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9166U - 活性焦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性焦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9166U
CN218989166U CN202320142124.8U CN202320142124U CN218989166U CN 218989166 U CN218989166 U CN 218989166U CN 202320142124 U CN202320142124 U CN 202320142124U CN 218989166 U CN218989166 U CN 218989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baffling
cavity
active coke
cav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21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元帅
井庆贺
郭洁
李阳
杨成龙
赵瀚辰
楚良
张宝华
朱鹏
蔡铭
贾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Jiaxi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Jiaxi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Jiaxi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Jiaxi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21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9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9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9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焦冷却装置,活性焦冷却装置包括制焦炉和驱动装置,制焦炉具有冷却腔,制焦炉具有分别构成冷却腔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的顶壁、底壁和周壁,顶壁设有适于通入高温活性焦的入口,周壁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驱动装置与第一接头相连以便于向冷却腔输送气体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具有冷却介质流动稳定和避免预处理的优点。

Description

活性焦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活性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活化后的活性焦温度高达800℃,需要通过冷却才能够从制焦炉底部卸出,相关技术中,一般选择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吸收活性焦层的温度。
然而,该冷却方法中,冷却水吸热后温度高于100℃即成为了水蒸气,冷却水管路出口会出现水气混合的情况,导致冷却水管路内压力不稳定,不利于冷却水管路内的稳定流动。另外,为了防腐蚀,冷却水还需要预先进行除杂处理。由此,上述冷却方法存在冷却水流动不稳定和预处理繁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活性焦冷却装置,该活性焦冷却装置具有冷却介质流动稳定和避免预处理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包括制焦炉和驱动装置,所述制焦炉具有冷却腔,所述制焦炉具有分别构成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的顶壁、底壁和周壁,所述顶壁设有适于通入高温活性焦的入口,所述周壁设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以便于向所述冷却腔输送气体冷却介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气体冷却介质吸收活性焦的温度后并不会相变,由此保证了流动的稳定性。另外,气体冷却介质可直接用于冷却活性焦,无需预先除杂,避免了繁琐的预处理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壁包括第一折流部,所述第一折流部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折流部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折流腔,所述第一折流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气孔,多个所述第一导气孔和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气孔连通相应所述第一折流腔和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和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折流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流腔具有朝向所述冷却腔的第一侧壁和背离所述冷却腔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导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折流腔的第二侧壁设有接口,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与两个所述接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相应所述接口与相应所述第一折流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折流腔和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折流腔的第二侧壁设有所述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壁还包括第二折流部,所述第二折流部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折流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折流部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折流腔,多个所述第二折流腔和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在竖向上交错布置,所述第二折流部设有多个第二导气孔,多个所述第二导气孔和多个所述第二折流腔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相应所述第二折流腔和所述冷却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流腔具有朝向所述冷却腔的第三侧壁和背离所述冷却腔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导气孔设于相应所述第二折流腔的所述第三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二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多个马鞍砖,多个所述马鞍砖均匀分布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马鞍砖具有朝上的尖角,所述尖角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分流高温活性焦的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焦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换热器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换热器具有能够换热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腔相连,所述气体冷却介质为氮气;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腔相连,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适于通入冷却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制焦炉;11、冷却腔;12、周壁;13、入口;14、第一折流部;141、第一折流腔;142、第一侧壁;143、第二侧壁;144、接口;15、第二折流部;151、第二折流腔;152、第三侧壁;153、第四侧壁;2、马鞍砖;21、尖角;22、斜面;3、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换热器;6、第三管道;7、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包括制焦炉1和驱动装置,制焦炉1具有冷却腔11,制焦炉1具有分别构成冷却腔11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的顶壁、底壁和周壁12,顶壁设有适于通入高温活性焦的入口13,周壁12设有与冷却腔11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驱动装置与第一接头相连以便于向冷却腔11输送气体冷却介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驱动装置向冷却腔11内通入气体冷却介质,由此实现了对于高温活性焦的冷却,冷却后的气体冷却介质由第二接头排出冷却腔11。
