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9562U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9562U
CN218939562U CN202222522139.5U CN202222522139U CN218939562U CN 218939562 U CN218939562 U CN 218939562U CN 202222522139 U CN202222522139 U CN 202222522139U CN 218939562 U CN218939562 U CN 218939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slot
transmission module
wiring terminal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21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安
卢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21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9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9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9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极和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块贯穿并列设置的断路器本体和控制极,使控制极与断路器本体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断路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第一插槽,第一传输模块装配于第一插槽内并与第一接线端子弹性连接取电,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第二插槽,第二传输模块装配于第二插槽内并与第二接线端子弹性连接取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既实现信号传输,又使控制极从断路器本体取电,避免使用导线,具备拆装便利、占据空间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可以用于不频繁的开断与接通配电线路,对配电线路及设备进行过载和短路保护,当配电线路或设备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现有的断路器通常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即在断路器投入正常运行后因外部线路故障致跳闸后,经短暂延时后再自动重合一次,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其控制极的控制线路板采用导线取电,对于多极断路器而言,其导线数目较多且较长,不仅占据空间大、容易断而且接线复杂,为设计和生产都带来了困扰,而且对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以及使用可靠性带来不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极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断路器本体与控制极并列设置,信号传输模块贯穿断路器本体和控制极,使控制极与断路器本体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断路器本体的一端作为接线端至少设有一对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
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传输模块装配于第一插槽内并通过设置于第一插槽内的第一弹性导电件与第一接线端子弹性连接取电,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传输模块装配于第二插槽内并通过延伸至第二插槽内的第二弹性导电件与第二接线端子弹性连接取电。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槽位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的断路器本体一侧,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
进一步,与接线端相对的断路器本体一端作为操作端设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操作件,断路器本体的另一端作为接线端设有至少一对并排的第一接线插口和第二接线插口,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装配于第一接线插口和第二接线插口内。
进一步,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操作机构、触头机构、灭弧室和过载保护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操作件联动,灭弧室位于靠近接线端的一侧,触头机构设置于操作机构与灭弧室之间,过载保护机构沿着灭弧室的一侧设置,第一插槽位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并与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和过载保护机构之间的导电板相对。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均为开口槽,第一传输模块滑动插接于第一插槽内,或第一传输模块与第一插槽插拔限位,第二传输模块滑动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或第二传输模块与第二插槽插拔限位。
进一步,所述控制极包括控制线路板,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分别与控制线路板插接配合以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的断路器极,每个断路器极包括相极壳体,每个相极壳体的一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操作件,另一端均设置有一对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断路器极的操作件联动,控制极包括控制极壳体,所有相极壳体与控制极壳体的同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由所有第一缺口连通形成第一插槽,所有相极壳体与控制极壳体的同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二缺口,由所有第二缺口连通形成第二插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包括第一盖体以及装配于第一盖体内的第一线路板,在所述第一线路板面向断路器本体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一缺口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一弹性导电件弹性抵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位于背对第一盖体的一侧用于与控制极的控制线路板插接,第一插头的引脚a与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至少在第一盖体的一侧边缘凸出形成滑动部,至少在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设有滑槽,滑动部与滑槽滑动限位配合,使贯穿所有断路器极和控制极的第一传输模块被限位于第一插槽内。
