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865U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865U
CN219017865U CN202223019764.4U CN202223019764U CN219017865U CN 219017865 U CN219017865 U CN 219017865U CN 202223019764 U CN202223019764 U CN 202223019764U CN 219017865 U CN219017865 U CN 219017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battery
shell
connecting sheet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97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富
林冬梅
胡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97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该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设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层叠并卷绕为卷绕结构,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具有中心孔;在电极组件的第一侧,其中第一侧邻近壳体的第一端,正极极片设置有正极极耳,电池设置有连接片,正极极耳朝向连接片弯折并与连接片焊接,沿壳体的延伸方向,中心孔的正投影落入连接片的正投影内,且在中心孔的正投影内,连接片与壳体的第一端焊接。本申请可以减小电池阻抗以提高充放电功率,以及降低极耳焊接结构在电池高度方向上所占的空间,以利于增大能量密度,另外可以简化焊接工序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使用,用户群体对电池要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输出。多极耳电池应用而生,所谓多极耳电池可以理解为电池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和多个负极极耳,多个正极极耳与正极连接件焊接并与电池的正极极柱电连接,多个负极极耳与负极连接件焊接并与电池的负极极柱电连接,多极耳电池因具有较大的电流截面积而具有更低的电池阻抗,进而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因此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当前大部分多极耳电池为铝件,在多个正极极耳与壳体底部的盖板焊接时,铝件的可焊性效果较差,会导致焊针被快速腐蚀,需要频繁装卸以打磨清洁,并且焊接过程中焊针与多个正极极耳的粘连(即粘针现象)频发,导致焊接稳定性较差,例如出现虚焊、焊渣飞溅及焊穿导致漏液的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可以改善电池多极耳焊接稳定性差导致的例如虚焊、焊渣飞溅及焊穿导致漏液的问题,也可以改善频繁更换焊针导致的操作复杂而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设于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正极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层叠并卷绕为卷绕结构,所述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具有中心孔;在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邻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正极极片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电池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正极极耳朝向所述连接片弯折并与所述连接片焊接,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落入所述连接片的正投影内,且在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内,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焊接。
可选地,所述正极极片设置有沿卷绕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正极极耳,弯折后的多个所述正极极耳依次重叠,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连接片焊接。
可选地,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极极耳的正投影未重叠。
可选地,所述正极极片的正极极耳为一整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正极极耳为铝件,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负载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电池为具有中心孔的卷绕结构,通过连接片将正极极耳与壳体焊接,而非直接将正极极耳与壳体焊接,本申请允许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在放入壳体之前即可将多个正极极耳与连接片焊接,可操作空间大,便于焊接操作,在将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放入壳体之后,焊针可以穿设于中心孔并将连接片与壳体焊接,相比较于将多个正极极耳与壳体焊接,将连接片与壳体焊接时被焊接元件数量较少,焊接面积也可以增大,焊接简单,焊接稳定性较好,可以降低例如出现虚焊、焊渣飞溅及焊穿导致漏液的风险,并且,也有利于保持焊针的清洁,降低更换焊针的次数,简化焊接操作,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未叠合多个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叠合多个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正极极耳与连接片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展开平铺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展开平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为具有中心孔的卷绕结构,正极极耳通过连接片与壳体的第一端焊接,即可实现与壳体之间的电连接。相比较于直接将多个正极极耳与壳体焊接,本申请可以提供较大的焊接可操作空间,以及简化焊接难度,以此提高焊接稳定性并保障焊针清洁度,利于自动化生产。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相互组合,且亦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相应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种电池1包括壳体11及电极组件12。
壳体11围设形成电池1的整体形状,还可以用于限定电池1的外观。在一些场景中,壳体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可以对铝板采用一道冲压制程得到。壳体11包括侧壁11a和底部11b,底部11b设置于侧壁11a的下端,于此形成了一端开口的壳体11。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全文将底部11b视为壳体11的第一端、开口的一端视为壳体11的第二端,在如图所示的摆放方位中,第一端为上端,第二端为下端,应该理解到,随着电池1摆放方位发生变化,本申请包括该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内的各个方位会随着改变。
侧壁11a和底部11b组装形成有收容腔11c,电极组件12以及电池1的电解液等元件内置于收容腔11c中,利用壳体11对这些元件进行保护,以此提高防护效果及安全性。壳体11的整体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不予以限定,图中所示的为圆柱体仅供示例性展示。侧壁11a、底部11b、收容腔11c以及电极组件12的形状,根据壳体11的整体形状适应性而定。