气体冷却介质吸收活性焦的温度后并不会相变,由此保证了流动的稳定性。另外,气体冷却介质可直接用于冷却活性焦,无需预先除杂,避免了繁琐的预处理过程。
优选地,气体冷却介质为惰性气体。
可以理解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设于制焦炉1的外侧。
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箭头A所示为活性焦冷却装置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周壁12包括第一折流部14,第一折流部14设于冷却腔11的第一侧,第一折流部14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折流腔141,第一折流部14设有多个第一导气孔,多个第一导气孔和多个第一折流腔14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第一导气孔连通相应第一折流腔141和冷却腔11,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和任意两个第一折流腔141连通。
由第一接头通入冷却腔11的气体冷却介质,首先进入与第一接头对应的第一折流腔141。其次,通过第一折流腔141的第一导气孔进入冷却腔11并冷却活性焦。之后,气体冷却介质接着流动至冷却腔11的第二侧,即第一折流部14的对侧,与该处的周壁12接触,在气体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气体冷却介质反向流动,再次与冷却腔11中的活性焦换热。然后,气体冷却介质流入对应于第一接头的第一折流腔141的上方/下方的相邻第一折流腔141内,再被第一折流腔141反射,通过第一导气孔重新流入冷却腔11,又一次与冷却腔11内的活性焦换热。
以此类推,通过多个第一折流腔141,气体冷却介质在冷却腔11内的流动路径呈Z形,即气体冷却介质在冷却腔11内往复反射流动,由此实现了气体冷却介质和活性焦的多级换热,大大提升了活性焦的冷却速率和冷却效果,提高了气体冷却介质的利用率。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折流腔141可以通过隔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折流腔141具有朝向冷却腔11的第一侧壁142和背离冷却腔11的第二侧壁143,第一导气孔设于第一侧壁142,任意两个第一折流腔141的第二侧壁143设有接口144,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与两个接口144一一对应,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通过相应接口144与相应第一折流腔141连通。
由此,通过第一导气孔,第一折流腔141实现了与制焦炉1内侧的冷却腔11连通的效果,通过接口144,第一折流腔141实现了与制焦炉1外侧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连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第一进气孔均匀分布于第一侧壁142。
由此,提高了第一折流腔141的进气速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进气孔只能通过气体冷却介质,而不能通过活性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折流腔141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折流腔141和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折流腔141的第二侧壁143设有接口144。
由此,气体冷却介质在冷却腔11内流通时,可以被中间的多个折流腔依次反射,由此提高了气体冷区介质的折流次数,从而提升了气体冷却介质和活性焦的换热次数,进一步提升了活性焦的冷却速率和冷却效果。
具体地,第一接头和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折流腔141的接口144相连,第二接头和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折流腔141的接口144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周壁12还包括第二折流部15,第二折流部15设于冷却腔11的第二侧并与第一折流部14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第二折流部15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折流腔151,多个第二折流腔151和多个第一折流腔141在竖向上交错布置,第二折流部15设有多个第二导气孔,多个第二导气孔和多个第二折流腔15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第二导气孔连通相应第二折流腔151和冷却腔11。
气体冷却介质和冷却腔11内的活性焦换热后,流动至冷却腔11的第二侧,即第一折流部14的对侧时,气体冷却介质通过第二导气孔流入第二折流腔151,并由第二折流腔151反射,气体冷却介质反向流动,再次与冷却腔11中的活性焦换热。然后,气体冷却介质流动至下一级的第一折流腔141内,再被第一折流腔141反射。
以此类推,多个第一折流腔141和多个第二折流腔151依次反射气体冷却介质。实现了气体冷却介质和活性焦的多级换热,大大提升了活性焦的冷却速率和冷却效果,提高了气体冷却介质的利用率。
多个第二折流腔151和多个第一折流腔141在竖向上交错布置,便于气体冷却介质沿着Z形流动路径折流流动。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折流腔151可以通过隔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折流腔151具有朝向冷却腔11的第三侧壁152和背离冷却腔11的第四侧壁153,第二导气孔设于相应第二折流腔151的第三侧壁152。
由此,通过第二导气孔,第二折流腔151实现了与制焦炉1内侧的冷却腔11连通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二进气孔,多个第二进气孔均匀分布于第三侧壁152。
由此,提高了第一折流腔141的进气速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进气孔只能通过气体冷却介质,而不能通过活性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腔11内填充有多个马鞍砖2,多个马鞍砖2均匀分布于冷却腔11内,马鞍砖2具有朝上的尖角21,尖角21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分流高温活性焦的斜面22。
由此,在多个马鞍砖2的分布区间,活性焦自上而下,进行“之”字形流动,而气体冷却介质可以从马鞍砖2的间隙中穿过,与活性焦交叉流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活性焦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换热器5和第三管道6,第一管道3的第一端和第一接头相连,第二管道4的第一端和第二接头相连,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一管道3。换热器5具有能够换热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管道3的第二端和第二管道4的第二端均与第一腔相连,气体冷却介质为氮气。第三管道6的第一端和第二腔相连,第三管道6的第二端适于通入冷却水。