进一步,设置于断路器极的第一缺口与相极壳体连通,第一弹性导电件的一端伸入相极壳体与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的导电板弹性连接,第一弹性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一导电部弹性抵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包括第二盖体以及装配于第二盖体内的第二线路板,在所述第二线路板面向第二接线端子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与第二缺口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二弹性导电件弹性抵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边缘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在凸出部的边缘设有卡扣,第二插槽设有与卡扣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用于与控制极的控制线路板插接,第二插头的引脚与第二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第二线路板通过导线与控制线路板连接。
进一步,其中一个断路器极为N极,所述第二线路板在对应N极的第二缺口区域不设置第二导电部。
进一步,设置于断路器极的第二缺口与相极壳体的内部连通,第二弹性导电件转动装配于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缺口之间,在第二接线端子与外部导电件插接后,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弹性导电件的一端弹性抵接,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缺口内与一个第二导电部弹性抵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和第二弹性导电件为转动装配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既可以实现控制极与断路器本体之间的信号传输,又能使控制极从断路器本体取电,第一传输模块与第二传输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弹性导电件、第二弹性导电件的弹性接触取电,避免使用导线,具备拆装便利、占据空间小的优点。
优选,所述断路器为***式断路器,第一插槽设置在靠近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槽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均为开口槽结构,不仅便于装配检查,而且不会影响***式断路器与机柜的插拔配合。
此外,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的配合方式可以是滑动插接,也可以是插拔限位,拆装便利,且适用性强。
特别是,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分别与控制线路板插接,进一步提高拆装便利性。
此外,第一弹性导电件、第二弹性导电件为转动装配的扭簧,成本低、装配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包含第二传输模块);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本体与第一传输模块、第二传输模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极与第一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断路器为***式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极2和信号传输模块,其中断路器本体与控制极2并列设置,控制极2包括控制线路板21和电操机构22,电操机构22与断路器本体的操作机构14联动连接,由控制线路板21的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操机构22,从而带动断路器本体进行分合闸;信号传输模块贯穿断路器本体和控制极2,使控制极2与断路器本体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信号传输模块沿着断路器本体与控制极2并列形成整体后的宽度方向贯穿设置(即为断路器的宽度方向,参见图1中的左右方向),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传输模块31和第二传输模块32,优选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分别与控制极2中的控制线路板21插接配合以进行信号传输,方便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与控制线路板21的拆装。
断路器本体的一端作为接线端至少设置一对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图3、5中,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并排设置在断路器本体的一端,且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与外部导电体采用插拔连接。优选的,断路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的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的同一端设置有一对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如此,所有第一接线端子11并列位于断路器本体的一端,相应的,所有第二接线端子12也并列位于断路器本体的同一端。