电极组件12可以由若干正极极片和若干负极极片层叠并卷绕形成,本申请不限定各个极片的数量,例如由一个正极极片和一个负极极片采用其他相适应的卷绕方式形成。正极极片和若干负极极片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绝缘的隔离膜(图未示出),例如单个极片(可以为正极极片也可以为负极极片)的两侧可以均设置有隔离膜。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12具有中心孔12a。
在电极组件12的第一侧,结合图1至图6所示,正极极片121延伸形成正极极耳131,例如为铝件,负极极片122延伸形成负极极耳132。正极极耳131和负极极耳132分别由对应的集流体延伸形成,属于各自对应的集流体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裁切等工艺形成。在图1至图6所示的场景中,电极组件12的第一侧为电极组件12的下侧、第二侧为电极组件12的下侧。
请参阅图5(a)所示,正极极片121包括正极集流体21,以及设置于正极集流体21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31(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正极集流体21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均设有正极活性材料层31。图5中示出的仅为正极极片121的其中一个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正极集流体21的形状,本文以矩形的正极集流体21为例进行描述。正极集流体21包括第一侧边211、第二侧边212、第三侧边213以及第四侧边214,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垂直相交,第三侧边213和第四侧边214垂直相交,第一侧边211和第三侧边213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在正极集流体21展开平铺状态下,第一侧边211和第三侧边213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三方向z,第二侧边212和第四侧边214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在本申请的全文中,所谓沿某一方向两个主体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沿某一方向,两个主体不接触,即具有不等于零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耳131可以由正极集流体21的第一侧边211(下侧边)朝向第二方向y的反方向凸出形成,第一侧边211为正极集流体21最邻近壳体11第一端(即底部11b)的边。正极极耳131的宽度小于第一侧边211(例如图5或图6中正极集流体21展开平铺状态下沿第三方向z)的长度。对于卷绕式结构的电极组件12,正极极耳131的宽度为沿卷绕方向的长度,第一侧边211和正极集流体21的长度为沿卷绕方向的长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1中,电池1设置有连接片10,正极极耳131朝向连接片10弯折并与连接片10焊接,沿壳体11的延伸方向y,电极组件12的中心孔12a的正投影落入连接片10的正投影内,且在中心孔12a的正投影内,连接片10与壳体11的第一端11b焊接,即可实现正极极耳131与壳体11之间的电连接。电池1下端部的结构形态可以表现为:在电极组件12的下侧,中心孔12a被连接片10覆盖,沿壳体11的延伸方向y,中心孔12a的正投影与正极极耳131的正投影未重叠,即正极极耳131与中心孔12a未有任何重叠或者说覆盖。所述焊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本申请通过连接片10将正极极耳131与壳体11焊接,而非直接将正极极耳131与壳体11焊接,于此,本申请允许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12在放入壳体11之前即可将一个或多个正极极耳131与连接片10焊接,可选地焊印10a位于连接片10内,可操作空间大,便于焊接操作,在将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13放入壳体11之后,焊针可以穿设于中心孔12a并将连接片10与壳体11焊接,可选地焊印12c仅位于中心孔12a的正投影区域内,相比较于将一个或多个正极极耳131与壳体11直接焊接,将连接片10与壳体11焊接时被焊接元件数量较少,焊接面积也可以增大,即使对于铝件的正极极耳131,焊接操作也较为简单,焊接稳定性较好,可以降低例如出现虚焊、焊渣飞溅及焊穿导致漏液的风险,并且,也有利于保持焊针的清洁,降低更换焊针的次数,简化焊接操作,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另外,正极极耳131呈片状结构,可认为正极极耳131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电池1的阻抗,以提高充放电功率,另外,弯折后的正极极耳131以及连接片10可以与壳体11的底部11b贴合,可以降低极耳焊接结构在电池1高度方向y上所占的空间,以利于增大电池1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场景中,沿第一侧边211的延伸方向,例如参阅图5(a),正极集流体21展开平铺状态下沿第三方向z或者沿正极极片121卷绕方向,正极集流体21的第一侧边211凸出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正极极耳131。
同一集流体采用多个间隔设置的正极极耳131,有利于在正极极片121卷绕时释放正极集流体21弯曲产生的应力。并且,弯折后的多个正极极耳131依次重叠,至少一部分正极极耳131与连接片10重叠,于此,即使出现焊接不充分或者焊接瑕疵,也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正极极耳131与连接片10焊接,实现所有正极极耳131与壳体11的底部11b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可以降低焊接位置的精确性和所需的专业要求。
在一些场景中,卷绕之后的多个正极极耳131可以位于不同卷绕圈内,于此,沿电极组件12的第一侧边211朝向中心孔12a的方向(即卷绕半径方向),多个正极极耳131的长度不相同。而在另一些场景中,如果卷绕之后的多个正极极耳131位于同一卷绕圈,沿电极组件12的第一侧边211朝向中心孔12a的方向,则多个正极极耳131的长度可以相同。
请参阅图5(b)所示,正极极片121的正极极耳131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也就是说,正极极片121可以仅设置一个正极极耳131。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电极组件12的第二侧(例如上侧),负极极片122设置有负极极耳132。
在图5(b)所示的场景中,电极组件12可以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负极极耳132。或者,设置有如图5(b)所示的单个负极极耳132。
负极极片122包括负极集流体22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22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32。本申请不限定负极集流体22的形状,以矩形的负极集流体22为例进行描述。负极集流体22包括第五侧边221、第六侧边222、第七侧边223以及第八侧边224,五侧边221和第六侧边222垂直相交,第七侧边223和第八侧边224垂直相交,五侧边221和第七侧边223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在负极集流体22展开平铺状态下,五侧边221和第七侧边223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三方向z,第六侧边222和第八侧边224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极耳132可以由负极集流体22的第五侧边211(上侧边)朝向第二方向y凸出形成,第五侧边211为负极集流体22最邻近壳体11第二端(即顶部开口)的边。负极极耳132的宽度小于第五侧边211(例如图5或图6中负极集流体22展开平铺状态下沿第三方向z)的长度。对于卷绕式结构的电极组件12,负极极耳132的宽度为沿卷绕方向的长度,第五侧边211和负极集流体22的长度为沿卷绕方向的长度。