由此,冷却腔11内换热后的气体冷却介质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一管道3流入第一腔,冷却水通过第三管道6通入第二腔,第一腔内的气体冷却介质和第二腔内的冷却水换热,由此实现了气体冷却介质的降温和冷却水的升温,降温后的气体冷却介质通过第二管道4和第二接头重新流回冷却腔11,再次与活性焦换热。
由此,实现了气体冷却介质的循环冷却,减少了气体冷却介质的用量。
其中,活性焦冷却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管道7,第四管道7的第一端和第二腔相连,第四管道7的第二端适于排出水蒸汽。
升温后的冷却水转变为水蒸汽并通过第四管道7向外界供应,由此,实现了对于活性焦热量的利用。
具体地,驱动装置为气泵。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气体冷却介质/氮气与活性焦直接接触并换热,换热效率高。
2、气体冷却介质/氮气从马鞍砖2的间隙穿过活性焦,降低了流动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焦炉,所述制焦炉具有冷却腔,所述制焦炉具有分别构成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的顶壁、底壁和周壁,所述顶壁设有适于通入高温活性焦的入口,所述周壁设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以便于向所述冷却腔输送气体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包括第一折流部,所述第一折流部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折流部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折流腔,所述第一折流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气孔,多个所述第一导气孔和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气孔连通相应所述第一折流腔和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和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折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腔具有朝向所述冷却腔的第一侧壁和背离所述冷却腔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导气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折流腔的第二侧壁设有接口,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与两个所述接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相应所述接口与相应所述第一折流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折流腔和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折流腔的第二侧壁设有所述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还包括第二折流部,所述第二折流部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折流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折流部设有在竖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折流腔,多个所述第二折流腔和多个所述第一折流腔在竖向上交错布置,所述第二折流部设有多个第二导气孔,多个所述第二导气孔和多个所述第二折流腔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相应所述第二折流腔和所述冷却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腔具有朝向所述冷却腔的第三侧壁和背离所述冷却腔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导气孔设于相应所述第二折流腔的所述第三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孔包括多个第二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多个马鞍砖,多个所述马鞍砖均匀分布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马鞍砖具有朝上的尖角,所述尖角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分流高温活性焦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活性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焦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能够换热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腔相连,所述气体冷却介质为氮气;和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腔相连,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适于通入冷却水。
CN202320142124.8U 2023-01-13 2023-01-13 活性焦冷却装置 Active CN218989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124.8U CN218989166U (zh) 2023-01-13 2023-01-13 活性焦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124.8U CN218989166U (zh) 2023-01-13 2023-01-13 活性焦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9166U true CN218989166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2124.8U Active CN218989166U (zh) 2023-01-13 2023-01-13 活性焦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9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89166U (zh) 活性焦冷却装置
WO2024060347A1 (zh) 板式换热器
CN112050469A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5440755U (zh) 半导体工艺设备及其冷却腔室
CN212458050U (zh) 一种均热冷板换热器
KR101422583B1 (ko) 경사지게 설치되는 튜브 구비 열교환기
CN209762711U (zh) 一种雨淋式水浴气化器
CN212299442U (zh) 换热件、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CN219326721U (zh) 活性焦冷却装置
CN217903233U (zh) 电池包液冷板集成式水室结构
CN110779353A (zh) 换热结构及换热器
CN219103718U (zh) 一种冷却炉的冷却结构
CN220852671U (zh) 一种多级压力冷凝器
CN219327579U (zh)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及废气再循环冷却***
CN218795849U (zh) 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用氯化反应釜
CN220327275U (zh) 一种蒸盘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CN220169999U (zh) 气体冷却装置
CN203479080U (zh) 一种换热器结构
CN217541553U (zh) 一种带有高效空气混合器的冷却塔
CN107144064B (zh) 二元冰蓄冰槽
CN221080142U (zh) 液冷装置及具有该液冷装置的储能***
CN21872347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上的分配结构
CN219920855U (zh) 冷却装置和饮水设备
CN218955194U (zh) 风道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17818278U (zh) 一种卧式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