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传输模块31装配于第一插槽内并通过设置于第一插槽内的第一弹性导电件41与第一接线端子11弹性连接取电,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传输模块32装配于第二插槽内并通过延伸至第二插槽内的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与第二接线端子12弹性连接取电,如此,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既可以实现控制极2与断路器本体之间的信号传输,又能使控制极2从断路器本体取电,其中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可以并排设置在断路器本体的同一侧或者并排设置在接线端,其中并排设置在接线端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可以共同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1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的接线端中部位置,或者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1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另一个位于接线端的边侧位置,或者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均位于接线端的边侧位置,当然,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断路器本体的两侧,本实施例优选将第一插槽设置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11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将第二插槽设置于第一接线端子11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的接线端,如此,在分别装配第一传输模块31与第二传输模块32之后,第一传输模块31与第二传输模块32分别靠近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并分别通过第一弹性导电件41、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弹性接触取电,避免使用导线,具备拆装便利、占据空间小的优点。
优选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均为开口槽,第一传输模块31滑动插接于第一插槽内,也就是,第一传输模块31沿着断路器的宽度方向滑动插接(具体为图4中,第一传输模块31沿箭头方向滑动插接),第二传输模块32与第二插槽插拔限位,也就是第二传输模块32沿着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插拔(具体为图3中,第二传输模块32沿箭头方向插拔),当然,第一传输模块31与第一插槽也可以插拔限位,此时第一传输模块31的插拔方向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也就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第二传输模块32可以滑动插接于第二插槽内,也就是第二传输模块32沿着断路器的宽度方向滑动插接,相应的,在第一插槽与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插槽与第二传输模块32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相互配合的滑动部3111与滑槽,卡接配合的卡扣3212与卡槽1021,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的配合方式具备拆装便利的优点,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设计,适用性较强。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导电件41、第二弹性导电件42分别装配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内,第一弹性导电件41、第二弹性导电件42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弹性电连接,当然,第一弹性导电件41、第二弹性导电件42也可以装配于断路器本体中,只需要保证第一弹性导电件41、第二弹性导电件42分别有部分可以延伸至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内即可,第一传输模块31装配于第一插槽内与第一弹性导电件41弹性连接,第二传输模块32装配于第二插槽内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弹性连接,由此实现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分别从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取电,这种取电方式避免使用导线,且具有接线便利、节省空间、稳定性高的优点。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断路器本体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断路器极1,其中一个断路器极1为N极,优选每个断路器极1包括相极壳体10,相极壳体10可以包括盖体和底座,由盖体和底座盖合形成封闭的安装腔,相邻两个断路器极1通过相极壳体10拼装在一起,当然,相极壳体10也可以仅包括隔板,在隔板设置一侧敞开的安装腔,相邻两个断路器极1通过隔板拼装以盖合安装腔,其中位于边侧位置的安装腔由控制极壳体20所盖合封闭,由相极壳体10与控制极壳体20共同组成断路器的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断路器本体的一端作为操作端,在所述操作端设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为转动设置的手柄机构13或按钮,断路器本体的另一端作为接线端,接线端与操作端相对并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相应的,在对应接线端的外壳设有第一接线插口103和第二接线插口104,用于对应装配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操作机构14、触头机构15、灭弧室16和过载保护机构18,所述操作机构14与操作件联动,灭弧室16位于靠近接线端的一侧,触头机构15设置于操作机构14与灭弧室16之间,断路器本体还包括用于与机柜锁定配合的锁定机构,连接在操作端与接线端之间的断路器本体一侧为配合面,锁定机构的锁定凸起从配合面伸出,过载保护机构18沿着灭弧室16靠近配合面的一侧设置。不仅便于装配检查,而且不会影响***式断路器与机柜的插拔配合。
结合图1-6详细介绍断路器极1的具体结构,作为***式断路器的一个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的结构相同,断路器极1的操作件联动,断路器极的一端属于操作端的一部分,断路器极的另一端作为接线端的一部分,断路器极的一侧为配合面的一部分。在相极壳体10的一端转动装配有手柄机构13,在相极壳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并排的两个接线插口,锁定机构的锁定凸起从相极壳体10构成配合面的侧壁伸出,图中锁定机构位于靠近手柄机构13的一端,在相极壳体10的中部依次设置有操作机构14、触头机构15以及灭弧室16,其中操作机构14与手柄机构13联动连接,相邻两个断路器极1的手柄机构13、操作机构14分别联动连接,触头机构15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动触头转动连接于操作机构14,静触头固定于相极壳体10的中部,由操作机构14带动触头机构15与动触头接触或分离,以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相极壳体10的一端设置有并排的两个接线插口,结合图2、3,两个接线插口呈上下并排,在位于上侧的接线插口为第一接线插口103,在第一接线插口103内装配有第一接线端子11,在下侧的接线插口为第二接线插口104,第二接线插口104内装配有第二接线端子12。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操作端也可以设置按钮代替手柄机构13,与操作机构14连接,用于触发断路器分合闸。