电池1还包括负极连接件14,负极连接件14与负极极耳132连接,且连接处与中心孔12a错开设置,于此在进行焊接工序中,负极连接件14或负极极耳132不会与焊针相干涉,有利于焊针插置于中心孔12a中。
应理解,电池1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此处不一一列出。例如,请参阅图1所示,电池1还包括盖板15,盖板15上设置有贯穿盖板15厚度的极柱(即负极极柱)151,负极连接件14与极柱极柱151连接,盖板15覆盖壳体11上端的开口。并通过盖板15的注液孔注入电解液。如果负极连接件14和负极极耳132的长度较大,则可以将负极连接件14和负极极耳132弯折或者折叠,然后再将盖板15覆盖壳体11上端的开口;又例如,电极组件12的上端和盖板15之间可以设置有绝缘垫片,以将电极组件12和盖板13之间电气绝缘而避免短接。绝缘垫片可以设置有若干通孔,有利于电解液浸润至壳体11内容置电极组件12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负载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1,电池1用于为负载供电。由于电子设备具有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1,因此,该电子设备能够产生对应实施例的电池1具有的有益效果。
电子设备可以以各种具体形式来实施,例如,无人机、电动车、电动清洁工具、储能产品、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导航工具等电子产品。在实用场景中,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为:备用电源、电机、汽车、摩托车、助力自行车、自行车电动工具、家庭用大型蓄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除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凡是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尽管本文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另外,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Claims (6)

1.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设于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负极极片层叠并卷绕为卷绕结构,所述卷绕结构的电极组件具有中心孔;
在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邻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正极极片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电池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正极极耳朝向所述连接片弯折并与所述连接片焊接,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落入所述连接片的正投影内,且在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内,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设置有沿卷绕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正极极耳,弯折后的多个所述正极极耳依次重叠,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连接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中心孔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极极耳的正投影未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正极极耳为一整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为铝件,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CN202223019764.4U 2022-11-14 2022-11-14 电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017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9764.4U CN219017865U (zh) 2022-11-14 2022-11-14 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9764.4U CN219017865U (zh) 2022-11-14 2022-11-14 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865U true CN21901786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9764.4U Active CN219017865U (zh) 2022-11-14 2022-11-14 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7313B1 (ko) 이차 전지
JP6158474B2 (ja) 二次電池
KR101165503B1 (ko) 이차 전지
JP2011155001A (ja) 二次電池
JP2023011675A (ja) 蓄電素子
CN106025119A (zh) 方形二次电池
US777646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 current collecting plate with improved welding characteristics
KR20180126534A (ko) 다중공동 배터리 모듈
KR101666873B1 (ko) 전극 어셈블리와 이를 갖는 이차전지
KR100658614B1 (ko) 이차 전지
JP2016162755A (ja) カバーを有する二次電池
KR101821488B1 (ko) 전지
KR20190027673A (ko) 이차 전지
KR101233514B1 (ko) 이차 전지
KR100684740B1 (ko) 이차 전지
CN114361732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9175690A (ja) 蓄電装置
CN219017865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KR100612236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CN217933932U (zh) 电芯结构和电池
CN216750016U (zh) 电池
KR101256061B1 (ko) 이차 전지
KR100329854B1 (ko)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KR20060022360A (ko) 이차전지
CN115528387A (zh)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anyi (Taixing) New Energy Co.,Ltd.

Assignor: LIANDONG TIANYI NEW ENER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86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tter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16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tteri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2

Pledgee: Yuandong New Energy Co.,Ltd.

Pledgor: LIANDONG TIANYI NEW ENER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733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