的鼻腔环境,扩大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使用范围,还可以实现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在鼻腔内的精确移动,提高对缝合组织的缝合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20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线张紧机构40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推移机构30的整体结构***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机构10的整体结构***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机构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机构10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指定位推移机构的长度方向。“径向”是指垂直定位推移机构轴向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包括:穿设有缝合线90可对缝合组织进行缝合的缝合机构10、用于控制缝合机构10进行缝合的控制机构20、可在鼻孔内进行定位的定位推移机构30和可缠绕并张紧缝合线90的缝合线张紧机构40。控制机构20的远端与缝合机构10的近端连接,定位推移机构30的近端固定在控制机构20的远端上,缝合线张紧机构40与控制机构20的远端及缝合机构10的近端连接。
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20具有控制基座21,控制基座21具有第一轮座板211和第二轮座板212,第一轮座板211和第二轮座板212平行对应放置,中间相间隔一定距离。第一轮座板211的外侧面凹设有Ω形状凹孔。第一轮座板211和第二轮座板212的中心分别具有轴承22。控制基座21还具有齿条座213,齿条座213近端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轮座板211和第二轮座板212固定连接,齿条座213的近端内侧具有齿条槽2131,齿条座213于齿条槽2131的两侧壁分别具有轨道槽21311。
如图3所示,控制基座21内设有主齿轮23、角度调节齿轮24、传动齿条25。主齿轮23位于第一轮座板211和第二轮座板212之间,通过齿轮轴231连接在两轴承22上。角度调节齿轮24与主齿轮23同轴设置,主齿轮23的半径大小与角度调节齿轮24半径大小之比为100:45~55,优选100:50。传动齿条25的两侧表面分别具有导轨251,传动齿条25的导轨251滑动地嵌入在齿条座213的齿条槽2131的轨道槽21311内,传动齿条25与主齿轮23啮合连接实现对角度调节齿轮24的位移和扭力的传递。
继续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20还具有活动手柄26,活动手柄26的近端为长条形手柄或其他可用作手柄的形状均可,远端有内齿圈261,内齿圈261的内圈为齿状。活动手柄26的远端的内齿圈261放置在第一轮座板211外侧面的Ω形状凹孔内。活动手柄26的远端的内齿圈261套设在角度调节齿轮24外且与角度调节齿轮24啮合连接,用来完成角度的调节以及扭矩的传递。活动手柄26用于驱动角度调节齿轮24带动主齿轮23旋转从而带动传动齿条25。
在本示例中,控制机构20还具有基座手柄27,基座手柄27为长条形或其他可用作手柄的形状均可,基座手柄27的远端与控制基座21的近端固定连接。活动手柄26与基座手柄27通过主齿轮23和角度调节齿轮24铰接配对,活动手柄26与基座手柄27之间形成一可变夹角,使得活动手柄26只能在预定路径范围内活动。
在本示例中,控制机构20还具有复位弹簧28。基座手柄27的远端内侧有第一圆孔271,活动手柄26的远端内侧有第二圆孔262,复位弹簧28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圆孔271内,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圆孔262内。操作者手部发力对活动手柄26和基座手柄27成对压缩时,复位弹簧28蓄力,在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完成缝合动作之后,操作者手部卸力,复位弹簧28复位实现基座手柄27和活动手柄26的自动复位,可降低操作者操作时的操作难度和疲劳感。
继续如图3所示,齿轮轴231于角度调节齿轮24的一侧上套有垫片232和紧固螺母233,紧固螺母233由六角形螺母和圆形螺母垫片组成。垫片232和紧固螺母233之间还有预紧弹簧234,预紧弹簧234的一端与垫片232接触,另一端与紧固螺母233的圆形螺母垫片接触。垫片232、紧固螺母233和预紧弹簧234的安装可以实现对内齿圈261和角度调节齿轮24固定安装,预防角度调节齿轮24在缝合过程中松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还包括缝合线张紧机构40,缝合线张紧机构40具有Ω形的绕线固定座41,绕线固定座41Ω形的下端固定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末端的齿条座213的外侧。缝合线张紧机构40还具有单向绕线柱42,单向绕线柱42固定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末端的齿条座213上,单向绕线柱42还穿过绕线固定座41的中间位置。