如图4、5所示,在相极壳体10内还设置有短路保护机构17和过载保护机构18,短路保护机构17、过载保护机构18分别沿着相极壳体10的两侧设置并分别与操作机构14配合,短路保护机构17与静触头位于操作机构14与灭弧室16之间,短路保护机构17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连接有一个导电板19,过载保护机构18与动触头位于同一侧,且过载保护机构18位于灭弧室16与相极壳体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靠近动触头一侧的相极壳体10的侧壁构成断路器本体的配合面,过载保护机构18位于靠近灭弧室16对应配合面的一侧设置,过载保护机构18与第一接线端子11之间连接有另一个导电板19。
在相极壳体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101,第一缺口101位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11的一侧,也就是第一缺口101设置在构成配合面的相极壳体101侧壁,使锁定机构、第一缺口101与相极壳体10的同一侧壁配合,第一缺口101与相极壳体10的内部连通,图5中,第一缺口101对应于第一接线端子11的左上侧,也就是对应于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11的导电板19,在所述第一缺口101内装配有第一弹性导电件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电件41为扭簧,在第一缺口101内装配有第一转轴43,第一弹性导电转动装配在第一转轴43上,第一弹性导电件41的一个弹性臂与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11的导电板19弹性连接,或者,第一弹性导电件41的一个弹性臂与导电板19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另一个弹性臂位于第一缺口101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缺口101的相对两侧内侧壁开设有条形凹槽,相邻两个相极壳体10的第一缺口101沿断路器的宽度方向连通,且相邻两个第一缺口101的条形凹槽对应连通,当然,条形凹槽也可以仅设置在所有第一缺口101的同一侧内侧壁。
如图3、5所示,在两个接线插口之间的相极壳体10一端开设有第二缺口102,且第二缺口102位于更靠近第二接线端子12的一侧,第二缺口102面向第二接线端子12的一侧与相极壳体10的内部连通,设置于相极壳体10内的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缺口102内,图5中,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为扭簧,在第二接线端子12与第二缺口102之间装配有第二转轴44,第二弹性导电件42套设于第二转轴44,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一个弹性臂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二接线端子12与外部导电件5插装时,该间隙因第二接线端子42发生弹性形变而消失,使第二接线端子12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弹性连接,另一个弹性臂延伸至第二缺口102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缺口102内设置有卡槽1021,图3、5中卡槽1021位于第二缺口102的底壁与侧壁衔接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断路器极1为N极,其余断路器极1为L极,第一弹性导电件41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扭簧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结合图6提供控制极2的具体结构,控制极2包括控制极壳体20,控制极壳体20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上盖,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与相极壳体10相邻,也就是底座可以盖合位于边侧位置的相极壳体10中敞开的安装腔,在底座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与相极壳体10相同的第一缺口101,由底座的第一缺口101与所有相极壳体10的第一缺口101连通形成第一插槽,此时第一插槽与各个断路器极中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11与过载保护机构18之间的导电板19相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缺口101(即两个相极壳体10之间、相极壳体10与底座之间)内的条形凹槽对接形成滑槽;在底座的一端侧壁开设有与相极壳体10相同的第二缺口102,由底座的第二缺口102与所有相极壳体10的第二缺口102连通形成第二插槽,相邻两个第二缺口102(即两个相极壳体10之间,相极壳体10与底座之间)的卡槽1021对应。
在所述底座内层叠设置有控制线路板21,电操机构22层叠于控制线路板21上,图6中电操机构22位于远离第二缺口102的一端;在控制线路板21设有第一插座211和第二插座(未示出),其中第一插座211与底座的第一缺口101相对,第二插座位于底座的第二缺口102一侧。
结合图1-4和6-9提供信号传输模块的具体结构,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传输模块31和第二传输模块32,其中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接线端子12电连接,在断路器分闸时,第一传输模块31与第二传输模块32之间具有相互隔离的特性,在断路器合闸时,控制极2可以通过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进行信号传输以及从断路器本体取电。
如图1-4、7和8所示,第一传输模块31整体呈长条形,第一传输模块31包括第一盖体311以及装配于第一盖体311内的第一线路板312,在第一盖体311的两侧边缘凸出形成滑动部3111,滑动部3111对应的与第一插槽的滑槽滑动插接,使贯穿所有断路器极1和控制极2的第一传输模块31被限位于第一插槽内,本结构的第一传输模块31的插接方向参见图4的箭头方向,当然,滑动部3111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盖体311的单侧边缘,但会影响限位配合的稳定性。