在本示例中,缝合线张紧机构40还包括单向摩擦轮43,单向摩擦轮43为三角形棘轮结构,设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上。单向摩擦轮43与单向绕线柱42配合运动,单向摩擦轮43只能向直角边较小的一侧运动,当向斜边方向运动时,便会阻止转动,使单向绕线柱42只可单向出线,可以防止在缝合过程中缝合线90松动。
在本示例中,缝合线张紧机构40还具有张紧摆轮44,张紧摆轮44整体呈L型,张紧摆轮44L型的一顶端连接在缝合机构60的第一支架61上,张紧摆轮44L型的转弯点与拉伸弹簧45的一端连接。缝合线张紧机构40还具有拉伸弹簧45,一端与张紧摆轮44L型的转弯点连接,一端连接在缝合机构10的第一支架11上。缝合线90从单向绕线柱42出来后,缠绕到张紧摆轮44上端凹槽441内,并从导线孔442内穿出,缠绕到缝合机构10上。当缝合机构10运动时,张紧摆轮44随第一支架11上下移动,并配合缝合线90的张紧在拉伸弹簧45的作用下左右摆动,对缝合线90进行张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还包括定位推移机构30,定位推移机构30具有长条形的推移支架31,推移支架31的近端固定在控制机构20上。推移支架31具有轴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具有上滑槽311和与上滑槽311径向连通的下滑槽312,上滑槽311的两侧槽壁的上部具有若干三角凹齿。上滑槽311的横截面为十字型,下滑槽312的横截面为T字型。
在本示例中,定位推移机构30还具有推移件32,推移件32可滑动地设置在推移支架31的滑槽内。推移件具有推移条321和指压推移块322。推移条321的横截面为T字型,可滑动地设于下滑槽312内,推移条321的远端还具有圆柱形的垂直连接柱3211。指压推移块322的横截面为十字型,指压推移块322可滑动设于上滑槽311内,指压推移块322的下表面与推移条321的近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指压推移块322的两侧壁各设有可卡入三角凹齿内的至少一弹性凸齿,当按压指压推移块322时,弹性凸齿挤压至上滑槽311的两侧槽壁的下部,使三角凹齿与弹性凸齿配合解除,从而指压推移块322可在上滑槽311内滑动。当松开按压后,弹性凸齿依靠结构材料本身自动回弹,指压推移块322的上表面具有防滑凸条,可在操作者操作按压指压推移块322时起到防滑作用。
在本示例中,定位推移机构30还具有鼻孔固定支架33,与推移件32的远端连接。鼻孔固定支架33具有两圆台型漏斗331,两圆台型漏斗331的表面呈网状或其他形状可与鼻腔内部接触的形状皆可,用于将定位推移机构30一步步推移至鼻孔合适位置并进行定位,此时缝合机构10到达鼻腔中鼻中隔待缝合位置,然后用控制机构20带动缝合机构10的对鼻中隔进行缝合操作。鼻孔固定支架33还具有连接架332,为类似V型、类似C字型、侧门型或其他可用于连接固定的形式,连接架332两端分别与两个圆台型漏斗331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架332的中部具有圆形的连接孔3321,连接孔3321与推移条321的远端的垂直连接柱3211固定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案例中,操作者在进行鼻中隔缝合术时,单手握持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基座手柄27和活动手柄26,操作者在鼻腔外对指压推移块322上的防滑凸条施力推动定位推移机构30的指压推移块322在上滑槽311内向远端滑动,指压推移块322带动推移条321在下滑槽312中向远端运动,进而带动鼻孔固定支架33向远端运动,到达鼻腔合适位置。在缝合机构10完成缝合动作之后,操作者在鼻腔外对指压推移块322上的防滑凸条施力推动定位推移机构30的指压推移块322在上滑槽311内向近端滑动,指压推移块322带动推移条321在下滑槽312中向近端滑动,将定位推移机构30退出鼻腔。
如图6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还包括缝合机构10,缝合机构10穿设有缝合线90可对缝合组织进行缝合。缝合机构10具有第一支架11,整体呈长条形或可以作为支架的其他任何形状皆可。第一支架11近端与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内的传动齿条25的远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1可随传动齿条25的运动而运动。第一支架11的远端设置有端腔111,端腔111内设有圆孔1111,圆孔1111内旋设有可穿设缝合线90的缝合针112。缝合针112的一端为尖锐的针鼻,可带缝合线90穿过需缝合组织,另一端设有不完全齿轮。第一支架11还具有缝针端盖113,盖设在端腔111上,与缝合针112配合,保证缝合针112的稳定性。
在本示例中,缝合机构10的第一支架11上还具有外侧滑槽114和内侧滑槽115,外侧滑槽114轴向设置在第一支架11的外侧壁上,内侧滑槽115轴向设置在第一支架11的内侧壁上,内侧滑槽115可用于容纳缝合针112。缝合机构10的第一支架11上还具有驱动板116,滑动设置外侧滑槽114内。驱动板116具有收放驱动板1161和收放底板1162,收放驱动板1161的远端和收放底板1162的近端固定连接。驱动板116的收放底板1162的远端下表面为齿轮状,与缝合针112远端的不完全齿轮端啮合连接,在操作时可实现缝合针112在第一支架11的内侧滑槽114内的收放。