在所述第一线路板312面向断路器本体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一导电部3121,所述第一导电部3121与第一缺口101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一弹性导电件41弹性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312上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一导电部3121,每个第一导电部3121为设置于第一线路板312的焊盘,在第一传输模块31被装配于第一插槽内,第一弹性导电件41被第一传输模块31所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一弹性导电件41的两端分别与导电板19、第一导电部3121弹性抵接,从而实现弹性电连接,保证了接线稳定性;第一线路板312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3122,也就是第一插头3122位于伸入控制极2内的一端,第一插头3122的引脚3122a与第一导电部3121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插头3122位于背对第一盖体311的一侧用于与控制线路板21的第一插座211插接,以实现信号传输。
如图2、3和9所示,第二传输模块32也呈长条形,第二传输模块32包括第二盖体321以及装配于第二盖体321内的第二线路板322,在所述第二线路板322面向第二接线端子12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二导电部3221,第二导电部3221与第二缺口102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弹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路板322上间隔设置三个第二导电部3221,第二线路板322在对应N极的第二缺口102区域不设置第二导电部3221,原因为N极不要反馈电信息,每个第二导电部3221为设置于第二线路板322上的焊盘,由第二盖体321的一侧边缘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3211,在凸出部3211的边缘设有卡扣3212,由卡扣3212与第二插槽的卡槽1021卡接。
在第二线路板322的一端设有第二插头,也就是第二线路板322伸入控制极2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头与控制线路板21的第二插座插接,第二插头的引脚与第二导电部3221一一对应连接,当然,当第二线路板322不设置第二插头时,也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线路板21连接。
在第二传输模块32装配于第二插槽内时,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与第二导电部3221接触,或者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与第二导电部322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一个弹性臂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与第二导电部3221可以接触,也可以留有一定的间隙,直到外部导电件5插接于第二接线端子12,使第二接线端子12挤压第二弹性导电件42,从而使得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两个弹性臂分别与第二接线端子12、第二导电部3221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装配完毕后,优选第一盖体311、第二盖体312可以与断路器的外壳保持平齐,以避免干扰断路器与机柜的插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极(2)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断路器本体与控制极(2)并列设置,信号传输模块贯穿断路器本体和控制极(2),使控制极(2)与断路器本体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断路器本体的一端作为接线端至少设有一对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传输模块(31)和第二传输模块(32),其特征在于:
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传输模块(31)装配于第一插槽内并通过设置于第一插槽内的第一弹性导电件(41)与第一接线端子(11)弹性连接取电,在接线端或紧邻接线端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传输模块(32)装配于第二插槽内并通过延伸至第二插槽内的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与第二接线端子(12)弹性连接取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位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11)的断路器本体一侧,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1)与第二接线端子(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与接线端相对的断路器本体一端作为操作端设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操作件,断路器本体的另一端作为接线端设有至少一对并排的第一接线插口(103)和第二接线插口(104),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分别对应装配于第一接线插口(103)和第二接线插口(10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操作机构(14)、触头机构(15)、灭弧室(16)和过载保护机构(18),所述操作机构(14)与操作件联动,灭弧室(16)位于靠近接线端的一侧,触头机构(15)设置于操作机构(14)与灭弧室(16)之间,过载保护机构(18)沿着灭弧室(16)的一侧设置,第一插槽位于紧邻第一接线端子(11)的断路器本体一侧并与连接在第一接线端子(11)和过载保护机构(18)之间的导电板(19)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均为开口槽,第一传输模块(31)滑动插接于第一插槽内,或第一传输模块(31)与第一插槽插拔限位,第二传输模块(32)滑动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或第二传输模块(32)与第二插槽插拔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极(2)包括控制线路板(21),第一传输模块(31)、第二传输模块(32)分别与控制线路板(21)插接配合以进行信号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的断路器极(1),每个断路器极(1)包括相极壳体(10),每个相极壳体(10)的一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操作件,另一端均设置有一对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断路器极(1)的操作件联动,控制极(2)包括控制极壳体(20),所有相极壳体(10)与控制极壳体(20)的同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101),由所有第一缺口(