在本示例中,缝合机构10还具有第二支架12,整体呈L形或可以作为支架的其他任何形状皆可。第二支架12的近端与控制机构20的控制基座21的远端面固定连接,与控制基座21保持相对固定,第二支架12的放置方向与第一支架11相同。第二支架12的远端设置有独立支撑腔121,独立支撑腔121整体呈正方体或其他内部中空的立体结构,其中有两个侧面打开。独立支撑腔121正对第一支架11面具有供缝合针112穿过的开孔,与有开孔侧面相对的侧面与第二支架12的远端连接。
在本示例中,缝合机构10还具有摆齿条13,固定在传动齿条25的远端面的中间位置。缝合机构10的第二支架12上还具有摆轴122,摆轴122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正对第一支架11的侧面的轴孔123内,轴孔123的设置方便了摆轴122的穿过,为摆轴122提供了限位和支撑。摆轴122的近端连接有摆齿轮124,摆齿轮124可与摆齿条13啮合连接。摆轴122的远端连接有摆针125,摆针125放置在第二支架12远端的独立支撑腔121内。摆针125的一端呈勾针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摆轴122的远端,摆针125的勾针状可在摆动过程中与缝合针112配合实现取放缝合线90。在操作过程中,传动齿条25的驱动带动摆齿条13做直线往复运动,再由摆齿条13带动摆齿轮124做往复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摆轴122和摆针125旋转,从而勾拉缝合针112上的缝合线90。
继续同一实施案例说明,在缝合机构10到达鼻腔合适位置及鼻孔固定支架33将鼻腔固定好之后,操作者在鼻腔外施力推动第一支架11上的收放驱动板1161带动收放底板1162在外侧滑槽114向远端滑动,从而带动缝合针112旋转,使缝合针112从第一支架11的内侧滑槽115内旋出,对准第二支架12上独立支撑腔121的正对第一支架11面的开孔。
缝合针112旋出后,操作者手部施力带动活动手柄26在预定路径范围内活动,活动手柄26带动角度调节齿轮24转动带动主齿轮23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条25做直线往复运动。
如图7所示,传动齿条25带动与传动齿条25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11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架11远端的缝合针112靠近第二支架12远端的独立支撑腔121上的正对第一支架11面的开孔。传动齿条25带动第一支架11运动的同时带动摆齿条13运动,摆齿条13在到达指定位置时,与摆齿轮123啮合,带动摆齿轮124旋转,摆齿轮124带动摆轴122在轴孔123内做往复循环旋转,进而带动摆轴122末端的摆针125往复转动。上述步骤可实现摆针125与缝合针112的配合,在缝合针112带动缝合线90穿过缝合组织后,摆针125可用其勾针端勾住缝合线90。
在摆针125的缝合动作完成之后,操作者在鼻腔外推动第一支架11上的收放驱动板1161带动收放底板1162在外侧滑槽114向近端滑动,使缝合针112旋转回到第一支架11的内侧滑槽115内。而后操作者在鼻腔外手部施力推动定位推移机构30的指压推移块322在上滑槽311内向近端滑动,收回鼻孔固定支架33,再将缝合机构10从鼻腔内退出,至此完成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对缝合组织的缝合。
本实用新型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设置控制机构20,操作者可单手握持控制机构20操作,进而控制缝合机构10对缝合组织进行缝合,控制机构20还设计有复位弹簧28,可以降低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和疲劳感。通过设计分布推移定位机构30可以使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适应不同的鼻腔环境,扩大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的使用范围,还可以实现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在鼻腔内的精确移动,提高对缝合组织的缝合精准度。缝合线张紧机构40保证了缝合线90仅可以单向绕出,并且使缝合线90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张紧力。缝合机构10可做到在鼻腔内进行缝合针112的收放、穿刺和缝合等动作。以上结构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操作不便的问题进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现有鼻中隔缝合术的技术难度。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具有:
一控制基座,所述控制基座内设有主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同轴设置的角度调节齿轮及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
一活动手柄,远端套设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外且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啮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具有:
一基座手柄,所述基座手柄的远端与所述控制基座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基座手柄通过所述主齿轮和所述角度调节齿轮而铰接配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连接有一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的远端分别具有一圆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基座手柄的圆孔内和所述活动手柄的圆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基座具有:
两轮座板,所述两轮座板相间隔一定距离,中心分别具有一轴承,所述主齿轮位于所述两轮座板之间,通过一齿轮轴连接在所述两轴承上;
一齿条座,近端侧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轮座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座内具有齿条槽,所述传动齿条可滑动地嵌入在所述齿条座的齿条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座于所述齿条槽的两侧壁分别具有轨道槽;
所述传动齿条的两侧表面分别具有导轨,所述传动齿条的导轨可滑动嵌入在所述齿条座的轨道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轴于所述角度调节齿轮的一侧上套有垫片和紧固螺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垫片和所述紧固螺母之间夹设有预紧弹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块所述轮座板上的侧面凹设有一Ω形状凹孔,所述轮座板借由所述Ω形状凹孔放置所述活动手柄的远端。
CN202223158284.6U 2022-11-28 2022-11-28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Active CN219021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8284.6U CN219021328U (zh) 2022-11-28 2022-11-28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8284.6U CN219021328U (zh) 2022-11-28 2022-11-28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1328U true CN21902132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8284.6U Active CN219021328U (zh) 2022-11-28 2022-11-28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1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6977A (zh) 一种显微外科用手术器械
CN112656469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伤口缝合用快速限位装置及快速限位方法
CN219021328U (zh)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控制机构
CN219594688U (zh) 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
CN219374771U (zh) 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用定位推移机构
CN115919387A (zh) 一种钳形缝合式鼻中隔吻合器
CN209153901U (zh) 一种止痛用麻醉穿刺固定装置
CN109700514A (zh) 一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多向牵引架
CN211022854U (zh) 一种前端带有医用胶布或自粘弹性绷带的皮肤吻合器
CN115778453A (zh) 一种创伤骨科手术切口撑开器
CN112057124B (zh) 一种医疗外科用缝合器械
CN210354873U (zh) 一种骨折脱位矫正牵引装置
CN112294597A (zh)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用手臂锻炼同步驱动腿部屈伸训练设备
CN112773483A (zh) 克氏针外固定装置
CN104323838B (zh) 一种脚部骨固定器
CN209154015U (zh) 一种可量化的皮肤软组织外牵拉装置
CN208725774U (zh) 一种肢端皮肤牵拉器
CN109875632A (zh) 一种作用范围可调的心内科用止血装置
CN213822359U (zh)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用手臂锻炼同步驱动腿部屈伸训练设备
CN220938100U (zh) 一种骨科用关节镜过线装置
CN113017963B (zh) 一种骨科复位用的固定装置
CN219250305U (zh) 一种推钉式鼻中隔吻合器
CN213641826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
CN216628732U (zh) 一种皮肤牵张器
CN215688204U (zh) 一种用于医用沙袋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