101)连通形成第一插槽,所有相极壳体(10)与控制极壳体(20)的同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二缺口(102),由所有第二缺口(102)连通形成第二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31)包括第一盖体(311)以及装配于第一盖体(311)内的第一线路板(312),在所述第一线路板(312)面向断路器本体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一导电部(3121),所述第一导电部(3121)与第一缺口(101)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一弹性导电件(41)弹性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312)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头(3122),所述第一插头(3122)位于背对第一盖体(311)的一侧用于与控制极(2)的控制线路板(21)插接,第一插头(3122)的引脚(3122a)与第一导电部(3121)一一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一盖体(311)的一侧边缘凸出形成滑动部(3111),至少在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设有滑槽,滑动部(3111)与滑槽滑动限位配合,使贯穿所有断路器极(1)和控制极(2)的第一传输模块(31)被限位于第一插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断路器极(1)的第一缺口(101)与相极壳体(10)连通,第一弹性导电件(41)的一端伸入相极壳体(10)与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11)的导电板(19)弹性连接,第一弹性导电件(41)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一导电部(3121)弹性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模块(32)包括第二盖体(321)以及装配于第二盖体(321)内的第二线路板(322),在所述第二线路板(322)面向第二接线端子(12)的一侧至少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二导电部(3221),第二导电部(3221)与第二缺口(102)一一对应用于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弹性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21)的一侧边缘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3211),在凸出部(3211)的边缘设有卡扣(3212),第二插槽设有与卡扣(3212)卡接的卡槽(102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322)的一端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用于与控制极(2)的控制线路板(21)插接,第二插头的引脚与第二导电部(3221)一一对应连接;或者,第二线路板(322)通过导线与控制线路板(21)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断路器极(1)为N极,所述第二线路板(322)在对应N极的第二缺口(102)区域不设置第二导电部(322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断路器极(1)的第二缺口(102)与相极壳体(10)的内部连通,第二弹性导电件(42)转动装配于第二接线端子(12)与第二缺口(102)之间,在第二接线端子(12)与外部导电件(5)插接后,第二接线端子(12)与第二弹性导电件(42)的一端弹性抵接,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缺口(102)内与一个第二导电部(3221)弹性抵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件(41)和第二弹性导电件(42)为转动装配的扭簧。
CN202222522139.5U 2022-09-23 2022-09-23 断路器 Active CN218939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2139.5U CN218939562U (zh) 2022-09-23 2022-09-23 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2139.5U CN218939562U (zh) 2022-09-23 2022-09-23 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9562U true CN218939562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2139.5U Active CN218939562U (zh) 2022-09-23 2022-09-23 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9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6631B (zh)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CN219106029U (zh) 断路器
CN218939562U (zh) 断路器
CN216015257U (zh) 一种低压智能断路器
CN113161203A (zh) 漏电断路器的取电机构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20172030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8939547U (zh) 漏电保护模块和***式断路器
CN217114265U (zh) 大功率双接线端子断路器
CN218956743U (zh) 测试机构、漏电保护模块以及***式断路器
CN215869174U (zh) 一种***式断路器
CN215869210U (zh) 一种***式断路器
CN215869211U (zh) 一种***式断路器
CN218384775U (zh) 零序互感器、漏电测试机构和断路器
CN220368472U (zh) 一种新型spd组件
CN215869249U (zh) 一种***式断路器
CN215869227U (zh) 一种***式断路器
CN219497697U (zh) 脱扣机构和***式断路器
CN113013689B (zh) 开关插座
CN215266168U (zh) 断路器
CN220121749U (zh) 辅助触头模块
CN217114275U (zh) 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221176120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17933687U (zh) 一种模块化高分断微型断路器
CN221124641U (zh) 分断测试连接器及箱式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